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学案 4.1被动运输
- 格式:docx
- 大小:60.77 KB
- 文档页数:9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被动运输【学习目标】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特点。
【基础梳理】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渗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的扩散。
(2)方向:水分子从到的一侧渗透2.水分子进出动物细胞(1)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比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比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比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形态不变。
3.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1)细胞壁是的,伸缩性比较。
(2)原生质层是指和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3)水进出细胞主要是指水经过进出。
(4)植物细胞失水时,就会与逐渐分离开来,发生了。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透过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成原来状态,发生。
二、被动运输1.物质以方式进出细胞,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称为被动运输。
2.自由扩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甘油、乙醇、苯等性的小分子有机物。
通过进出细胞。
3.协助扩散: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如、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称。
4.载体蛋白:只容许与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
5.通道蛋白:只容许与相适配、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拓展延伸】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分析1.渗透作用中溶剂分子的移动(1)若半透膜两侧是同种溶液,溶剂分子的运动可以根据溶液的质量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的差值判定。
溶剂分子由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扩散。
(2)若半透膜两侧是不同种溶液,溶剂分子的运动只能根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差值判定。
如半透膜两侧是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则葡萄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中葡萄糖分子数多(水分子数少),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扩散。
2.渗透平衡状态分析(1)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水分子仍可以通过半透膜进行双向扩散一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
第1节被动运输知识清单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的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2.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1)具有③半透膜。
(2)膜两侧①②具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条件及现象过程条件现象吸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失水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平衡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
2.实验步骤及现象3.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内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被动运输: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图示甲乙条件不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向高浓度一侧→低浓度一侧举例O2和CO2葡萄糖、氨基酸的顺浓度跨膜运输考点突破考点01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分析【典型例题】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U形管左右两侧的葡萄糖和麦芽糖质量浓度相等,膀胱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实验前左右两侧的液面平齐。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后,左侧液面升高而右侧液面降低B.用纱布或滤纸取代膀胱膜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C.实验过程中,水分子只能从右侧通过膀胱膜进入左侧D.实验达到平衡状态时,在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则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答案】A【解析】A、若U形管左右两侧分别加入质量浓度相等的葡萄糖和麦芽糖溶液,且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由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葡萄糖溶液中单位体积内溶质分子较多,吸水力较大,则实验现象是左侧液面高于右侧,A 正确;B、用纱布或滤纸会允许溶质分子和水分子通过,因此二者取代膀胱膜不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B错误;C、实验过程中,水分子不仅能从右侧通过膀胱膜进入左侧,也能通过膀胱膜从左侧进入右侧,只不过刚开始进入左侧的水分子较多,进而导致左侧液面上升,C错误;D、实验达到平衡状态时,在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则随着麦芽糖被分解,右侧溶液吸水力增大,则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减小,D错误。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教学目标】1.理解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2.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动手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3.结合实例掌握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发生,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水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等大分子不能通过的膜,如玻璃纸(又叫赛璐玢)(2)膜两侧溶液具有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称为原生质层,它相当于一层。
(2)成熟植物细胞,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则发生现象;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则。
(二)水进出动物细胞的原理(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不能)透过细胞膜,这些有机物相当于“问题探讨”所示装置中的物质。
(2)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大液泡,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3)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直到涨破。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基本不变。
由此可见,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红细胞。
(三)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1.成熟的植物细胞①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有一层。
是全透性的,伸缩性比较小。
②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称为。
③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里面的细胞液。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进一步探究。
②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
③实验过程:→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得出结论。
二、自由扩散和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2.种类:分为和两类。
3.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4.载体蛋白:只容许与___________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____________。
5.通道蛋白:只容许与_____________相适配、__________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_________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课后巩固案】1.利用反渗透法可以淡化海水。
反渗透法是指在半透膜的原水一侧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原水一侧半透膜表面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渗透作用发生的必备条件是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B.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C.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D.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所用半透膜上含有多种载体蛋白2.将生鸡蛋的大头保持壳膜完好去掉蛋壳,小头开个小孔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向蛋壳内灌入15%的蔗糖溶液,然后放在水槽的清水中并用铅笔标上吃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壳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B.半小时后吃水线低于水槽的初始水面是清水渗入蛋壳所致C.若将清水换为15%的 NaCl 溶液,则蛋壳先上浮后下沉D.若将正常的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则线粒体内膜先涨破3.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质壁分离B.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失水皱缩C.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涨破D.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4.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如图所示,原生质体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6.某农作物细胞间隙的浓度为a,细胞液的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在对农作物施肥过多造成“烧苗”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a>b>cB.b>c>aC.a>c>bD.b>a>c7.物质X通过质膜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
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扩散D.渗透8.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9.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含水量能够得到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B.主动运输和胞吞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10.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入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 ,则达到平衡后,Ma________M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 ,则达到平衡后MB________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_,由图2中________(填数字)组成。
图2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如何变化?________。
(4)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为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1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 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是________(填代号)。
② 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蒸馏水,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 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④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渗透作用发生的必备条件是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半透膜是物理性膜,其上不含载体蛋白,A正确,D错误;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水分子从海水中渗出,故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B正确;植物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相当于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C正确。
2.答案:D解析:3.答案:D解析: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可能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B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不会吸水涨破,C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D正确。
4.答案:B解析: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说明细胞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深,A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少,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B正确;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说明细胞失水越多,则越不易复原,C错误;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少,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D错误。
5.答案:B解析: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结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几乎没有,A错误;吸水纸的作用是引流,使细胞快速浸润在蔗糖溶液或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C错误;本实验是以质壁分离前后变化作为自身对照,不能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D错误。
6.答案:C解析:7.答案:A解析: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转运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但不耗能,说明该物质的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易化扩散,A正确。
8.答案:B解析: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作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ATP,能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有水、气体、脂溶性物质等,B项符合题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A项不符合题意;RNA是生物大分意;+子,一般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项不符合题意;胰岛素是蛋白质,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D项不符合题意。
9.答案:A解析: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因此,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水分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同时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使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
故选:A。
10.答案:(1)大于; (2)等于; (3)原生质层; 1、3、5; 逐渐增大,最后不再变化;(4)X;质壁分离;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解析:(1)如果都是蔗糖溶液,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因为有大气压强的存在,漏斗内的液面不能无限上升,故仍然是M a>M A。
(2)细胞不再进行吸水和失水时即渗透平衡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是相等的。
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 B、M b,则达到平衡后M B等于M b。
(3)图2中1细胞膜、3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5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也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图2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浓度逐渐增大,液泡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最后不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