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版教材的对比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74 MB
- 文档页数:79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教育体制中,高中生物教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比较新旧版本的生物教材,可以更好地评估教材的质量,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差异性和优劣势值得深入探讨。
通过研究新旧版本生物教材的不同之处,可以归纳出其各自的特点和亮点,为今后的生物教学提供借鉴和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对比分析,探讨二者的异同之处,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教材的发展方向,为高中生物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差异,从而探讨教材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教材的特点、知识体系、内容覆盖面、教学方法以及实用性与适应性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效果。
通过比较新旧教材的优劣,可以为教师和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提供参考,提升教学质量。
对教材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助于指导今后教材改革的方向,促进生物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特点和差异,为教学实践和教材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2. 正文2.1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特点对比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编写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显著的不同之处。
在内容呈现上,新版教材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增加了很多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而旧版教材则相对比较传统,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内容更为全面。
在知识结构上,新版教材更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融合,通过案例分析和综合性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的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内含教材福利)在翻过新教材后,将新教材与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后,发现2019年新版教材发生一些变化,现在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按教材顺序进行整理首先是19版教材的知识框架分析总体上来看新旧教材的必修1思路上基本没有多大变化,相比于前一版的内容来讲基本可以适应,仅有少部分内容出现一些改编,可以说是“一删多改”而矣。
19版教材必修2相比于旧版教材而言,由原来的7章缩为6章,删掉了《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节。
对于某些关键概念的表述和内涵上修改的更加准确,还有部分章节增加了新的内容。
现在将新旧必修2的章节结构变化进行一些对比,如下表:相关章节结构变化比较章节2019版旧版第3章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第4章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4章第3节删掉遗传密码的破译第6章生物的进化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7章删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新第6章和旧第7章以经典的进化原理为主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为主旧教材必修1调整到新教材必修2 癌症加入基因突变章节归入旧教材必修1细胞生命历程章节其次更替内容说明1、删掉了'类比推理法'科学推理是建立在已知事实上的,未知的猜测,也只能建立在已知的知识上,因此,第一次推理确实是类比推理,但第二次推理实质是对遗传椅子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加以猜测,这和已知没有必然联系,必然不是类比推理了。
综上,萨顿的推测有逻辑上的合理性,第一次是类比推理,但是第二次推理就完全不是类比推理了,只是一种想象和模拟,而且这两次推理都不是绝对合理,因此得到的猜想,从方法上说,显然都是不严谨的,因此,萨顿猜想的结果纵使完全正确,在当时也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
萨顿短暂的一生中,医学和机械方面的探究才是萨顿毕生的追求,遗传学并不是他主要的事业方向,萨顿假说从思想方法上,有一定程度的类比推理,也有一定程度猜测,且萨顿本人并未给出实验验证。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高中生物教材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工具,而人教版作为我国教材市场中的主要品牌,每次教材改革都备受关注。
这篇文章将对比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主要变化和优化之处。
新旧教材在内容设置上有一定的差异。
旧教材侧重于生物基础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知识点的介绍和解析来达到教学目标。
而新教材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实践环节和实验设计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新教材的知识点更加系统和全面。
旧教材在单元内容的选择和涉及知识点的深度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学生学习过程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
而新教材则在知识点的选择和衔接上更加合理,使得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新教材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教材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旧教材主要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而新教材则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和科技手段辅助教学等,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设置、知识点的深度和系统性、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新教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也需要注意教材的难度适应性,确保教材的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
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1、原标题“从生物圈到细胞”现标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问题探讨原“SARS病毒”现“大熊猫和冷箭竹”。
3、①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由原教材第二节改为新教材第一节②增添细胞学说意义③增添科学方法归纳法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分析材料删除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只留缩手反射。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增加植物的结构层次(冷箭竹),动物由乌龟变为熊猫。
6、思考与讨论问题改变。
7、课后练习题增加病毒模式图。
第2节1、蓝藻改名为蓝细菌,蓝球藻改为色球蓝细菌等。
2、增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练习题增加支原体结构模式图。
4、复习提高增加眼虫、衣藻、变形虫、草履虫、酵母菌结构图。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顺序改变:原顺序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现在顺序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第1节1、本节聚焦问题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改为细胞中的常见元素。
2、增加了一个关于人体细胞与玉米细胞的思考讨论。
3、删除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干鲜重的百分比的文字描述及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干鲜重百分比的饼状图。
4、删除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C是最基本元素。
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导图没有了,列表式的含量变为圆饼状,后面增添文字对数据的分析(比如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6、①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中去掉了淀粉遇碘变蓝。
②实验材料多了葡糖原浆、白萝卜原浆、鸡蛋清稀释液,少了花生种子匀浆。
③方法步骤中少了记录表格。
④脂肪的检测只有切片显微镜观察法,删除了组织液观察法。
⑤实验多了色彩图,便于了解颜色反应变化。
第2节少了幼儿与老人、水母的图。
增添了水的化学性质介绍,无机盐的例子增加了。
第3节1、问题探讨改为葡萄糖对细胞培养的作用。
2、本届聚焦多了一个对健康生活的帮助。
3、二糖少了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
4、多糖对了几丁质。
【概述】近年来,我国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新老教材之间的差距成为了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生物新老教材的差距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考。
【一、教材内容的更新】1. 新教材对生物知识点的重新界定。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和界定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更加符合当前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2. 新教材对生物概念的解释和阐述更加清晰。
在概念解释和阐述上,新教材更加突出生物科学的内在逻辑和通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新教材对相关实验和案例的引入更加贴合时代需要。
新教材更加注重对生物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引入了更多生动、贴切的实验和案例,使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
【二、教材风格的调整】1. 新教材在文字和图片的搭配上更加合理。
相对于老教材过多的文字描述,新教材更加注重文字与图片的搭配,使知识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2. 新教材在语言表达和措辞上更加明晰、准确。
新教材注重对语言表达和措辞的精炼和准确,避免了老教材中的模糊和不严谨的表达方式。
3. 新教材在知识组织和结构上更加科学、合理。
新教材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的组织和结构,使学生更容易系统化、全面化的掌握生物知识。
【三、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 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在知识点的设计和呈现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2. 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在实验设计和案例引入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加易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增进理解和记忆。
3. 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在知识点的呈现和展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加有可能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结语】新老生物教材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更新、教材风格的调整和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比较分析发布时间:2021-07-14T15:15:36.3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作者:张娅洁[导读] 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中是在2004年的时候开始推广并使张娅洁陕西省商洛市商洛中学陕西省商洛市 726000摘要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中是在2004年的时候开始推广并使用的,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将生物的核心素养教学进行落实,新版的教材已经被广泛的使用,新版的教材是2019年版的。
本文主要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新旧教材进行比较分析,让基层的教师可以更好的认识新教材,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比较分析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教材的版本也应该不断地更新,才能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为例,高中生物课本也进行了换版,新的版本中有很多方面都作出了改动,体现出了现代的教育理念。
一、课本名称的变化在19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中,课本的名称是“生物学”但是之前的旧版本名称是“生物”,和旧版的课本名称相比较,多了一个“学”字。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也可以简称为生物。
生物一词指的是生物本身,也就是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得物体,但是生物学这三个字,更加注重的是生物学科的特点,体现出了高中生物这部门学科的的科学严谨性,指的是研究生物规律特点的科学。
二、课本结构的变化旧版本的中的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这本书被拆分,并将内容融入到选修的教材中,并成为选修性必修内容。
此外,选修不拿分还可以分为三个拓展的部分,这些拓展部分是学生参加高考时应该学习的内容,所以说信息旧版本的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版的高中生物课本中必修的部分还是原来的结构,但是在旧版的教材中没有“职业的介绍和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在加入这个部分以后,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生物新旧教材内容对比
生物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知识点、案例、图表、实验设计等。
下面我将以高中生物新旧教材为例,为您详细介绍。
在知识点方面,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更加注重对于生命本质的探究,强调生命系统的整体性,知识点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同时,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在案例方面,新教材增加了更多的实际案例,例如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细胞工程在制备疫苗、治疗疾病等方面的应用等。
这些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图表方面,新教材采用了更加生动、形象的图表,例如实物照片、示意图、数据表格等,这些图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复杂概念和过程。
在实验设计方面,新教材更加注重实验的探究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种实验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相对于旧教材,高中生物新教材在知识点、案例、图表、实验设计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和提升,更加符合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新教材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知识对比
引言
本文通过对比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知识内容,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和改进。
对于高中生物研究者和教师来说,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教学和研究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内容对比
1. 核心知识
新版教材在核心知识的呈现上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更新。
它更加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与旧版相比,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和完善。
例如,在细胞学的部分,新版教材增加了对细胞器功能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实验指导
新版教材在实验指导方面进行了改进。
它强调实验的设计原理和步骤,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同时,新版教材还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方法。
3. 探究性研究
新版教材引入了更多的探究性研究内容。
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与此同时,新版教材还提供了更多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 图表与插图
新版教材对图表和插图的使用进行了优化。
它选择了更加直观和清晰的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此外,新版教材还增加了更多的生动插图,使研究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结论
通过对比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知识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新版教材在核心知识、实验指导、探究性学习和图表插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有效的改进。
这些改进使学习更加深入和有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作为教师和学生,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新版教材,提高教学和学习的质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比较分析》一、引言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工具,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经过多次修订,为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就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进行详细比较分析,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总体结构比较旧版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结构上相对固定,以章节为单位进行编排,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
而新版教材在总体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加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新版教材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将生物学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整体框架。
三、内容比较1. 知识点的覆盖范围新版教材在知识点的覆盖范围上有所增加,更加全面地介绍了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同时,新版教材在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更加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而旧版教材在知识点覆盖上相对较为局限,部分内容未能得到充分的介绍。
2. 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置新版教材在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置上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而旧版教材在实验和探究活动的设置上相对较少,缺乏一定的多样性和深度。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比较1. 教学方法的改变新版教材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通过采用问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旧版教材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
2. 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版教材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版教材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意义和价值。
而旧版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相对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多样性和深度。
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1、原标题“从生物圈到细胞”现标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问题探讨原“SARS病毒”现“大熊猫和冷箭竹”。
3、①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由原教材第二节改为新教材第一节②增添细胞学说意义③增添科学方法归纳法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分析材料删除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只留缩手反射。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增加植物的结构层次(冷箭竹),动物由乌龟变为熊猫。
6、思考与讨论问题改变。
7、课后练习题增加病毒模式图。
第2节1、蓝藻改名为蓝细菌,蓝球藻改为色球蓝细菌等。
2、增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练习题增加支原体结构模式图。
4、复习提高增加眼虫、衣藻、变形虫、草履虫、酵母菌结构图。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顺序改变:原顺序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现在顺序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第1节1、本节聚焦问题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改为细胞中的常见元素。
2、增加了一个关于人体细胞与玉米细胞的思考讨论。
3、删除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干鲜重的百分比的文字描述及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干鲜重百分比的饼状图。
4、删除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C是最基本元素。
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导图没有了,列表式的含量变为圆饼状,后面增添文字对数据的分析(比如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6、①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中去掉了淀粉遇碘变蓝。
②实验材料多了葡糖原浆、白萝卜原浆、鸡蛋清稀释液,少了花生种子匀浆。
③方法步骤中少了记录表格。
④脂肪的检测只有切片显微镜观察法,删除了组织液观察法。
⑤实验多了色彩图,便于了解颜色反应变化。
第2节少了幼儿与老人、水母的图。
增添了水的化学性质介绍,无机盐的例子增加了。
第3节1、问题探讨改为葡萄糖对细胞培养的作用。
2、本届聚焦多了一个对健康生活的帮助。
3、二糖少了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
4、多糖对了几丁质。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分析【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特点,着重从重要概念对比、内容上的增减、内容呈现方式、实验细节变化等四个方面将新旧教材从宏观上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就新教材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新旧教材;对比;策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为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更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的教学工作,在人教版旧教材(简称旧教材)的基础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相应的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简称新教材),那两本教材有什么不同呢?本文就其不同点做简单比较。
1. 重要概念对比生物学概念是学习生物的基础,准确的掌握概念至关重要。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中的生物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语言表达更清楚、准确,如:对于渗透作用的定义,旧教材:这种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新教材:这种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概念阐述更全面、具体,如:对于自养型的定义,旧教材:绿色植物直接从外界环境摄取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进行,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新教材:绿色植物和少数细菌以光为能量来源,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这样的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
纠正了表述有误的概念,如:对于叶绿体的定义,旧教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新教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
2. 内容上的增减新教材删除的内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此节被删除但内容被分摊到其他章节里;植物的矿质营养;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同时新教材增加的内容有:光合作用的发现增加了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故事;化能合成作用;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探索生长激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1. 引言1.1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简介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是以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围绕生命的起源、结构和功能展开教学内容。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
教材内容涵盖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生物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等,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结构清晰,知识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教材采用“突出重点、深化延伸”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实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面都颇具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1.2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简介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是根据国家最新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制定的一套全新教材。
其编写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高中生物教师和专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旨在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教材在内容选材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结构更加系统完整,知识点的呈现更加清晰简洁,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重点知识。
与此同时,新教材还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交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整体框架,有助于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和拓展。
总的来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升,更符合现代生物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2. 正文2.1 内容涵盖范围对比内容涵盖范围对比是评价两个版本生物教材的一项重要内容。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涵盖范围上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等内容。
重点围绕生物的分类、细胞、遗传、进化等核心内容展开,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
新人教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变化评析2019年秋季,部分省市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
新教材是以原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为基础修订而来。
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在一些概念的描述上进行了更改。
以下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及必修2《遗传与进化》为例,阐述概念的不同之处。
1. 脂肪必修1旧教材没有关于脂肪概念的描述。
必修1新教材26页: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
评析:旧教材提到脂肪,但没有脂肪的概念,学生对脂肪不甚了解,经常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提出疑问。
新教材给出了脂肪的概念,教材的旁边又增添了图示,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理解脂肪的构成,降低学习的难度。
2. 蛋白质变性必修1旧教材没有明确提出蛋白质变性的概念。
必修1新教材32页: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某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评析:新教材给出的概念中,更明确了蛋白质变性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生物活性的丧失,更好区分蛋白质变性和蛋白质盐析。
3. 被动运输必修1旧教材70页: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必修1新教材65页: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评析:旧教材在被动运输概念中侧重顺浓度的重要性,新教材在被动运输概念中则侧重不消耗能量的表述。
4. 自由扩散必修1旧教材70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必修1新教材66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作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
评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给出的概念中,增加自由扩散的别称,即简单扩散。
更改后的概念与大学教材相统一。
5. 协助扩散必修1旧教材70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必修1新教材66页:这种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也不断地更新,目前已经推出了新版和旧版的教材。
本篇文章将从教材目录、知识点覆盖范围、教学方法和考查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教材目录新旧版的生物教材的目录排列方式基本相同,常规由“序言”、“近代生物学中的几个新领域”、“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章生殖与发育”、“第三章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化学元素、生物分子及细胞的代谢”、“第五章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组成,但新版教材将“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单独一章,而旧版教材将该章节分为“人类与环境”和“生态系统。
”二、知识点覆盖范围在知识点覆盖范围上,新版教材相较于旧版教材有更加全面的更新。
新版教材更加注重了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如生物工程、细胞信号转导、分子遗传学等;并且加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讲解。
旧版生物教材中对遗传、进化等内容阐述相对简略,缺乏生动的实验过程和科学发明的介绍。
而新版教材对细胞结构以及生物分子的介绍更加详细,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实验结果以及生动的知识点案例。
三、教学方法新旧版生物教材的教学方法有所差异。
新版教材更加注重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引入了更多的案例分析、讨论课、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更加贴近实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旧版教材则更加注重讲授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学生主要依赖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来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四、考查方式在考查方式上,新旧版教材存在明显差异。
新版教材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判断题等,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论述题、实验设计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这些考查方式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旧版教材则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选择题、判断题等为主,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口试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新旧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有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