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30
2.4星点设计星点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效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dy,RSM)是集数学和统计于一体的实验设计方法,近年国外常用的实验优化方法,相比于正交试验和均匀设计,具有试验次数少、精密度高、预测性好等优点[6],并能通过总评“归一值”(over desirability,OD)反应各指标间的相互作用。
2.4.1 考察因素与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中,对丹参酮ⅡA投药量、S100与SDC比例、S100/SDC总浓度、水化介质的pH值和水化温度对丹参酮ⅡA混合胶术载药量、药物浓度及包封率的影响分别进行进行考察。
结果显示:水化介质应采用超纯水;选择室温25℃条件下进行水化即可;且丹参酮ⅡA投药量、S100与SDC比例、S100/SDC 总浓度对丹参酮ⅡA混合胶术载药量、药物浓度及包封率有较大影响。
我们以丹参酮ⅡA投药量(x1),S100与SDC比例(x2%,w/w),S100/SDC总浓度(x3,w/v)为考察因素,以药物浓度(Y1,w/v)、包封率(Y2%)或载药量(Y3%)作为评价指标。
2.4.2 实验安排实验设计和结果见表2-8及表2-9。
表2-8 丹参酮ⅡA混合胶术制剂星点设计实验因素和水平安排表Element -1.732 -1 0 1 1.732X1/mg 0.13 0.5 1 1.5 1.87X2/% 63.4 100 150 200 236.6X3/mg·mL-121.34 25 30 35 38.66表2-9 丹参酮ⅡA混合胶术制剂处方优选实验安排及效应值表NO. X1/mg X2 /% X3/mg·mL-1Y1/mg·mL-1Y2/% Y3/%1 -1 -1 -1 0.046 90.2 0.1752 1 -1 -1 0.077 49.1 0.3073 -1 1 -1 0.032 61.4 0.1304 1 1 -1 0.069 46.9 0.2785 -1 -1 1 0.047 93.3 0.1406 1 -1 1 0.112 75.2 0.3177 -1 1 1 0.042 79.8 0.1228 1 1 1 0.098 64.3 0.2789 -1.732 0 0 0.014 107.7 0.04710 1.732 0 0 0.124 66.5 0.39811 0 -1.732 0 0.057 55.4 0.19212 0 1.732 0 0.040 38.9 0.12813 0 0 -1.732 0.054 52.9 0.24914 0 0 1.732 0.088 87.9 0.22215 0 0 0 0.096 95.4 0.31816 0 0 0 0.094 94.1 0.30717 0 0 0 0.096 95.2 0.32118 0 0 0 0.093 92.8 0.30219 0 0 0 0.092 92.1 0.29920 0 0 0 0.095 93.9 0.316以X1、X2、X3为自变量、Y1、Y2、Y3值为因变量,使用Statistic10.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拟合模型如下:Y1=0.094+0.027X1-0.005X2+0.010X3-0.008X12-0.015X22-0.007X32-0.0004X1X2 +0.007X1X3-0.0004X2X3 (r1=0.9914)Y2=93.917-11.469X1-6.000X2+8.973X3-1.928X12-15.245X22-7.495X32+3.650X1X2 +2.750X1X3+0.825X2X3 (r2=0.9922)Y3=0.310+0.087X1-0.017X2-0.006X3-0.027X12-0.048X22-0.023X32-0.001X1X2 +0.007X1X3+0.002X2X3(r3=0.9898)X1、X2、X3分别代表优化实验中的丹参酮ⅡA投药量、S100与SDC比例(w/w)、S100/SDC总浓度(w/v),Y1、Y2、Y3分别代表胶术药物浓度(w/v)、包封率(%)或载药量(%)。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是一种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中。
本文将介绍这一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方法的优势在于省时省力且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适用于药物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不同领域的试验设计。
关键词: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药学试验设计;试验优化;药物开发引言药物开发是一个漫长而费力的过程,需要多方配合和多个环节的努力。
其中试验设计是重要的一环,能够决定试验的效率和精度,从而影响整个药物开发。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试验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中。
本文将介绍这一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一、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原理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是一种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其原理是将多因素试验的设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在一组固定的实验点上对多个因素进行测试,生成一个初始实验数据;然后,通过对初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最优的实验条件,从而确定下一轮实验点的位置和参数取值。
这样不断迭代下去,直到达到预定的目标或是实验数据不再产生显著差异为止。
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能够反映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确立药物优化的方向和方法。
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特点1. 考虑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够考虑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因而更能反映真实的药物作用情况。
该方法能够将多个因素的作用贡献量对实验点的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计算,从而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信度和准确性。
2. 省时省力相对于全因素实验设计,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省时省力,能够在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找到最优实验条件,节约研究资源,缩短药物开发周期。
3. 可视性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够将实验结果可视化,通过绘制若干个实验点的散点图或者曲面图,直观地显示多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更便于科学家进行理解和解释。
三、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是一种灵活性强的试验设计方法,适用于药物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不同领域的试验设计。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从目前情况分析,药学制剂工艺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而在处方筛选过程中同样不能忽略,通过对比结果实施优化,如果因素水平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必须要考虑到试验成本,同时衡量试验周期。
现阶段应用较多的是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方法,进行试验设计,本文将对此展开具体的阐述,主要论述这种方法在药学试验中的应用效果。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通过实际验证效果极为显著,特别是在药学试验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之所以这种方法在药学实验中得以广泛推广,主要是因为其自身具有的优势性,比如试验次数少、精准度高、应用方便等等。
本文中简要概述了星点设计原理,介绍试验设计过程中的优势与弊端,重点探究这种方法于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一、基本原理分析简单而言,所谓效应面优法,是借助拟合效应变量,考虑因素变量效应面,也就是借助数形模型来模拟函数,继而描绘效应面,从中筛选最优效应率,获得最佳试验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模拟近似程度,直接影响到效应面近似度,同时还关系到优选条件精准度。
所以,针对效应面优化过程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选择试验次数少,建立可靠线性模拟设计,同时构建非线性模型试验设计;第二,构建效应及因素相应关系式,然后借助相关统计学,从而检验模型拟合度;第三,利用效应面优,筛选最佳工艺条件。
而针对效应和因素来说,两者关系很有可能是线性,同时也可以是非线性的,主要体现在效应面上,线性主要是平面,而非线性是曲面。
根据模型具体情况,可以应用解方程的形式,从而获得极值,或是限定效应范围,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描绘效应面。
二、基本概念阐述在药学制剂工艺中,还有处方筛选中,通常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考虑,不同因素对于结果是否存在影响力,然后优化结果。
一旦因素水平数很多,不仅需要考虑到试验成本,更应该考虑到试验周期,最好选取试验次数较少的方法。
从国内发展现状分析,应用较多的是均匀设计法,还有非常成熟的正交试验,针对上述两种试验方法来说,在处理过程中获取最佳点,对于一般试验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却存在精度不够的现状,试验值仅仅是最佳取值,无法精确。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文拉法辛油包水乳剂处方王可可;易丽昕;姜明燕【摘要】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formulations of venlafaxine hydrochloride ( VH ) emulsions by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Methods The effect of amounts of ArlacelP135, VH, PEG-400, and NaCl on the emulsion viscosity, centrifugation breakage, and mean diameter was systemically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desirable formulation that combining these three response variables was constructed. Linear equations and a second-order polynomial equation were fitted to the data, and the outcome equation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responses in the optimal region. Results There was a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4 factors and 3 evaluation indexes and evaluation the “desirability” . The optimal for mulation of the VH emulsion were as follows:taking 0. 48 g of Arlacel P135, 0. 40 g of VH, 0. 26 g of PEG-400, and 0. 025 g of NaCl.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response variables were highly closed to the predict values. ConclusionThe model presents good prediction and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VH emulsion, which obtaining stable W/O emulsion.%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文拉法辛油包水乳剂处方,以获得稳定的乳状液。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文拉法辛油包水乳剂处方王可可;易丽昕;姜明燕【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34)5【摘要】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formulations of venlafaxine hydrochloride ( VH ) emulsions by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Methods The effect of amounts of ArlacelP135, VH, PEG-400, and NaCl on the emulsion viscosity, centrifugation breakage, and mean diameter was systemically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desirable formulation that combining these three response variables was constructed. Linear equations and a second-order polynomial equation were fitted to the data, and the outcome equation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responses in the optimal region. Results There was a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4 factors and 3 evaluation indexes and evaluation the “desirability” .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of the VH emulsion were as follows:taking 0. 48 g of Arlacel P135, 0. 40 g of VH, 0. 26 g of PEG-400, and 0. 025 g of NaCl.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response variables were highly closed to the predict values. ConclusionThe model presents good prediction and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VH emulsion, which obtaining stable W/O emulsion.%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文拉法辛油包水乳剂处方,以获得稳定的乳状液。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制巴戟天炮制工艺目的优选制巴戟天的最佳炮制工艺。
方法以巴戟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加甘草汁量、煮制时间、闷润时间为自变量,以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耐斯糖、水晶兰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制巴戟天最佳炮制工艺。
结果制巴戟天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甘草汁量1.5倍,闷润时间4 h,煮制时间25 min。
实际测量值与OD预测值的偏差为1.39%。
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制巴戟天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且预测性良好,可为制巴戟天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licorice-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Methods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was selected as raw materials.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was used to select licorice-juice amount,boiling time and moistening tim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contents of rubiadin-1-methylether,nystose,monotropein,liquiritin,glycyrrhizinat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employed to optimiz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Results The optimized processing parameters consisted of 1.5 times the amount of licorice juice,moistening 4 h,boiling 25 min. The deviation between real measured value and predicted value of OD was 1.39%. Conclusion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optimizing licorice-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is stable,feasible and highly predictable,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tandardizing production of Morinda officinalis How.Key words:Morinda officinalis How;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processing technology巴戟天系茜草科巴戟属多年生攀援木质藤本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为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功效[1],临床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多奈哌齐冻干型口崩片的制备工艺》篇一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多奈哌齐冻干型口崩片的制备工艺一、引言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口崩片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制剂,因其快速崩解、易于服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医药行业的关注。
盐酸多奈哌齐作为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其口崩片剂型的研发对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患者用药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星点设计为指导,采用效应面法对盐酸多奈哌齐冻干型口崩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盐酸多奈哌齐原料、辅料、填充剂、润滑剂等。
2. 方法(1)根据星点设计原理,确定制备工艺中的关键因素和水平。
(2)采用效应面法,通过实验设计,探究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3)通过优化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
三、实验设计与结果1. 星点设计根据文献资料和前期实验结果,确定制备工艺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原料与辅料的配比、混合时间、干燥温度和时间等。
将这些因素分为多个水平,形成星点设计表。
2. 效应面法实验按照星点设计表进行实验,记录各组实验的口崩片崩解时间、硬度、外观等指标。
通过数据分析,绘制效应面图,探究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3. 优化实验结果根据效应面图,确定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最佳水平。
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得到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
四、结果与讨论1. 结果经过优化后的制备工艺,盐酸多奈哌齐冻干型口崩片的崩解时间明显缩短,硬度适中,外观良好。
同时,产品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
2. 讨论(1)星点设计能够有效地确定制备工艺中的关键因素和水平,为后续的优化实验提供指导。
(2)效应面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有助于全面了解制备工艺的优化方向。
(3)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可以提高盐酸多奈哌齐冻干型口崩片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体验和治疗效果。
五、结论本文采用星点设计和效应面法对盐酸多奈哌齐冻干型口崩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效应面优化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设计和制剂优化方法,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确定最优化的药物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从而提高药物品质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效应面优化法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在药学中的应用。
一、效应面优化法的基本原理效应面优化法是一种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方法,它基于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通过对指定变量的变化范围进行多次试验,得到药物品质指标与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求解最优化的药物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
常见的效应面优化方法包括Box-Behnken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等,其中Box-Behnken设计是一种常用的中心复合设计,它的优点是比较节省实验资源,可以确定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从而使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药物品质指标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1. 确定优化目标和评价指标:确定药物品质指标或制剂参数指标作为效应变量(Y),同时确定影响因素或变量(X)。
2. 设计试验方案:选择适量的实验设计方法,制定实验计划,包括控制组和试验组,并设计所需试验的运行次数和不同变量的水平组合。
3. 进行试验:根据实验计划进行试验,测量各变量与药物品质指标之间的响应值。
4. 建立统计模型:据实验数据建立统计模型,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药物品质指标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5. 模型分析和优化: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确定最优化的药物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可以使用响应面优化程序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优化后的药物配方和制剂工艺参数。
效应面优化法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药物分子设计、制剂优化和过程控制等方面。
其中,常用于制剂优化和药效学评价的效应面优化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应用:2. 维持浓度:在制剂过程或药效学评价过程中,效应面优化法可以通过测量药物浓度和其它影响因素,建立药物浓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影响药物浓度的主要因素,并优化制剂过程或药物给药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连杆衬套塑性成型工艺焦欢庆【摘要】强力旋压加工的连杆衬套具有承载力强、耐磨性好的特点,生产中发现其工艺参数交互影响衬套性能.利用星点效应面法研究某型号柴油机连杆衬套的强力旋压工艺,其减薄率、进给比和退火温度对衬套力学性能有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所得实验数据采用效应面法分析优化,采用三元三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作为试验因素与效应因素的数学模型,分别得出布氏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式;对效应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总评“归一值”作为优化目标响应值,确定出该型号衬套强力旋压工艺最优参数为:减薄率36.8%,进给比0.46 mm/r,退火温度296℃.【期刊名称】《汽车零部件》【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连杆衬套;强力旋压;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作者】焦欢庆【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66强力旋压工艺属于无切屑加工,其材料利用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都优于切削加工[1]。
连杆衬套是连杆与活塞连接件中重要部件,其性能好坏影响到发动机的寿命。
相比国内现有的加工连杆衬套的真空吸铸和粉末冶金方法,通过强力旋压成形的连杆衬套具有高比压、高效率的特点。
在衬套生产中常用伸长率等来衡量其塑性性能,用布氏硬度等来衡量衬套的耐磨性[2]。
在生产中,一些旋压件的表面出现的鳞片和波纹棱现象、端口出现的喇叭状现象,对衬套的进一步加工有较大影响。
为尽可能降低上述情况,使衬套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以某型号大功率柴油机的连杆衬套的生产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确定最优工艺参数。
连杆衬套工作在高比压、高热负荷等受力不均匀环境下,要求衬套表面硬度高、承载能力较大。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强力旋压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发现旋压参数减薄率、进给比和旋压后热处理工艺中的退火温度对于衬套性能有很大影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