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森林公园设计标准森林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重要场所,其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公园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功能、景观、设施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探讨森林公园设计的相关标准。
一、功能标准1. 制定合理的开放时间:根据公园所在地区的气候、季节和居民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开放时间,确保公园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同时避免对周边居民产生噪音和交通拥堵等负面影响。
2. 定义明确的功能区域:将公园划分为游览区、运动区、休闲区、演出区等功能区域,为不同的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方便游客选择和使用。
3.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设施:根据公园的规模和定位,配置适宜的活动设施,如步道、健身器材、运动场地、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兴趣爱好的人们的需求。
二、景观标准1. 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在公园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保留和修复原有的植被、水体等生态要素,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打造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在公园中融入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促进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创造丰富多样、具有欣赏性和教育性的景观。
3. 考虑四季景观变化:充分考虑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打造春花秋叶、四季有景的森林公园,使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三、设施标准1. 安全合理的道路系统:设计合理的道路系统,保证游客安全出行,同时避免车辆对环境的破坏,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2. 设施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如休息亭、长椅、厕所等,方便游客休息和享受自然美景。
3. 合理配置停车场和餐饮设施:根据公园的规模和游客容量,合理配置停车场和餐饮设施,方便游客的停车和就餐需求。
四、环境保护标准1. 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公园的排水系统,避免因为地面积水导致游客不便和地下设施损坏,同时防止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合理使用照明设施:合理使用照明设施,避免过度照明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方式。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引言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名胜,其中森林公园是独具特色的一种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森林公园资源,评定其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以期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了解该主题。
二、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概况在我国,各地区的森林公园数量众多,地域广阔,风景各异。
从神农架、九寨沟到张家界,每个森林公园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
这些风景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也为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三、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标准在评定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1. 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保护程度:包括地貌、水系、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等因素。
在自然景观的评定中,保护程度是关键指标,保护得越好,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越高。
2. 人文景观的丰富程度和历史文化价值:我国的森林公园不仅以自然景观著称,还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
这些景观的传承和价值也是评定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公园管理和服务水平:包括公园设施、管理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
一个优秀的森林公园不仅需要美丽的风景,还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以保障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四、关于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一些森林公园可能面临着环境破坏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评定标准应该督促公园管理部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游客的游览行为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评定标准也应该更加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的森林公园不仅是自然的乐园,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在评定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时,应该充分考虑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动保护传承优秀的人文景观。
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定标准1. 引言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森林公园是其中之一。
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因此备受游客青睐。
然而,如何评定和保障我国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根据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定标准,探讨如何确保和提升我国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
2. 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2.1 定义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是指森林公园内自然景观、植被、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水体等自然要素以及人为开发建设的设施、服务品质、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的评价。
其评定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同时要考虑游客体验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2.2 评定标准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景观:包括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自然要素,评定其原始性、独特性和美观度。
-动植物资源:评定公园内动植物种类丰富程度、数量和保护状况。
-人文景观:评定公园内文化景观、历史遗迹、人文建筑等人文要素的保存和开发利用情况。
-服务品质:包括公园内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游客接待能力等方面的评定。
-管理水平:评定公园的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开发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3. 评定标准的实施与改进3.1 实施为了确保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评定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健全的评定体系和具体的评定方法。
评定体系应该由国家旅游局或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包括评定标准、评定程序、评定指标和评定结果公示等内容。
评定方法应该注重实地调研和专家评议,借鉴国际先进的评定经验,确保评定结果客观、公正、准确。
3.2 改进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定标准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评定标准应该不断优化,更加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安全和体验感。
评定标准的改进也需要借助于科技手段,运用遥感技术、生态监测网络等手段,提高评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等级评定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原则与方法,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已建和待建各级森林公园。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饮食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文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定义本标准彩下列定义。
3.1 风景资源landscape resources以景物环境为载体的,自然形成或人类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财富。
3.2森林风景资源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森林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3.3风景资源质量landscape resources quality风景资源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生态和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3.4森林公园forest pard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
3.5权数weighted number统计计算中,用来徇各变量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
4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4.1评价原则4.1.1以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详细调查为基础,按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
4.1.2 通过宣评价,进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综合性评定。
4.1.3 应能反映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善和环境牲,重点分析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资源的相对地们和开发森林旅游的可行性。
4.2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按指定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为30分。
4.3 评价方法通过对风景资源的评价因子评分值加权计算获得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值,结合风景资源组合状况评分值和特色附加分评分值获得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
4.4 风景资源基本质量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天象资源五类。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标准的制定及编制情况:相关标准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管理、技术、服务等),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需要等等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标准适应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森林公园标准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操作指南》、《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六项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地标五项。
(红字标准需购买)《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规范森林开发建设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对森林公园的内部区划;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景点与游览方式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工程设计(包括生态文化及科普宣教设施、餐饮、住宿、娱乐游憩、购物、医疗保健、导游标志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定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原则、方法、风景资源基本质量与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公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森林公园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功能分区;容量与人口;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保护规划;森林景观规划;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宣教中心、博物馆、展览馆、标本馆、解说步道、解说牌、警示牌、指示牌及标牌解说词、导游词与多媒体解说内容等);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Standard for Overall Design of Forest ParksLY/T5132—95主编单位: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施行日期:1996年1月1日林业部关于颁发《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东北、内蒙古国有森工(集团)总公司(总局):根据林业部林计通字[1993]73号文下达的编制任务,由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业经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审查通过,现批准为林业行业推荐性标准,代号LY/T5132—95,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设计规范》的管理及解释工作由林业部负责。
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目次1 总则2 总体布局2.1 一般规定2.2 森林公园区划3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3.1 环境容量3.2 游客规模4 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4.1 景点设计4.2 游览线路设计5 植物景观工程5.1 一般规定5.2 植物景观设计6 保护工程6.1 一般规定6.2 生物资源保护6.3 景观资源保护6.4 生态环境保护6.5 安全、卫生工程7 旅游服务设施工程7.1 一般规定7.2 餐饮7.3 住宿7.4 娱乐7.5 购物7.6 医疗7.7 导游标志8 基础设施工程8.1 一般规定8.2 道路交通8.3 给、排水8.4 供电8.5 供热8.6 通信8.7 广播电视8.8 燃气9 设计文件组成9.1 一般规定9.2 设计说明书9.3 设计图书9.4 附件附录A 术语解释附录B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附录C 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附录D 容量测算推荐公式附录E 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价附录F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文件组成附录G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统一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具体内容
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具体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森林覆盖率:要求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一定的比例,一般要求在30%以上。
2. 绿地率:要求城市绿地的比例达到一定标准,包括公园、湖泊、湿地等自然绿地和人工绿地。
3. 森林公园:要求建设并保护一定面积的森林公园,以供市民休闲、游览和参与森林保护教育。
4. 生态保护:要求城市建设时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原有的森林和生态系统,限制生态环境破坏性基础设施的建设。
5. 生态建设:要求进行森林植树造林,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6. 空气质量:要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7. 城市规划:要求城市规划中考虑森林城市的建设和保护,合理划定开发和保护区域。
8. 城市管理:要求城市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法规。
9. 公众参与:鼓励市民参与森林城市的建设和保护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总体来说,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旨在要求城市建设和保护森林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综述林丽丽;董建文;刘兴诏;黄柳菁;林日;王齐;张增可【摘要】在论述森林公园的发展现状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主要指标,如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与生物多样性等.其次,对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的计量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计量原理与优缺点.最后,针对目前评估指标不一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测算方法构建我国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评估体系.建议未来森林公园的发展应结合生态系统评估的精准化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进行研究.%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orest park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orest park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research progres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evaluation indexes for forest park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value assessment such as water conservation,carbon fixation and oxygen release,air purification and biodiversity.Secondly,it discusses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water conservation,carbon fixation and oxygen release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and analyzes measurement principl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Finally,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fferent evaluation indexes,it proposes that Chinese forest park ecological evaluation system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distributive calculation method.It is suggested that study should conduct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forest park combining with ecosystem assessment precision and the mechanism for dealing with climate change.【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8页(P19-26)【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量方法;分布式测算方法;评估体系【作者】林丽丽;董建文;刘兴诏;黄柳菁;林日;王齐;张增可【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州 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5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确保其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旅游和提升公众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规范的制定和遵守是保障国家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规划与设计要求1. 根据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国家森林公园的布局与自然地貌相融合,保持生态平衡。
2. 保留和修复原有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3. 设计合理的游览线路和设施,方便游客观赏和了解森林公园的特色和价值。
4. 考虑通行、消防和救援等安全要求,确保公园内游客的安全。
设施建设与管理1. 建设森林公园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获得必要的批准和许可,并尊重土地使用权。
2. 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保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并优先保护生态环境。
3. 合理规划和布局停车场、卫生间、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4.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并进行合理更新和改善,以满足游客需求的变化。
生态保护与环境监测1. 加强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禁止非法采伐、破坏和捕杀野生动植物等行为。
2.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和评估森林公园的生态状况,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 积极推广环保意识,加强对游客和相关人员的环境教育,促进公众参与生态保护。
安全管理与服务质量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配备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设备,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3.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包括提供咨询、导览和交通等方面的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
结论本文档规范了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涵盖了规划与设计要求、设施建设与管理、生态保护与环境监测以及安全管理与服务质量等方面。
遵守本规范对于确保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该规范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遵守。
国家级森林公园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设立的、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开展科学研究和开展环境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地。
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设立,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规范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一、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选址应符合以下条件:1. 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文化和风景价值,保护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2.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系统完整。
3. 具有较好的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条件,便于游客到达。
4. 具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和管理机构,能够保障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 根据公园的自然特点和保护目标,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和管理计划。
2. 设立科学合理的游览线路和游览设施,保证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3. 设立生态保护区、科研区、教育区等功能分区,合理利用公园资源。
4. 设立标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便于游客了解公园的相关信息。
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管理和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 加强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保护公园内的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2. 加强巡逻和监控,防止盗猎、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
3.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公园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及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保护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标准的制定及编制情况:相关标准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管理、技术、服务等),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需要等等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标准适应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森林公园标准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操作指南》、《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六项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地标五项。
(红字标准需购买)
《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规范森林开发建设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对森林公园的内部区划;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景点与游览方式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工程设计(包括生态文化及科普宣教设施、餐饮、住宿、娱乐游憩、购物、医疗保健、导游标志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定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原则、方法、风景资源基本质量与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公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森林公园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功能分区;容量与人口;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保护规划;森林景观规划;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宣教中心、博
物馆、展览馆、标本馆、解说步道、解说牌、警示牌、指示牌及标牌解说词、导游词与多媒体解说内容等);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区划;环境容量;游客规模;景点设计;游览路线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安全、卫生工程;旅游服务设施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燃气)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国家公园实际上主要建立在台湾地区,而在中国大陆只有云南省按照其省级的国家公园标准建立的先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与尚在试点中的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
我国尚未有国家公园方面的国家标准,但云南省按照其省级的标准建立了《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与《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
《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适用于云南省境内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
《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