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浙江省学考生物真题 卷
- 格式:pdf
- 大小:304.42 KB
- 文档页数:6
绝密★启用前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与家兔肌肉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B.叶绿体C.液泡D.中心体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3.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
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转基因技术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温度B.氧气的垂直分布C.光的穿透性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5.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B血型的孩子。
AB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性状分离6.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睾酮促进卵细胞的发生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累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B.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的增加,使其易扩散转移C.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8.人体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膜系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单位膜包被的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B.高尔基体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分拣和转运C.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含氧化酒精的酶D.核被膜与质膜的相连可通过线粒体来实现9.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10.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
A. 细胞质基质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膜2.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需要RNA引物B. DNA复制不需要解旋酶C. DNA复制过程中,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D. 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3.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C. 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D.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B. 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 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成熟的作用D. 脱落酸具有抑制植物生长和促进叶绿素合成的作用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反应产生的ATP可以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 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和不定向性。
()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蛋白质合成过程。
()5.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2.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tRNA的作用是______,rRNA的作用是______。
3. 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其物种数目和种群密度一般会保持相对______。
4. 水稻的野生型基因型为AA,突变型基因型为aa。
2018年4月浙江省学选考生物试卷word修正版2018年4月浙江省学选考生物试卷(修正版)一、选择题(本大題共28小題,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与家兔肌肉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B.叶绿体C.液泡D.中心体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増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3.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杮新品种。
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转基因技术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温度B.氧气的垂直分布C.光的穿透性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5.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B血型的孩子。
AB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10.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D.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12.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1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 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 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 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我国科学家完成的实验,要求对四个实验或事例的完成者很清楚。
【详解】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所以选D。
【点睛】本题要学生注意历史上经典的科学实验的完成者。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 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 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增殖、生物膜、细胞膜及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
细胞增殖都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和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传递信息;细胞分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普遍性、遗传物质不变性。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考试科目生物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C6.【答案】A7.【答案】C8.【答案】D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A16.【答案】B17.【答案】C18.【答案】D19.【答案】D20.【答案】B21.【答案】A22.【答案】B23.【答案】D24.【答案】D25.【答案】B26.【答案】D27.【答案】A28.【答案】A二、非选择题29.【答案】(1)D 低于(2)呼吸作用大于(3)非生物环境取消D“→”A30.【答案】(1)下降RuBP(2)类囊体宽蓝紫(3)比例 B31.【答案】(1)显X和Y1/2(2)不能aaXbXb个体致死(3)4 5 8/5932.【答案】(一)(1)C(2)划线分离法(或涂布分离法)扩大培养(3)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淀粉酶使淀粉分解(4)固定化酶的量、反应液温度控制反应器液体流最(或体积)(二)(1)粘性末端磷酸二酯键CaCl处理过的农杆菌恢复细胞的正常状态(2)转化使2(3)消毒脱分化水稻的基因型、愈伤组织继代的次数33.【答案】(1)重复计数(2)①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⑦低血糖肝糖元(糖原)分解加强、脂肪分解加速(3)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导致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4)①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因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会使小鼠产生更多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②2/2。
2018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群落中,垂直结构最复杂的是A.草B.荒漠 C.苔原D.热带雨林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多糖的是A.淀粉B.葡萄糖C.植物蜡D.核酸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燃烧煤不会导致酸雨B.人类活动曾造成野生生生物的灭绝C.海洋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无影响D.氟利昂大量逸散不会导致臭氧滅少4,下列物质中、通过质膜进出细胞面要转运蛋白的是A. K+B.CO2C.O2D.甘油5.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形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该过程称为A.细胞生长B.细胞病变C.细胞凋亡D.细胞分化6.人类对家鸡祖先经过数代的选育,获得了很多家鸡品种,这属于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定向变异D.生殖隔离7.下列对艾流病患者的建议中,合理的是A.不与人共餐,以免通过食物传播B.外出戴口罩,以免通过空气传播C.不参加献血,以免通过血液传播D.不与人握手,以免通过接触传播8.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有A(白色)、A(黄色)、n(黑色)等.它们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置的基因突变成的等位基因。
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A.普遍性 B.多方向性 C.可逆性D.稀有性9.1913年,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为证明促进生长的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进行了实验。
其中一组实验的设计如图所示,另一组是10.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缺失会引起遗传病,患者力低下,哭声似猫叫。
该遗传病属于A.显性遗传病 B.隐性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1.某12岁男孩因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病,下列叙述借误的是A.呆小病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B.该男孩补给甲状腺激素,可治愈呆小病C.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不足会使生长受阻D.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受阻1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种群增长的叙述。
[考纲要求] 1.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1)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类型(a);(2)减数分裂及其意义(b);(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异同(b);(4)动物的受精过程(b);(5)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b)。
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a);(2)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b)。
3.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a);(2)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a);(3)XY型性别决定(b);(4)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b);(5)伴性遗传的应用(c)。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一、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类型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大致分为3种类型:端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及其意义1.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2)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能联会配对。
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也是同源染色体。
(3)四分体:联会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以精子形成为例)(1)第一次分裂(MⅠ)前期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交叉互换)。
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中央。
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细胞两极都只有同源染色体中的其中一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Ⅰ: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的一半,且无同源染色体。
(2)第二次分裂(MⅡ)前期Ⅱ:每条染色体仍有两条染色单体。
中期Ⅱ: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中央。
后期Ⅱ: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2018年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四)(附答案)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轴突是神经细胞的()A.一种细胞器B.保护结构C.分泌物D.突起D[神经细胞有较多的突起,短而多的突起称为树突,起到接受刺激的作用,轴突是长的突起,主要起到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发生在()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A[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两失两现”: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丝,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中期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核膜、核仁重现。
] 3.达尔文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是()A.自然选择B.生殖隔离C.环境条件D.可遗传变异A[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判断新物种出现的依据是产生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变异是不定向的,进化是定向的,其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4.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噬菌体B.酵母菌C.肺炎双球菌D.小麦C[噬菌体是D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酵母菌、小麦属于真核生物。
] 5.经过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产生的后代,发生的变异主要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B[经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产生的后代是有性生殖的后代,在正常情况下,后代发生变异的主要来源应是基因重组,其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的B.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C.植物激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例如,生长素,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D.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D[ 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D错误。
2018年4月浙江省学考选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版解析版1-12页+原版卷12-2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与家免肌肉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 B.叶绿体 C.液泡 D.中心体答案:D解析: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答案:A解析:氟利昂可以破坏臭氧层3.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答案:B解析: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转移叫转基因技术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答案:D解析:大气中颗粒物含量不影响水生群落5.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B血型的孩子。
AB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A.完全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共显性 D.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AB血型的基因型是I A I B,属于共显性6.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睾酮促进卵细胞的发生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答案:A解析:睾酮促进精子的发生,雌激素促进卵细胞的发生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B.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的增加,使其易扩散转移C.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答案:C解析:癌细胞增殖是无限的,A错;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的减少,B错;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不可逆,C错8.人体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膜系统。
生态系统[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a);(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实例(b);(3)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b);(4)生物放大(b);(5)营养级(a)。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c);(2)生态系统中碳循环(c)。
3.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1)生态系统的稳态(a);(2)稳态的调节(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1.概念: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组成成分: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实例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
由于能量逐级递减,所以食物链通常只有四五个环节。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
三、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苔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放大有害物质等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
生物营养级越高,受害越严重。
五、营养级1.概念: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因此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是一类生物和处于不同营养层次上的另一类生物之间的关系。
2.划分方法:营养级以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一级消费者(植食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为第三营养级。
现以一条食物链为例进行分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模式图(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全部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018年浙江⾼考⽣物试卷及参考答案绝密★启⽤前【全国省级联考全国省级联考】】浙江⼀、单选题1.与家免肌⾁细胞相⽐,菠菜A .细胞壁 B .叶绿体2.下列属于防⽌⼤⽓圈臭氧减A .减少氟利昂的使⽤ C .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3.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源基因的⽅法属于A .杂交育种B .转基因技4.影响⽔⽣群落垂直分层的主A .温度 B .氧⽓的垂直分5.⼀对A ⾎型和B ⾎型的夫妇A .完全显性 B .不完全显6.下列关于⼈体内性激素的叙A .睾酮促进卵细胞的发⽣C .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宫的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A .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B .癌细胞表⾯粘连蛋⽩的增加C .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D .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8.⼈体细胞内存在⼀套复杂的A .由单位膜包被的溶酶体含多B .⾼尔基体主要进⾏蛋向质的C .肝脏细胞的光⾯内质⽹上含D .核被膜与质膜的相连可通过9.某同学进⾏了2,4-D 对插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根B .2,4-D 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C .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 浙江省2018届⾼三4⽉普通⾼校招⽣⽬考试⽣物试题菠菜叶⾁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C .液泡 D .中⼼体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B .增加化肥的使⽤ D .增加汽车尾⽓的排放因导⼊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基因技术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垂直分布 C .光的穿透性 D .⼤⽓中颗粒物含的夫妇,⽣了AB ⾎型的孩⼦。
AB ⾎型的这种显性完全显性 C .共显性 D .性状分离素的叙述,错误的是B .雌激素促进⼥性⽪下脂肪的积聚⼦宫的活动 D .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殖器官的⽣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但其增殖是有限的的增加,使其易扩散转移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的结果,此分化⼤多可逆复杂的膜系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体含多种⽔解酶向质的分拣和转运⽹上含氧化酒精的酶可通过线粒体来实现对插枝⽣根作⽤的实验,结果如图所⽰,其中丙是蒸能⽤根数量表⽰验的可变因素 D 浓度⾼于⼄组D .达到a 点的⽣根效果,甲组10.ATP 是细胞中的能量通A .ATP 中的能量均来⾃呼B .ATP-ADP 循环使得C .ATP ⽔解形成ADP 放D .ATP 分⼦中的2个⾼能磷酸11.下列关于⼈体内环境的叙A .⼼肌细胞内的CO 2浓度低于B .⾎管中的药物需经组液进C .⾎浆蛋⽩进⼊组织液D .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12.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将温⽔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B .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需C .⼄试管中澄清的⽯灰浑D .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13.蛋⽩质在⽣物体内具有A .蛋⽩质化学结构的差B .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质的C .蛋⽩质控制和决定着D .“检测⽣物组织中的蛋⽩质14.下列关于⾃然选择的叙述A .⾃然选择是⽣物进化的要B .⾃然选择加速了种群⽣殖C .⾃然选择获得的性状D .⽩然选择作⽤于对个体存活15.下列关于⼈类遗传病的叙甲组处理时间⽐⼄组长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细胞储存了⼤量的ATP 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能磷酸键不易断裂⽔解境的叙述,错误的是度低于其⽣活的内环境织液进⼊肌细胞会引起组织肿胀萄糖和⽆机盐等为材料进⾏“⼄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
科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 科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绝密★启用前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 学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52NaN 3H O ,该化合物中含有5N -等微粒。
已知N 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5N -是一种单质B .1个5N -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质子D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电子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2MnO )制备4KMnO 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222422MnO O 4KOH 2K MnO 2H O △+++②242422K MnO 2H O2KMnO 2KOH H ↑通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4K MnO 中锰元素显+7价 B .4KMnO 属于盐类物质 C .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D .该制法中24K MnO 是主要原料3.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下列属于此类植物的是( ) A .大麻B .天麻C .蓖麻D .亚麻4.下列广告用语中,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本化肥含磷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B .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 C .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人体健康 D .本药品含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感冒5.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 .1.2米/秒 B .24米/分 C .36千米/时 D .48分米/秒6.在无菌条作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
上述培育技术( ) A .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B .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C .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D .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7.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可以促使人体( ) A .T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大量特定抗体消灭病原体 B .接受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立即获得针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C .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D .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8.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B .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C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D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9.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
浙江省生物选考6年8套遗传专题含答案解析版原卷版1-9页+解析版10-29页前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要参加2019年11月选考的浙江考生来说,首先要把握选考卷的难易程度和试题方向,所以要分类做熟已有的8套选考试题。
先自己做原卷版,再对答案,错了或是不明白看解析。
(2019-4)28.[加试题]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l4无乙病基因。
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62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Ⅳ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推测Ⅲ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Ⅲ5。
B.若Ⅲ4与Ⅲ5再生1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6,只患乙病概率是25/52C.Ⅱ1与Ⅳ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与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4/39D.若Ⅱ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l/39(2019-4)31.(7分)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和____,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__ (3)以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2018-11)15.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花瓣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B.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C.F1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D.F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2018-11)28.【加试题】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
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第28题表A.选取杂交I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B.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C.选取杂交I的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Ⅱ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1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D.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2018-11)31.(7分)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 (b)、D(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