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及眼睑再造的效果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4
面部旋转皮瓣修复下睑内侧、内眦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巨大创面临床观察基底细胞癌是眼睑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2],约占85%-90%,虽恶性度较低,但拖延日久可侵蚀眼眶、鼻窦及脑内侵犯[3]。
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该病的最佳途径[4,5],而术后形成的巨大肿瘤创面如何进行修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6-8]。
我们应用单个面部旋转皮瓣或联合上睑眼轮匝肌矩形皮瓣方法修复下睑内侧、内眦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术后巨大创面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病例资料:1.1 典型病例一(住院号212769)患男,51岁,农民。
因左眼下睑内眦部皮肤肿块50年入院。
缘于出生后即发现左眼下睑内眦部皮肤有一黑色小肿块,稍突起皮面,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
2年前肿块痒痛感,自己用针头刺破后肿块突然增大明显,破溃不愈。
查体:左眼下睑内侧内眦部、鼻背外侧见一约2.5cm×1.5cm纵椭圆形黑褐色凸起皮肤肿块,肿块侵及内眦角,质地中,触痛轻,表面破溃黑褐色结痂,边缘发红,活动度一般。
活检病理示“基底细胞癌”。
1.2 手术设计与方法:气管插管麻醉。
术中距肿瘤边缘0.4cm-0.5cm完整切除肿瘤,包括肿瘤侵犯的左眼上下眼睑内眦角部分,深度至鼻背筋膜及内眦韧带浅层及筋膜层,切除肿瘤冰冻快速病理示四切缘、底切缘均阴性。
肿瘤创面3.5cm×2.5cm大小。
先于肿瘤创面外侧平行下睑缘顺皮纹向外侧颧面部、颞颊部按照与创面3-4:1的大小设计切取单一面部带蒂旋转皮瓣,深度至SMAS层,向内上方旋转推进后仅能覆盖修复创面90%,缺损上缘仍近10%创面,随另再设计切取上睑眼轮匝肌矩形带蒂推进肌皮瓣,两皮瓣共同旋转推进整复内眦角及修复肿瘤创面,皮瓣下方留置负压引流,继发创面直接缝合。
术后皮瓣张力适中,完全成活,切口I期愈合,面部器官无畸形。
术后随访1年,皮瓣色泽、质地佳,内眦及眼睑形态、功能良好。
(如图1、图2)。
2.1 典型病例二(住院号3960568)患女,80岁。
基底细胞癌的切除与下睑再造手术一概述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之一。
在眼睑部比其他恶性肿瘤多25倍,多发生于下睑。
手术切除是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主要方法,由于癌细胞向周围浸润超出临床上所显示的正常边缘,最好采用Mohs显微手术技术或术中冷冻切片监测切除标本的边缘,以确定肿瘤完全切除。
但较大面积的肿瘤切除后会导致眼睑缺损,因此大面积眼睑基底细胞癌需要在切除术之后进行有效的眼睑再造。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前准备(1)常规体检: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血小板等。
(2)以基底细胞癌为中心拍面部正面像。
(3)手术前3天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给予营养及保护角膜的眼药水和眼药膏。
手术当日剪术眼眼睫毛,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三适应证左下睑基底细胞癌,并从下睑扩展至外眦及部分上睑外侧。
四禁忌证1.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全身病而不能手术者。
2.患者不同意手术。
3.肿瘤位于内眦部,手术后易引起功能障碍和畸形者。
五手术步骤1.绕肿瘤周围画好皮肤切开线。
2.先从上睑及颞部皮肤画线处切口,在正常颧骨骨膜下剥离,绕过外眦部转向下睑画线处,在上颌骨骨膜下剥离直达内眦部。
3.外眦部框内部分骨膜及部分脂肪可疑被侵犯,从正常组织处切除框内可疑部分,外眦框内、外骨膜,部分框内脂肪,整个下睑全层包括穹窿部结膜,部分上颌骨及部分颧骨骨膜全部彻底切除。
4.外眦上睑及外眦部经补充切口予以缝合,创面全封闭。
但整个下睑及部分颊部组织全缺损,框下壁骨质全暴露。
5.从额部正中取宽2cm,长4.5cm皮瓣,转移至下睑及颊部缺损面,皮瓣上缘与残余的球结膜及筋膜囊结节缝合,皮瓣下缘与颊部创缘褥式缝合。
6.颊部供皮瓣区创缘潜行分离直接缝合。
六术后并发症癌变扩散,眼睑畸形,眼球暴露,角膜溃疡,眼睑外翻等。
七术后护理1.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
2.青霉素静滴,每天2次,共5天。
3.术后7天拆线。
八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松脱、有无渗血、渗液。
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第4卷第10期2019年10月Vol.4No.10Oct.2019[DOI]10.3969/j.issn.2096-2266.2019.10.019眼睑恶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眼睑恶性肿瘤患者24例,现将完整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7例,女性17例,年龄53~82岁,平均68岁,左眼8例,右眼16例,上睑11例,下睑7例,内眦4例,外眦、眉部各1例。
肿瘤性质:基底细胞癌17例,睑板腺癌4例,鳞状细胞癌2例,鲍温氏病1例。
1.2手术方法所有病例经术前检查评估,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Mohs法眼睑肿物切除术监控切缘,冰冻切片报告切缘阴性后根据眼睑缺损的部位、大小选择以下修复方法:直接缝合、局部滑行或转位皮瓣修复、皮瓣联合游离耳后皮片修复、滑行睑板结膜瓣修复、异体巩膜替代眼睑后层修复。
其中,松解后直接缝合2例,滑行及转位皮瓣修复17例,滑行睑板结膜瓣修复2例,游离植皮睑成形术5例,2例行转位皮瓣修复缩小缺损范围后联合耳后游离皮片修复,睑板腺癌2例同时用异体巩膜替代睑板修复眼睑后层,2例行上睑滑行睑板结膜瓣修复下睑缺损的患者半年后2期手术剪开。
所有患者术后加压包扎术眼,隔日打开观察,术后10d拆除缝线。
1.3不规范手术病例资料1.3.1病例1男性,54岁,农民。
因“右眼上睑肿物术后复发2年”入院。
患者2011年11月因“右眼上睑肿物生长3年”在我院皮肤科行“肿物切除+病检”,病检报告为“基底细胞癌”,术后未就诊。
2013年7月1日因“右眼上睑肿物复发”再次到我院皮肤科手术切除,病检报告“未发现恶性细胞”。
此后又到其他医院就诊1次,并“打针”治疗(具体不详)。
2015年3月26日因“肿物再次复发”到我院皮肤科就诊,行手术切除+病检,报告为“基底细胞癌”,术后2月发现右上睑再次长结节样肿物,建议转我科治疗。
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重建方法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重建方法。
方法对该院从2009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57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并通过鼻中隔软骨黏膜瓣修补眼睑缺损,行眼睑重建术。
结果57例患者,治愈38例,有效19例,总有效57例,总有效率为100.00%。
术后随访6个月~4年,肿瘤无复发。
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上睑下垂、睑缘切迹各3例、肉芽增生2例。
结论鼻中隔软骨黏膜瓣移植重建眼睑对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眼睑形态和功能均有良好的恢复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construction method after the excision surgery of lid malignant tumor. Methods The tumors of 5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d malignant tumor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9 to May 2014 were resected,and the lid reconstruction surgery was conducted by the repairing the lid defect. Results In 57 cases,38 cases were cured,19 cases were effective,and 57 cases were effective in total,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00%,and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of 6 months to 4 years showed that the tumors did not reoccur,and there were 8 cases with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and 3 cases with ptosis and 3 cases with margo palpebrae incisure,and 2 cases with granulation tissue hyperplasia. Conclusion The quadrangular cartiIages mucosal flap transplantation reconstruction has a good recovery effect on the lid shape and function of patients after the malignant tumor resection surgery.[Key words] Lid malignant tumor;Resection surgery;Reconstruction;Quadrangular cartiIages mucosal flap;Lid defect眼瞼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目前手术是常用治疗方法,但术后通常会造成眼睑缺损,影响外观及功能,需要行重建术。
眼睑基底细胞癌控制性切除联合眼睑一期修复的疗效李旭红;王亚辰【摘要】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在控制性切除联合眼睑一期修复的疗效.方法:通过对47例经病理诊断为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行控制性切除联合眼睑一期修复手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修复皮瓣均成活,眼睑功能良好,随访4个月~10年,期间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对于眼睑部的基底细胞癌,采用显微控制下切除肿瘤联合一期修复的手术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眼睑的正常组织,达到了保持眼睑功能和美容的双重目的.【期刊名称】《眼科学报(英文版)》【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基底细胞癌;控制性切除;眼睑修复【作者】李旭红;王亚辰【作者单位】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大连 116033;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大连 116033【正文语种】中文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睑恶性上皮性肿瘤,占眼睑恶性肿瘤的85%~95%[1]。
基底细胞癌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彻底治疗基底细胞癌的首选方案[2-3]。
术中肿瘤完全切除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而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影响眼睑形态,严重的大面积缺损甚至影响眼睑对眼球的正常保护功能。
因此对基底细胞癌的治疗应在尽可能保留健康组织基础上完整切除肿瘤并维持眼睑功能和较满意的外观。
本研究纳入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47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均行Mohs法(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MMS)肿瘤切除术联合眼睑缺损一期修复,术后随访4个月~10年,期间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纳入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47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其中男26例,女21例,右眼27例,左眼20例;年龄45~84(平均69)岁。
面部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安全切缘关系的效果评价面部基底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症,主要发生在面部皮肤,包括头部、耳朵、眼睑、鼻子和嘴唇等部位。
由于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特殊位置和生长特点,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病理和安全切缘关系的评价对于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面部基底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但由于其生长缓慢和深层组织浸润的特点,对治疗的选择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在临床病理上,面部基底细胞癌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表面溃疡、颜色不均、出血和疼痛等症状,临床上常常被误认为是表皮水疱、湿疹或溃疡等其他皮肤病。
对于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组织学病理特点主要体现为肿瘤组织细胞呈珠形排列,胞质呈玻璃样透明,核分化程度低,无核分裂相,肿瘤细胞与基底细胞分化相对较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囊腔样、乳头状或基底细胞样分化。
在镜下观察时,肿瘤细胞间有大片的纤维润饰物,呈现出“鸟巢”状的特征。
面部基底细胞癌具有慢性增生的趋势,肿瘤边缘模糊,难以确定肿瘤的范围和生长情况。
二、面部基底细胞癌的安全切缘问题安全切缘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时,切缘周围应保留一定的正常组织,以确保肿瘤彻底切除,防止术后复发和转移。
对于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来说,安全切缘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如果切缘不清或存在癌细胞残留,将会导致术后残留肿瘤的复发,增加肿瘤继发和转移的风险。
安全切缘的评价主要通过手术标本病理切片的镜下观察和病理报告来确定。
根据病理学分析判定切缘是否清晰,切除的肿瘤组织是否充分,以及周围正常组织是否受到破坏。
当手术标本中切缘存在肿瘤细胞残留时,需要及时进行复切,以确保肿瘤完全被切除。
在术前评估和手术操作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肿瘤的位置、生长情况和深度,合理规划手术方案和切除范围,以保证切缘的安全性。
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与临床病理及安全切缘关系密切相关。
眼睑恶性肿瘤切除联合眼睑成形术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5-2007间收治的65例眼睑恶性肿瘤病人,探讨眼睑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65例恶性肿瘤病人全部进行扩大的局部切除,同时行眼睑成型术。
结果 65例眼睑肿瘤完整切除,眼睑形成良好。
结论眼睑恶性肿瘤以早期扩大的局部切除为首选,并联合行眼睑成形术,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眼睑肿瘤手术【Abstract】 Objective: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65 cases of eyelid cancer patients of the 2005-2007, investigate technique an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the eyelid malignancies surgery. Methods: 65 cases of all cancer patients to expand the local excision, forming lines of the eyelids. Results: 65 cases of eyelid tumor resection integrity,form good eyelid. Conclusion: Eyelid malignancies of the local excision expansely and early is the first choic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the eyelids.【Key words】 eyelid tumor surgery本文收集了我院2005-2007年间收治的眼睑恶性肿瘤65例,均行手术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2007年间我院共收治眼睑肿瘤65例,其中基底细胞癌38例,睑板腺癌11例,淋巴瘤7例,鳞状细胞癌5例,皮质腺癌4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1.3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月,全身查体未见明显转移迹象。
手术治疗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及眼睑再造的效果观察
作者:杜福勤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第04期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及眼睑再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以及眼睑再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性的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眼睑再造;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116-03
doi:10.14033/ki.cfmr.2016.4.064
现阶段,基底细胞癌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皮肤肿瘤。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眼睑部位属于好发部位,眼睑的基底细胞癌患者占眼睑上皮癌患者的85%~90%[1]。
从治疗角度出发,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若患者的肿瘤占位相对较大,则手术切除治疗将会引起患者的眼睑缺损,进而造成眼睑形态以及眼睑功能性丧失,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
所以,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后,需要实施必要的眼睑再造,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3]。
为了探讨手术治疗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及眼睑再造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患者4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诊断标准,且均实施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的病灶均在下眼睑,肿瘤的侵犯范围已经达到了患者的眼睑全层,而且肿瘤面积最大的患者已经侵犯到患者的整个下眼睑,肿瘤侵犯面积最小的占到下眼睑的2/3。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5~79岁,平均(61.1±2.7)岁;对照组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6~80岁,平均(62.0±3.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仅实施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切除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切除手术以及眼睑再造治疗。
对照组具体的手术步骤为:在患者手术治疗前,要仔细检查患者的肿瘤边界情况,然后根据标准化的肿瘤切除手术,来准确标记需要切除的具体范围。
有效环绕患者肿瘤边界之外大约5 mm的位置切除患者的眼睑肿瘤组织。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要进行专业化的冰冻切片监测操作,从而确保切缘属于正常组织。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眼睑再造,严格根据患者的眼睑缺损区域的具体情况,在患者同侧颧部位的皮肤有效标记好所需颧部的带蒂移位皮瓣,其皮瓣切取面积应该大于缺损区域的2 mm左右。
然后再按照眼睑的实际缺损范围情况来有效确定硬腭黏膜的实际大小,此外所要切取的面积也要大于缺损区域的2 mm。
把硬腭黏膜当做再造眼睑的内层来处理,采用7-0的丝线把与残存睑板相互连同的睑结膜两端进行缝合,若无残存的睑板和睑结膜,则需要把硬腭黏膜两端进行直接缝合于内外眦韧带上面,然后依然利用7-0的丝线缝合好硬腭黏膜以及残留穹窿部位的结膜。
之后把患者颧部的带蒂皮瓣准确移位到眼睑的缺损区域,将其作为再造眼睑的外层,紧密缝合硬腭黏膜和外层移位之后的皮瓣,间断缝合带蒂皮瓣和皮肤缺损区域的边缘。
在患者的下眼睑穹窿部位进行褥式缝合两对,将线头出针处放置于移位皮瓣部位,然后实施打结固定,有效预防患者的睑外翻。
将移植区域的皮瓣加压之后进行反包扎。
有效分离患者的松解供区附件的皮下组织,在进行拉拢创缘之后进行间断缝合。
并对患者的硬腭创面实施有效的压迫止血,在手术治疗后利用朵贝氏液进行漱口,之后不再进行任何处理,使其自行愈合。
在患者手术完成加压包扎48 h后再打开换药。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具体的评判标准为:显效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恶性肿瘤复发现象,且患者眼睑皮肤自然,没有眼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以及溢泪症状;有效为患者治疗后未出现复发现象,存在轻度眼睑外翻、轻度溢泪以及轻度眼睑闭合不全症状;无效为患者的恶性肿瘤出现复发,存在严重的眼睑外翻、溢泪以及严重的眼睑闭合不全。
总有
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3,P
3 讨论
现阶段,下眼睑基底细胞癌属于眼睑发病率中相对来说最高的肿瘤疾病。
对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疾病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大面积的肿瘤切除将会造成患者的眼睑缺损[4]。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人体的眼睑主要具备睁闭功能和泪液引流的功能,如果患者的眼睑
缺损则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症状、流泪症状,甚至还会引发暴露性的角膜炎以及角膜穿孔等并发症,从根本上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5]。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切除手术联合眼睑
再造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眼睑外翻等症状,效果显著,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阶段,下眼睑基底细胞癌在手术切除治疗方法上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标准化的手术切除治疗,而另一种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6]。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前者主要是一种控制性的
手术,就是在显微镜手术下有效且彻底切除患者的肿瘤,之后再选取患者肿瘤周边的相关组织实施冰冻切片观察,并直到患者无肿瘤细胞为止[7]。
显微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
正常组织,具有非常高的治愈率。
而标准化的手术治疗,则是有效围绕患者的肿瘤边界,彻底切除患者的病变组织,其手术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手术操作时间较短。
但是非常容易使患者眼睑周边的相应组织受到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修复情况比较复杂。
本研究中充分考虑到显微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相关组织的反复切除,手术治疗时间较长,手术费用相对较高以及患者的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实际侵犯范围相对较大等特点,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了标准化的肿瘤切除治疗。
从患者的眼睑再造手术治疗来看,眼睑主要是由患者的皮肤、眼结膜、眼轮匝肌以及眼睑板组合而成的,目前一般情况下是把皮肤以及肌肉层认为是睑前层,而睑板以及结膜层是睑后层[8]。
在眼睑再造治疗期间需要将这前后两层均能够替代,且外形与功能维持正常,
本研究中采用颧部的带蒂皮瓣移位治疗来再造患者的眼睑外层,主要是由于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具有比较松弛的颧部皮肤,便于带蒂移位,移植存活率高。
此外,颧部位置的皮肤在色泽以及质地上与患者的下眼睑相接近,能够使再造之后的眼睑在外观上更加自然。
本研究中,对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吴春,林雨.颞面部超大转移皮瓣联合游离皮瓣在上下睑全层再造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209-210.
[2]冯朝晖,熊全臣,郑玉萍,等.下眼睑大面积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及眼睑再造[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60-62.
[3]张静慧.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12-113.
[4]翟文娟.眼睑恶性肿瘤95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1):1367-1369.
[5]宋瑞卿,高志英.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眼部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09,7(7):138.
[6]安喜艳,苏九妹.眼睑肿物252例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2):235-237.
[7]洪悦,邱勇.脑象图技术在精神医疗诊断领域中的创新[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0):159-161.
[8]董莉莉,曹国平,俞学群,等.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中重度眼睑缺损的Ⅰ期修复[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977-979.
(收稿日期: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