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
- 格式:ppt
- 大小:341.50 KB
- 文档页数:49
讲解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对于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写好电视纪录片的讲解词,是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电视工作者应该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里本文不想对电视纪录片讲解词的写作进展全面的研究探讨,只想结合自身实践对讲解词写作中的语言要求谈一些粗浅看法。
具体、形象、准确具体。
一方面,一切事物都是以自己的特殊形式存在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的。
直观可见的画面要有相应的具体讲解,才能把一般性的意思和抽象的道理说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明晰的印象,使之便于理解和承受。
另一方面,电视传播稍纵即逝,不容观众仔细琢磨,要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使人看后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具体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使声画有机地融于一体,造成生活的立体感,从具体到抽象。
形象。
画面形象已经能够造成一种如临其境,且见其人、闻其声的效果,那么讲解词的语言要形象化应该怎样表达呢?这主要是说画面的形象还不完整,比拟薄弱,就要借助于讲解词,采用一些修辞手段,比方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讲解词,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得生动、活泼,热情奔放。
准确。
没有准确的语言,讲解词就无法反映客观事物。
但准确不是重复图解画面,而是画面的补充延伸和提高。
准确既要内容准确,表达意思准确,又要声画默契,结合准确。
如:讲解词准确地交代了黄河壶口的地理位置,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也从文化精神角度交代了壶口奇观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影响。
通俗易懂,顺口顺耳讲解词的内容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要让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出来,观众通过听觉器官感知有声语言,这就要求播音要顺口,收听要顺耳,这就要求用群众口头上常用的语言写讲解词,要做到口语化,通俗易懂。
多用口头语。
在汉语词汇里,有书面语词汇,也有口头语词汇。
口头语是和书面语相对而言的,就语言根底来说,口头语和书面语是一样的,不能各有一套。
但是口头语言是说给人家听的,书面语言是写给人家看的,由于使用的形式不同,所以,在用词上和造句的习惯上都有一些差异。
纪录片解说词范文篇一:cctv纪录片《敦煌》解说词cctv纪录片《敦煌》解说词纪录片《敦煌》十集篇目:第一集《探险者来了》第二集《千年的营造》第三集《藏经洞之谜》第四集《无名的大师》第五集《敦煌彩塑》第六集《家住敦煌》第七集《天涯商旅》第八集《舞梦敦煌》第九集《敦煌的召唤》第十集《守望敦煌》第一集探险者来了“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拿到欧洲去呢?”当这个英国人第一次展示他在中国搜集的文物时,当地官员只是这样淡淡地问了一句。
他叫斯坦因。
斯坦因有人说他是那一代最惊人的探险者、考古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盗贼,是骗子,是丝绸之路上的魔鬼。
1907年初夏,他第一次来到敦煌。
敦煌位于亚洲中部,东经93度,北纬40度。
它北临蒙古高原,西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邻青藏高原,这个位于中国甘肃西部,这个仅有十八万人口的小城市,曾经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1000年前,曾有四条道路从这里通向西方。
十几个世纪以来,这里曾经汇集着来自欧洲的货物和文化;来自中亚的语言及文字,来自印度的艺术和宗教;它们在这里与中华文化全面交融。
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被称为人类进入中世纪历史的钥匙。
但是,当斯坦因来到时,这个沙洲小县已经被中国人遗忘了。
陆续登场的是西方人。
他们有英国人,过去的一个世纪,是属于这个国家的,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商船,飘扬着他们的米字旗;有法国人,在东南亚丛林里,已经布满了他们的身影;有德国人,他们已经在中国山东建起了欧式洋房;还有俄罗斯和亚洲新崛起的日本,他们正在中国的东北开战。
当这些国家越来越强大时,古老的中国仍在沉睡。
王道士1900年,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开始了他第一次探险。
与京城轰轰烈烈的庚子战乱相比,他的身影有些微不足道。
但是,这一年敦煌城外的一个小人物,不经意间将他和这片山崖连在了一起。
当天“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缝,”在一个叫王圆禄的道士写给慈禧太后的信中,藏经洞的发现颇有一些神秘。
之后他说,“吾同工人用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壹所,内藏古经万卷。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 2 先修课程:电视新闻采访写作、广电史、电视策划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导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学科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三个专业。
本课程的任务是讲述和探讨创作方法的,侧重于操作性,能够较好地满足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有志于纪录片艺术创作的新人提供一个系统的整体思维框架。
在宏观上,使学生把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其整体的框架;在微观上,能够借助教学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的实践业务知识有具体的了解。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纪录片的创作技巧,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对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作相应的了解,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为新世纪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传播学培养新闻人才。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1。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的属性与范畴;(2)了解纪录片的社会功能;(3)掌握纪录片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
2.教学内容(1)从电影母体到电视节目(2)艺术形态-—内涵与外延(3)影像本性与社会功能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学派的基本特点;(2)掌握纪录片主要学派的历史作用与局限.2.教学内容(1)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2)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3)形象化文献——纪录电影三巨匠(4)从形象政论到写实学派(5)艺术形态风格林立与相互渗透第三章我国纪录片发展叙略1。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的初期电视纪录片;(2)了解我国电影纪录片的发展史。
2.教学内容(1)影院时期的纪录片;(2)初期的电视纪录片(1958~1978);(3)改革开放带来纪录片艺术的初步繁荣;(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稳步发展提高.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性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纪录片学派的基本特点;(2)掌握纪录片主要学派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怎样写纪录片解说词作者:赵佳音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0年第11期纪录片(Documentary)的原意是“用影片叙述非虚构的故事”。
就是使用电视的视听语言、声画传播系统,对生活进行纪录和再现。
电视纪录片首先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也应追求艺术的审美性。
纪录片的解说词就是电视纪录片在制作和播放过程中。
配合电视画片的文字稿——有时解说词可以通过播音员播读出来。
有时解说词只以字幕形式出现。
一方面,解说词需要具有绝对的真实性。
不能出现虚假信息或不真实的内容。
以保证纪录片整体的真实性:另一方面。
解说词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性。
它的写作过程包含着浓厚的文学特点,也有较高的审美要求:最后,解说词是纪录片的一部分,具有纪。
录片的视听语言的个性特点。
须要和纪录片的其他传播符号(如画面、声音等)融为一体。
所以。
解说词具有其独特的写作特点。
首先。
纪录片解说词不是独立文体。
它必须与纪录片的画面、音响、音乐等配合,互相协调、相得益彰。
解说词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的出现是为了配合纪录片的画面和声音。
使纪录片更好地纪录和再现生活。
在纪录片中,画面、声音、解说词都不可能单独传递信息。
如果这三方面各行其是、互不配合。
那么纪录片的整体效果可能有重复累赘之处,或有表达不清之处。
所以,画面、声音和解说词之间必须完美配合,解说词不能追求单方面的完美与完整。
在画面、声音无法最好地展示纪录片内容的时候。
解说词要担当重任、浓墨重彩地登场;而在需要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时。
解说词则要让位于其他传播符号,进行辅助、配合;同时,解说词还要配合画面的长短、节奏,音响和音乐的风格等因素。
比如,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这一段解说中。
如果单看解说词的写作部分。
则比较驳杂,人物、事件的描写和介绍相对零碎、没有逻辑性。
但是,如果配合起画面来看,就会发现,这一部分是要展现清晨五点,天还没亮的时候。
藏北草原上的女主人们就从帐篷里起身了。
罗锥先到户外给牦牛挤奶,然后回到帐篷里。
《复兴之路》解说词第六集:继往开来序言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了,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录音)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的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国内外的评论员留下了精干、务实、亲民的第一印象,13亿中国人和国际社会众多观察者注视着这个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将如何管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何领导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好民族复兴之路?第六集:继往开来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全体人员冒雪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他们履新不到一个月的首次集体行动,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949年3月在革命胜局已定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直伴随着新生政权,2002年的冬天新一届领导集体来这里重温历史,是对全党的警示,也是对人民的承诺。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这个西柏坡,他(胡锦涛)提出来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这么一个很重要的执政理念,我感到是对西柏坡精神的最好的解读,也是对西柏坡精神一个最好的继承,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来解读西柏坡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清醒的自觉。
2002年冬天里的这次出行寓意深远,它向全社会宣誓责任重于泰山,几个月后这一执政为民的誓言化为了带领全体民众共渡难关的具体行动。
2003年春天,一场意外的灾难在毫无防备间到来,一种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迅速波及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当时还不为人类了解的病毒所造成的猜测,疑惧和恐慌比病毒本身更快地蔓延。
《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86504课程名称:纪录片创作英文名称:Documentary Production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考核方式:纪录片作品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纪录片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纪录片的专业实作能力与技巧。
以辅导学生分组作业的方式,从实践中学习纪录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前期计划、拍摄与剪辑等。
让学生在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能运用纪录片这一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based on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of documentary and supplemented with contemporary documentaries as course’s teaching materials. Group assignments on practical production will also help students to get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carry out of a completed documentary project.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专业创作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学生需将摄影剪辑采访等基础专业知识运用到纪录片的制作当中,并最终小组团队合作完成一部纪录片。
学生在本阶段需培养1专业策划能力:能够进行资料搜集与田野调查,培养对生活的观察与洞见;能找到生活中值得拍摄纪录片的题材与人物。
2 专业制作能力:能在前期有清晰的策划思路,在拍摄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各种信息并调整拍摄方案,能够对纪录片进行专业的拍摄与剪辑制作,能够团队协作与良好分工。
3美学实践能力:了解纪录片文本、符号、美学与社会文化意涵,具备相关美学涵养与艺术能力,关注地区、族群、性别与阶级等议题。
《传播叙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120062课程名称:传播叙事英文名称:Cross Media Narrativ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旨以叙事理论为基础,探讨叙事的基本构成,说明传播媒介如何用故事向社会讲述人生经验、传递文化共识、诠释事件意义。
课程设计涉及口语传播、视觉修辞、影音和新媒体传播,引领学生熟悉了解每一种传播类型的叙事技巧和结构。
同时,学生应掌握通过故事叙事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课程因为是在大三学生下学期,后半段将结合学生考研等进一步进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加入理论学习。
英文简介:Based on narrative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xplor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narrative, and explain how the media use stories to tell life experience to the society, convey cultural consensus, and interpret the significance of events. The course design involves oral communication, visual rhetoric, audio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and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leading students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 narrative skills and structure of each communication type.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promo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through story narra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以学生具备叙事内涵基础能力为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