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6.82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细胞1. 细胞的基本结构(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和功能。
2. 细胞的生物膜的构成与结构以及生物膜的运输方式。
3. 细胞的代谢活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 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和作用。
5. 细胞的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特殊性质、重要性、卵母细胞和精子的形成以及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二、组织器官1. 植物的器官和组织(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细胞组成的组织和器官(表皮、肌肉、骨骼、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以及感觉等结构和功能)。
三、生物进化1. 个体遗传特征的形成和变异、遗传变异的作用。
2.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自然选择、生存与繁殖能力、群体遗传、遗传漂变和突变)。
3. 进化类别(微进化和宏进化)。
4. 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
四、生命活动1. 维持生命活动的水的作用和调节。
2. 细胞的新陈代谢。
3. 呼吸作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机制。
4. 光合作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机制。
5. 生物的营养分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转化。
6. 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结构、作用和调节。
7. 生物节律的概念、作用和调节。
五、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意义、种类和保护。
2. 草原、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的特征和作用。
3. 生态位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4. 生态平衡和生态危机的概念、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六、遗传与变异1. DNA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遗传符号的含义和基本规律。
3. 遗传物质的变异和突变。
4. 基因工程和遗传检测的应用。
七、生态环境1. 生态环境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2. 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和防治。
3. 生物入侵、生物资源的开发、动植物保护、生态旅游等实际问题。
以上是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生物作为一门科学,以生命现象和过程为基础,主要涉及的是生命现象和生态环境的形成、发展、演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具有多学科的交叉性。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一、细胞的分子组成1.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 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等。
-主要元素:C、H、O、N、P、S。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2.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3. 蛋白质-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含有S 等。
-基本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H- |- NH₂—C—COOH- |- R-氨基酸的种类:20 种。
-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能:-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催化作用:酶。
-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调节作用: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免疫作用:抗体。
4. 核酸-组成元素:C、H、O、N、P。
-基本单位:核苷酸。
-核苷酸的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
-核酸的种类:- DNA(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
- RNA(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核酸的功能: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 糖类-组成元素:C、H、O。
-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
-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等。
-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
6. 脂质-组成元素:主要是C、H、O,有的还含有N、P。
-分类:-脂肪: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
-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 D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高一考试生物重要知识点一、细胞与生命活动在生物学中,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其中细胞膜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调节物质进出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包含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细胞分裂与遗传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在有丝分裂中,细胞依次经过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最终形成两个相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
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以细胞质分裂为主要过程。
遗传是生物种群演化的基础,包括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物质是DNA,由碱基、糖、磷酸组成,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遗传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信息的功能片段。
三、遗传与进化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基因表达实现。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
转录是DNA转变为mRNA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mRNA转变为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
进化是生物种群的演化过程,主要由变异和选择两个因素推动。
变异是物种内个体间产生的随机性变化,可以分为突变和性状变异。
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通过对适应环境的生物进行选择,从而促进有利性状的逐渐积累。
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
植物的内环境因素包括激素、光照、温度和水分等。
植物的外环境因素包括土壤、光照、气温和湿度等。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增长和分化。
植物的发育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和结果等。
五、动物的生长与发育动物的生长与发育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
动物的内环境因素包括激素、营养、温度和光照等。
动物的外环境因素包括适应环境、遗传因素和养分等。
动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增长和分化。
动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幼体生长、性成熟和衰老等。
六、生物的基因工程与应用生物的基因工程是指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
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包括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
高一生物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15篇)快学习起来吧,高中是比较重要的阶段!有很多的同学在上高一的时候,生物成绩就是不好的,那么高一生物有哪些经典的题型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页是编辑有缘人为大伙儿收集的15篇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欢迎借鉴。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篇一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压榨和萃取。
2、水蒸汽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汽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如玫瑰油、薄荷油等(也可用萃取法)。
3、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常使用压榨法,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4、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般用萃取法。
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发出有机溶剂,获取纯净的植物芳香油。
5、石油醚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所以适宜用作胡萝卜素的萃取剂。
6、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汽一同蒸馏。
故适用于蒸馏法。
高一生物知识点篇二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较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选择透过性膜)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4、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5、细胞壁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6、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7、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三1、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
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
高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一、细胞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结构和功能;•内质网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溶酶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
2. 细胞代谢•物质的运输和代谢;•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3.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细胞的增殖和发育。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学说与性状的遗传;•遗传的分子基础。
2. 遗传变异与进化•突变和遗传多样性;•进化的选择与适者生存;•进化的机制和证据。
3.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生物分类的历史与意义;•现代生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进化的证据与模式。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的适应与环境的变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
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层级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治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四、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 DNA与基因工程•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2. 蛋白质的功能与应用•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3. 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细胞工程的原理和应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4. 进化与人类健康•人类进化历程和生殖策略;•遗传病的发生机制和预防。
五、生物科学与社会1. 遗传与人类社会•遗传知识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遗传咨询与生命伦理。
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3. 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疾病的预防和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以上是高一生物必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卷子必考知识点生物是我们高一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应对生物卷子的考试,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学习。
1. 细胞与细胞器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膜起着选择性通透的作用,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存储遗传信息;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在细胞内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2. 遗传与基因遗传是指物种在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包括外貌、性状等。
人类基因组项目的完成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基因的作用。
3. 细胞分裂与遗传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是个体生长和修复组织的重要过程。
无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用于生殖。
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会通过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进行传递。
4. 蛋白质合成与调控蛋白质是生物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完成的。
在转录过程中,DNA被转录成RNA,而在翻译过程中,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控制,包括转录因子和激活子的作用。
5. 生物的进化与适应生物进化是生物体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适应环境到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产生的。
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适应环境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
适应环境的途径包括形态适应、生理适应以及行为适应。
6.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个层次。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对抗各种病原体的初始反应,而特异性免疫则是针对某一特定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
这些免疫反应通过淋巴细胞的作用发生。
7.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神经系统是人体的调节中心,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弧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病毒非真非原。
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
蓝藻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蓝藻细胞质:含蓝藻素和叶绿素(物质基础),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核糖体。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氧生物。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3内容要点:共三点。
其中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应改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梳理: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2、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20多种)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多的是水)数量最多的元素:H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鲜重下含量最多),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红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红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 的CuSO4)注意事项:①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①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注意事项:②加A液1ml,再加B液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组成:C H O N(有的含N P S Fe等) 基本单位:氨基酸一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种类:约20种通式: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9种),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叫必需氨基酸。
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能够合成的,叫非必需氨基酸。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二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三蛋白质的功能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5. 免疫功能(抗体)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公式:肽键数=失去H2O数=aa数-肽链数(不包括环状)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
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具体还要加上R基上的氨(羧)基数。
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x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核酸的分类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结构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 H O N P)。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附表类别 DNA RNA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磷酸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使DNA 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种类分布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 (C5H10O5) 细胞中都有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糖(C5H10O4) 细胞中都有组成DNA的成分六碳糖 (C6H12O6) 葡萄糖细胞中都有主要的能源物质果糖植物细胞中提供能量半乳糖动物细胞中提供能量二糖 (C12H22O11)麦芽糖发芽的小麦、谷控中含量丰富都能提供能量蔗糖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乳糖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多糖 (C6H10O5)n 淀粉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储存能量纤维素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支持保护细胞糖原肝糖原动物的肝脏中储存能量调节血糖肌糖原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储存能量细胞中的脂质:细胞中的脂质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1脂肪(C、H、O)存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