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3
【古代文学】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作者将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这种奇幻美,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
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那么人情入理。
那富丽堂皇、至高无上的天宫,就像人间朝廷在天上的造影;那等级森严、昏庸无能的仙卿,使人想起当朝的百官;扫荡横行霸道、凶残暴虐的妖魔,隐寓着铲除社会恶势力的愿望;歌颂升天入地、无拘无束的生活,也寄托着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
这部小说就在极幻之文中,含有极真之情;在极奇之事中,寓有极真之理。
与小说在整体上“幻”与“真”相结合的精神一致,《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电自有其特色,即能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如孙悟空,长得一副毛脸雷公嘴的猴相,具有机敏、乖巧、好动等习性。
他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但千变万化,往往还要露出“红屁股”或“有尾巴”的真相。
他是一只神猴,却又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英雄。
他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具有凡人的一些弱点,乃至如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遵守“男不与女斗”的规则等等,都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他就是一只石猴在神化与人化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幻中有真”的艺术典型。
《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之所以能给人以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
《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以戏言寓诸幻笔”,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
这种戏言,有时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无关乎作品主旨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只是为了调节气氛,增加小说的趣味性,但有的戏占还是能对刻画性格、褒贬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
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
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
《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
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
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
他们幽默诙谐,机趣横生的对话使文章增色不少。
人物的性格常常通过富于揩趣的对话得到生动的表现,这也是《西游记》充满奇趣的又一大特点。
在人物描写上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造成《西游记》奇趣的重要原因。
浅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作者------------------------------------------日期浅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摘要:《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整部作品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性格刻画丰富诡异、艺术风格诙谐讽刺,语言运用明快、流畅、极富个性化,体现了作者吴承恩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浪漫主义幻想色彩;塑造三性合一的人物形象;运用尖锐的矛盾与曲折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大量使用幽默讽刺艺术手法四方面。
关键词:《西游记》;艺术特色;浪漫主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
作品主要描写孙悟空等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苦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整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吴承恩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浓烈的作品。
它所描写的人物并不是按照现实生活中原来人的样子来加以描写、刻画,而是经过高度的艺术夸张手法,使之具有很强的幻想色彩和理想成分。
(一)塑造奇特的人《西游记》中的人大多是神通广大、变化多端、法力无穷的,因此赋予了整部作品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主人公孙悟空,出生的地方就很奇特,它通过大自然独特的孕育,在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上破石而出,显然是个“天产石猴”,而他所学的本领也不是一般的本领,具有七十二种变化,可谓变化无穷。
还有他的奇宝金箍棒,在他手里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变化自如。
孙悟空靠这根金箍棒,搅地府、闹天宫,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打败了不计其数的妖魔鬼怪、克服了重重的艰难险阻,为取到真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有他身上的根根毫毛,也能随心所欲的变化;他的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他的火眼金睛能善辩人妖和善恶;他的大公无私、正直有义、积极乐观、敢于反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事业,勇敢奋斗,这些都是作者赋予古代英雄人物的特点。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作者:————————————————————————————————日期: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提纲)《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
作者吴承恩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光彩夺目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奇幻和奇趣。
一、奇特瑰丽的幻想1、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2、饱蘸奇幻,游戏笔墨,成功塑造了孙悟空超凡入世的英雄形象。
3、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并在奇幻的描写中显出常情常理,折射出世态人情。
4、源于作者开放无拘的艺术思维。
二、诙谐玩世的奇趣1、《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
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②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
2、幽默诙谐、机趣横生的对话。
3、神情、人性和自然情巧妙结合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动物特征的描绘。
4、《西游记》的童真童趣有更丰富的思想文化内蕴。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
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
奇特瑰丽的幻想一、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内容提要:《西游记》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充满了浓郁、奇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创造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魔幻世界。
整部书无论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架构、曲折离奇的情节设计、丰富诡异的人物性格刻画,还是诙谐讽刺的艺术风格,以及明快、流畅、极富个性化的语言的运用,都体现出了作者吴承恩具有像他笔下的石猴一样“横空出世”的艺术想象力,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功力。
那《西游记》有怎样的艺术特色?《西游记》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一部辉煌的巨作,鲁迅先生把这种小说定名为“神魔小说”。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是在一个假想的天地里,攫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变幻现象作为魔术性形式来描写故事或人物,笔下的人物是离奇的,甚至是用超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就其本质来说,是真实的、典型的、深刻的,而且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不是凭空虚造的。
这种创作方法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西游记》就是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
《西游记》的艺术特点:第一个特点,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
第二个特点: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第三个特点,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第四个特点: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
第五个特点,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
《西游记》的缺点。
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正象社会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作品。
第一个缺点,小说前后对照失调。
第二个缺点,小说残留着说唱文学的痕迹。
关键词:神魔小说人物个性情节巧妙幽默对话生动贴切短篇小故事连缀《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西游记》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一部辉煌的巨作,鲁迅先生把这种小说定名为“神魔小说”。
有人提出疑问说“神魔小说”是否完全妥当,目前来讲,文学史家都沿用鲁迅的说法,叫“神魔小说”。
论《西游记》中的的艺术特色(摘要)《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作者是吴承恩,在他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浪漫描写方式下,成功的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神话之丰富多彩,世界之神奇又美丽,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神话故事小说,里面很多有趣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直到现在都为人称道。
如何在虚构的世界中反映现实中的人与世俗世界的情感,赋予小说中人物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的体现。
一、奇思妙想1、作者创造了一个神奇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的神话世界。
2、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个个有趣的人物形象3、源于现实生活的各种奇妙幻想,又能在幻想的描写中体现现实生活的种种4、作者自身有着自由、无拘无束的写作思想二、世界描绘1、《西游记》的有意思之处是跟书中人物的形象、思想和性格相对应的。
①孙悟空的乐观、爽直②猪八戒的滑稽可笑却又憨厚。
2、人物对话幽默诙谐妙趣横生3、人物的动作神态,性格和自然的巧妙结合4、《西游记》妙趣横生中也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蕴。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前言《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作者是吴承恩,在他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浪漫描写方式下,成功的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神话之丰富多彩,世界之神奇又美丽,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神话故事小说,里面很多有趣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直到现在都为人称道。
如何在虚构的世界中反映现实中的人与世俗世界的情感,赋予小说中人物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的体现。
《西游记》的所体现的艺术特色,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幻,幻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另一个是趣,趣也不是一般的趣,而是奇趣。
一、奇思妙想一、超乎想象的故事情节作者吴承恩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充满了各种神话色彩的故事的世界,书中故事通过大胆的想象和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充满了神话色彩的世界。
《西游记》中的艺术想象十分大胆,不止在古代小说,即使是现代小说中也很少有能与之相匹敌的,但想象又不失丰富与奇特。
元代戏剧《西游记》的艺术特点与意义1. 引言元代戏剧《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它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讲述了孙悟空等主要角色四处奔波、降妖伏魔的故事。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该剧的独特之处。
2. 艺术特点2.1 创作手法多样化《西游记》运用了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包括舞台表演、音乐和服装等方面。
其中,舞台表演以动静结合、变幻莫测为特点,充分展现了角色形象的生动性和戏剧情节的紧凑性。
2.2 多层次的人物形象该剧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角色形象,如孙悟空勇敢机智、猪八戒贪吃懒惰等。
这些角色不仅具备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特征,还展现出丰富细腻的人性。
这种多层次的人物塑造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2.3 精彩的戏剧冲突与情节发展《西游记》的情节设计巧妙,充满了紧张刺激和喜剧元素。
通过对戏剧冲突的构建和情节发展的安排,该剧引起观众对主要角色命运的关注,并逐渐揭示出一系列道德理念和智慧。
3. 艺术意义3.1 社会反映与思想倡导《西游记》不仅在娱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还通过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反映和思想倡导来影响观众。
该剧以武士文化、佛教思想为基础,暗示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同时传达了人性之间相互合作、善良与勇敢等价值观念。
3.2 文化传承与影响力拓展相比于其他元代戏剧,如《汉宫秋》等,《西游记》在文化传承上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
其丰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成为中国剧坛的经典作品,被广泛传播和演绎。
3.3 艺术创新与技术突破《西游记》在元代戏剧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法,并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剧加强了音乐、表演和舞蹈等方面的呈现,推动了元代戏曲艺术向更高层次迈进。
4. 结论综上所述,《西游记》作为一部元代戏剧,在艺术特点方面展现出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和形象塑造。
同时,它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力。
通过对于人性探索、社会关怀以及艺术创新的体现,《西游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之一。
西游记的文学艺术特色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的文学艺术特色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精彩的故事情节、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深入的寓言寓意以及独特的言辞风格等。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一、精彩的故事情节西游记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以“取经西天、降妖伏魔”为主线,通过对唐僧师徒四人的艰险旅程和困境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探索和成长。
其中,孙悟空的冒险经历、猪八戒的贪吃懒惰、沙僧的沉默内敛以及唐僧的智慧善良等形象塑造极具代表性。
故事情节紧凑有趣,让读者沉浸其中,引发共鸣。
二、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西游记塑造了大量丰满的人物形象,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
比如,孙悟空机智聪明、善于变化的本领让人佩服;猪八戒虽然愚蠢贪吃,却温暖憨厚;沙僧沉默寡言,行事稳重;而唐僧则以智慧善良的品质充满魅力。
这些形象的鲜活塑造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读者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三、深入的寓言寓意西游记以神话传说为基础,融入了许多寓言故事,通过架空的情节表达对人性、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例如,在孙悟空的冒险中,作者反复强调了“魔障”的概念,暗示人们心中的欲望和执念会阻碍自己前进的道路。
这种寓言寓意深入人心,超越了单纯的故事,使读者在娱乐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精神的滋养。
四、独特的言辞风格西游记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言辞风格,既有古典诗词的婉约唯美,又有通俗口语的幽默风趣。
其中,诗词描写了山水景色的美妙和人物内心的情感,清新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通俗口语则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各类人物的特点和性格,让人妙趣横生。
这种独特的言辞风格为西游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综上所述,西游记作为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其文学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的精彩、人物形象的丰富多样、寓言寓意的深入以及言辞风格的独特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西游记成为了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并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游记艺术特色导言:《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在本文中,将探讨《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包括表现艺术、文化艺术和心灵艺术等方面。
一、表现艺术《西游记》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脍炙人口。
首先,作品的叙事手法十分独特,采用了架空的神话传说故事和富有想象力的内容,充满奇幻色彩。
其次,小说中人物角色的刻画生动传神,如孙悟空的机智灵活、唐僧的善良和忍耐、猪八戒的贪婪和愚笨等,各具特色。
再者,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想象力,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和悬念,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视觉冲击力。
二、文化艺术《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首先,作品中涵盖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如佛教、道教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其次,作者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特点和缺陷,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再者,小说中蕴含着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三、心灵艺术《西游记》在描写人物心灵世界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
首先,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使得整个作品更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其次,作者通过对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和变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再者,小说以佛教故事为背景,融合了诸多人性思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展现出一种内在的智慧和感悟。
结语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作,《西游记》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性思考,展现出了多方面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西游记》的深入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智慧和人生哲理,感受到经典之作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启发。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的文化经典。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武汉郎通过对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四位主要角色的塑造,展现了深厚的人性和道德观念,同时通过讲述唐僧取经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力。
在《西游记》中,作者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和奇幻生物,如天宫、龙王、妖怪等,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这种丰富瑰丽的想象力,为《西游记》增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倍感新奇和兴奋。
其次,是其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
在《西游记》中,作者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文学语言风格,既有浑厚的传统文言风格,又有博大精深的神话色彩和幽默幻想。
这种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使得整个作品更显魅力和生动,让读者在阅读时领略到了不同风格的博大之美。
再次,是其深刻的人物刻画。
《西游记》中的四位主要角色,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唐僧正直善良,孙悟空机智勇敢,猪八戒淳朴憨厚,沙和尚沉默坚毅。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塑造,作者成功地展现了各种人性弱点和美德,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最后,是其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西游记》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在表面上是一些神话传说和冒险故事,而在深层次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道德寓意。
通过讲述唐僧取经的故事,作者实际上是在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西游记》作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巨作,其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之丰富多彩,深刻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文学才华和思想境界,也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者在阅读《西游记》时,不仅可以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文学艺术之美,更可以从中汲取思想智慧和人生哲理,受益匪浅。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提纲)《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
作者吴承恩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光彩夺目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奇幻和奇趣。
一、奇特瑰丽的幻想1、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2、饱蘸奇幻,游戏笔墨,成功塑造了孙悟空超凡入世的英雄形象。
3、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并在奇幻的描写中显出常情常理,折射出世态人情。
4、源于作者开放无拘的艺术思维。
二、诙谐玩世的奇趣1、《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
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
②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
2、幽默诙谐、机趣横生的对话.3、神情、人性和自然情巧妙结合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动物特征的描绘。
4、《西游记》的童真童趣有更丰富的思想文化内蕴。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
奇特瑰丽的幻想一、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孙悟空活动的世界,有光怪陆离的天上神国,有幽雅宁静的佛祖圣境,有阴森可怕、鬼哭神号的阴司冥府,有碧波银浪翻滚,瑶草奇花不谢的“洞天福地”,也有富丽辉煌,水晶般的龙宫;“天龙围绕”、“花雨缤纷”的西天.流沙河县八百里浑波涌浪,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
《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诙谐幽默,充满奇趣,是《西游记》艺术风格的特色。
作者吸收了传统俳谐、民间笑话的成功经验,涉笔成趣,笑料丛生。
夸张时,锋芒毕露,使人捧腹喷饭;含蓄时,旨微语婉,令人会心微笑,其中既有对世态风俗的讽刺调侃,也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悉心体察。
小说的“奇趣”,既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关,也与作者将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结合起来表现有关。
如孙悟空的热爱自由、不受拘束、勇于反抗等特点,体现着人性的欲求;而他的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则是人们自由幻想的产物;他的机灵好动、淘气捣蛋,又是猴类特征和人性的混合。
而那些庄严尊贵的神佛,在作者笔下也时常显出滑稽可笑的面貌,如玉皇大帝的怯懦无能;太白金星的迂腐且故作聪明;观音菩萨在欲借净瓶给孙悟空时,还怕他骗去不还,要他拔出脑后的救命毫毛作抵押,这些情节不禁令人发噱,而且表现出世俗欲念无所不在,人所难免的意识。
其实就是小说中的诸多妖魔鬼怪,也并不尽是丑恶恐怖的,好些妖魔原本是从天界逃脱出来,到了人间逍遥上一阵,做些恶事,或完成其风流宿缘,仍又回天界勤修苦炼,这与沙僧、猪八戒的经历并无根本的区别,所以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也让人读得饶有趣味。
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
如在猪八戒的塑造上,其好吃懒做,贪财爱色,弄巧进谗,都受到轻重不同的嘲讽。
对唐僧的无能,作者只是讥笑;但当他无情地诵念紧箍咒时,作者却通过行者的无辜受苦,八戒的幸灾乐祸,妖精的逞威行暴,以及唐僧本人的自己造遇险难,毫不容情地进行尖锐的批判。
即使对孙悟空“秉性高傲”的特点,作者也不时安排一些局部的失败,给予善意的嘲讽。
例如“二借芭蕉扇”时,作者故意让他没学到缩小扇子的口诀,结果就出现这样一副姿态:一个身长不满三尺的汉子,竟趾高气扬地扛着把一丈二尺的大扇,这种不成比例的形体对比,艺术地讥讽了孙猴子的自满。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名:***院(系):专业:班级:指导老师:***2014年 4月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摘要《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神话作品,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作者通过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开阔的思维,浪漫主义的手法,诙谐幽默的风格,创造了一个以取经为线索产生的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神话故事。
这部神话题材小说在艺术造诣上达到了顶峰,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曲折的反映当时的事态人情的创作手法也为后世优秀文学作品的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赏析其艺术特色。
第一部分是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第二部分高超的讽刺艺术;第三部分巧妙的故事情节,独自成篇又环环相扣。
关键词:神气人物神话小说浪漫主义诙谐幽默魔幻世界讽刺艺术目录一、独特的人物形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英雄人物孙悟空的成功塑造 (1)(二) 好吃懒做猪八戒 (2)二、语言和讽刺艺术 (3)(一) 幽默诙谐语言的展现 (3)(二) 强烈的讽刺艺术 (4)1、语言的讽刺艺术 (4)2、故事情节巧妙安排的讽刺艺术 (5)三、巧妙的艺术构思 (5)(一)小说章节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又独立成篇 (5)(二) 故事情节构思巧妙,跌宕起伏 (6)致谢 (7)参考文献 (7)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神话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作者通过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开阔的思维,浪漫主义的手法,诙谐幽默的风格,创造了一个以取经为线索产生的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神话故事,塑造了一个集神气、人气、魔气于一身的英雄典型。
其艺术成就之高,成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同时也对后世优秀作品的诞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我认为有三点可以借鉴。
第一,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尤其是孙悟空这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见作者想象之开阔,天马行空,告诉我们思维不要拘泥一格,打开思维的闸门创造出丰富的想象世界;第二:幽默诙谐的语言,高超的讽刺艺术。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名:***指导教师:高淑文副教授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2级类别:专升本学习中心:哈尔滨学习中心完成时间:2005年9 月6 日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教育学院浅谈《西游记》艺术特色[摘要] 作为神话小说的杰作,《西游记》基于浪漫主义的根石,融于斑澜的想象,形成了奇幻诙谐的美学风格的艺术特色,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其独树一帜的特色一览如下: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以析其创作思维为砥石,并例述神话之境,塑特色之形。
织神奇之事,继而明晰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集动物性、神性、人物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概论其形塑的特点:动物之态、神之法力、人之意神融为一体。
并举悟空、八戒等形象,合而绘明特色之二;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以述“寓庄于谐”之道理,并辅以特色故事,如乌鸡国王让位、朱紫国王让位证实,继而引述鲁迅之言“虽变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頣之言”;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式,以对比法,道出其结构之巧曲。
并述而详明“串”字结构的内涵;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辨其言语韵味,总结其风格特点并佐以例证。
进而描绘出其语言特色;《西游记》艺术特色最后以结为尾,括出巧夺天工的艺术特色,勾画出奇葩的神蕴,进而与前文呼应。
[关键词] 奇诡变幻幽默诙谐奇趣《西游记》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维基础上的幽默和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笔法是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和水乳交融。
奇笔是主要旋律,戏笔是巧妙的伴奏与和声,二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了小说奇幻诙谐的美学风格。
一、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作为神话“移位”的神话题材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思维,是充分发挥作家驰骋想象能力的奇幻思维。
这种思维在古代神话中曾经比较发达,但随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思想的统治,奇幻思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明代中期以后的新思潮的主要观点和倾向:①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②反对封建理教、反对假文学;③反对模拟古人、强调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
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
作者吴承恩,生于一五00年,卒于一五八二年。
字汝忠,名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
曾做过小官吏,蟓年归家,专门著书。
《西游记》是他花毕生心血创作的杰出的代表作品。
小说是由唐朝贞观年间的青年和尚玄奘到印度取经的真实故事发展成成的。
古代,交通不便玄奘只身一人历经十七年取回真经这本身就富有神奇性和神秘性,极具浪漫色彩,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经过口耳相传,添枝加叶,事实本身发生了变化,故事的主人公也由唐僧变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逐渐走向神秘化。
宋话本,金院本,元杂剧中都有有《西游记》的故事,吴承恩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吸收了前人的成果,经过神奇的幻想,大胆的艺术加工,创造性的发挥,险峻环境的描写,妙趣滑稽的语言的运用,写出了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前无古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全书一百回,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7回,写孙悟空出世和大闹天宫等故事。
这七回写的十分精彩亦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小说。
第8——12回写唐僧的身世和取经的原因。
第13——100回,主要写取经故事,修成正果,返回东士大唐。
功德圆满结束。
取经故事源远流长,到成书大致有八百多年的时间,吴承恩作为取经故事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详细地占有材料,又进行了越的加工,创造性的改造,把歌颂虔诚教徒宗教封建精神的宗教主题的故事改造为社会主题。
以神话形式反映封建社会后期的腐败生活和阶级斗争,具有特定的历史内容和鲜明的民主倾向。
全部《西游记》可以说是孙悟空的光荣战斗史,一些主要情节都是围绕孙悟空展开的。
前七回,精彩细致地描写了孙悟空怎么从一个无知的“石猴”,经过刻苦学艺,变成了神通广大,无敌天下的英雄人物,突出地描写了孙悟空高喊“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造反号令,大闹“三界”统治都宫殿的场景,塑造了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精神和大无畏的造反精神。
客观上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支持人民群众对封建压迫的斗争愿望和斗争力量。
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征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提纲:一、奇中见奇1、《西游记》中最突出的特色首先表现为“奇”。
从人物的造型上看,《西游记》都是怪模怪样,半人半仙(妖)的一群。
2、论长相,拿师兄弟三个来说,一个比一个酷。
3、《西游记》之奇还表现在情节发展上,往往出人意外,平中见奇,善于变化。
二、说假成真1、《西游记》作者奇情异想处处出人意外,但并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这得益与他说假如真的创造力。
2、作者充分注意到人物的性格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3、《西游记》的创造能力注意到了细节的真实,使全书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妙语解颐1、《西游记》另一个突出的特色是诙谐幽默,在行文中时透出种趣味。
2、悟空被评论家誉为“趣猴”,他的外形、他的语言,有时雅致,有时粗俗,但都恰到好处,惹人发笑。
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摘要:《西游记》虽然是一部充满奇思异想的以浪漫主义为特色的神魔小说,但它却虚中见实,在奇异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表现出作者对世俗生活关注的情怀,表现出与现实世界鲜活的血肉联系。
这样,《西游记》虽然充满奇幻笔墨、游戏笔墨,但也并不只是一部让人读起来觉得好玩的书,它还能引人思索,使读者在享受娱乐的同时获得理性的感悟。
《西游记》里的人物,有无穷的本事,有他的不凡之处。
但作者在写他们超凡入圣那一面的同时,又处处注意点示他们身上的社会品性和世俗思想,写得很富有人情味。
因此读起来感到亲切,容易理解,真正赢得广大读者。
关键词:奇中见奇、异想天开、半人半仙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能够与《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并驾共驱,跻身于“明代四大奇书”的行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不同流俗的艺术特色。
1、奇中见奇《西游记》最突出的特色首先表现为“奇”。
我们知道,玄奘法师只身取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一路见闻都是令人十分惊异的。
他在取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十分令人佩服。
论《西游记》中的的艺术特色(摘要)《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作者是吴承恩,在他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浪漫描写方式下,成功的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神话之丰富多彩,世界之神奇又美丽,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神话故事小说,里面很多有趣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直到现在都为人称道。
如何在虚构的世界中反映现实中的人与世俗世界的情感,赋予小说中人物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的体现。
一、奇思妙想1、作者创造了一个神奇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的神话世界。
2、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个个有趣的人物形象3、源于现实生活的各种奇妙幻想,又能在幻想的描写中体现现实生活的种种4、作者自身有着自由、无拘无束的写作思想二、世界描绘1、《西游记》的有意思之处是跟书中人物的形象、思想和性格相对应的。
①孙悟空的乐观、爽直②猪八戒的滑稽可笑却又憨厚。
2、人物对话幽默诙谐妙趣横生3、人物的动作神态,性格和自然的巧妙结合4、《西游记》妙趣横生中也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蕴。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前言《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话小说,作者是吴承恩,在他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浪漫描写方式下,成功的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神话之丰富多彩,世界之神奇又美丽,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神话故事小说,里面很多有趣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直到现在都为人称道。
如何在虚构的世界中反映现实中的人与世俗世界的情感,赋予小说中人物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的体现。
《西游记》的所体现的艺术特色,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幻,幻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另一个是趣,趣也不是一般的趣,而是奇趣。
一、奇思妙想一、超乎想象的故事情节作者吴承恩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充满了各种神话色彩的故事的世界,书中故事通过大胆的想象和曲折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充满了神话色彩的世界。
《西游记》中的艺术想象十分大胆,不止在古代小说,即使是现代小说中也很少有能与之相匹敌的,但想象又不失丰富与奇特。
孙悟空所在的世界,上有天上神仙所住的天庭,有幽静的佛家圣地,下有阴森可怖的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有花草茂盛的洞天福地,也有富丽辉煌的水晶龙宫。
流沙河下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
火焰山上八百里寸草不生,即使是铜脑袋,铁身躯,恐怕也要化成汁。
观音所在的珞珈山坐落在海中,其中有盛开的莲花,有一片紫色的竹林围绕,充满了虚无缥缈的佛家所在之处的魅力。
天宫的蟠桃园中,为蟠桃盛宴而来的七个仙女,仿佛七只美丽的的花蝴蝶,飘然来到蟠桃园,确实找寻不见当时管桃园的那只猴子。
原来是吃饱了的孙悟空,变成了一个大小只有二尺的小猴,舒舒服服的躺在大树枝头浓密的树叶下睡得正香。
这种几乎只存在于想象与童话中的场景,确实是十分的有趣,就是连心狠手辣的各路妖怪所住的洞中往往也是风光万千。
在作者所描绘的这个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妖怪,有的稀奇古怪,有的却又有趣得紧。
窝在盘丝洞中的几个蜘蛛精,能从肚脐眼中吐出丝线,一旦被缠住了,包得紧紧实实,任谁也挣脱不开。
家住黄风岭的黄风怪,法力一催,妖风一吹,吹得那叫一个天旋地转,日荡星乱,挂的悟空香坊车一样在空中乱转,火眼金睛酸痛……作为故事主角之一的孙悟空,能够上天入地,穿山过海,无所不至,无拘无束。
在他与二郎神斗法的描写中,孙悟空施展七十二般变化,悟空变成麻雀、杨戬变成个老鹰;悟空变大鹚老,杨戬就变了个大海鹤;悟空又变作小鱼、二郎就变成个鱼鹰;悟空变作水蛇,二郎神摇身一变,化作一只灰鹤,与二郎神斗智斗勇,最后却是被二郎神一弹弓打了个趔趄,赶忙滚下山崖变成了土地庙,却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成一根旗杆,被二郎神识破。
在途径灭法国时,遭遇无道杀僧的国王和妖道的这次斗争中,孙悟空棒将金箍棒化作剃刀,又用头上毫毛化成无数理发师,在一夜之间把国王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国王回心向善,因而使得唐僧一行人安全通过。
在车迟国与虎鹿羊三大怪进行斗法,双方各显神通。
先是唐僧与虎力比求雨,孙悟空用一根毫毛变出个假悟空站在原地不动,却是元神出窍,来到天上与风雨雷神约定信号只帮唐僧不帮虎力,致使虎力失败。
而后虎力又要与唐僧比坐禅,称为云台显圣,羊力变臭虫扰乱唐僧,悟空却是变作一只蜈蚣直接将虎力咬下台,又取得胜利。
第三场比试隔板猜物,孙悟空将柜中衣物变破烂流丢的一口钟;又将仙桃吃了只留下一个桃核;将道童剃发变成和尚,取得胜利。
最后一场比试与虎力赌利刃砍头,与羊力赌剖腹剜心,与鹿力赌油锅洗澡,都被悟空一一破解,三位国师一个头颅被悟空所化黄狗叼走致死,一个内脏被悟空所化雄鹰叼走致死,一个被北海龙王“冷龙“所破死在油锅中,现出真身原是虎鹿羊三兽。
此等想象与笔法,实在令人赞叹。
二、成功塑造出了孙悟空的人物形象①敢于斗争,叛逆的石猴孙悟空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一只石猴,他出生后,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人能管。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一声齐天大圣喊的是堂堂正正。
去一趟龙宫,他能“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下一次地狱,他能让十殿阎王对他头疼不已。
后又大闹天宫,将平日里那些个神圣不可侵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兵天将们打得那叫一个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简直无法无天。
②爱憎分明孙悟空具有鲜明的爱憎。
他为了熄灭火焰山的大火,三请芭蕉扇,帮助当地百姓免于炙烤之灾;在比丘国,他大战白鹿精,救回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差点惨遭毒手的小孩;在车迟国,他挽救了几百名无辜的和尚。
他对一切残害百姓兴风作怪的妖怪们都恨不得一棒打死仇,却对善良的平民群众们善待有加,即使他们害怕他的外貌,他却是毫不在意,仍然继续着自己的正义。
他对取经一事忠心竭力,即使自己收到了委屈,也没有一丝改变。
③智慧卓绝,本领超凡一方面智慧超凡,另一方面才能卓越,当然不仅如此,超凡卓绝的洞察力也是他的本领。
他师从菩提祖师,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足足待了七七四十九天,出来的时候浑身漆黑,却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龙王龙宫处靠神力拔得十万八千斤如意金箍棒。
但他并不骄傲,反而是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发现妖魔的伪装。
三、奇妙而又浪漫的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从中体现世俗人间《西游记》中出场的种种人物,个个故事情节,妖怪神仙用的法宝兵器,虽乍一看都是幻想而来,但仔细一想却能找出现实生活的影子,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举个例子,孙悟空法力高强,本可以直接法力一催将灭法国的上上下下直接变成秃子,但作者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写孙悟空灵机一动略施小计。
金箍棒变作手中剃刀,毫毛化为无数理发师,理发师拿着剃刀,这才分散而去将他们头发剃去。
虽说《西游记》的幻想匪夷所思,但匪夷所思之中又能透出生活常理,人之常情,实在高明。
四、作者自身有着自由、无拘无束的写作思想《西游记》本是取材于传统神话题材的小说,但又加上作者出色创作方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以及作者自身的理想主义和世界观,以灵动传神的文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塑造出孙悟空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实在和作者的精神想象一般无二。
二、人物对话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奇幻的故事情节,再就是他的幽默和有趣了。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算是娱乐性最强的一部。
虽然唐僧一行在取经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穷山恶水拦路,妖魔鬼怪当道作怪,时不时就要打上一番,刀光剑影,血光四溅。
一方面能体现唐僧孙悟空的取经胜利来之不易,一方面却能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充满愉悦没有紧张感地体会到这一点。
一、《西游记》的乐趣和有意思之处,是跟书中人物的形象、思想和性格相对应的。
①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非常的爽直与乐观,好斗。
以捉拿妖怪,与之争斗为乐。
因此,再艰苦的战斗,他都能一笑了之,以乐观的心情,当作一场游戏来做。
书中第二十二回有这样一段描写:那大圣护了唐僧,牵着马,守定行李,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来道:“师父,你坐着,莫怕。
等老职和他耍耍儿来。
”……被行者抡起铁棒,望那怪着头一下,那怪急转身,慌忙躲过,径钻入流沙河里。
气得八戒乱跳道:“哥啊!谁着你来的?那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见你凶险,败阵而逃,怎生是好!”行者笑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自从降了黄风怪,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故就跳将来耍耍的。
——那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
”从此处可以看出,他将与妖怪地战斗看作是玩耍,竟然说是战的甜美,真是奇特。
可见孙悟空是乐于与妖怪打斗,算作是取经路上的玩耍取乐。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也正是以和孙悟空同样的回味无穷乐观玩耍的姿态来写取经路上的一场接一场的打斗场面的。
书中第四十六回是写在车迟国与虎鹿羊三大妖斗法,最后甚至要比砍头、剖腹剜心、下油锅洗澡!这样令人看了就胆战惊心的赌博比拼,在孙悟空眼里,在作者的笔下,也只是一场游戏而已。
书中孙悟空满不在乎地说:“砍下头来能说话,剁了胳膊打得人。
斩去腿脚会走路,剖腹还平妙绝伦。
”甚至还笑嘻嘻的说“我当年在寺里修行,曾遇着一个方上禅和子,教我一个砍头法,不知好也不好,如今且试试新。
”如此轻松的说话方式,令人佩服。
砍头比试中,一刀下去,头颅落地,却是嗖的一声立马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新头来,着实将人吓得不轻。
比试完后,回去问候唐僧,唐僧问他辛苦么,他却是笑的乐呵呵的说:“不辛苦,倒好耍子。
”类似这样胆战心惊但又让人回味无穷轻松愉悦的战斗场面描写,在《西游记》中是数不清有几回的。
孙悟空越是这样一路趣味无穷地斩妖除魔,作者也是这样趣味无穷地描写斩妖除魔,同时读者看起故事来也会同样地回味无穷。
2、猪八戒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充满着现实感的有趣。
如果说孙悟空更多的是理想的角色,那猪八戒就是更多的展现着显示色彩,令人亲近。
猪八戒本身是从事的去西天取无上真经这一伟大的事业,但他本身却并没有这一自觉,反而是性格不坚定,行为不端正,时时刻刻都从自身眼前利益出发。
这种与唐僧孙悟空截然不同的性格上的矛盾,也是书中猪八戒性格的基本。
说他像农民一样有朴实憨厚的一面,却又时常自私懒惰。
好几次在唐僧面前冷嘲,挑唆赶走孙悟空,但又不得不去花果山花大力气请孙悟空回来;每次遇到妖精都生怕妖精先抓自己,但是偏偏那肥头大耳的体型让他成为第一目标;在与妖怪作斗争时,他往往遍寻借口临阵脱逃,但心里又叨念着怕孙悟空把妖怪打死了抢得头功,于是急急忙忙赶回来捣上几耙子;十分贪吃又生性好色,动不动就叫嚷着要把行李一分自己要回高老庄去找心爱的翠兰。
可惜高老庄的女婿没做成,却被黎山老母等四位菩萨捆绑住吊在了大树上,让孙悟空好生嘲讽奚落了一番;喜欢耍点小聪明,却又常常弄巧成拙。
作者以一种善意并且调侃的方式描写猪八戒这个人物,时不时地让他出一点洋相来博取观众一笑。
猪八戒虽然有时显得滑稽可笑,却给人一种可亲可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