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临床检验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7.61 KB
- 文档页数:3
摘要:临床诊断是兽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预防动物疾病的前提诊断措施,更为疾病的判断和预防工作奠定基础。
在临床兽医诊断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诊断体系,依据动物的病症对动物的疾病类型和原因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效果。
本文阐述了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具体步骤。
兽医临床诊断需要接触病畜,或者了解牲畜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群体状况,不断调查和发现牲畜的生病状况、发病原因以及特点,从而为后期的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兽医诊断技术也在进步,准确诊断之后可以帮助动物恢复健康。
1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1.1 通过问答了解病畜的病史和生活状况主要了解动物的发病时间和发病地点,进食前发病还是进食后发病,个体发病或是群体发病,发病地区有无发病史等。
患病动物病后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恶化情况,患病动物是否用药,用药的过程等。
在发生大型的疾病之前,地区是否有群体疾病发生。
了解养殖户的饲料喂养情况和具体管理情况,了解具体的预防接种以及环境情况,通过问诊的方式能够了解动物的患病情况,之后判断动物是患有何种疾病。
1.2 视诊兽医通过肉眼观察或者在机械设备的帮助下查看动物异常情况,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动物采取特定的措施,有些动物可能站立困难,需要做疼痛检查,否则让动物自然站立就可检查。
兽医站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动物,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发现异常之后可进一步仔细观察。
兽医通过观察精神状态、外表皮肤和皮肤中是否有溃烂等现象来判断疾病。
1.3 触诊兽医通过触摸患病动物或者借助工具的作用对牲畜的患病部位进行检查,包括直接触诊,即浅部触诊、深部触诊和冲击触诊等。
首先,浅部触诊,兽医通过手轻放于体表且不去按压,该种方法能够判断患病动物的外部特征以及心跳情况。
其次,深部触诊。
兽医使用较大力气对需要诊断的部分进行按压,观察诊断部位的病变情况、发病形状和大小等,主要用于检查肿胀和脉搏等。
最后,冲击触诊。
兽医使用手用力触压,一般检查胃部的情况和腹水情况。
小动物影像技术临床应用方案?
答:小动物影像技术临床应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根据小动物的具体病情和需要检查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进行检查。
例如,对于骨折等骨骼问题,可以选择X线或CT检查;对于心脏、肺部等内脏器官的问题,可以选择超声或MRI检查。
2.准备小动物:在进行影像检查前,需要对小动物进行适当的准备。
例如,对于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小动物,需要提前进行禁食、禁水等准备;对于需要进行特殊体位检查的小动物,需要提前进行训练或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
3.进行影像检查:根据选择的影像技术和检查部位,对小动物进行相应的影像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小动物的安全和舒适,避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痛苦。
4.分析影像结果:在获得影像结果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需要具备专业的影像诊断知识和技能,以便准确判断小动物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5.制定治疗方案:根据影像结果和分析,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该考虑到小动物的病情、年龄、体重、品种等因素,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
此外,小动物影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研发等领域。
例如,利用小动物光学成像技术,可以对肿瘤、炎症、感染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等的治疗药物进行药效学评价;对治疗药物在动物体内的靶向分布、组织代谢及降解过程等进行研究;对治疗药物进行整体动物毒性及毒理机制研究等。
总之,小动物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小动物医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1篇一、实验名称医学检验动物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医学检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原理医学检验是通过检测生物体中的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等指标,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疾病或潜在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以动物为模型,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鼠4只(2雌2雄)。
2. 仪器:灌胃器2个、注射器4个、酒精、棉球、生理盐水、小鼠固定器1个、大鼠固定器1个。
3. 试剂:生理盐水、抗生素、实验药物、实验指示剂等。
五、实验步骤1. 抓取和固定1.1 抓取:左手抓小鼠的尾根部。
1.2 固定:左手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和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
同样操作将大鼠抓取和固定。
2. 性别鉴定2.1 抓取和固定小鼠。
2.2 观察肛门与生殖器间的距离和二者之间的毛发。
雄性:距离长,毛发密;雌性:距离短,毛发稀疏。
同样鉴别方法,重复鉴别大鼠。
3. 给药3.1 灌胃法:按正确方法用左手抓取和固定小鼠,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
固定后,右手持接灌胃针的注射器吸取药液,将针头从口角插入口腔内,然后用灌胃针头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管成一直线,再将灌胃针头沿上腭壁轻轻进入,转动针头刺激动物吞咽,然后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
当感觉有落空感时表明灌胃针可能进入胃内,向外抽动注射器活塞,感觉有负压,此时可将药液灌入。
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
3.2 注射给药:皮下注射,用左手抓取和固定小鼠,右手持注射器吸取药液,从皮下注射入小鼠体内。
4. 实验操作4.1 生理指标检测:测量小鼠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
4.2 生化指标检测:采集小鼠血液,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
4.3 遗传指标检测:提取小鼠DNA,进行基因检测。
4.4 免疫指标检测:检测小鼠的免疫细胞数量、免疫功能等指标。
2019年第3期(总第208期)_中4! &塚家^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及诊断步骤赵秀荣(甘肃省山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4100)中图分类号:S854.4 文献标识码:B 兽医的诊疗对象是无法与兽医人员进行有 效沟通的,这是我们与普通医生工作的区别,由此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比较高的难度。
但是,受 益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兽医工作发展至今 的经验累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动物恢 复健康。
因此,这些方法、技巧决定了我们的诊疗 效果,对诊断方法和步骤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是 非常有必要的。
1兽医临床诊断基本方法1.1论证诊断法我们把通过某种证据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性 进行判断的行为称为论证。
因此,论证诊断法就是兽医通过对动物表现出的患病症状进行观察 和信息收集,分析其症状的诊断方法。
论证诊断 法诊断步骤大致分为:观察症状!分析主次要症状!根据主要症状设想疾病!比较并分析主要症状和设想疾病类型。
在最后一'步中,如果主要症状能够被我们设想出的疾病解释,则表明不存 在矛盾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此次分析建立兽医临 9%床诊断。
一般兽医在具备较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 t验时,往往更倾向于应用此种诊断法,特别当患 #病动物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患病症状时,此方法更"为适宜。
但是笔者要强调,如果兽医经验不足,病论症不明显或者疾病尚未充足表现时,要慎用此方 法。
因为,笔者调研发现,这种情况下生搬硬套书 本知识对病患进行诊断往往忽略了疾病的针对 性分析,主观臆断下造成误诊。
1.2鉴别诊断法有些疾病在刚发病时,临床表现往往不能完 全代表此种疾病。
因此,在寻找诊断依据时往往 难度比较大,这个时候易采用鉴别诊断法对患病 牲畜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法是疾病可能性之间的 相互鉴别,也就是根据患病牲畜的患病主要症状 或者若干重要症状,推论出若干种可能性疾病,再把这些可能性疾病进行鉴别一一排除,最终得 出最小范围内的几种或一'种疾病。
常⽤兽医实验室诊断⽅法附录三常⽤兽医实验室诊断⽅法对于家畜的⾎液、尿液、粪便等,进⾏物理、化学检查,或借助于显微镜,以观察其有形物质及细胞,经常能得到关于临床诊断所需要的重要材料或数据。
所以,临床检验是⼀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段。
临床兽医师除了必须了解常⽤临床检验的应⽤时机和解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外,还要能够亲⾃操作。
在进⾏检验⼯作时,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反复实践,⼒求准确。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防⽌差错。
并将检验结果应和系统的临床检查密切结合,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液检验⾎液常⽤检验项⽬有:红细胞沉降速率(⾎沉)、⾎红蛋⽩含量及红细胞压积的测定,红细胞计数、⽩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等。
(⼀)⾎液的采取与抗凝采⾎的部位和⽅法根据检验项⽬、所需⾎量和动物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细⾎管采⾎法、静脉采⾎法和⼼脏采⾎法。
【⽑细⾎管采⾎法】常⽤⾎液检验项⽬中除⾎沉测定和红细胞压积测定需较多量的⾎液外,其他各项测定⽤⾎量较少,均可在⽿尖、⽿缘及⽿静脉处按⽑细⾎管法采⾎。
采⾎前,先将局部剪⽑,要尽量剪短,再⽤酒精棉球消毒,待酒精挥发、⼲燥后,⽤消毒的⼲燥针头迅速刺⼊消毒部位约2~3mm深,让⾎液⾃然流出。
如⾎液不易流出时,可在刺⼊部的上⽅稍加按压,但勿⽤⼒强挤,以免混⼊过多的组织液。
开始流出的第1滴⾎,可⽤于制作⾎⽚;然后⽤⼲棉球擦去局部的剩余⾎液,利⽤重新流出的第2滴⾎液作红、⽩细胞计数和⾎红蛋⽩测定;若利⽤第3滴⾎液时,仍然要将第2滴⾎液的剩余部分擦⼲,使局部⽪肤⼲燥,否则以后流出的⾎液易分散,不能形成滴状,不易吸取。
对⽝、猫等⼩动物⽿缘采⾎时,可在局部剪⽑、消毒后,涂布⼀层凡⼠林,然后在局部刺⼊,流出的⾎液易成滴状,便于吸取。
利⽤⽑细⾎管⾎液时,取⾎动作要迅速,可做多项测定,如果操作不熟练,动作缓慢往往引起⾎液凝固。
利⽤⽑细⾎管⾎液作多项测定时,⼀般应先作红细胞计数测定,后作⾎红蛋⽩或⽩细胞数测定。
【静脉采⾎法】马、⽜、⽺可由颈静脉采⾎(具体部位和⽅法,见注射法部分)。
2018年第9期 吉林畜牧兽医·经验交流·JingYan JiaoLiu不同采血方法在犬、猫临床检验中的应用陆 阳,宋斯伟,李金霞,郭塞薇,冯 洋,李 颖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血液检查是兽医临床中常见的检查方法,对于宠物的疾病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兽医临床上常采集宠物静脉血进行血液检查,采集到血液的品质会对血液检查的准确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将吉林大学附属动物医院针对不同体型犬和猫血液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总结对比,报道如下。
1 材料1.1 动物来源2014年至今,吉林大学附属动物医院(后文简称我院)来诊病例。
1.2 器材止血带;棉签;医用酒精;止血钳(弯);采血托盘;猫包;嘴套;伊丽莎白圈;一次性采血针(7号针头);5 mL真空采血管。
2 采血方法临床上在对犬、猫进行血液检查时,根据体型大小分别选择颈外静脉、前臂头静脉、隐静脉和股静脉等部位进行采集血液。
2.1 颈外静脉采血颈外静脉比较浅在犬、猫的颈侧部皮下颈静脉沟内,该血管较粗大、走向较直、在颈前半部由肩胛舌骨肌将其和与之伴行的颈总动脉隔开,故该血管的前半部适合用来对幼年犬、猫或血管较细的品种进行采集静脉血。
颈外静脉血管的解剖学位置决定在利用该血管采血时犬、猫的颈部必须向前伸直,同时该类型的宠物体格娇小柔弱,比较敏感,故应有助手在头侧保定。
颈外静脉不能通过使用止血带结扎使之显露,采血前先行剃毛,便于确定血管位置。
剃毛完成后,用手按压近心端,皮肤可见明显的纵行隆起,用酒精棉球消毒同时进一步刺激血管隆起,确定血管的位置和深度,对于某些血管游离性较大的犬猫可用手辅助固定血管。
在远心端进针,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约40°夹角,针头斜面向上;针头进入血管管腔后阻力变小会有“透过感”,采血针可见血液回流。
此时使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变小至平行,继续推进采血针一小段距离,确保针头完全进入血管,进针长度可根据犬猫的情况自行把握,然后即可使用注射器或采血管进行采血。
兽医临床诊断学中的动物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关于动物健康与疾病诊断的学科。
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动物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动物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其在兽医临床诊断学中的应用。
一、动物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动物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是通过对动物体内外的生理、生化、免疫和遗传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以获得病因、病情和疾病进行准确定性诊断的一种方法。
通过临床检验,医生可以获取动物的体内信息,从而帮助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动物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的常用方法1. 血液检验:血液检验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对动物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可以获取有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等指标的信息。
例如,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动物的贫血程度,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
2. 尿液检验:尿液检验可以用于判断动物的肾脏功能、水平衡和排泄功能等。
通过检测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等指标,医生可以了解动物身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等异常,可能提示动物存在泌尿系统的疾病。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波、CT扫描、磁共振等方法,通过对动物体内器官和组织的影像观察,医生可以发现异常结构和病变。
例如,通过X线片可以检测动物骨骼、肺部和胸腹腔等部位的病变,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腹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4.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对动物组织和器官进行取样,经过加工和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判断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诊断动物肿瘤、感染及其他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三、动物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在兽医临床诊断学中的应用1. 疾病诊断:动物临床检验与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通过血液检测可以确定动物是否贫血,进而分析贫血的原因,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动物临床检验方法
动物临床检验方法是指在医学领域中,通过对动物进行检验和试验,以获取有关动物健康状况、疾病诊断或治疗效果的相关信息。
合理选
择和正确使用动物临床检验方法对于实现动物健康管理、提高动物医
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动物临床检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进行
详细探讨。
一、动物临床检验方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测试项目,动物临床检验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分类:
1. 生化检验方法:生化检验方法可以通过血液、尿液、腹水等样本
的生化参数来评估及监测动物体内的生命体征、器官功能和病理状态。
常用的生化检验方法包括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电解质浓度分析、肝功
能检测等。
2. 血液学检验方法:血液学检验方法主要通过对动物血液样本的分
析来评估动物的血液系统功能和疾病情况。
常见的血液学检验方法包
括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3. 免疫学检验方法:免疫学检验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动物体内免疫反
应相关指标来评估动物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包括ELISA法、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术等。
4. 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动物体内外
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帮助确定动物是否感染了病原微生物以及病原
微生物的种类。
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
病毒检测等。
5. 分子遗传学检验方法:分子遗传学检验方法通过对动物DNA或RNA的分析,帮助诊断遗传性疾病、肿瘤标记物等。
常见的分子遗传
学检验方法包括PCR技术、基因测序、荧光原位杂交等。
二、动物临床检验方法选择的原则
在选择动物临床检验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确定检验目的:首先需要明确所需获取的信息目标,如疾病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2. 可行性和准确性:选择的检验方法应该是可行的,能够在实际操
作中得到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同时还要考虑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经济性和时间效益:在选择动物临床检验方法时,还需要考虑经
济性和时间效益,避免选择过于昂贵或耗时过长的方法,尽量在保证
结果准确的前提下选择更经济、高效的方法。
4. 安全性和伦理道德:动物临床检验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动物福利和
伦理道德的要求,避免对动物造成过大的伤害或痛苦。
三、动物临床检验方法的应用
动物临床检验方法在动物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疾病诊断:动物临床检验方法可通过测定动物生化指标、血液学
参数、免疫学指标等,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2. 治疗效果评估:动物临床检验方法可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
依据,如通过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3. 疫情监测:动物临床检验方法可以用于疫情监测和控制,如通过
检测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存在来判断某一动物群体是否受到感染。
4. 育种选择:分子遗传学检验方法可以帮助进行育种选择,筛选出
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动物作为繁殖对象,以提高品种的遗传特性。
结语
动物临床检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动物医疗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
要影响。
在选择方法时,应考虑检验目的、可行性、准确性、经济性、安全性和伦理道德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和正确应用动物临床检验方法,可以为动物健康管理和医疗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