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方言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臨海方言中所保留的古漢語舉例——朱倪葛【摘要】臨海方言保留了大量古語的音和用法,通過對臨海方言詞匯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證古代漢語的辭彙使用,也可通過這些字在方言中的意義探究其在古文本中的意思。
【關鍵字】方言古代漢語語音用法意義臨海最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其語言文化也是十分悠遠。
臨海方言屬於臺州方言的一種,是吳語的重要一支。
歷史上幾次大移民,北方漢人南下,也帶來了北方官話,但是,儘管北來雅音官話的力量很強,但遠離京城而被稱為“蠻夷”的臺州一帶仍然保持較多的古老特徵。
我們通過對臨海方言中一些辭彙的整理,仍能看考古人方言的痕跡。
下麵,我們就各舉臨海方言中名詞、形容詞、動詞三方面中的例子來敘述。
一、名詞1、老倌一個意思為年老的男子,如“老年會裏一幫老倌在搓麻將,你過去做甚麼?”這裏的老倌就是我們口語中的老頭之意。
明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就習慣喊年過半百的男子為“老倌”,這也可以看出臨海方言在稱呼上對明白話的繼承。
“老倌”在臨海方言中的另一個意思為老公,如“我屋裏的老倌中意吃綠豆湯。
”整句話的意思是“我家的老公喜歡喝綠豆湯。
”2、箸筷子的意思。
在了臨海方言中,普通話中許多帶“子”的名詞,如“桌子”、“椅子”、“兒子”、“屋子”等,都採用單字,這與古語習慣有著莫大聯繫。
“箸”,筷子,《韓非子·說林上》:“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意思為紂王使用象牙做成的筷子,箕子感到恐懼擔憂。
從許多古籍上我們都不難發現箸字的使用,臨海方言至今沿用這一用法也是對古語的一種印證。
3、鑊(huo)鍋的意思。
商務印書館的《古漢語字典》解釋為古代的一種大鍋。
《呂氏春秋》:“嘗一肘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解釋為品嘗一小塊肉,就知道整鍋裏的味道了。
臨海的百姓仍沿用鑊字,如“鑊底刮刮下,後次好燒。
”意思為將鍋底刮刮乾淨,下一次方便燒。
4、湯熱水的意思。
在臨海方言中,熱水和喝的湯均為湯,比如“洗麵湯”、“綠豆湯”、“燒一壺湯”等。
声母:1、zh一般读成j或z:读成j的有:“小张”发音为——小姜、“涨价”——讲锅(为什么“价”是“锅”呢?继续看,下面有解释)、“账本”——将笨、“枕头”——京丢。
有的时候ch也会发成j,例如“长度”——“讲度”。
读成z的有:智力——资力、中心——综心、猪肉——自nue-o(这个“肉”的音比较难发,连起来近似于“自虐我”非常快速的连读,后面两个字拼起来读成一个字就好啦!)2、j一般读成g,两个字声母都是j的词,一般第一个字读j,第二个读g:eg: 椒江——椒刚、解放——嘠放、解释——嘎斯、结束——嘠素女孩子逛街至少要会讲个词:逛街——汤嘎多少钱?——多嫂锅爹?特例:建设——建色,不变音。
3、h读成w:eg:“小何”“小贺”——小吴“黄岩”——往艳4、w读成m:eg: “上网”——嗓忙、“问路”——门路、“看看”——忙忙、“蚊虫”——门棕5、x一般不发音:eg: “表现”——表演(千万别跟“表演”弄混啦!)“咸菜”——爷菜(还有一种说法叫“挨[ε]菜”)“行政”——昂京、“学习”——熬西不过,“现在”的说法是“枪击”:)6、凡是卷舌的都不卷舌,例如sh——s、zh——z、ch——c。
eg:不胜枚举。
7、凡是后鼻音的ing都读成前鼻音。
eg:不胜枚举。
8、r一般读成n。
eg:“小孩”——小宁(由“小人”而来)、“日子”——捏子、“每天”——每捏(每日)、“认真”——宁怎,还有上面提过的“猪肉”。
你让土生土长的台州人发“日子”的音,很多人都会说成“二子”。
下面总结两个元音的发音:1、ai一般读成a:eg:“台州”——它就、“太贵了”——它举哦、“赖皮”——拉皮2、ie一般读成ia或者a:eg:“谢谢”——霞下、“爷爷”——呀呀、“解放”——嘠放、“解释”——嘎斯3、ia一般读成国际音标中左右翻个儿的那个o,就是job的这个o:eg:“加班”——锅班、“真假”——京锅、“价钱”——锅爹(三)这次得说几个千万不能弄错的词,这可都是切身经验啊!注:以下注音后的数字表示声调1、冷vs热——浪vs楞2、开车vs刹车——仨错vs色1错3、可以vs不行——母高vs母高用1这两个词就差一个字,意思截然相反噢!我头一次听同事拍着桌子喊“葛咂叠脑母高用”的时候还奇怪呢,她的电脑可以用为什么还这么生气。
臨海方言中所保留的古漢語舉例——朱倪葛【摘要】臨海方言保留了大量古語的音和用法,通過對臨海方言詞匯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證古代漢語的辭彙使用,也可通過這些字在方言中的意義探究其在古文本中的意思。
【關鍵字】方言古代漢語語音用法意義臨海最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其語言文化也是十分悠遠。
臨海方言屬於臺州方言的一種,是吳語的重要一支。
歷史上幾次大移民,北方漢人南下,也帶來了北方官話,但是,儘管北來雅音官話的力量很強,但遠離京城而被稱為“蠻夷”的臺州一帶仍然保持較多的古老特徵。
我們通過對臨海方言中一些辭彙的整理,仍能看考古人方言的痕跡。
下麵,我們就各舉臨海方言中名詞、形容詞、動詞三方面中的例子來敘述。
一、名詞1、老倌一個意思為年老的男子,如“老年會裏一幫老倌在搓麻將,你過去做甚麼?”這裏的老倌就是我們口語中的老頭之意。
明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就習慣喊年過半百的男子為“老倌”,這也可以看出臨海方言在稱呼上對明白話的繼承。
“老倌”在臨海方言中的另一個意思為老公,如“我屋裏的老倌中意吃綠豆湯。
”整句話的意思是“我家的老公喜歡喝綠豆湯。
”2、箸筷子的意思。
在了臨海方言中,普通話中許多帶“子”的名詞,如“桌子”、“椅子”、“兒子”、“屋子”等,都採用單字,這與古語習慣有著莫大聯繫。
“箸”,筷子,《韓非子·說林上》:“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意思為紂王使用象牙做成的筷子,箕子感到恐懼擔憂。
從許多古籍上我們都不難發現箸字的使用,臨海方言至今沿用這一用法也是對古語的一種印證。
3、鑊(huo)鍋的意思。
商務印書館的《古漢語字典》解釋為古代的一種大鍋。
《呂氏春秋》:“嘗一肘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解釋為品嘗一小塊肉,就知道整鍋裏的味道了。
臨海的百姓仍沿用鑊字,如“鑊底刮刮下,後次好燒。
”意思為將鍋底刮刮乾淨,下一次方便燒。
4、湯熱水的意思。
在臨海方言中,熱水和喝的湯均為湯,比如“洗麵湯”、“綠豆湯”、“燒一壺湯”等。
临海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作者:周静怡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9期摘要:临海位于浙江省中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因此,临海方言中保留较多古语词。
本文主要从汉语史的角度出发,考察临海方言中存在的古语词,略举数例加以分析。
关键词:临海方言古语词解释一、引言临海是浙江省台州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因此而得名。
居山面海,平原和丘陵相间,新中国成立前与外界的交流甚少,因此方言中保留较多的古语词。
关于临海方言的归属问题,无论是按照王力先生的“五大方言”说,还是赵元任先生的“九大方言说”,临海方言都无疑归于吴方言。
方言作為语言的活化石,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过去的面貌,地形相对封闭的临海更是保留了比较多的古语词。
本文中所指的古语词是指那些来源于古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但是现在在普通话中少用或者不用的,而在方言中仍然在使用的词语。
对方言古语词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清语言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利于方言的研究,而且对于汉语史的研究也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解释,解释词汇的发展演变。
二、名词中的古语词【喜】蜘蛛。
例如:墙上爬着一只喜。
《汉语大词典》:“喜子,即蟢子。
一种长脚的小蜘蛛。
”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
”宋·梅尧臣《依韵和试笔偶书》:“洗砚开书几,拈毫喜子巢。
”魏晋时期称“蜘蛛”为“喜子”。
但是由于临海方言保留着古语单音节的特点,许多名词都是单音节,因此“喜子”,节省说成“喜”。
例如“李子”、“桃子”、“儿子”、“栗子”、“梨子”全都节省说成“李”、“桃”、“儿”、“栗”、“梨”。
【箸】筷子。
例如:箸安哪头?(意思是:筷子放在哪里?)自先秦时代,古人称“筷子”为“箸”。
《韩非子·说林上》:“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则必犀玉之杯。
”南朝·姚察《梁书》:“朕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万姓故耳。
临海方言顺口溜1. 临海人,真有趣,方言顺口好念起。
“嗯哪,咋噶啦?”就像唱歌一样的。
例子:咱临海人见面就爱说“嗯哪,咋噶啦”,多亲切呀!2. 临海话,有味道,“困高”“醒转”真奇妙。
“侬困高了伐?”日常常用少不了。
例子:晚上妈妈总会问“侬困高了伐”,太熟悉啦!3. 临海方言呱呱叫,“戳几”“调大”逗人笑。
“侬莫戳几我!”这话说得真地道。
例子:小伙伴开玩笑时就会说“侬莫戳几我”,多有意思!4. 来听临海顺口溜,“啜饭”“啜酒”乐悠悠。
“啜饭咯!”一喊大家都聚头。
例子:到饭点了喊一声“啜饭咯”,一家人就都围过来了。
5. 临海话呀真好玩,“嬉嬉”“荡荡”到处转。
“阿拉去嬉嬉呀!”快乐时光在召唤。
例子:周末朋友就会说“阿拉去嬉嬉呀”,然后一起出去玩。
6. 讲讲临海的方言,“后生”“老倌”各有样。
“个后生蛮赞咯!”夸人就用这一句。
例子:看到优秀的年轻人就会说“个后生蛮赞咯”。
7. 临海方言多又多,“该边”“门头”没话说。
“侬到该边等我!”指示方向就用它。
例子:约人见面就会说“侬到该边等我”,简单明了。
8. 临海土话有特色,“木佬佬”“交关”数量多。
“东西有木佬佬!”表示很多很恰当。
例子:看到一堆东西就会感叹“东西有木佬佬”。
9. 临海话中藏情感,“好呗”“蛮好”心喜欢。
“个蛮好咯!”表达满意就这句。
例子:对一件事满意就会说“个蛮好咯”。
10. 临海方言要记牢,“咋咋”“兮兮”真热闹。
“侬咋咋兮兮做啥啦!”略带责备也可爱。
例子:有人捣乱时就会说“侬咋咋兮兮做啥啦”。
我觉得临海方言顺口溜真的很有趣,能体现出临海的特色和魅力,让人感受到那里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
饭桌上的临海土话——啜生活家乡区县:浙江省临海市普通话的“喝”“吃”我们台州人都讲“啜”(《临海县志》写作“触”),而且用得更广泛。
如饮茶、喝酒、抽烟,我们概言“啜”:啜茶、啜酒、啜烟。
你妈叫你吃晚饭,临海话这样讲:尔姆讴(音近“奥”)尔啜夜饭。
其实“啜”是古汉语,如《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
是节然也。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五之煮》:“……啜苦咽甘,茶也。
”苏轼有《啜茶帖》。
有钞票人坐屋里啜啜嬉嬉。
富豪鲍鱼龙虾、满汉全席大菜“啜性过”(吃过瘾),厨个厨啜勒好蛮好,穷得溚溚渧的人就只能三厨啜腌菜,甚至“夹淡啜”,嚼刮稀淡。
当然,夏天顶好啜点清淡的物事,比如茭笋、番米嫩(鲜玉米)啜啜蛮鲜甜的,蛮味道。
六月香蕉腻口,啜口孬(fao 弗好),呒告啜头。
台州土话里蛮多俚语和吃有关,形象又有哲理。
如:哑佬(哑巴)啜苦瓜;初一吃十五饭;过头酒好吃,过头话难讲;自己肚饱,勿晓得搭人镬漏;啜功本地早(橘),讲功饭店嫂;啜勿穷着勿穷,{勿会}划算一世穷。
猪肉囥/ 歇 / 捺(压)冷粥下啜:好处人家看不见,功劳被埋没了。
搭人啜猪肉眼啜冷粥:自我安慰,相当于人家吃肉我吃汤。
撩/ 搛不上箸:酒宴上夹不上筷子。
意谓根本轮不到他讲话,派不上用处。
啜腩(软)勿啜硬:实力强的人装(拼)勿过,只好欺弱怕强。
啜渠勿落:喻斗不过他,“要渠勿得”。
兜伍啜:各人出钱或食品聚餐,相当于AA制。
啜死饭:在家,无收入。
吃闲饭。
/呒之当饭啜:搓麻将解解消闲,~。
做生活大蛇蜕壳,啜饭猢狲放索:干活拖拉,但吃饭跑得快,走过头先。
比喻贴切。
受皮肉之苦,挨揍、受罚,吴语区甬台温等地欢喜讲“啜生活”。
上海话又叫“啜家生”(家生指家具、杂物),诙谐的说法是“竹笋拷肉”:竹片打小孩屁股。
台州方言还有“啜柴、啜死柴、打死柴、赚柴、荡柴、甩竹须梢”:多用于打罚孩子。
土话讲:赚啜是张嘴,赚柴是张嘴。
台州话还有一个表示“揍、打”的意思,音近“吼”。
温岭籍著名语言学家李荣(《现代汉语词典》主要定稿者)写成“敂”。
临海方言中部分特色词汇的意义及用法引言:临海是浙江中东部台州市的一个小城市,但历史上曾长期是台州所在的州、府一级行政区划的行政中心。
就我所了解的,台州市内各个地区的方言与临海方言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这一点可能与历史原因有关。
临海人在台州范围内,不管走到哪里,基本上都能听懂各地的方言,也许其他地区的台州人亦是如此,但我没有做过调查,所以也不好断言。
我在听台州市其他地区的方言的时候是从自己作为临海人的中心出发,将其他地方的方言与临海的方言相比较,找出相似之处。
不知道是不是吴语普遍有这种特性,临海话中虽说有一些词的发音和普通话是比较相似的,但是总体和普通话比起来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
而临海方言的一些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词汇及其用法在台州方言中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
自然,并不是说临海方言就是台州地区的代表方言,台州其他地区的方言中也有其特色,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临海方言比较独特的是很多词汇在用嘴说的时候可以比较生动地表达说话人在当前语境下的感情,或许这正是方言作为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记载的工具而导致的。
为了交流的便捷和高效,临海方言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当然我没有能力系统地阐释它的体系,我所能做的就是将我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词汇做一个比较粗糙的解释,仅供参考。
正文:临海方言在结构上比较灵活,在词汇上比较丰富。
作为母语,我在使用它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在把它与普通话相比较的时候,有一些方言中的词汇就比较有意思。
“恰(ʨʰiᴀ)”“恰”这个字在临海方言里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字,通常用在句首来表示自己的感情,其有表示“这,这下”的意思,更多的情况下没有实际的意义。
用法1:用在句首来表示自己的感情,其有表示“这,这下”。
例句:恰拔好。
读音:ʨʰiᴀbəʔhau注释:恰拔:这下。
好:好。
翻译:这下好了。
这句话是用来自嘲,不能完全按字面意思理解,需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比如说我们搞砸了某件事情,我们自嘲地说“恰拔好”,或者朋友出状况找我们帮忙,我们过去现场了解状况之后,或者出于缓和气氛,或者想让朋友对这件事情的教训印象更深刻而带讽刺意味地说“恰拔好”。
台州⽅⾔语⾳特点汇总(宁波⼤学汉语⽅⾔)台州⽅⾔语⾳特点汇总吴⽅⾔,习惯上称吴语,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
其通⾏地域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和安徽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有 110多个县市,⽬前使⽤⼈⼝⼤约8000万,是我国使⽤⼈⼝最多的⽅⾔。
吴⽅⾔⼜可以分为五个⽚:1太湖⽚即吴侬软语⽚,包括江苏吴语21个县市,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浙江旧杭州、嘉兴、湖州 3府,以及浙东旧宁波、绍兴两府,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
2东瓯⽚即温州⽚,温州话旧称瓯语,通⾏于温州市、瓯海、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成以及洞头、苍南、青⽥的部分地区。
这⽚以温州话为代表。
3婺州⽚包括浙江中部⾦华地区的⾦华市、兰溪、浦江、义乌、东阳、武义、永康、磐安,以⾦华话为代表。
4丽衢⽚包括处州⼩⽚和龙衢⼩⽚:包括缙云、丽⽔、云和、青⽥等县和景宁畲族⾃治县,泰顺县北部和庆元县的东北部,以及龙泉、开化、衢州、龙游。
福建省浦城县的北部,江西省的⽟⼭、⼴丰、上饶也属这⼀⼩⽚。
这⽚以丽⽔话为代表。
5台州⽚包括天台、三门、临海、仙居、黄岩、椒江、温岭、⽟环,宁海县岔路以南和乐清县清江以北地区。
这⽚以临海话为代表。
下⾯我就来谈谈台州⽚的语⾳特点。
台州⽚10县市,⼴义上的台州话包括临海话,黄岩话,仙居话等,使⽤⼈⼝580万,占吴语⼈⼝总数的11.6%,其中⼜可细分为南台⽚、北台⽚。
南台包括临海、黄岩、椒江、路桥、温岭、⽟环、乐清(清江以北),语⾳接近北吴的⼩⽚,代表为市区话和温岭话;北台包括三门、天台、仙居、宁海(岔路以南),代表为天台话。
南北两⽚通话有些困难,南⽚的黄岩、椒江、路桥、温岭等⽐较接近,北⽚的⼏个⽅⾔则相差较远。
台州⽅⾔约形成于秦汉间,由于台州地处海隅,故较多地保留了古越及吴语⾳。
其在语⾳和词汇、语法等⽅⾯和都与普通话有较⼤差别。
其中语⾳⽅⾯有着⾃⾝鲜明的特点。
台州话辅⾳总共有34个,分为清⾳不送⽓⾳、清⾳送⽓⾳、全浊⾳、次浊⾳。
⼩时候外婆经常念的临海民间童谣:⽃⽃⾍、指纹谣...你还记得吗?临海民间童谣,具有浓郁的地域⾊彩和⽣活⽓息,童趣盎然,朗朗上⼝,在城乡百姓⼝中代代传唱,散发出不朽的艺术魅⼒。
《⽃⽃⾍》开发⼤脑《⽃⽃⾍》“⽃⽃⾍,⾍买⽶,⼩⾍望户⾥(家⾥),⼤(⾳陀)⾍⾼⼭啜⽩⽶。
⽩⽶碎,喂⼩妹,‘嘟’响⼀记,⼤⾍飞及开(飞⾛了)。
”这⾸临海经典童谣《⽃⽃⾍》(有异⽂),相信⼩伙伴们声犹在⽿。
玩法“⽃⽃⾍”是民间逗⼀岁左右⼩孩的⼩游戏,⼩孩坐着或抱在⼈⼿⾥:另⼀⼤⼈使⼩孩握拳伸出⾷指,将两个⾷指尖互相“⽃”着玩,不停相碰再离开,合着童谣的节拍⽐划着。
念到末句时加重语⽓,并且将两⼿指分开呈飞状。
⼀些哭闹的⼩孩此时往往被逗得破涕为笑!游戏虽⼩,但据说有助于开发左右脑,提⾼⼩孩的协调能⼒呢。
《催眠曲》临海《摇到外婆桥》摇、摇、摇,摇到外婆桥;⽩⽶饭,鲞汤浇,黄鲫鲓,箸样长;饭呒熟,再摇摇。
《催眠曲》扇扇凉,勿赖娘;扇扇猛,勿赖爸。
爸到⼭上捉蛱蜢,蛱蜢捉勿牢;爸爸回来抱宝宝,摇呀摇,宝宝快睏觉。
摇篮歌轻柔、婉转。
婴⼉躺在妈妈的怀抱⾥、外婆的臂弯⾥,在咿咿呀呀的哼唱中安然⼊眠。
《指纹谣》《⽣肖歌》⼈⼈有份⼈的指纹有脶和箕两种形状。
脶[lu ],台州⽅⾳读若罗,圆形指纹。
箕则指呈簸箕形状的指纹,不闭合。
⼗脶全、满⼿箕谓⼗指都是圆形纹或箕形纹。
因不多见,故民间认为⼀⽣的运势旺,好运相伴,不是“中状元”就是“有得嬉”。
《指纹谣》“⼀脶穷,⼆脶富;三脶磨⾖腐,四脶造酒醋;五脶掼⼑枪,六脶杀鸡娘;七脶七,讨饭匹;⼋脶⼋,拜菩萨;九脶九,做太守;⼗脶全,中状元。
满⼿箕,有啜(吃)⼜有嬉。
”《⼗⼆⽣肖歌》⽼⼤⽣来细(⿏),⽼⼆有⼒⽓(⽜)⽼三名头⼤,⽼四钻柴哈(间)(兔)⽼五游上天(龙),⽼六溜路边(蛇)⽼七啜官粮(马),⽼⼋⾃挣粮(⽺)⽼九勿像⼈(猴),⽼⼗报更鸣(鸡)⼗⼀啜勿饱(狗),⼗⼆谢天佬(猪)话虽质朴,但耐⼈寻味,有很强的语⾔表现⼒。
浙江临海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临海方言为例,从其声母、韵母及音素组合三方面分析其语音特征,并与英语语音进行对比,探讨临海方言语音给英语语音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
旨在给该方言区英语学习者提供可行性建议以避免负迁移产生的影响,同时为其他方言区的英语学习者提供参考。
标签:临海方言英语语音语言迁移负迁移一、引言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语言也不例外,各语言之间往往相互影响。
语言迁移正是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表现之一,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
Odlin认为语言迁移是原有语言知识对新语言知识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
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获取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即正迁移,起消极阻碍作用的即负迁移。
Ausubel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也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皆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
因此,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中国学生,应该将母语与英语进行比较,以尽量减小负迁移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英语。
传统研究往往把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定义为狭义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而很少择其广义解释——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然汉语方言语音与英语语音系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对英语语音的学习也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本文谨以临海方言为例,从其声母、韵母和音素组合方面分析临海方言的语音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其与英语语音的差异,探讨临海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旨在给该方言区英语学习者提供可行性建议以尽量避免负迁移产生的影响,促进英语语音的学习。
这对于其他方言区的英语学习者也不无裨益。
二、临海方言声母、韵母发音及音素组合特点临海市位于浙江中东部,历史悠久,境内方言主要为临海话,属吴语台州片。
本片方言较之普通话及吴语其他地区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较大。
声母:
1、zh一般读成j或z:
读成j的有:
“小张”发音为——小姜、“涨价”——讲锅(为什么“价”是“锅”呢?继续看,下面有解释)、“账本”——将笨、“枕头”——京丢。
有的时候ch也会发成j,例如“长度”——“讲度”。
读成z的有:
智力——资力、中心——综心、猪肉——自nue-o(这个“肉”的音比较难发,连起来近似于“自虐我”非常快速的连读,后面两个字拼起来读成一个字就好啦!)
2、j一般读成g,两个字声母都是j的词,一般第一个字读j,第二个读g:
eg: 椒江——椒刚、解放——嘠放、解释——嘎斯、结束——嘠素
女孩子逛街至少要会讲个词:
逛街——汤嘎多少钱?——多嫂锅爹?特例:建设——建色,不变音。
3、h读成w:
eg:“小何”“小贺”——小吴“黄岩”——往艳
4、w读成m:
eg: “上网”——嗓忙、“问路”——门路、“看看”——忙忙、“蚊虫”——门棕
5、x一般不发音:
eg: “表现”——表演(千万别跟“表演”弄混啦!)“咸菜”——爷菜(还有一种说法叫“挨[ε]菜”)“行政”——昂京、“学习”——熬西不过,“现在”的说法是“枪击”:)
6、凡是卷舌的都不卷舌,例如sh——s、zh——z、ch——c。
eg:不胜枚举。
7、凡是后鼻音的ing都读成前鼻音。
eg:不胜枚举。
8、r一般读成n。
eg:“小孩”——小宁(由“小人”而来)、“日子”——捏子、“每天”——每捏(每日)、“认真”——宁怎,还有上面提过的“猪肉”。
你让土生土长的台州人发“日子”的音,很多人都会说成“二子”。
下面总结两个元音的发音:
1、ai一般读成a:
eg:“台州”——它就、“太贵了”——它举哦、“赖皮”——拉皮
2、ie一般读成ia或者a:
eg:“谢谢”——霞下、“爷爷”——呀呀、“解放”——嘠放、“解释”——嘎斯
3、ia一般读成国际音标中左右翻个儿的那个o,就是job的这个o:
eg:“加班”——锅班、“真假”——京锅、“价钱”——锅爹
(三)
这次得说几个千万不能弄错的词,这可都是切身经验啊!
注:以下注音后的数字表示声调
1、冷vs热——浪vs楞
2、开车vs刹车——仨错vs色1错
3、可以vs不行——母高vs母高用1
这两个词就差一个字,意思截然相反噢!我头一次听同事拍着桌子喊“葛咂叠脑母高用”的时候还奇怪呢,她的电脑可以用为什么还这么生气。
后来才知道“母高用”是不能用的意思(四)这次对台州话最常用的代词、动词、副词、介词解密:
pron:
你——恩4(注:注音后的数字表示声调)我——我4(发音位置靠后)
他/她——gi 你们——恩3忒1
我们——我3(发音位置靠后)忒他/她们——gi3忒
verb:
说——港看——盲做——脏吃——戳(有的地方读“queo”)睡——困
走——掉3(表示离开的时候可以说“kε”或者“ke”)
跑——别(经常听大人对乱跑的小孩子喊“消别”,就是“不要跑”的意思)
爬——博(所以“起床”叫做“博气”,爬起来的意思)掉——落2
adv:
what——嘎4↘m~(椒黄路三区);嘎2 ↗m~(临海)
where——嘎4↘乌or遛嗒(椒黄路三区);嘎2↗亦(临海);矮望(温岭)
when——基斯which——遛za / 遛个
who——干呢?(读成gian4 ne好像更准确一些)how——咋恩。
比如:
怎么办?——咋恩脏4?怎么样?——咋恩光景4?
prep:
前面——鞋丢后面——有昆4 上面——桑3丢
下面——欧3弟4(下底)。
比如“楼下”——柳欧4。
(五)这次来说说捏国捏(每天)常用的词句:
先说说表示时间的几个词:
早晨——酷刑4 上午——早嘎中午——捏2究(“捏”表示“日”,就是说日头出来很久了)下午——挨嘎
注意到了吧:“嘎”就是“半天”的意思。
我的思维定势中都是“半个一天”,half a day;台州话讲“一嘎”(一个半天),a half day,这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
这个词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跟北方话的“半天”用法极其相近。
比如说我写这篇文章写了半天,就可以说“侠了一嘎”。
晚上——雅的(跟上海话有点儿像)白天——捏的今天——几宁4 明天——亭娘1 后天——有宁4 昨天——所宁4 前天——谢捏(重音在前边)
造句:
“明天早晨几点钟起床?”就是“亭娘酷刑机爹4综博气?”
(六)
还有一些特别常用的口头语:
1.表示赞赏的:
“死该!”(重音靠后)、“板则!”(则发轻声)、“隆4”
这三个词意思都是“厉害!”。
典型应用场景:
别人帮你修好电脑时,可以说“死该的嘛!”
身旁走过一美女,侧头跟旁边的人说:“个1女个4蛮隆4 gi:”(这个女的蛮厉害的!——可能是个才女或者富婆。
)
2.表示同意、赞成的:
1)“的”——好的,行。
为了强调可以连说三个:“的的的”。
如果你想问别人“好吗?”也可以问“的喂?”
2)“母高”——可以。
“母高”的含义广一点,除表示同意外,还可以表示“没关系”,that’s alright。
3)“好用2↗”——可以。
3.表示不同意、不赞成的:
“弗个”(读作[fo gi: ]),“不是的”。
“无用”,跟“好用”相对。
4.表示拒绝的:
1)“消!”“消呀!”——意思是“不用了”“不要了”“算了”。
为了强调可以连说三个:“消消消”。
典型应用场景:
在服装店试穿衣服后或问完价格后,可以说“消消消!它举哦!”(“算了,太贵了!”)别人送你礼物时,可以说“消呀!踢客(3声)气脏嘎4↘母!”(“不要不要,这么客气干什么!”注:“踢”是“这么”的意思,详见后文)。
别人给你老公递烟,你老公用征求的眼光看着你,这时要坚决说“消!”
消后面也可以加动词,就是“别…”的意思,比如上次讲过的“消别!”——“别跑!”
2)“歇亦!”——意思是“不要”。
跟“消”有些差别,“歇亦!”的主语是“我”,“消”的主语则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
典型应用场景:
饭桌上别人给你加菜时,可以说“歇亦!我戳爆哦!”(我不要了,吃饱了!)
要是给你添酒,则可以说“我歇亦!几宁4调3度要弗得!”(我不要了,今天肚子不舒服。
注:“调3度”就是肚子)。
或者直接说“要弗得,酒量2↗腾1些。
”(“腾”表示“差”,“些”是副词,详见后文)。
5.表示不知道:
1)“弗咬的!”(不晓得!)因为x不发音,前面两个字其实是拼在一起的,读成“fiao(3声)的”
2)“弗鞋!”(不识!)
6.电话用语:
Dialog 1:
A: 喂4↘,行gian4↘呢?(喂,找谁?注:“行”是“找”的意思。
)
B: 小姜塞达喂?(小张在吗?注:“达”表示“那里”)
A: 小姜m~↗塞达。
(小张不在。
注:m~↗表示“没有”,发音跟女孩子撒娇的“嗯~”差不多,不过不拐弯,2声就好。
)
B: 嗷gi 爹3瓦2当4资巴我。
(叫她给我打个电话。
注:“嗷”,叫。
)
A: 的。
好用。
(好的。
)
B: 巴恩罗嗦哦!(麻烦你啦!)
A: 母高!(没关系!)
Dialog 2:
A: 喂4↘,gian4↘呢?(喂,谁呀?)
B: 恩老姨(老gv1)呀!恩塞嘎4↘乌?(你老婆(老公)呀!你在哪儿?)
A: 我塞屋3里1。
嘎4↘母死结1?(我在家。
什么事?注:“死结1”在临海读作“死gv”,也读1声)
B: 我哑的弗塞屋里戳哦!(我晚上不在家吃饭了!)
A: 的。
酒4消脏督嘛!(好的。
酒不要多吃!)
B: 有速。
(有数。
)
台州人讲电话大部分都很简洁,常常不用说“88!”就可以直接挂断。
双方多以“的的”为结束语,再罗嗦一些还可以讲“拔踢!”(那就这样吧!)
时间:
早晨——酷星今天——几宁上午——早嘎明天——听娘中午——泥究后天——后宁下午——挨嘎昨天——所宁晚上——麦头前天——前捏
白天——捏的
动词:
说——港看——盲做——脏吃——缺睡——困走——狗跑——别爬——博掉——落
数词:
一——壹二——鱼三——塞四——丝五——恩六——楼七——切八——巴九——九十——拾
其他:
该死——天诛什么——旮么你们——你忒我们——我忒他们——该忒
这里——咯哒那里——旮哒哪里——喽哒后哒东西——么事傍晚——黄昏安噶厉害——杀甲菜刀——戒刀厉害——生劲邻居——邻舍肮脏——龌龊邋遢
强壮——板扎值钱——值钿现在——呛记舒服——调泰去年——旧年
下雨——落雨下车——落车辣椒——辣茄灰尘——蓬墉蝙蝠——夜游
老头——老倌作噩梦——魇切猫头鹰——夜呜什么时候——几时吃饭去——缺饭开找不到——寻不杰怎么办——咋嗯章表示同意——呒告挺厉害的——蛮杀甲咯
很厉害的——哟杀甲咯非常厉害——杀甲得猛你哪里去了——你喽哒靠
让我想一想——让偶忖忖乡中午饭吃了吗——捏究饭缺凡
这东西借给我——咯物事借把偶这东西还不错——咯物事还呒责
不知搞些什么东西——否及装起噶名堂这东西你不要动——咯物事你肖动
你这人怎么这样——你咯人咋嗯剃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