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35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一、常用控制元器件1.按钮2.交流接触器3.中间继电器4.热继电器5.电气原理图1.按钮按钮是手动控制电器的一种,用来发出信号和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
图1是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和图文符号,图(a)中1、2是动断(常闭)触点,3、4是动合(常开)触点,5是复位弹簧,6是按钮帽。
图(b)为图文符号。
原来就接通的触点,称为常闭触点;原来就断开的触点,称为常开触点。
2.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常用来接通和断开电动机或其他设备的主电路。
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吸力的原理工作的,主要由电磁机构和触头系统组成。
电磁机构通常包括吸引线圈、铁心和衔铁三部分。
图2为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与图文符号,(a)图中,1、2,3、4是静触点,5、6是动触点,7、8是吸引线圈,9、10分别是动、静铁心,11是弹簧。
(b)图中,1、2之间是常闭触点,3、4之间是常开触点,7、8之间是线圈。
接触器的触点分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两种。
辅助触点通过的电流较小,常接在控制电路中;主触点能通过较大电流,接在主电路中。
3.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只是电磁系统小些,触点多些。
4.时间继电器图3为空气阻尼式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和图文符号。
它是利用空气阻尼的原理来获得延时的。
主要由电磁系统、气室及触点系统组成。
工作原理:在图3(a)中当线圈11通电时,电磁力克服弹簧14的反作用拉力而迅速将衔铁向上吸合,衔铁13带动杠杆15立即使1、2常闭触点分断,3、4常开触点闭合。
5.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用来保护电动机使之免受长期过载的危害。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动作的。
热继电器的测量元件通常采用双金属片,由两种具有不同线膨胀系数的金属碾压而成。
主动层采用膨胀系数较高的铁镍铬合金,被动层采用膨胀系数很小的铁镍合金。
当双金属片受热后将向被动层方向弯曲,当弯曲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动作机构使触点动作。
如图4所示,(a)图是热继电器的结构中感受部分的示意图,(b)图为图文符号。
实验九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各种常用控制电器的动作原理及构造。
2.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3.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
4.学会分析、排除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故障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继电─接触控制在各类生产机械中获得广泛地应用,凡是需要进行前后、上下、左右、进退等运动的生产机械,均采用传统的、典型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
1.交流接触器是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其主要构造为电磁系统(铁心、吸引线圈和短路环)、触头系统(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以及灭弧罩。
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铁心中产生电磁吸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系统的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
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减小,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
2.自锁控制与互锁控制自锁控制:在控制回路中用接触器自身的辅助动合触头与起动按钮相并联,这样接触器线圈得电动作后电机的状态就能自动保持。
互锁控制:可具体分为电气互锁和机械互锁。
其作用是为了保证正、反转控制线路中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得电动作,以避免因此而造成的三相电源短路事故。
在图9--2所示电路中,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接触器KM1(KM2)动断触头,它们保证了线路工作时两个接触器不会同时得电——电气互锁;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复合按钮SB1(SB2)按钮的动断触头,它们同样保证了线路工作时两个接触器不会同时得电——机械互锁。
通常在具有正、反转控制的线路中采用既有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头的电气互锁,又有复合按钮机械互锁的双重互锁的控制环节,以进一步提高线路工作的可靠性。
3.控制按钮是一种手动的主令电器,通常用以短时通、断小电流的控制回路,以实现近、远距离控制电动机等执行部件的起、停或正、反转控制。
对于本实验中使用的复合按钮,其触点的动作规律是:按下时其动断触头先断,动合触头后合;松手时则复位(动合触头先断,动断触头后合)。
电工学_第10章_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继电接触器是电工学领域中重要的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本章将深入探讨继电接触器的原理、结构、选型和应用方面的知识。
1. 继电接触器的原理继电接触器是一种电磁装置,它利用线圈中的电磁力作用控制触点的开闭。
在接通或断开控制回路时,继电接触器起到隔离和放大信号的作用。
继电接触器通常由线圈、铁芯、触点和辅助接点组成。
2. 继电接触器的结构继电接触器通常由外壳、导电件、触点系统、电磁吸合系统和辅助装置等组成。
外壳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导电件用于连接电路,触点系统负责切换电路的开闭,电磁吸合系统用于控制触点的开合动作,辅助装置则提供额外的功能,如过载保护、接线方便等。
3. 继电接触器的选型在选择继电接触器时,需要考虑电流容量、电压、触点类型、接触材料等因素。
电流容量是指继电接触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电压则表示继电接触器适用的工作电压范围。
触点类型包括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换流触点等,而接触材料则会影响继电接触器的接触可靠性和寿命。
4. 继电接触器的应用继电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如自动化生产线、电机控制、照明系统等。
在电机控制方面,继电接触器可以实现正反转、起动、停止和线路切换等功能。
在照明系统中,继电接触器可以根据照明需求自动开关灯光。
5. 继电接触器的故障排除继电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触点粘连、接触不可靠等故障。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及时排除这些故障。
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包括清洁触点、调整触点间隙和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继电接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在电工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继电接触器的原理、结构、选型和应用方面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继电接触器,提高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以上内容为虚构文章,仅用于演示如何根据题目进行写作,实际内容需以您提供的资料为准)。
第五章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常用的生产机械目前仍广泛应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在学习了继电接触器典型控制环节和一些生产机械电气设备之后,应能对一般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电路进行分析。
更为重要的是应能举一反三,对一些生产机械进行电力装备的设计并提供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
而生产机械种类繁多,其电气控制设备备异,本章仅以机床电力装备设计为主线,叙述电力拖动方案的选择,电动机容量的计算,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以及机床电力装备的施工设计等。
以求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学会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第一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设计工作的首要问题是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树立工程实践的观点,使设计的产品经济、实用、可靠、先进、使用及维修方便等。
任何一台机械设备的结构型式和馋用效能与其电气自动化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机床电气设计应与机械设计同时进行并密切配合。
同肘,对于电气设计人员来说,必须对机床机械结构、加工工艺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气控制设备。
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中,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机械对电气控制的要求,在满足控制要求前提下,力求电气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便于操作和维修并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机床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内容有:1)确定电力拖动方案。
2)选择电动机容量、结构型式和容量。
3)设计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图。
4)选择机床电器,制订电器元件一览表。
75)进行机床电力装备施工设计。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第二节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和电动机的选择一、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电力拖动方案选择是电气设计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各部分设计内容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首先根据机床工艺要求及结构来选用电动机的数量,然后根据机床各运动机构要求的调速范围来选择调速方案。
在选择电动机调速方案时,应使电动机的调速特性与负载特性相适应,以求得电动机充分合理的利用。
第五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是一种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它通过继电接触器驱动电机和其他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文将介绍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设计人员需要了解系统的整体需求和功能,包括需要驱动的设备类型、设备数量、控制信号种类等。
同时,需要了解系统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以便选择合适的继电接触器和配套设备。
2.电路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人员可以开始进行电路设计。
通常,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
电源电路用于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供应,输入电路负责接收来自控制信号源的信号,输出电路则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3.继电器选型:继电接触器的选型是关键步骤之一,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控制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选择继电器时,需要考虑工作电流、额定电压、最大开关次数和工作温度范围等参数。
4.继电器布置:根据设计的电路和继电器的选型,设计人员可以开始进行继电器的布置。
布置继电器时,需要考虑继电器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继电器与其他电路元件之间的布局关系。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继电器的通信线路和控制线路。
5.系统调试:在完成电路设计和继电器布置后,设计人员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逐一检查系统的电路连接、信号传输和继电器工作状态,以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注意事项1.电源供应: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通常需要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设计人员需要合理选择和布置电源供应线路,避免电源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2.继电器的散热问题:继电接触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设计继电器的散热系统,以确保继电器的长期稳定工作。
3.线路的绝缘和防护: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线路需要进行绝缘处理和防护措施,以防止电流泄漏和外界干扰。
4.继电器与其他元器件的匹配:在进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线、保险丝、电容等配套元器件,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