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4.93 KB
- 文档页数:2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烟叶的烘烤是烟叶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改变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性。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如下:1.根部烟叶的烘烤:根部烟叶较为薄嫩,容易失水和发霉。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0-12小时,使其叶面温度逐渐上升。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0%,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根部烟叶应呈现淡黄色,有清香气息。
2.茎叶烟叶的烘烤:茎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中脉和叶柄,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8-20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茎叶烟叶表面应呈现深黄色,有独特的茎叶香气。
3.中叶烟叶的烘烤:中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0-4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24-26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中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果香气息。
4.顶叶烟叶的烘烤:顶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5-50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0-32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顶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花香气息。
5.烟梗烘烤:烟梗是烘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位,因为烟梗内含有较高的水分和糖分,容易导致霉变。
烘烤时应将烟梗均匀摊放在烘烤炉中,控制温度在50-5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6-38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0-65%。
烘烤后的烟梗应呈现棕色,无霉变现象。
总的来说,各部位烟叶的烘烤要点包括控制温度、湿度和烘烤时间,使烟叶能够均匀受热,达到理想的烘烤效果。
同时,烘烤后的烟叶应具备相应的颜色和香气特性,符合市场需求。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烟叶品种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以保证烟叶的品质和口感。
烟叶采收烘烤技术一、烟叶采收烟叶采收后入烤原则是要达到一定成熟度、可以烤出有一定质量和价值的烟叶才能确定入烤。
要想烤好烟,先得采好烟,其中控制烟叶的采收成熟度至关重要。
(一)不同部位烟叶成熟特征1.下部叶:叶色基本为黄绿色-绿色,稍显现落黄,茸毛部分脱落,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2.中部叶:叶色黄绿色,叶面落黄7成左右,主脉变白发亮,侧脉1/2以上变白,叶面起皱,有时有成熟斑,茎叶角度增大。
3.上部叶:叶色淡黄色,叶面落黄8成左右,叶面多皱折,叶耳变黄,主脉乳白发亮,侧脉接近全白,黄白色成熟斑明显,叶尖叶缘变白下卷。
(二)采收原则每次采2片~3片,上部叶4片~6片成熟后集中采收或进行带茎烘烤。
把握各部位成熟度:下部叶适熟早采,采收的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成熟采收,采收的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
(三)采收时间通常上午采收烟叶。
多云、阴天均可整天采收烟叶;避免在烈日下采收烟叶;旱天宜采露水烟;雨天宜在雨停后采收;如果遇到田间烟叶出现返青时,等重新落黄后再采收。
(四)采收方法1.测算采收量:根据田间烟叶成熟度,参考烤房容量,按烤房最大装烤量的80%以上计划采收烟叶量为原则以减少烘烤能耗等损耗。
2.采收方式和时机:通常按同一烤房烘烤同一品种、采摘同一部位和同一成熟度的烟叶,并当天采摘当天装烤。
需两户以上烟农合烤时,选择种植时间、施肥水平和长势基本相近的烟叶合烤。
(五)烟叶运输与堆放烟叶采用装筐或装车运回,避免挤压和长距离运输。
堆放时将烟叶叶柄向下,叶尖向上堆放在凉棚内,平放堆高30厘米左右。
整体整齐堆放,便于编烟操作。
二、编烟上烤(一)编烟1.鲜烟分类:以成熟度为主,兼顾叶片大小、病残叶等分类。
2.编烟方式和方法:采用绑烟、串烟或夹烟方式,分别进行烟叶编竿(或夹烟),同竿(夹)同质。
编烟时叶基对齐,编扣(夹)牢固,束间距离均匀一致。
编好的烟挂于阴凉处,避免泥土污染、暴晒、挤压、雨淋。
3.编烟数量:按计划采收量,计算编竿数量。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1. 选好烟叶可太重要啦!就像挑选手下的精兵强将一样,你得仔细着点呀!你想想看,要是一开始就选了不好的烟叶,那后面再怎么努力烘烤能好到哪儿去呢?例子:咱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把那些不咋样的烟叶拿来烤,得选那些长得饱满、色泽好的,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嘞!2. 温度控制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呀!这就好比掌握火候做饭,得恰到好处才行!温度太高,烟叶全给烤焦了;温度太低,又达不到效果。
例子:你说要是做饭火大了是不是就容易糊锅呀,烘烤烟叶也是一个道理呀,可得小心把握这个温度呀!3. 湿度调节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像咱身体需要适宜的环境一样重要!湿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哟。
例子:你想想如果环境太潮湿或太干燥咱是不是会不舒服呀,烟叶也是一样的呀,得给它合适的湿度。
4. 通风也很关键呢,不然怎么让烟叶舒舒服服地烘烤呀!这就像人要呼吸新鲜空气似的!不好好通风,那不得憋坏啦。
例子:你在一个不通风的地方待久了是不是憋闷得慌呀,烟叶也需要良好的通风呀!5. 时间把控可要精准呀!可不能太短或太长了,就像跑步比赛,得掌握好节奏呀!太短了烟叶没烘好,太长了又会受损。
例子:跑步要是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对不对,烘烤烟叶的时间也是一样的道理呀!6. 烟叶的摆放也有讲究呢,不能乱摆一通!就像把东西整理整齐一样,要让它们都有合适的位置。
例子:你看你房间要是东西胡乱摆放多乱呀,烟叶也是要好好摆放才能烘烤得更好哟。
7. 时刻关注烟叶的变化,这可太重要啦!就如同关心好朋友的状态一样,稍有不对就得赶紧调整。
例子:要是你的好朋友有点不舒服你是不是会马上关心呀,对烟叶也是这样的呀。
8. 烘烤完成后也不能大意呀!要好好检查检查,这就像考试结束后再检查一遍试卷一样。
例子:考试完你都会检查一下吧,烘烤完烟叶也得认真检查呀,确保质量棒棒的呢!我觉得呀,要想烤出好的烟叶,这些关键技术要点一个都不能忽视,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做,这样才能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果呀!。
烟叶烘烤技术近年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烟农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烟叶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
田间获得的优质叶片,如果没有科学的调制过程与之配合,也很难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质烤烟。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烟叶烘烤调制过程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步骤。
科学的烘烤调制技术是以烟叶的成熟采收、烤房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科学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基础的。
一、烟叶的成熟采收(一)成熟采收原则。
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127;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宜4~6片叶成熟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炕收烤。
烟叶采收后不曝晒、不挤压,确保鲜烟质量。
(二)成熟的一般标准。
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茸毛脱落。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上部叶成熟时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三)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宜在早上和上午进行,以利对成熟度识别。
旱天采露水烟,以利保湿变黄。
烟叶成熟后,若遇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
若降雨时间较长并出现了返青烟,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行采收。
(四)合理编竿装炕。
1、绑竿,要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
按1.5米长标准竿计,&127;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12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
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叶片,编烟数量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增加。
2、配炕与装炕a、配炕为确保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内要装同一品种、同样栽培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
b、装烟装烟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严禁拥挤,以利于通风。
以竿距20~25厘米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
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及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者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当加密。
当前下二棚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近期降雨多,下二棚烟叶内含物质较少,含水量较大,烘烤中易变黄,难定色,根据下二棚烟叶的烘烤特性,提如下建议:装炉要求:采收成熟落黄好的烟叶,搞好鲜烟分级,装炉不要过密,每炉装烟280竿,每竿绑烟80朵,每朵2片。
变黄阶段,注意边变黄边失水,失水变黄协调一致,低温时间不易过长。
点火后,以每小时1°C的升温速度6-8小时将干球温度升到38°C,将湿球温度调控为37°C,稳温10-12h,风机低速运转,然后以每小时1°C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0°C,湿球温度调整为38℃,稳温24h左右,风机高速运转,此时中层烟叶变黄达7-8成,叶片柔软。
以每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升至42℃,湿球控制在37℃,稳温18-20h,叶片黄片青筋,主脉变软,叶片塌架,高温层部分烟叶有勾尖现象。
以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5℃,湿球控制在36-37℃(鲜烟素质好的37℃,素质差得36℃),稳温10h左右,中层烟叶勾尖卷边。
以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47℃,湿球控制在36-37℃,稳温10h左右,全炉烟叶主脉变黄,勾尖卷边小打筒状态。
以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50℃,湿球控制
在37℃,稳温4-6h,全炉烟叶呈现小卷筒。
以2小时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52-53℃,湿球控制在38℃,稳温10h以上,全炉叶片全干,呈大卷筒状态。
以每小时大于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从60℃升至68℃,湿球42-42℃,稳温至烟筋全干。
浅谈烤烟烘烤技术关键温度要点烟草在线专稿为进一步落实科学烘烤工艺,就当前烤烟烘烤技术,根据笔者在基层多年经验,在此仅供烟农朋友作参考。
一、采收成熟标准烟叶烘烤采收成熟标准是:下部烟适熟早采(叶色稍退、茎叶角度90°)、中部叶成熟采收(叶色黄绿各半、茸毛脱落、主脉2/3发白)、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叶色以黄为主、主脉发白、茸毛脱落)、顶叶充分成熟3-5片一次性砍烤。
二、烘烤技术温度关键点1、把握36℃前烘烤时间。
如果36℃前烘烤时间长,易使烟叶硬变黄,烤后烟叶薄,甚至糟片烟叶多。
问题是:一是第一烤烧火升温难,烤房烤前未空烤;二是怕顶层叶耳烤青,风机开开停停,引起升温不及时,烟叶失水不足;三是部份煤炭质量不行,引起烧火升温难;四是转火不及时,引起掉温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认真把握好烧火要点,及时进行加煤、转火,确保升温、稳温及时。
2、把握烘烤中关键点。
烟叶烘烤的关键就是烟叶变黄期,即42℃前的烘烤温湿度、烘烤时间及风机开启的把握,关键点:一是38℃结束时,二棚烟叶主脉变软,烟叶变黄达8-9成,二是42℃烘烤结束时,烟叶失水主脉变软,烟叶变黄9-10成。
如失水达不到要求,要提前2-3小时进行处理,即:适当调低湿球0.5-1℃,多开高档,确保烟叶失水达标准;如变黄慢,适当提高湿球、延长烘烤时间,确保烟叶变黄。
3、把握变黄时间要点。
一般下部烟叶变黄时间55-60小时;中部烟叶60-63小时;上部烟叶65-67小时;判断变黄时间长短要看叶基部含青程度,叶基部含青程度较高的变黄时间要长,反之则短。
采黄往下限靠,采青往上限靠。
若含水量大,缩短1-2小时,连续干旱少雨延长1-2小时。
4、把握烤房装烟量。
装烟多少是决定烤烟各阶段烘烤时间、风机高低档使用、用煤等的关键因素,一定要根据烤房容量装烟,大型密集烤房18-20亩,中型密集烤房12-15亩,小型密集烤房8-10亩。
5、把握38℃前烘烤时间。
38℃前的烘烤时间中下部烟40-45小时、上部烟叶达到45-52小时,使烟叶的变黄与失水达到协调,变黄8-9成、叶片变软状态。
烤烟烘烤技术及重要点烟叶烘烤是调制烟叶抽出特定香气、口味和发黄度的步骤之一,是制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不仅改变烟叶的颜色,同时还改变烟叶中微量物质的含量,这一步极为关键。
一、烟叶烘烤的技术要点1.烟叶烘烤的温度温度是影响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温度太低,就会导致烤烟质量较差;如果温度太高,就会导致烤烟出现焦味,影响味道。
一般来说,烤烟的温度最低可以达到80℃,最高可以达到140℃,但是根据不同的烟叶品种,温度会有所不同,有的需要微妙地控制温度,甚至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的温度。
2.烟叶烘烤的时间时间也是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时间过长会导致烟叶发黄程度过高,影响烟叶的香味;如果时间过短,烟叶发黄程度过低,烟叶的香气和口感无法得到最佳改善。
一般来说,烤烟的时间要根据烟叶的品种和温度来定,一般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至2小时内。
3.烟叶烘烤的湿度湿度也是影响烘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湿度太低,会导致烟叶发黄程度较低;如果湿度太高,会导致烟叶过于发胖,烟叶的口感和香气都会受到损失。
一般来说,烟叶烘烤的湿度通常在50~70%之间,当然也有时依据烟叶品种及温度来控制湿度,使烘烤质量更为良好。
4.烟叶烘烤的空气流速烟叶烘烤过程中的空气流速也是影响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空气流速过弱,会导致烟叶表面湿度和温度过低,无法达到良好的烘烤效果;如果空气过于猛烈,会导致烟叶表面层的对流作用过强,导致烟叶的颜色不均匀,味道较差。
一般来说,烟叶烘烤时的空气流速需要保持在3~6公斤/米/时之间,烘烤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空气的流量,以获得良好的烘烤质量。
二、烟叶烘烤如何控制质量1.烟叶烘烤前烟叶备料烟叶备料是影响烟叶烘烤质量的重要因素。
烟叶备料前需要按照烟叶的质量品种,把烟叶分类放入不同的容器,烟叶在整块装烤时,尤其要注意质量要根据烟叶品种分类处理,以确保每种烟叶都能获得最好的烘烤效果。
2.烟叶烘烤后的温度控制控制烟叶烘烤的结束温度也是决定烟叶的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成熟采收与烘烤技术由于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品牌扩张,对烟叶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调制到分级扎把,环节众多,技术性强,因此在烟叶的成熟采收和烘烤上,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水平。
那如何完成烟叶的采收与烟叶的烘烤呢?我们说在烟叶的采收上,采青、过熟烟叶,烘烤容易烤出青烟和杂色烟叶,因此对烟叶的成熟度掌握至关重要。
首先认识一下烟叶各部位的成熟特征:一、下部烟叶的成熟特征●由于生长生理规律的作用,该部位烟叶的养分常被向上输送,加上下部叶处于郁蔽不透气,光照不足的状况,无法实现烟叶的最佳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不能像中、上部叶那样呈现明显的正常成熟规律。
(旁白)实践证明,适当提早采收下部烟叶,不仅能保证烟叶质量,而且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提高上等比例。
●采收掌握标准是:主要按叶龄来判断,一般叶龄在到50天后,(封顶后5至10天),脚叶当叶面青色略退,即为成熟采收。
下二棚当叶色由绿变为黄绿,主脉变白,茸毛稍退,略见成熟即可为成熟采收。
二、中部、上部烟叶的成熟特征●中部烟叶的成熟标准:叶面落黄8层左右,当叶色浅黄或有黄色斑块,主脉全白,支脉1/3—2/3变白,叶基部微黄,叶尖叶缘下垂。
具备明显成熟特征,方可采收烘烤。
●上部烟叶营养充实,成熟缓慢,必须坚持达到充分成熟时才能采收。
采收标准是叶面呈浅黄色至淡黄色,达9层黄左右,有黄至黄白色成熟斑块,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变白,叶基部浅黄,充分显现成熟特征时才能采收三、烟叶采收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1、烟叶采收时间:若遇多云阴天整天均采收,以午后采收最好,雨天不宜采收,晴天干旱天宜早晨、傍晚采收;含水量大的下部叶应待露水干后或下午采收,含水量小的上部叶应在早晨带露水采收;避免强光下或晴天中午采收,防止烟叶被阳光灼伤,失水多难以烘烤变黄。
●2、采收方法:采收时要保持统一眼光,一般情况每株烟每次采收2—3片叶,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做到不漏行,不漏株、不漏叶,采收结束,将叠放整齐的烟叶收集起来,叶尖朝里,叶基向外,装在箩筐或车上,用遮物盖上,防止日晒,要做到不沾泥土,不压伤,轻拿轻放,保持叶片洁净。
下部叶适熟早采技术要点及烘烤措施一、下部烟叶的生长特点及成熟标准下部叶包括脚叶和下二棚烟叶,一般叶片5-6片。
脚叶在生长前期处于光照、通风较好的条件下,故干物质积累较多,叶片较厚,但生长后期由于受其上方叶片的遮蔽和养分外运(顶端优势),容易提早落黄,当叶面青色略退,即为成熟。
下二棚叶生长条件较差,并受顶端优势的影响,叶片较薄,水分大,成熟快,适熟期短,叶色由绿变为黄绿,主脉变白,茸毛稍退,略见成熟特征即为成熟。
二、下部叶常规采收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下部叶常规采收方法表现为一是采收过熟,二是采烤次数多,一般每次采收1-2片,增加了烘烤环节,用工较多;在烘烤过程中变黄时间快。
烤后烟叶颜色淡、身份薄、香气不足,杂色烟比例高、烟叶产量低;同时由于下部烟叶采收过晚,导致下部叶内营养物质向中上部叶片转移,使上部叶厚度增加,成熟推迟,烤后叶片较厚,挂灰严重、杂色烟比例大,烟叶可用性低。
三、下部叶采收原则一是坚持下部叶适时早采,打顶后7-10天内采收下部叶。
即叶色以绿色为主,稍有转黄,叶尖显黄色时采收。
二是实行下部5—6片叶一次性采收:叶色稍转黄绿色,主脉变白,茸毛稍退,略见成熟特征,即为成熟,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四、下部叶适时早采的优点下部叶适时早采,一方面可有效减少下部叶积累的养分向中上部叶转移,减少自身养分消耗,有利于下部叶产、质量的提高。
二是下部叶适时早采后,可明显改善中部烟叶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中部叶品质的提高;三是下部5-6片叶一次性采收可大大减少烟叶采收次数,降低烘烤环节劳动力投入;四是实行下部叶适时早采,减少了下部叶养分向上部叶转移,可促进上部叶落黄成熟,减少上部叶的烘烤难度,有利于上部叶可用性的提高。
五、采收时间和方法打顶后7天左右进行第一次采收,待下部叶采烤完后停烤7~10天左右采烤中部叶;中部叶采烤结束后再停烤10~15天采烤上部叶。
按目前采收时间,下部叶提早 7 天左右,中部和上部叶分别推迟7~10天比较适宜。
下部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下部烟叶烘烤是烟草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下是下部烟叶烘烤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1.温度控制:烘烤过程中,要控制合适的温度。
一般来说,初期温
度较低,逐渐升高,最后再降温。
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到烟叶的质量和口感。
2.湿度控制:湿度是烘烤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适当的湿度能
够保持烟叶的柔软度和香气,防止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3.空气流动:烟叶烘烤过程中要保证空气的流动,以便将热量均匀
地传递到烟叶表面。
通过控制空气流动,可以避免烟叶的局部过热或过度干燥。
4.烟叶排列方式:烟叶在烘烤室内的排列方式也很重要。
烟叶之间
应保持适当的间隔,以便空气能够顺利流过,并使得烟叶均匀受热。
5.时间控制:烟叶烘烤的时间要根据烟叶的品种和湿度来进行控
制。
过长的烘烤时间可能导致烟叶过干,而过短的时间则可能导致烟叶未完全熟化。
6.烟叶质量监控:在烘烤过程中,需要对烟叶的质量进行监控。
可
以通过观察烟叶的颜色、触感和气味等指标来评估烟叶的烘烤程
度和质量。
7.温度和湿度记录:为了确保烘烤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应该记录
烘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