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翻译时,既要理解透实词的语境意义,也要把握住虚 词的具体用法,更要注意有无特殊句式和全句的语气、 语调,点好句末标点。力求做到准确、通顺。
常用的翻译方法:1、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如人名、地名等,可以照录不翻译。2、调序。在翻译 时,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序的句子需要调整。3、 增补。在翻译时,要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增补出来。 4、删略。有些文言虚词在文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在翻译时可以不译。5、替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 成现代词。如:“目”应换成“眼睛”,“发”应换成 “头发”。此外,还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在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六、名句
• 1、注意同音和形近字
如:“唯”和“惟” 唯见江心秋月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辩和辨
欲辨已忘言
• 2、务必工整,一笔一划,不清楚划去重写(注意三点 水、言字旁和走字底);
• 3、“一字不差”原则,写完再读两遍;
• 4、想不起来的句子做好标记暂时放过,有时间再回头 想,回想时尽量朝前背诵段落。
• 语序不当〔词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 •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种格式套用)、 • 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多成分〕、 • 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多变有歧义〕、 • 搭配不当 (动宾、主谓搭配不当等) • 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分类列举不当〕。
★在考场中做语病题,一定要快速默读!!!
五、诗歌鉴赏
三个忠告: 1.抓住古诗中的“景”和“情”,就抓住了一切。不要被繁多的 诗歌术语、表现方法弄花了眼,所有的古诗不管怎么设题,都要回 到“景”和“情”上来,即:用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思想),景 (意境)有什么特点,和情有什么内在关系(表现手法),也就是 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2.将古诗分类,归结各类诗主题。如古诗可分为咏史诗、山水田 园诗、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抒怀诗等。以咏史诗为例,它又 可分为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己三小类,主题无外乎昔盛今 衰、警戒后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3.学说“行话”,规范表述。如,技巧方面:对比比较、映衬比 较、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动写静、渲染烘托、借景抒情等。高 考所给答案用的都是“行话”,同样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简 洁,也不准确,再者也易让阅卷老师“走眼”。(对于此点,不懂 也要装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