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教学设计.docx
- 格式:docx
- 大小:8.80 KB
- 文档页数:2
《明清小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①指导学生把四大名着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
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④明清文化是明清政治、经济的反映,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进一步了解四大古典名着的成就。
(2)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四大古典名着的思想艺术特色。
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骄傲。
它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和文化素质,我们应努力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着原作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着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 ①通过让学生制表归纳四大古典文学名着,解决重点;②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与反封建的关系等问题的细致分析,突破重点。
(2)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着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①通过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化解难点;②将影视音像资料、图文资料和学生已有认知巧妙结合突破难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
(2)学会阅读和分析明清小说,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加深对明清小说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敬畏之心,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正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
(2)明清小说的阅读与分析技巧。
2. 教学难点:(1)对明清小说深层内涵的把握。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
2. 提问:明清小说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品?(二)新课讲解1. 讲解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
2. 分析明清小说的阅读与分析技巧。
3. 引导学生阅读明清小说片段,进行讨论和分析。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明清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
(四)巩固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明清小说的短文。
2.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明清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明清小说,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部明清小说,撰写一篇读后感。
2. 收集关于明清小说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对明清小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明清小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方面:
记住明清重要小说的名称及作者的名字,了解这些作品的内容,理解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2、能力方面:
通过对明清小说繁荣原因和四大名著内容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使小说繁荣的学习,理解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道理。
【重难点】
1、重点:四大名著。
2、难点:四大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内涵。
【教学过程及重点知识】
知识梳理列表四大名著:
朝代书
名
作者主要内容反映的中心思想小说特点
明
代“三
大奇以魏蜀吴三国斗争为中心,
曹刘矛盾为主线,描绘了三
国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斗争。
长篇历史小说
以北宋宋江起义为题材,描
绘了梁山108位好汉起义的
曲折发展过程。
以农民起义
为题材的长篇
英雄传奇小说根据玄奘西行为原型,塑造
了唐僧等师徒四人不畏艰
辛西天拜取佛经的故事。
浪漫主义长篇
神魔小说
书”
清代小说以贾府盛衰为主线,贾宝
玉、林黛玉爱情为核心,描
写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
活。
我国最优秀的
古典小说。
《明清小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时期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2)掌握明清小说的主要特点和艺术成就;(3)分析明清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4)欣赏明清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明清小说原著,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明清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差异;(3)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培养合作交流和表达阐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明清时期社会风貌和民间习俗;(2)领悟小说中的人物品质和道德观念;(3)树立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明清小说概述(1)介绍明清时期的背景特点;(2)阐述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3)概述明清小说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2. 第二课时: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1)分析明清小说的结构布局;(2)探讨明清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3)欣赏明清小说的语言风格和审美趣味。
3. 第三课时:《红楼梦》鉴赏(1)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2)分析《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评价《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
4. 第四课时:《西游记》鉴赏(1)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作者;(2)分析《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评价《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
5. 第五课时:《水浒传》鉴赏(1)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分析《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评价《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
三、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明清小说》相关章节;2. 参考书目:《明清小说史》、《红楼梦鉴赏辞典》、《西游记鉴赏辞典》、《水浒传鉴赏辞典》;3. 网络资源:相关明清小说的网站、论坛和学术论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明清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3. 作文写作:布置相关作文题目,评估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明清小说的试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明清小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清时期小说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
培养学生对明清小说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1.2 教学内容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特点明清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明清小说的主要类型与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明清小说的背景和特点。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小说作品来展示明清小说的魅力。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与提问,检查学生对明清小说的了解程度。
课后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部明清小说,并写读后感。
第二章:明清小说的主要类型与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清时期小说的主要类型,如章回体、话本、拟话本等。
分析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
2.2 教学内容明清小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及其表现手法明清小说代表作品的特点分析2.3 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明清小说的类型和特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小说的异同,提高分析能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与提问,检查学生对明清小说类型的了解程度。
课后小组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部明清小说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章:明清小说的人物塑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清小说人物塑造的手法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明清小说人物塑造的手法,如肖像描写、言行描写、心理描写等。
明清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如性格鲜明、类型化、个性化等。
明清小说代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塑造的手法和特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和魅力。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与提问,检查学生对明清小说人物塑造的了解程度。
课后小组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部明清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第四章:明清小说的情节结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明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和手法。
培养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分析能力和欣赏水平。
4.2 教学内容明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明清小说教案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多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小说诞生,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教案将介绍明清小说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明清小说的特点明清小说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以下为其主要表现:1.现实主义倾向:明清小说注重对社会生活的描写,展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倾向。
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
2.多样化的题材和流派:明清小说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材,既有历史题材,也有言情、侦探、奇幻等多种类型。
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奇书、志怪小说、著名的状元笔记等。
3.注重细节描写:明清小说非常注重对细节的描写,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观赏性。
作品中常常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身临其境,获得身心愉悦。
4.社会批判意味:明清小说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读物,还具有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批判的意味。
作品中常常通过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弊端以及人性的丑恶进行揭示。
二、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明清时期涌现了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以下为其中几部代表作品的简要介绍:1.《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通过对贾府荣辱兴衰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荣、腐朽和人性的复杂。
2.《金瓶梅》:是明朝作家兰陵笑笑生所著,也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品以西门庆家庭为中心,描绘了当时市井人民的世态炎凉和人性的扭曲。
3.《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的作品,以民间传说和神怪故事为素材,揭示了社会黑暗面和人性的悲喜。
4.《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通过对108位好汉的奋斗历程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民间英雄的形象。
三、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明清小说不仅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为几个方面的表现:1.引领现代小说的发展:明清小说对后世的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小说选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 分析《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部明清小说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点。
3. 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明清小说的审美能力和批评眼光。
4. 激发学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明清小说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部明清小说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明清小说的复杂结构和深层含义。
2. 分析《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中的社会现实与人物塑造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明清小说的发展背景和特点,分析《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讨论和分析。
3.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和片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4. 形象法:运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阅读兴趣。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以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导学生对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进行初步了解。
二、讲授明清小说的发展背景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介绍明清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解释它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2. 教师讲解明清小说的主要特点,如叙事技巧多样、情节曲折离奇、注重社会生活描写等。
三、具体分析《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30分钟)1. 分别介绍《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分析《红楼梦》的结构和主题,重点讨论其中的女性形象和社会批判。
3. 分析《西游记》的结构和主题,重点讨论其中的人物塑造和对佛教文化的描绘。
4. 分析《水浒传》的结构和主题,重点讨论其中的社会反抗和英雄形象。
四、讨论和阅读实践(3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自感兴趣的明清小说,分享阅读体会和理解。
2. 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或片段,提出对作品的问题或解读观点,进行讨论和互动。
明清小说选写作教案一、引言(介绍明清小说的背景和概述)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小说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众多优秀的小说家纷纷涌现,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小说作品。
本教案以明清小说选写作为主题,旨在通过对明清小说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其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明清小说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学习明清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其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明清小说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介绍1.1 明清小说的背景和发展历程1.2 明清小说的主题和题材1.3 明清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1.4 代表作品介绍:《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2. 明清小说的阅读与鉴赏2.1 阅读明清小说的方法和技巧2.2 明清小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2.3 明清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意义3. 明清小说的创作与写作3.1 明清小说的写作思路和技巧3.2 明清小说的题材和表现手法3.3 学生根据明清小说的模式进行创作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明清小说的特点、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
2. 讨论与分析法:组织学生讨论明清小说的阅读与鉴赏,分析明清小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等要素。
3. 实践与创作法:引导学生以明清小说为模板,进行创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明清小说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介绍1. 介绍明清小说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简要概述明清小说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分析明清小说的主题和题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主义的体现和人性的揭示等方面。
3. 介绍明清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如描写技巧、叙事手法等。
第二节:明清小说的阅读与鉴赏1. 分析阅读明清小说的方法和技巧,如把握情节、品味细节等。
2. 讨论明清小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3. 探讨明清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
第三节:明清小说的创作与写作1. 引导学生理解明清小说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如刻画人物、布局情节等。
明清小说导读教案教案名称:明清小说导读教案目标:1. 了解明清小说的背景和特点。
2. 掌握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3. 能够分析明清小说的主题和艺术风格。
教学内容安排:一、导入(约200字)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小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们一起了解明清小说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中的经典作品。
二、明清小说的背景(约200字)1. 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明清小说的特点:真实性、寓意性、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
三、代表性作品及其作者(约700字)1. 《红楼梦》:曹雪芹是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宏伟而真实的家族世界。
2. 《水浒传》:施耐庵创作了这部以英雄豪杰为主角的小说,通过塑造水浒英雄的形象,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对抗压迫的斗争。
3. 《西游记》:吴承恩以孙悟空等神话人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4.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以草根女子金瓶儿的生活为切入点,揭示了封建社会道德败坏和人性的丑恶。
四、明清小说的主题和艺术风格(约400字)1. 主题:家族荣辱、社会底层的反抗、人性善恶等。
2. 艺术风格:细腻写实的描写、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幽默讽刺的语言和情节等。
五、总结(约200字)明清小说作为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了解明清小说的背景、代表作品及其作者,以及分析主题和艺术风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文学瑰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明清小说的导读,使学生们对明清小说的背景、特点、代表作品及其作者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阅读相关小说摘录、讨论和分析等多种方式来加深对明清小说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文学素养,同时也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明清小说教案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时期。
明清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成为了当时文化社会的精神食粮。
本教案将从明清小说的特点、代表作品及其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明清小说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一、明清小说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小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叙事手法多样化:明清小说通过描写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背景等方面,运用夸张、对比、对话等手法进行叙事,使故事更具生动感和艺术张力。
2. 现实主义写作风格:明清小说注重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种问题,如家庭、婚姻、官场、道德等,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3. 精神境界的追求:明清小说不仅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注重对人性的探索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通过经历各种磨难和挫折,来追求真理、美德和自我完善。
二、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明清时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小说作品,其中一些成为了经典之作,影响深远。
以下是几部代表作品的简要介绍: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通过对贾府兴衰和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示了贾宝玉对人生追求和现实世界的认识。
作品中的爱情、婚姻、荣华富贵等主题,深入人心。
2. 《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说。
该作以主人公秦桧为原型,通过描写儒林寒门出身者秦桧的求学、官场经历,讽刺了当时政治体制的腐败和社会现象的弊端。
3.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神魔小说的颠峰之作。
它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一行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作品通过对佛教、道教、儒家等文化传统的融合,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修行的艰辛,具有深厚的哲理意义。
三、明清小说的影响力明清小说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小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1)学问目标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富强、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2)力量目标①指导学生把四大名着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学问的学习方法。
②使学生知道史学争论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
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和创思维。
④明清文化是明清政治、经济的反映,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进一步了解四大古典名着的成就。
(2)通过设问、争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四大古典名着的思想艺术特色。
⑶通过分组争论的形式,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骄傲。
它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卓越的制造才能和文化素养,我们应努力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育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着原作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着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 ①通过让学生制表归纳四大古典文学名着,解决重点;②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与反封建的关系等问题的细致分析,突破重点。
(2)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着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①通过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化解难点;②将影视音像资料、图文资料和学生已有认知奇异结合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1. 了解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掌握明清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
教学难点:1. 明清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探讨。
2. 明清小说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材。
2. 学生阅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明清小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二、讲授新课1. 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介绍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分析明清小说的题材、风格、艺术手法等特点。
2. 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 以《西游记》为例,介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 以《水浒传》为例,分析宋江、武松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英雄事迹。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 明清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明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哪些现实意义?- 明清小说对现代文学创作有何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明清小说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明清小说中的精神传承下去?五、课后作业1. 阅读明清小说,选择一部作品进行阅读心得分享。
2. 分析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撰写一篇人物评析文章。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明清小说的历史背景、特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明清小说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历史教案第19课明清小说第19课明清小说知识要点1.明代“三大奇书”①《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卷头词的作者是明朝xxx人杨慎。
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③《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2.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是“三言”(冯梦龙)和“二拍”(凌濛初)。
3.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随堂练习1.小说在明代繁荣起来的原因。
2.明代“三大奇书”的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和小说类别。
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小说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清朝时,_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全书以____________为主线,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
4.()古典小说在我国哪一个朝代开始繁荣起来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明朝文学的主流是A.散文B.杂剧C.诗词D.古典小说()下列哪一部不属于明代“三大奇书”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三国演义》的作者是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曹雪芹()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孙悟空是下列哪部小说中塑造的形象A.《西游记》B.《水浒传》C.《牡丹亭》D.《红楼梦》5.()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西游记》的作者是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曹雪芹()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他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①他曾为布衣,躬耕xxx②他智慧过人,曾七擒盂获③他赏罚分明,曾挥泪斩马谡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施耐庵创作了《西游记》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C.明朝文学的主流是诗词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专著6.罗贯中《红楼梦》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曹雪芹《水浒传》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施耐庵《西游记》长篇历史小说吴承恩《三国演义》长篇英雄传奇小说7.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转引他人的话说:街巷中,人们听三国故事,听到刘备败了,大家就不断地皱眉头,有的还流出眼泪。
川教版历史七下第19课《明清小说》word教案主备人邓佑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小说的成就;明白得、分析四大名著的时代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阅读、分析史料和图片资料,找出四大名著的时代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观赏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艺术性,认识在中国及世界文坛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四大名著教学难点四大名著的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课时安排1课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一、提问:⑴、宋词的历史地位?有哪些要紧流派?要紧代表人物有哪些?⑵、苏轼、辛弃疾生活年代?词的特点?代表作?有何奉献?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一)、明清小说(板书)1、缘故(板书)⑴、商品经济的进展(板书)⑵、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板书)2、表现(板书)⑴、历史小说(板书)⑵、神魔小说(板书)⑶、世情小说(板书)1、代表作品(板书)⑴、《三国演义》(板书)①、罗贯中(板书)②、创作基础(板书)③、内容(板书)⑵、《水浒传》(板书)①、施耐庵(板书)②、创作基础(板书)③、写作手法(板书)④、价值(板书)⑶、《西游记》(板书)①、吴承恩(板书)②、创作基础(板书)(二)、《红楼梦》(板书)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抽4-----6位学生讲一讲《三》、《西》、《水》里的比较熟悉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回答1、曹雪芹(板书)2、文学史上的地位(板书)3、主线(板书)4、价值(板书)5、核心(板书)提问:1、四大名著是指什么?明代小说繁荣的缘故是什么?2、明代小说具体表现如何样?代表作分别是什么?3、《三》、《水》、《西》、《红》的作者?成书时刻?体裁?创作基础?四、小结:五、作业:做同步练习册教学反思:上课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发言。
对当天的内容能有一部分学生完全把握,错别字较少。
第19 课明清小说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
1、与理解:住明清重要小的名称及作者,了解其内容;理解明清小繁荣的
原因。
2、能力与方法:通明清小繁荣原因和四大名著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
的能力;通引学生合代背景仔看,找出体代特征的以解插,学从插中提取史信息的方法,提高察能力。
3、情感度与价:通商品展,市民壮大使小繁荣的学,使学生理解文化
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道理;通小中典型人物的学,培养学生戒邪,伸正的情感;通四大名著在世界上的影响的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点:
重点:四大名著
点: 1、什么商品的展会推小的繁荣;
2、四大名著的特色和深刻的内涵
三、教学程
(一)、入:葛亮、武松、悟空、宝玉等人物你知道?你从何知道的?引学生“ 言” 入新
的学。
学生自由言。
(二)、新授
1、明朝小
(1)、你可知道小什么会在明朝代起?回答后
(2)、明代三大奇是指哪三部?分来明代的三大奇。
生:、思考、
极言。
(3)、《三国演》:一生来介《三国演》,然后落知点:作者、篇史小。
指学生上的小字及插。
介其的影响:到日本后,掀起潮、成商宝典;兵例;今天《水煮三国》⋯
(4)、《水》:一生来介《水》,然后落知点:作者、以民起材的英雄奇小。
指学生上
的小字及插。
介其的影响:到日本后,掀起潮、有多仿写的;今天《水煮水》、《黑水
》⋯
(5)、《西游》:一生来介《西游》,然后落知点:作者、以唐玄奘西游天竺取的故事演而
成的篇浪漫主神小。
指学生上的小字及插。
介其的影响:指学生上的小字;今天《水煮西游》、《悟空是个好工》⋯
生:根据感悟极言
2、清朝小
(1)、《楼梦》:一生来介《楼梦》
然后落知点:作者、最秀的古典小。
指学生上的小字及插。
(2)、介其的影响:在当,“开不楼梦,尽也枉然”⋯ 存,“ 学
会”⋯
(3)、指学生“ ” ,含。
生:、极言、感悟。
:介楼梦里的人名研究
3、小与巩固:P114-115 学。
四、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