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刀河浏阳工业园两厢河段水利工程勘察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26
捞刀河(浏阳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分析长沙市开福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湖南长沙摘要:捞刀河是湘江一级支流,起源于浏阳市,于长沙市开福区汇入湘江,近些年来,随着上游段(浏阳段)乡镇经济发展,生活污水排放量随之增加,畜禽养殖等农业废水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向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随地表径流汇入了捞刀河,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以捞刀河(浏阳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从项目概况、现状环境调查及问题分析、总体方案、水源地保护、内源治理、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生态修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介绍,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生活污水;生态修复1.项目概况捞刀河发源于浏阳市社港镇海拔1360m的石柱峰,流向自东北向西南,经过关山水库,流经社港镇、龙伏镇、沙市镇、北盛镇、永安镇后进入长沙县春华镇,在长沙市洋油池注入湘江。
全流域面积2543km2,干流全长 141km,河流平均坡降0.78‰,有 5km 以上支流 69 条,在浏阳市范围内流域面积 1134km2,有5km 以上支流32条。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及长沙市“一江六河”水质目标评价,捞刀河共监测13个断面,其中浏阳段包含六个断面。
由历史监测数据可知,捞刀河浏阳段上中游水质情况较好,基本稳定在Ⅲ类水,下游工业园段及永安出境断面有时会出现Ⅳ类,但多个支流水质情况较差,经常出现Ⅳ类及以下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捞刀河浏阳段水质,启动捞刀河(浏阳段)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及其他相关措施。
1.现状环境调查及问题分析2.1 生活污染源现状根据历史统计数据,生活污染源一直是捞刀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捞刀河主干流以及支流沿线有大量居民集中区。
目前浏阳境内捞刀河流域范围内8个镇,中心镇区都已建成污水处理站,但仍有很多区域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通过对项目区村落的走访和调查,大部分村镇生活污染集中在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几个方面,随同地表径流进入农灌沟渠或河道,最终汇入捞刀河,因此污染状况相对较为严重。
生态基流是指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保证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正常运转的最小流量。
在此流量下,河道可能保证不断流,水生生物群落能避免受到不可恢复性的破坏。
1流域概况捞刀河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84.0mm ,4~9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5.9%。
捞刀河源头为湘东北暴雨高值区,多年平均24h 暴雨达120mm ,暴雨频繁,山洪易发;中下游地势低平,农田较多,流域内水旱交加。
2河流水系及水文测站情况捞刀河为湘江一级支流,有“长沙市第二大内河”之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境内,湘江下游右岸。
捞刀河发源于浏阳市石柱峰北麓的社港镇周洛村。
流经浏阳市社港镇、龙伏乡、沙市镇、北盛镇和永安镇,长沙县春华镇和黄花镇,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街道。
捞刀河干流长度141km ,总流域面积2543km 2,河流平均坡降0.78‰,多年平均流量为30m 3/s 。
捞刀河流域上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00km 2以上的支流共6条,分别是白沙河、金井河、狮岩河、永乐桥、东门江、黄泥江。
捞刀河流域现有水文站共有5个,其中捞刀河布设有罗汉庄、星沙、沙市,金井河布设有螺岭桥,白沙河布设有安沙等站。
除金井河螺岭桥站有流量资料外,其他站点均无实测流量数据,对生态基流的分析计算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见图1。
摘要:由于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的试运行,受库区湘江河水的顶托作用,捞刀河干流长沙城区段河流流速进一步减缓,污染物自净能力减弱,加之捞刀河沿岸开发正在加速推进,流域内的工业集中区、人口聚集区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捞刀河流域水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都有持续增加的态势,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生态基流保障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文章论述了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生态基流的计算,并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对比优选出最佳计算成果,为捞刀河流域枯水期调度提供数字依据。
关键词:无实测流量资料河流;生态基流;分析计算何立纯(长沙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南长沙410007)收稿日期:2019-12-08作者简介:何立纯(1982-),女,湖南宁乡人,大学本科,工程师,目前从事水文监测等工作。
河道疏浚工程现场勘察报告一、工程背景和目的为了保证河道通行能力和水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对某地区的河道进行了疏浚工程的现场勘察和调查。
本报告旨在对现场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以确保疏浚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勘察地点和时间本次勘察工作主要集中在某地区的XXX河道,具体位置位于长城村至水车村之间。
勘察工作于XXXX年X月X日至XXXX年X月X 日期间进行。
三、勘察工作内容1. 水流观测与测量我们对勘察地点河道的水流进行了观测和测量。
通过测量河水的流速、流量和水位,我们能够评估河道的通行能力和水域的水量情况。
2. 沉积物取样分析我们采集了河道底泥和沉积物样本进行分析。
通过对这些样品的颗粒大小、含水率和污染物浓度等指标的测试,我们能够评估河道的底泥堆积情况和水质状况,进而为疏浚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3. 植被调查我们对河岸植被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通过观察和描述植被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我们能够评估河岸的生态环境状况,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4. 工程现场状况勘察我们对工程现场进行了全面勘察。
包括河道的宽度、深度、河岸的稳定性和周边建筑物的情况等。
我们还评估了现场土壤的物理性质,以便进行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计划制定。
四、勘察结果和分析通过对勘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流观测结果显示,河道水流较为疏导,但存在局部狭窄和淤积的情况,需要进行疏浚工程以提高通行能力。
2. 沉积物样本分析显示,河道底泥和沉积物中含有较高的污染物浓度,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进行定期清理和处理。
3. 植被调查结果显示,河岸植被生长良好,种类繁多,整体上对水域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需要保护和维护。
4. 工程现场状况勘察结果显示,河道宽度和深度符合要求,河岸较为稳定,附近建筑物无明显影响,土壤物理性质适宜进行疏浚工程。
五、处理建议基于以上勘察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处理建议:1. 进行河道疏浚工程,包括清理淤积物和底泥,拓宽部分狭窄河段,以提高河道的通行能力和水流畅通性。
疏浚工程勘察报告1. 引言疏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旨在改善河流、港口和水道的通航条件。
本报告对某疏浚工程进行勘察,包括工程背景、目的、方法和预期成果等内容。
2. 工程背景该疏浚工程位于某水道,该水道是负责连接两个港口的主要航道。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泥沙淤积和植物生长,导致水道通航困难,影响港口的正常运营。
因此,有必要进行疏浚工程来恢复水道的通航能力。
3. 目的本次勘察的目的是获取有关水道的相关信息,包括泥沙淤积情况、水深、植物生长情况等。
通过勘察,我们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疏浚工程提供详细的工程设计依据。
4. 方法为了完成勘察任务,我们采用了以下步骤:4.1 确定勘察范围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水道的特点,确定了勘察的范围。
我们将对整个水道进行勘察,包括港口入口、主航道以及可能存在的泥沙淤积区。
4.2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包括原始航道图、历史泥沙淤积记录、水深测量数据等。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4.3 采样和实地调查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进行了采样和实地调查。
我们选择了代表性的位置进行采样,包括港口入口、泥沙淤积区和水道的各个部分。
通过采样和实地调查,我们获取了泥沙样品和水深数据等。
4.4 数据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泥沙样品的颗粒分析,我们确定了泥沙的类型和粒径分布。
同时,我们还对水深数据进行了统计和绘图,以便更好地了解水道的通航情况。
5. 预期成果通过以上的勘察工作,我们预计可以得出以下成果:•泥沙淤积情况的详细描述和分析结果;•水深的测量数据和统计信息;•对水道的通航能力评估;•疏浚工程的初步建议。
6. 结论本次疏浚工程的勘察工作为后续的疏浚工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水道的详细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水道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疏浚建议。
这将有助于恢复水道的通航能力,促进港口的正常运营。
7. 参考文献[1] XX水道局. XX水道勘察报告. XXXX年.附录附录A: 泥沙颗粒分析结果泥沙类型粒径范围含量黏土0-0.002mm 30%粉砂0.002-0.06mm 45%砂0.06-2mm 25%附录B: 水深统计信息•最小水深: 3.5米•平均水深: 5.2米•最大水深: 7.8米以上为疏浚工程勘察报告的简要内容。
长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捞刀河、浏阳河(长沙县段)流域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1.09•【字号】长县政办发〔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水资源正文长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捞刀河、浏阳河(长沙县段)流域管理办法》的通知长县政办发〔2020〕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机关相关单位:《捞刀河、浏阳河(长沙县段)流域管理办法》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月9日捞刀河、浏阳河(长沙县段)流域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捞刀河、浏阳河流域综合管理,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县两河流域及主要支流、排口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县境内捞刀河、浏阳河干流及支流(特别是流域全在我县境内的河流)和主要排口流域内(以下简称两河流域)有关项目的建设、运营及有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流域范围是指我县境内降雨汇入捞刀河、浏阳河的区域;流域河道管理范围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河道管理范围。
二、审批与许可第四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建设方案报有管辖权的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第五条在两河流域范围内取水的,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的单位和个人,须依法履行取水许可制度相关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情形外,应当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第六条两河流域范围内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按审批权限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第七条两河流域范围内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浏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浏阳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浏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1.08•【字号】浏政办函〔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浏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浏阳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浏政办函〔2016〕1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为加强我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对我市设计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划定水源保护区,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执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二级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定方式划定所有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及其保护地范围,确定地理界线,设置保护标志。
具体划定方式如下:(一)从地表水体河流取水作为饮用水源的,以取水口为中心,上游1000米及下游100米以内的河道水域、陆域划定为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中心,上游1000米以上2000米以内、下游100米以上200米以内的河道水域、陆域划定为二级保护区。
(二)从水库取水作为饮用水源的,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水域、陆域划定为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为中心,一级保护区以外2000米内的水域、距水库正常蓄水线200米内的陆域、流入水库的河流从其入口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200米内的陆域划定为二级保护区。
(三)从地下取水作为饮用水源的,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l00米范围内的陆域划定为一级保护区,半径100米以外1000米以内的陆域划定为二级保护区。
水利工程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某水利工程进行的勘察结果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旨在提供有关工程可行性和技术方案的关键信息。
本次勘察旨在了解水利工程的地质、水文、水力学以及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设计依据。
二、勘察区域概况1. 地理位置勘察区位于xxx省/市,地处经度xxx,纬度xxx。
2. 地形地貌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没有明显的山脉和丘陵,全区地势呈现xxx特点。
三、地质勘察1. 地质构造根据勘察结果显示,该区域为xxx构造,主要由xxx岩层和xxx岩性组成。
地质构造较为稳定,不存在活动断层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2. 地质条件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浅,为岩溶水系,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土地资源以肥沃的河谷土地为主,适宜用于农业和园林绿化等。
3. 岩土工程特性根据现场取样分析结果,勘察区域的岩土工程特性优良,承载力适宜,无特殊技术难题。
四、水文勘察1. 水文气象通过水文勘测,该区域年平均降水量约为xxx毫米,具有明显的xx 季节,降雨集中在xx月份。
2. 水文地质地下水位稳定,该区域地下水丰富。
经测定,勘察区域地下水位为xxx米,地下水位变化范围较小。
3. 河道水文主要河流为xxx河,河道平均宽度为xxx米,平均流速为xxx立方米/秒。
五、水力学勘察1. 水力特性勘察区域水力特性良好,水流稳定,水流速度适中。
经过水文测算和水力学模型仿真,该水利工程设计在流量和水位方面具有可行性。
2. 水工建筑物设计针对工程所需的水工建筑物,如坝、闸等,经过水力学分析,已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和参数,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环境影响评价1. 水土保持根据勘察结果,勘察区域的水土保持状况良好,无明显的水土流失和侵蚀现象。
2. 生态环境为保护勘察区域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和保护方案,以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3. 社会影响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渡河水闸试运行情况报告第一篇:水渡河水闸试运行情况报告长沙县水渡河水闸工程(合同编号:SDH-01)工作报告湖南省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公司长沙县水渡河水闸工程项目部二○○四年一月九日工程运行管理准备一、工程概况长沙县水渡河水闸工程位于湘江一级支流的捞刀河下游,距汇于湘江口14.9公里。
左岸为回龙和团结两垸,右岸为水塘三合等院,原闸通过30多年运行,已存在严重的病险隐患。
特别是90年代连续几年的超常洪水发生后,水工建筑物淘空坍塌、设备老化、工程损毁逐年加大、问题日益突出,已经难以正常运行。
通过委托省水利科研所对该坝进行安全鉴定,其结果是一座典型的四类病险水闸,根据水利厅专家组对河坝安全鉴定报告的审查意见,建议该坝报废重建。
2002年10月29日,长沙县委、政府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召开有关会议,一致认为该水闸建成后能蓄水679万立方米,为我县新一轮县城扩容提质、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会议决定:作为长沙县十大工程之一,立即成立工程指挥部,通过招投标选择省水利水电一公司为水闸工程I标施工中标单位,选择省水利水电检测中心为检测单位,于12月10日举行开工典礼,2003年5月15日竣工。
总之,水渡河水闸工程是一项规模大、任务紧、关系重大的水利工程。
在县委、政府、开发区的领导下,发扬抗洪精神,冒严寒、战大雪,取得了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的伟大胜利,保住了百年一遇大旱年的水源。
二、水闸试运行管理情况:水渡河水闸工程6月份起进入交付运行管理单位试运行阶段,由运行管理单位(水渡河坝管理所)负责操作管理,为了搞好水闸及橡胶坝的管理,河坝管理所召开专门会议,讨论研究管理办法,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如《橡胶坝维护及管理制度》,《橡胶坝检查观测制度》,《橡胶坝袋运行使用制度》,《水质水情监测制度》,《值班人员规章制度》等,在汛期对坝袋24小时值班,在非汛期,每天都有专人管理,把水闸管理纳入全所工作的重中之重。
河道治理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广东建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三月目录1、概述 (1)1.1基本情况 (1)1.2任务要求及完成情况 (3)1.3执行的规程规范 (4)2、区域地质概况 (5)2.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5)2.2区域地形地貌 (7)2.3区域地层岩性 (7)2.4区域地质构造 (8)2.5区域地震稳定性 (9)2.6区域不良地质现象 (9)2.7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3、建设区工程地质条件 (10)3.1工程地质条件 (10)3.2水文地质条件 (13)3.3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 (15)4、建设区工程地质评价 (16)4.1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6)4.2堤基沉陷变形及稳定性评价 (19)4.3河岸抗冲刷及岸坡稳定性评价 (19)5、天然建筑材料 (20)5.1砂砾料 (20)5.2石料 (20)6、弃渣场 (21)6.1工程地质条件 (21)6.2工程措施建议 (22)7、结论与建议 (22)7.1结论 (22)7.2建议 (23)附图1、图例……………………………………………………………………………1张2、区域地质图……………………………………………………………………1张3、工程地质平面图………………………………………..……........…………..2张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6张5、钻孔柱状图…………………………………………………......…………..…2张6、探坑柱状图…………………………………………………......…………..…4张7、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2张附件1、水质分析报告…………………………………………………………………2张2、相片……………………………………………………………………………2张惠州市源城区东江其他一级支流治理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1、概述1.1 基本情况本工程总治理河长3.8km(包括庄田河0.8km及陈田河3.0km),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河道清淤疏浚总长3.8km(包括庄田河0.8km 及陈田河3.0km);②、新建护岸总长1.1km(庄田河0.68km,陈田河0.42km);③、新建排水涵管10座(庄田河7座,陈田河3座);④、设置亲水平台总计6座(庄田河3座,陈田河3座)。
捞刀河浏阳工业园两箱河段水利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东华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三年十月捞刀河浏阳工业园两箱河段水利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院长:汤洪志总工程师:袁晓庆分院院长:夏立钦分院总工程师:彭清华项目负责人:赵建华审核:王正军审定:袁晓庆东华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1、前言.......................................................2、地质概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水文地质条件...........................................................主要物理地质现象.......................................................3、已有堤防概况...............................................堤身结构及质量.........................................................险情隐患...............................................................4、堤基工程地质特征...........................................堤基地质结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岩土物理力学指标.......................................................5、堤防工程地质分类(段)评价 ...................................工程地质分类...........................................................各堤段工程地质评价与处理措施建议.......................................6、新建水闸工程地质条件.......................................7、拟建汊河工程地质条件.........................................8、天然建筑材料...............................................土料...................................................................砂砾料.................................................................块石料.................................................................9、结论与建议.................................................图表部分1、前言浏阳市属次中心城市,是以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及高新技术、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山水田园式的工业新城。
根据近期、远景规划,工业新城主要由制造产业片区、生物医药片区、北盛组团、永安丰裕西部组团等共同构成。
工业新城规划区范围东起永安镇,西至江头村捞刀河以南,东西长约15km,南北宽约4km,规划总用地面积约,远景规划用地面积约km2 。
规划建设范围沿319国道、纬二路两条发展轴线扩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心、两翼、两轴、五带”的空间结构。
“一心”指工业新城的行政文化商贸中心,“两翼”指制造产业西片区和生物医药东片区,“两轴”指319国道城市发展主轴和纬二路城市发展副轴,“五带”指五条沿水系生态绿带。
捞刀河贯穿了浏阳市北区社港、龙伏、焦溪、沙市、北盛、永安等重镇,是北盛镇区域最重要的水系,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工业新城捞刀河汊河新建工程位于浏阳市北盛镇境内西南侧百塘村地界范围内,是工业新城规划新建的生活娱乐区,是浏阳市工业新城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工程建设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全面布局,优化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新城的人文优势,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山水田园宜居城市区。
捞刀河浏阳工业园两箱河段水利工程区域内河流长度,大部分河段两岸以农田为主,无明显护坡,由于现有河堤堤身低矮单薄、设备老化、防洪标准较低等多种原因,又加上捞刀河洪水的顶托,该区域内的防洪大堤与相关设施己不能抵御汛期长期高洪水位的侵袭,曾多次出现过溃堤、堤基渗漏管涌、堤身失稳、垸内散浸与严重渍水等险情,按浏阳市工业新城的规划,均未达到防洪标准。
因此有必要对大堤进行处险加固、对相关防洪设施进行综合改造和处理。
本次勘察具体任务及目标如下:1)对捞刀河浏阳工业园两厢河段边坡不稳处进行护岸。
2)根据浏阳工业园区综合规划及多方案比较,拟在捞刀河干流G1+400位置新建一座翻板门水闸,对上游水位进行雍高,形成景观水位,并起到连接河道两岸的作用。
3)在捞刀河工业园两厢河段干流G1+600和G3+700位置新建一条人工汊河,进行河道水系连通。
本工程行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根据《护坡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及《防洪标准》(GB50201-94),护坡级别为2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
受工业园管委会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其两厢河段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
本阶段勘察为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相关规程规范及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主要目的和任务是:(1)调查区域地质情况,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分析河床介质形成机理。
(2)查明已有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堤基抗滑稳定、渗透稳定、沉降变形和抗冲能力等工程地质问题做出评价;预测堤防洪水期堤基及相关地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的建议。
查明已有堤防及构筑物区域内的软土、粉细砂等不良地质,尤其是可能产生流砂、潜蚀、流砂、管涌和地震液化地层的分布范围、埋深及厚度。
(3)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如岸坡坍塌、滑坡、冲淤、潜蚀、管涌等)的成因、类型、分布、发展趋势及其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整治措施建议和整治工程设计所需参数;(4)综合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成果,提出工程区范围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建议值,其中抗剪强度指标应有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指标(或有相应三轴试验指标亦可),各地层要进行渗透破坏类型判别,提供临界水力比降。
(5)沿线就近选择天然土料场,进行天然建筑材料详查,勘察储量不小于设计需求量的2倍,料场选择应充分与业主、设计人员沟通,初步选定料场并经业主方同意后方可开展料场的钻探的钻探试验工作。
石料如就近无料场可采,可考虑购买,但要调查购买料源的质量、单价和运距。
(6)查明拟建汊河的地质情况,并提出永久边坡(护岸)的坡比及护岸、护底的工程措施建议。
本次勘察手段及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工程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等。
本次勘察工作严格遵照勘察合同及任务书要求进行,主要遵循的规程规范主要有: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2)水利水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3)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4)水利水电钻探规程(SL291-2003)5)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6)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等我院于2013年9月29日进场,于2013年10月6日结束外业工作,进行了地质测绘、钻探、原位试验和室内试验等工作。
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
表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表2、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捞刀河浏阳市境内控制集雨面积1016km2,干流长63km。
流域内水系发达,植被覆盖较好,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区丘陵与U型河谷地形交错分布,域内有关山水库、横山头水库、马尾皂水库和南康水库四座中型水库,以及三十余座小型水库。
拟建场地位于捞刀河I级阶地,区域内捞刀河河底标高~(85黄海高程系,以下均同),河床一般宽约60~80m,河谷呈U形,河堤两岸大部分地段为农田和居民区,地势一般较平缓,堤外自然地面高程一般~,水土保持较好。
场地位于浏阳市北盛镇鲤塘等村,距北盛集镇约4km,距浏阳市生物医药园1km,交通较为便利。
地层岩性本区出露及钻孔揭露主要地层有白垩系及第四系地层,由新到老叙述如下:人工填土(Q ml) ①:黄褐色、灰褐色,稍湿,稍密,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砂砾石回填,堤段两岸沿线零星可见,该层大部分地段已完成自重固结,本次勘探钻孔未揭露。
耕表土(Q pd):层厚~,灰褐色、灰黑色,软~可塑,湿~饱和。
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有机质及植物根须,主要为稻田耕作土。
第四系冲积①第四系全新统(Q4al)上部为淤泥或淤泥质粘土、细砂等冲积淤积物,下部为卵砾石层,分布于捞刀河外河床与边滩。
本次勘探钻孔未揭露。
②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红褐色、黄褐色似网纹状粉质粘土,可~硬塑,层厚~;下部为黄褐色含泥砂砾石,厚度~,砾石含量40%~60%,磨圆度较好,稍密状,主要成分为石英,含泥量10%~20%;砂含量约20%,以中粗砂为主。
分布于工程区两岸,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
③第四系残积(Q el)残积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稍湿,分布在砂砾石层底部以下,层厚~,主要为泥质砂岩、粉砂质砂岩风化残积而成。
白垩系戴家坪组(K2d):红褐色、黄褐色、灰黄色泥质砂岩、粉砂质砂岩,为基底岩石,河床底局部可见出露。
本次勘察钻孔揭露强风化及弱风化带。
a:强风化砂岩:层厚~。
黄褐色、红褐色,岩芯呈碎块状、土状,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