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的小说
- 格式:ppt
- 大小:588.00 KB
- 文档页数:45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B、鲁迅C、巴金D、老舍正确答案:B2.《祝福》收录在()。
A、《呐喊》B、《彷徨》C、《而已集》D、《坟》正确答案:B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篇。
()正确答案:√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故乡》我的答案:A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B、《在酒楼上》C、《伤逝》D、《祝福》正确答案:C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药》我的答案:D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D、意识流我的答案:C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B、《狂人日记》C、《伤逝》D、《风波》正确答案:D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B、《阿Q正传》C、《祝福》我的答案:B4.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5.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药》我的答案:C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我的答案:B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五四”时期的短篇小说第一节问题小说与“为人生的小说” 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
作品从不同角度触及当时社会人生问题,具有较突出的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倾向。
代表作家: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王统照1 问题小说的成因1.理论的倡导:对“问题小说”作理论阐述和要求的1 是胡适与周作人。
2.创作主体的响应:五四时期,培养了大批具有思考能力的青年人,渴求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3.文学借鉴的结果:主要受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和俄国文学的影响。
2 问题小说的特征及缺点问题小说或“人生派小说”,都是时代的产物,是思想启蒙的成果,也是小说艺术革新的先锋,它有着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2)题材广泛,涉及面广劳动者的命运问题、妇女地位问题、青年恋爱婚姻问题、教育问题、探索人生意义问题问题小说的缺点:过分强调社会问题的政治性,后期作品文艺性缺失。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新文学初期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新文学史上最早的女作家之一)。
文学研究会成员。
主要作品有短篇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楼花赞》。
有《冰心全集》8卷。
冰心的文学创作冰心最初的文学创作多为“问题小说”,她是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最早又以“问题小说”闻名。
冰心早期的“问题小说”着力宣扬“爱的哲学”,一般认为,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冰心早期作品的三个基本主题。
1931年创作的《分》以后,则比较关注现实人生。
冰心“问题小说”的基本题材是“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目的是“为人生”,局限是“改良”。
冰心的“问题小说”创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1920年,按题材大体分为三类:(1)表现对封建制度和封建家庭不满的。
(2)表现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同情的。
(3)批判封建军阀混战的。
总之,冰心早期的“问题小说”提出了许多人生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所提出的问题不够尖锐,所写的矛盾冲突比较温和,刻画的正面人物都是“软脊骨的好人”(茅盾语),这些都影响了小说的思想深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故乡》我的答案:A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C、《祝福》D、《药》我的答案:D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D、意识流我的答案:C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B、《阿Q正传》C、《祝福》D、《药》我的答案:B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C、《狂人日记》D、《药》我的答案:C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我的答案:B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1.5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1《伤逝》收录在()。
当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作品体现了五四精神,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例子:
《围城》(钱钟书):这部小说通过对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中的迷茫和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价值观的混乱,体现了五四精神中对于自由、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红高粱家族》(莫言):这部小说通过对家族历史和民间传说的叙述,表达了对历史悲剧和人性深处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冲突的思考,体现了五四精神中对于自由、民主和独立精神的追求。
《解密》(刘慈欣):这部科幻小说揭示了科技进步对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提出对人类命运和价值观的反思,体现了五四精神中对于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的追求。
《丰乳肥臀》(莫言):这部小说通过对一个家族三代女性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变迁和女性地位的转变,呼唤个体的自由和尊严,体现了五四精神中对于平等、人权和社会进步的关注。
《蛙》(莫言):这部小说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权力的腐败,体现了五四精神中对于正义、公正和反抗的呼声。
这些作品通过各自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探索,传达了五四精神中对于自由、民主、独立思考、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追求。
它们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声音,为当代文学注入了五四精神的力量。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B、鲁迅C、巴金D、老舍正确答案:B2《祝福》收录在()。
A、《呐喊》B、《彷徨》C、《而已集》D、《坟》正确答案:B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正确答案:√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药》B、《在酒楼上》C、《伤逝》D、《祝福》正确答案:C2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D、《故乡》正确答案:A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正确答案:√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正确答案:√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D、意识流正确答案:C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B、《狂人日记》C、《伤逝》D、《风波》正确答案:D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正确答案:√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正确答案:√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药》正确答案:C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正确答案:B3《狂人日记》的反讽结构使小说的主题深化,意蕴更加丰厚,在愤怒的宣泄和抨击背后有着悲剧性的无奈。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故乡》我的答案:A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药》我的答案:D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D、意识流我的答案:C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B、《阿Q正传》C、《祝福》D、《药》我的答案:B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药》我的答案:C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X,忧愤深广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我的答案:B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1.5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1《伤逝》收录在()。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坟》我的答案:B2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B、《风波》C、《祝福》D、《伤逝》我的答案:D3精神胜利法来源于鲁迅塑造的哪一位人物?()A、阿QB、子君C、孔乙己D、祥林嫂我的答案:A4《阿Q正传》是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精神上麻木的讽刺和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故乡》我的答案:A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药》我的答案:D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我的答案:C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B、《阿Q正传》C、《祝福》D、《药》我的答案:B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药》我的答案:C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我的答案:B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1.5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1《伤逝》收录在()。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坟》我的答案:B2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C、《祝福》D、《伤逝》我的答案:D3精神胜利法来源于鲁迅塑造的哪一位人物?()A、阿QB、子君C、孔乙己D、祥林嫂我的答案:A4《阿Q正传》是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精神上麻木的讽刺和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故乡》我的答案:A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药》我的答案:D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D、意识流我的答案:C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B、《阿Q正传》C、《祝福》D、《药》我的答案:B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药》我的答案:C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忧愤深广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我的答案:B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1.5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1《伤逝》收录在()。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坟》我的答案:B2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B、《风波》C、《祝福》D、《伤逝》我的答案:D3精神胜利法来源于鲁迅塑造的哪一位人物?()A、阿QB、子君C、孔乙己D、祥林嫂我的答案:A4《阿Q正传》是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精神上麻木的讽刺和批判。
✶“五四乡土小说”是指在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的小说流派。
它继承了五四时期的革新思想,继续对国民存在的劣根性进行抨击,同时也对五四时期文学的全盘西化进行反拨。
“五四乡土小说”开始于鲁迅的创作。
像他的《故乡》、《祝福》都属于乡土小说的代表作。
另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台静农、王鲁彦、彭家煌、许杰、废名等。
这些作家在创作上或多或少的受到鲁迅的影响。
“五四乡土小说”的作家大都是学历很高的高级知识分子。
像鲁迅在日本留过学,废名师从周作人,曾任北大国文系教授,台静农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所以他们的小说是知识分子小说。
这些小说的作家们大都远离各自的乡土,而生活在像北京、上海等这样的城市里。
他们的小说植根于家乡,却又超越了家乡。
他们写家乡的人、事、物,却又不是写给家乡人看的。
他们只是借助家乡来表达对麻木的世人的不满、失望和批判以及抒发自己的理想与希望。
他们的小说语言流畅、精炼、自然,格调清新而略带忧伤。
:“五四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这个时期的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而像鲁迅等这样一批有识之士自然会为疗救愚昧的国民而奔走呼喊。
农村是受封建思想迫害最严重的地方,却也是最质朴的地方。
自然就成了作家们所愿叙述的地方。
“五四乡土小说”的作家大多是南方人,具有南方人特有的温柔缱绻之意。
因此他们小说的背景也是以南方水土为背景的,纸上洋溢着或清新、淡雅或萧肃、忧郁的水乡特色。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作家都是北方人,是深深扎根在黄土地的人。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黄土地的气息,或辽阔寂静,或干燥皴裂。
像是被榨干了水分。
这里的人无论男女豪爽大气、知错就改,具有别样的可爱。
“五四乡土小说”主要表现了处于半封建本殖民地社会的农民的生活和思想。
一方面作者们对农民的淳朴表示赞赏,另一方面更多是对封建思想压迫下农民的愚昧表示不满与失望。
文中提出希望,却并没有明确解决的办法。
五四青年相关的经典书籍五四青年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青年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和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这一时期,许多优秀的作家和学者通过书籍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和思考。
以下是十本与五四青年运动相关的经典书籍:1. 《热风》- 陈独秀《热风》是五四运动的发端,也是陈独秀的代表作。
陈独秀通过这本书呼吁中国青年要关注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现实,提出了现代化的思想。
2. 《红楼梦》- 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小说。
五四青年运动中的一些学者将其视为封建社会的象征,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和解读。
3. 《围城》- 钱钟书《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一个被困于封闭社会中的个体。
这本书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反映了五四时期一些青年面对社会压力和困境的心态。
4. 《呐喊》- 鲁迅《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五四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通过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呼吁青年要站出来改变社会现状。
5. 《边城》- 沈从文《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边境地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生活。
这本书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6. 《野草》- 鲁迅《野草》是鲁迅的散文集,其中的文章多是在五四时期创作的。
这本书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7. 《朝花夕拾》- 鲁迅《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录了他回忆起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文章。
这本书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8. 《现代汉语词典》- 许广平等《现代汉语词典》是五四时期编纂的一部重要词典,对于推动现代汉语的发展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词典在当时的语言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 《新青年》- 陈独秀《新青年》是五四运动时期发行的一本杂志,由陈独秀创办。
这本杂志通过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选择填空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提出阶段: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响应阶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扩大阶段: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2、文学研究会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刊物:《小说月报》3、创造社时间:1921年7月地点:日本东京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
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4、湖畔诗社时间:1922年3月地点:成立于杭州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主张:专心致志作情诗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6、《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7、20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A、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B、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山雨》C、许杰:《惨雾》《赌徒吉顺》D、鲁彦:《菊英德出嫁》黄金》E、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F、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亩》G、张资平:《梅岭之春》《冲积化石》《飞絮》(转折)H、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故乡》我的答案:A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C、《祝福》D、《药》我的答案:D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D、意识流我的答案:C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B、《阿Q正传》C、《祝福》D、《药》我的答案:B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1.4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C、《狂人日记》D、《药》我的答案:C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我的答案:B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1.5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1《伤逝》收录在()。
“五四”时期各类型小说的特点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1)“五四”时期小说转型的多种原因,其中除了社会变革的推动,还包括:新式教育所培养的一代青年学生成了新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白话文运动的成功,西洋小说的影响,等等。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2)理解“问题小说”形成的两方面原因:一是“五四”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他们渴望用小说来提出和讨论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二是受易卜生等欧洲与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
“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现实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难免概念化。
对“问题小说”形态与得失的理解,可以举冰心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其《超人》是比较典型的“问题小说”。
该小说文笔和情节结构都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重在写人物的心理,并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有些概念化,明显带有“五四”的特征。
还可以分析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小说,其提出和表现“问题”时所追求的虚幻、玄想的特点,也带有“五四”时代的情味。
(3)“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
叶圣陶也是从“问题小说”起步,后来却转向专写“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并着重用冷静批判之笔揭露小市民的精神病态。
其早期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在不长的篇幅中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不动声色地讽刺的手法。
(4)关于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乡土小说作家群。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乡土文学”的界定,这一群体涌现的文学史背景:回忆、乡愁、风土、写实,是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5)强调小说抒情与主观性的主要有创造社作家。
抒情小说也是现代小说的一种新样式,其中“自叙传”抒情小说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心理的描写,这是接纳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体小说,郁达夫是其代表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与期末答案请在电脑使用搜索功能检索哈注意评分的分数是得分了还是零分再去选择哈题目有重复,妥善使用检索下一个!1.1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B、鲁迅C、巴金D、老舍正确答案:B2.《祝福》收录在〔〕。
A、《呐喊》B、《彷徨》C、《而已集》D、《坟》正确答案:B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正确答案:√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故乡》我的答案:A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A、《药》B、《在酒楼上》C、《伤逝》D、《祝福》正确答案:C3.华老栓是以下那篇小说的主人公?〔〕A、《狂人日记》B、《孔乙己》C、《祝福》D、《药》我的答案:D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B、双线交错C、横截面D、意识流我的答案:C2.以下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B、《狂人日记》C、《伤逝》D、《风波》正确答案:D3.以下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B、《阿Q正传》C、《祝福》D、《药》我的答案:B4.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5.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