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三段式烘烤流程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37.48 KB
- 文档页数:4
三段式烤烟烘烤:1. 变黄阶段:(1)目标要求。
烟叶基本变黄、主脉尖部1/3变软(全叶失水30%-40%)。
(2)操作过程和指标。
装炕前打开天窗、地洞,装好后关闭,酌情确定点火时间。
点火后稳烧小火,以每2h左右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5-38℃,保持干湿差1-2.5℃左右,使烟叶变黄7-8成,然后再升温到40-42℃,维持湿球温度36-37℃,直到烟叶变化达到目标要求。
(3)技术要领。
稳定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控制烧火大小,适当拉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4)注意事项。
对于水分大、不耐烘烤的烟叶,变黄阶段要敢于排湿,避免出现硬变黄,确保外观质量;对于素质好、耐烘烤的烟叶,要敢于提高烟叶变黄程度,使烟叶形成更多的香气基础物质,以提高内在品质。
(5)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是变黄和干燥不协调,或者变黄慢而失水快;或者变黄快而失水过少形成硬变黄。
二是同层烟叶变黄不均衡。
三是在烘烤水分特别小的烟叶时,若湿球温度偏低,在40℃以下可以对烤房采取补湿措施。
2. 定色阶段:(1)目标要求。
叶片全干大卷筒。
(2)操作过程和指标。
首先以平均2-3h升温1℃的速度提升温度到46-48℃,保持湿球温度37-38℃,使烟叶烟筋变黄,达到黄片黄筋叶片半干。
然后再以2h左右升温1℃的速度提温到54℃左右,保持湿球温度37-39℃稳定,达到叶片全干大卷筒。
(3)技术要领。
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加强排湿,稳定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4)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第一,烧火要稳中加大,不能出现猛升温或大幅度降温,以免出现挂灰、蒸片、含青等烤坏烟现象。
第二,根据烟叶变黄速度确定升稳速度。
变黄快的烟叶要快升温,快变湿,快定色;变黄慢的烟叶要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
第三,下部叶在45-46℃以前达到烟筋变黄,中部叶在45-47℃达到烟筋变黄,上部叶在47-49℃达到烟筋变黄。
第四,根据鲜叶素质确定湿球温度。
素质好的烟叶湿球温度保持在39℃左右,素质差的烟叶保持在37-38℃。
三段式烘烤技巧烟草在线摘自常德烟草网科学烘烤是对烟叶生产成果的一种巩固,优质烟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烘烤环节上,要烤出好的烟叶,必须要有好的烤房和先进的烘烤工艺。
(一)标准化烤房。
其具体指标要求有:1.烤房容量,内空长宽各为2.7米,横坚不少于4棚。
2.棚距。
底棚距离地面1.8—2.0米,棚距0.75—0.8米。
3.供热系统。
下扎式调炉应设在墙外,并高于烟卤屋面0.5米。
4.排湿系统。
冷热分布配套,热风度规格宽0.2米,高0.5米,长度与烤房长度相等。
(二)三段式烘烤工艺三段式烘烤的几个关键点:要把握好几个重要温度段的烟叶变化,35—38℃烟叶大量变黄的同时,叶片要失水凋萎,表现为发软;40—42℃叶片完成变黄,并充分发软塌架,主脉发软;46—48℃时,主脉变黄,烟叶勾尖卷边至小卷筒;54—55℃时,烟叶大卷筒,叶背面灰白色消失,变为黄色。
变黄阶段操作要点:变黄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使烟叶实现变黄;二是要使烟叶适量脱水实现变软。
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房后封严天窗地洞,不要马上点火,等到底棚烟叶叶尖变黄后再点火,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7-39℃,干湿温差1-3℃,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第二步,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带青,烟叶失水发软塌架,下部烟变黄时间需60-72小时,中部烟需48-60小时,上部烟需36-48小时。
定色阶段操作要点: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
具体操作方法:进入定色阶段后,以3小时1℃的速度缓慢升温,逐渐开大天窗地洞,使烟叶边升温边变黄边排湿,下部烟升温速度可稍快,上部烟可稍慢,到46—47℃时,全房烟叶全黄,如未达到全黄,可在此温度段稳定一段时间,使烟叶全黄,特别是下部叶,因低温变黄程度低,定色升温较快,一般都要在46—47℃稳定一段时间才能使烟叶全黄,之后以每两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到54—55℃,并稳定下来,湿球温度稳定在39℃直到叶片全干,全房烟叶大卷筒,叶片正面与背面颜色基本一致。
烤烟三段式烘制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1. 引言烤烟是一种经济作物,对于烘制过程的控制非常重要。
三段式烘制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烤烟烘制工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三段式烘制工艺的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帮助生产人员正确进行烤烟的烘制。
2. 工艺关键三段式烘制工艺主要包括升温段、稳温段和降温段。
以下是三段式烘制工艺的关键技术:2.1 升温段- 温度控制:在升温段,烘房温度应逐渐升高,以达到适宜的烤烟烘制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烤烟的烘制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准确掌握升温速度和终点温度。
- 通风调控:升温段需要适度增加通风量,以保持烤烟表面的湿度,促进烘干效果。
过多或过少的通风都会对烤烟的烘制产生负面影响。
- 湿度控制:烘烤过程中,湿度的控制对于烟叶质量和干燥程度至关重要。
在升温段,湿度控制要合理,避免烟叶过早失去水分导致质量下降。
2.2 稳温段- 温度控制:在稳温段,烤房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烤烟烘制温度。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变脆,过低则会影响烤烟质量,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稳温段温度。
- 通风调控:稳温段需要适度减小通风量,以保持烤烟的湿度和形状。
过多的通风会导致烤烟失去水分,过少则会导致烟叶湿度过高,影响烘干质量。
- 湿度控制:稳温段要根据烤烟的湿度合理控制通风量,保持湿度适宜,促进烘烤效果。
2.3 降温段- 温度控制:在降温段,烤房温度逐渐降低,使烟叶冷却并固定水分。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烤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降温速度和终点温度需要精确掌握。
- 通风调控:降温段需适度增加通风量,以促进烟叶的均匀冷却和水分固定。
过多或过少的通风都会对烤烟的干燥质量和色泽产生负面影响。
- 湿度控制:降温段要适时调整湿度,保持烟叶的适宜湿度,防止烟叶失水或水分过多。
3. 操作要点以下是操作三段式烘制工艺的一些重要要点:- 合理安排升温、稳温和降温时间,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烤烟质量下降。
- 监测和记录烘房温度、湿度和通风量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
一、三段式烘烤的基本要求1.变黄阶段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
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
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
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变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
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份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份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内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
2.定色阶段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
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
房内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到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
烘烤烟叶水份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
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
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
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
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
根据简化后的三段式烘烤工艺,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整个烘烤的过程:点火后以每小时上升1℃升至干球38℃,湿球36℃变黄;当烟叶黄片青筋,凋萎发软时,以每两三小时升1℃达到干球54℃,湿球38℃~40℃定色;叶片全黄全干时,每小时上升1℃升至千球65℃~68℃,湿球42℃~43℃干筋。
2.2 变黄阶段变黄阶段主要有两个基本任务:主要任务是变黄后熟。
通过低温慢变软,慢变黄,促进烟叶叶内的物质充分分解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前体物,为烟叶的质量打好基础;另外适量的失水变黄,确保烟叶变黄程度和失水程度的协调。
在变黄的进程中烟叶逐渐凋萎变软,方便顺利定色,为烟叶的外观质量打好基础。
经过变黄阶段烟叶要有如下的变化:中、上部烟叶变黄程度接近十成黄,下部烟变黄程度达到90%左右,并且凋萎塌架、勾尖卷边、主脉变软。
变黄阶段中烟叶的变黄和干燥程度主要是靠干湿差大小控制,时间的长短调节,所以要稳干球,调湿球。
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升温,烟叶装炕前要打开炕门、天窗、地洞,使烤房内温度接近室外温度。
装满炕后,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稳烧小火。
以每一两个小时升1℃的速度升温到38℃保持干球温度为38℃,同时调整湿球温度,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2℃左右。
此时烟叶的变化开始在自动控制下加速进行。
为防止上下棚之间温差过大造成底青,在此阶段升温不宜过快;为防止烟叶失水不够,变黄过慢,消耗较多养分,此阶段升温也不能太慢。
第二步稳温,需要将干球温度稳定在38℃左右,维持干湿差2℃通过烧火来控制温度的高低,靠进热空气和出湿空气调节湿球温度差大小。
该阶段是烟叶主要变黄阶段,香气前体物或底物大量形成,烟叶完成后熟过程,烟叶变化达到目标要求。
在耐心等待烟叶变黄与凋萎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烟叶的变化情况。
要充分发挥天窗、地洞的作用,适时排湿,增加通风,扩大干湿温度差,保证黄干协调。
通常情况下不宜过早、过大地打开地洞,以防温度忽高忽低避免造成平面温度不均匀和底青。
贵州六盘水烟叶“三段十点”烘烤工艺贵州六盘水烟叶“三段十点”烘烤工艺是贵州烟草烘烤工艺的一种典型代表,也是中国烟草烘烤工艺的杰出代表之一。
该工艺以其独特的热处理方式和精湛的烟草熟化技术,使贵州六盘水烟叶具备了浓郁的香气、柔和的口感和浓厚的烟草口感。
“三段十点”烘烤工艺的名称中,三段指的是烘烤过程分为三段,而十点则指的是这三段烘烤过程中总共要掌握的十个要点,这些要点包括烟草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氮气含量、烟气流速等多个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通过工艺手段的调整,能够在烘烤过程中精确控制,从而使烘烤出的烟叶品质更加优良。
“三段”烘烤过程具体分为:第一段:清香型烘烤。
将烟叶在低温、低湿度下进行热处理,使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挥发出一些清香味道的物质,如挥发酸、酯类、萜类物质等。
这一段烘烤时间约为12小时。
第三段:熟化型烘烤。
将烟叶在适宜高温、适中湿度下进行热处理,使烟叶中的烟碱、多元酚等成分得到更加充分的复合变化,从而形成更为丰厚的烟叶香味和口感的基础。
这一段烘烤时间约为4小时。
1.热风温度: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热风温度,一般控制在105℃左右。
2.热风湿度:控制热风湿度,通常要控制在保持烟叶适宜湿度以内,一般为60%-70%左右。
3.热源控制:控制热源的类型和产生热量的大小等参数。
4.烟气流速:调节烟气流速,使其在烘烤室中均匀流动,保证烟叶温度均匀分布。
5.烟叶分层:合理地分层放置烟叶,使其受热均匀。
6.烟叶防潮:保持烟叶在烘烤室中的适宜湿度,避免烟叶过于干燥。
7.烟室温度/湿度监测:通过温度/湿度传感器等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烘烤室内的温湿度变化。
8.翻叶:注意适时翻动烟叶,使其受热均匀。
9.配套设备操作:注意烘烤室的通风、排气等配套设备的操作,保证烘烤室内空气流通。
10.烘烤过程中的质检:对烘烤后的烟叶进行质检,确保烘烤出的烟叶品质符合要求。
总之,“三段十点”烘烤工艺是一种完整的、系统化的烘烤工艺,它凭借严谨科学、精湛技艺、经验传承等因素,将优质的烟草原材料烤制成为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口感细腻的优质烟叶,为贵州烟草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一、变黄阶段1.技术关键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
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
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小时-℃/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
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
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
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
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
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
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
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1.技术关键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
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
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叶脱水和排除。
烤烟三段式烤制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doc烤烟三段式烤制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引言烤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烤制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对烟叶的质量和口感具有重要影响。
三段式烤制工艺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烟叶烤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三段式烤制工艺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烟叶烤制的核心技术。
技术关键烤房管理烤房是烟叶烤制的核心环节,烤房管理是烤烟质量控制的关键。
以下是烤房管理的关键要点:1. 温度控制:控制烤房内的温度是烟叶烤制的基本要求。
烤烟一般分为上火、定温和降温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温度需掌握好。
2. 湿度控制:湿度对烤烟的干燥和筋韧度影响很大。
烤房内湿度应适宜,避免烤烟过干或者有露珠现象。
3. 通风控制:通风是烤过程中水分排出和烟叶风味形成的重要环节。
烤房的通风要求合理,确保烟叶的烘烤均匀。
烟叶处理烟叶的处理直接影响烟叶的品质。
以下是烟叶处理的关键要点:1. 晾晒:在烟叶采收后,要先进行晾晒处理,将新鲜采摘的烟叶晾晒一段时间以去除多余水分。
2. 整包:烟叶在烤制前需要整包,即将烟叶按照一定规格进行包装,以便于后续的烤制操作。
3. 脱水:在烤制前,还需要将烟叶进行脱水处理,以达到烟叶烤制的要求。
烤制操作烤制操作是整个烤烟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操作不当会直接影响烟叶的质量。
以下是烤制操作的关键要点:1. 火力调节:烤制过程中需要根据温度要求调节火力,以确保烟叶烘烤的均匀和质量。
2. 烟叶摆放:烟叶的摆放要均匀,避免烟叶叠压过紧导致烤制不均匀。
3. 烟叶翻面:烟叶在烤制过程中需要定期翻面,以保证烘烤的均匀和质量。
4. 温度监控:烤制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控烤房的温度,以确保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结论三段式烤制工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烤烟烤制方法,掌握其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对于保证烟叶烤制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烤房管理、烟叶处理和烤制操作,可以提高烟叶的质量和口感,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本文对您理解和掌握烟叶烤制工艺有所帮助,祝您在烟叶烤制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烤烟三段式烘烤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烤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很多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为了提高烤烟的品质和产量,研究人员提出了烤烟三段式烘烤及配套技术。
下面将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 技术原理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是指将烤烟烘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处理。
首先是初烤阶段,主要是迅速脱水烤烟,以去除烟叶中的水分。
然后是中烤阶段,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使烤烟得到均匀的烘烤,增强烟叶的香气和口感。
最后是后烤阶段,此时烟叶已经较为干燥,需要通过控制温度来使烟叶经受烤烟的变化,从而形成独特的烟叶风味。
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通过适当的烘烤处理,以改善烤烟的质量。
2. 技术应用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该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烤烟的烘烤过程,使烟叶烤烟得更加均匀,减少烟叶的质量不均匀现象;其次,这种技术可以进一步改善烤烟的外观,使烟叶色泽鲜艳,增加市场竞争力;再次,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可以提高烟叶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来实现对烟叶中有害物质的减少,从而提高烤烟的品质和安全性。
3. 配套技术的应用除了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还有一些配套技术在烤烟的推广和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烟霉病的防治技术,这对于提高烟叶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烤烟受烟霉病侵害的概率,减少烟叶的损失。
其次是整蕾技术,通过对烟叶的适当整理,可以使烟叶外观更加美观,便于烘烤过程的控制。
此外,配套技术还包括肥料的合理施用、田间管理的规范执行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都能够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总结:烤烟三段式烘烤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烤烟烘烤过程和配套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烟叶的外观、口感和香气,提高烤烟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这些技术还能够减少烤烟的浪费,提高烟叶的利用率。
因此,在未来的烤烟生产中,应继续推广应用烤烟三段式烘烤及配套技术,以实现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概述烤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烘烤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烟叶的干燥程度、香气和口感。
烤烟的烘烤工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烤、反烤和推烤。
本文旨在介绍烤烟三阶段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初烤阶段初烤阶段的目标是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使烟叶开始逐渐变干。
以下是初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初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50℃至70℃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损失香气,过低的温度则会延长初烤时间。
应时刻监测烤烟房内温度并进行调整。
2. 通风控制:初烤阶段需要适当的通风来加速水分蒸发。
通风口的大小和开度需要根据烟叶湿度和温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持适宜的通风效果。
3. 烟叶摆放:将烟叶均匀地摊放在烤架上,避免叶片叠加和交叉。
烤架的高度应适当,以保证烟叶能够均匀地受热。
反烤阶段反烤阶段的目标是使烟叶内部的水分逐渐向外部扩散,加速烟叶干燥。
以下是反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反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55℃至75℃之间。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烟叶脱水不均匀,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烘烤时间。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
2. 湿度控制:在反烤阶段,烟叶的湿度逐渐下降。
应根据烟叶的湿度情况调整湿度控制装置,保持适宜的湿度。
3. 翻动烟叶:为了使烟叶脱水均匀,需要定期翻动烟叶,将底部翻到上部,上部翻到底部。
一般建议每隔2至3小时进行一次翻动。
推烤阶段推烤阶段是烘烤工艺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目标是使烟叶的水分达到理想的干燥程度,并形成独特的香气。
以下是推烤阶段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1. 温度控制:推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70℃至90℃之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变黄或烤焦,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烟叶的干燥速度和口感。
应持续监测温度并进行调整。
2. 通风控制:推烤阶段的通风应适度减小,以保持烟叶内部的相对湿度。
过大的通风量会加速烟叶干燥,影响烟叶的品质。
通风口的大小和开度应适当调整。
3. 烘烤时间:推烤时间需要根据烟叶的湿度和温度来确定。
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目前,正值烟叶烘烤季节,烟叶烘烤质量的好坏直接与烟农的种烟效益有关,也关系到后期的烟叶收购。
因此,如何灵活掌握和运用烤烟三段式烘烤技术,对提升烟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掌握关键温度点(一)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6℃、38℃、40℃、42℃,湿球温度35℃~37℃。
(二)定色阶段:干球温度46℃、48℃、50℃、54℃,湿球温度38℃~40℃。
(三)干筋阶段:干球温度60℃、68℃, 湿球温度41℃~43℃。
二、灵活掌握和运用三段式烘烤技术(一)变黄阶段1.变黄阶段的任务与目标:保持烟叶是有生命的活体,在酶的促进下进行生理反应,物质转化,使烟叶变黄并脱水凋萎,烟叶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发软,全叶柔软塌膀。
2.烘烤操作过程:①点火后烧小火,以0.5~1℃/小时将干球温度升到36℃后稳温,使烟叶叶尖叶缘变黄变软;再升温至38℃左右稳温,保持干湿差2℃左右,使烟叶变黄7-8成,即烟筋和筋两侧呈青色,叶基部微带青色;加大火力,以0.5℃/小时速度升温至41~42℃,湿球温度保持在36~37℃左右,使高温层烟叶完全变黄,凋萎发软并叶尖勾卷,低温层烟叶也达到8-9成黄。
②变黄阶段的最佳主变黄温度是38℃,这个温度应根据鲜烟素质进行调高或降低,对于干物质较少,水分较多的烟叶(下部叶、嫩黄烟、过熟及假熟叶),可适当调高变黄温度38.5℃、39℃、40℃、不要超过40℃,防升温不当烤青。
干湿差可适当拉大2.5℃、3℃、3.5℃、4℃等;而对于干物质较多,水分较少的烟叶,则应适当降低变黄温度37.5℃、37℃(对一些顶叶,由于结构较紧实,不易脱水,可把干球温度升到39℃,把烟叶内的水分逼到烤房后再把温度降至37℃,此时不能排湿),保持干湿差0℃、0.5℃、1℃、1.5℃。
(二)定色阶段1.定色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对烟叶残留的青色进行消褪(扫青),同时使全炕烟叶干燥定色(干片),烟叶达到黄片白筋、大卷筒。
2.烤烘操作过程:①先以1℃/小时升至45~49℃,稳温至黄片白筋小卷筒,再以1℃/1-2小时升到54℃,稳温至叶片干燥大卷筒,随着干球温度上升,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9℃,不要超过40℃。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流程
1、变黄期
以每小时1—2度的速度升温到35—38度,稳定较长一段时间,顶台烟叶黄片青劲叶片变软后转火,以2—3小时一度的速度升温到42—43度,湿度为35—37度,使二棚烟叶黄片青劲叶片变软,塌架后转入定色期。
2、定色期
以以2—3小时一度的速度升温到45—48度,湿度为3,7—39度,做到黄烟等青烟,使底棚的烟叶变成黄劲黄片勾尖卷边小卷筒(半打筒),下棚烟叶青劲黄片再以1.5—2小时每度德速度升温到54度,湿度39—40度。
稳温待全炕叶片全干,大卷筒后转入感劲期,延长54度有利于将颜色近于桔黄色。
3、 干劲期
以每小时1—1.5度的速度升温到67—68度,湿度41—42度,直到全抗烟叶干劲为止。
备注:停电后打开排湿口,稳定进气口和烟囱闸。
烘烤主要温度
1、 烟叶变黄起点温度35度
2、 烟叶变黄主要温度38度
3、 烟叶变黄间接温度44度,湿度39度
4、 烟筋变黄的温度45—49度,湿度39度
5、 烟筋变黄的间接温度50度,湿度39度
6、 叶片干燥的温度50—54度,湿度39—40度
7、 叶片干燥的间接温度55度,湿度40度
8、 烟筋干燥的温度66—67度,湿度42—43度
9、 烟筋干燥的间接温度68度,湿度43度。
烤烟三段式烘干工艺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点1. 简介烤烟三段式烘干工艺是一种常用于烟叶干燥的工艺方法。
该工艺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每段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以实现烟叶的逐渐干燥和烘烤。
本文将介绍烤烟三段式烘干工艺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2. 技术关键2.1 温湿度控制在三段式烤烟烘干工艺中,温湿度的控制是关键。
在前段,温度较低,湿度较高,主要是为了去除烟叶中的水分;在中段,温度适中,湿度略低,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干燥烟叶的内部;在后段,温度较高,湿度较低,主要是为了使烟叶变黄,增加烟叶的香气。
准确控制每个阶段的温湿度,可以保证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2.2 烟叶翻动和固定烟叶在烘干过程中需要经常翻动以均匀受热,避免过度干燥或局部受热不均。
翻动的频率和方式根据不同阶段略有差异,但整体原则是遵循翻动均匀、不损伤烟叶的原则。
同时,烟叶需要固定在烘干设备上,以避免风吹干燥的影响。
固定方式应考虑到烟叶形状和大小,保证每片烟叶都能够充分受热。
2.3 精细管理在烘干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细的管理,包括监测温湿度、记录烘干时间、检查烘干效果等。
通过定期监测温湿度,及时调整烘干设备的参数,以保持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记录烘干时间和烘干效果,对后续工艺和烟叶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3. 操作要点3.1 前段操作要点- 调整烤烟烘干设备的温度为50-55℃,湿度为60-70%。
- 将烟叶均匀放置在烘干设备上,避免重叠、堆积或相互遮挡。
- 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15分钟),将烟叶翻动一次,保证受热均匀。
3.2 中段操作要点- 调整烤烟烘干设备的温度为60-65℃,湿度为50-60%。
- 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30分钟),将烟叶翻动一次。
- 注意检查烤烟烘干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温度和湿度稳定。
3.3 后段操作要点- 调整烤烟烘干设备的温度为70-75℃,湿度为40-50%。
- 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45分钟),将烟叶翻动一次。
- 仔细观察烟叶的变色程度和香气强度,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烘干时间。
烟叶“三段五步式”烘烤技术
第一步,烟叶装炉后,应及时关闭进风洞和排湿窗,开始点火。
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33~34℃,适度稳温,再将温度升到36~38℃,压火稳温,湿球控制在35-36℃。
保持这个温、湿度使烟叶变黄5~6成黄,叶片变软。
使底层烟叶的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防止烤出青烟。
当一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为止。
第二步,以每3~4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1~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压火稳温,保持这个温、湿度,促使烟叶充分失水、凋萎、变软,呈略有勾尖卷边状态。
叶片变黄9成呈黄片青筋状态。
第三步,以每2~3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46~48℃,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压火稳温。
在此阶段,要求稳温8~12小时,加强通风排湿,使烟叶失水达到小卷筒状态,烟叶全部变黄,呈黄片黄筋状态。
第四步,以每2~3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52~54℃,湿球控制在39~40℃,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
第五步,以每1~2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干球
温度升到65~68℃,
(中下部叶65℃,中上部叶68℃),压火稳温。
60℃以后,应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湿窗。
湿球温度控制在42℃,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此阶段一定要控制湿球温度不能超限,以防出现烤红烟,温度超限,烟叶的香气将会受到严重损失。
烟地整理:烘烤结束后及时清除烟杆和烟地杂物、翻炕烟地。
及时连根拔除烟地内的烟杆、烟蔸(包括烟根)和残叶杂物等,晒干后春节前及早烧尽。
烤烟三段式烘烤流程的技术关键及操作要
点
1. 引言
烤烟是一种特殊的农作物,其烘烤过程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本文将介绍烤烟的三段式烘烤流程,并探讨其中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
2. 三段式烘烤流程概述
烤烟的烘烤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枯燥期、颜色发酵期和根流动期。
每个阶段的烤烟烘烤时间、温度和湿度都有所不同,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也各有侧重。
2.1 枯燥期
枯燥期是烤烟烘烤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
在枯燥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关键。
烟房内的温度应控制在45°C至55°C之间,湿度控制在40%至60%之间。
此外,通风要良好,确保烟叶蒸发的水分能够及时排出。
操作要点包括定时检查温湿度设备的正常运行、调整通风口的开度以及定期翻动烟叶。
2.2 颜色发酵期
颜色发酵期是烤烟烘烤的第二阶段,通过发酵过程使烟叶的颜色发生变化。
在颜色发酵期,温度的控制是关键。
烟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5°C至35°C之间。
此外,还需要留意湿度的变化,确保湿度在50%至70%之间。
操作要点包括定时检查温湿度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持室内通风畅通、控制烟叶的湿度以及定期翻动烟叶。
2.3 根流动期
根流动期是烤烟烘烤的最后阶段,主要是使烟叶内部的水分均匀分布。
在根流动期,湿度和通风的控制是关键。
烟房内的湿度应控制在60%至80%之间,通风要保持一定的流速。
操作要点包括定时检查湿度设备的正常运行、调整通风速度和通风口的开度以及定期翻动烟叶。
3. 技术关键
烤烟烘烤过程中的技术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温度控制
不同阶段的烤烟烘烤需要适宜的温度。
温度过高会导致烟叶烤焦,温度过低则影响烟叶的干燥速度和质量。
因此,合理控制温度
对烤烟烘烤非常重要。
3.2 湿度控制
湿度对烤烟的烘烤同样非常关键。
湿度过高会导致烟叶发霉,
湿度过低则会使烟叶发生裂纹。
合理调节湿度可以保证烟叶的质量
和口感。
3.3 通风控制
良好的通风可以使烤烟烘烤效果更好。
通风不畅会导致烟叶受
热不均匀,甚至影响烤烟的质量。
因此,正确调整通风口的开度和
通风速度非常重要。
4. 操作要点
在烤烟烘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4.1 定时检查设备
定时检查温湿度设备和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若发现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4.2 调整通风口和通风速度
根据烟叶的湿度和通风需求,灵活调整通风口的开度和通风速度,保证通风效果良好。
4.3 定期翻动烟叶
定期翻动烟叶有助于均匀地烤烟,并避免烟叶局部受热过度或
不足。
翻动频率和力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5. 结论
烤烟的三段式烘烤流程是烤烟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以及注意操作要点,可以提高烤烟的质量和口感,为烟农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技术关键的把握也是烟农在烤
烟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通过持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们
可以进一步完善烤烟烘烤技术,提高烟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对烤烟三段式烘烤流程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点的介绍,
希望对烟农在烤烟生产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