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上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21
XXX小学语文科第五册教案设计(20XX-20XX度上学期)课题:27、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课文主要讲的是加拿大共产党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感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的共产国际主义精神。
学生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不甚了解,因为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很难体会到当时环境的危急以及在这样危急情况下身为一个外国人的白求恩大夫仍然坚持做手术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
难点: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搜集白求恩的相关资料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斗、棒、恩”等13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斗、大”,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培养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学习习惯。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一:一、放越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播放白求恩人物像,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对图上人物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入对白求恩的交流,教师简单补充(医学博士,加拿学生观图并说说对图上人物的感知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
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
白求恩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救治了大批伤员)。
同时引入本课学习。
2.板书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导入二:一、悬念激趣,引入学习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对“阵地”一词的理解(战斗的地方),同时说说对“手术台”一词的理解(医生做手术的地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
二、教学重点: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阵地”,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体会:阵地是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
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
解放军叔叔打仗时常常说“人在阵地在”。
)请再读课题,想一想:把哪儿当成了阵地?(手术台)“手术台”是专门用来干什么的地方?(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当你读课题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呢?(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怎样战斗的呢……)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读文后,明白:“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
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的。
)2、简介白求恩。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手术台就是阵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明确“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理解手术台背后的医疗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2.学生们将能通过课堂互动,增强自身对“ 学以致用”的认知意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医学这一学科。
3.学生们将能通过与医患相关话题的讨论,提升跨学科思维能力,并更好地拓展其视野和思考角度。
教学重点1.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增强对医护工作者的敬意。
2.探究医护工作者及其身后的医疗体系的重要性,拓展学生对医疗领域的认知。
教学难点1.如何在学生中引发对医疗领域的思考,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医疗劳动者的付出。
2.如何使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把与医患相关话题引入到课堂中,并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达到提升跨学科思维的效果。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场景和荣誉时刻,让学生借此切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们思考医疗工作者的使命与奋斗。
2.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们分享自己曾经或现在在医院或社区的亲身经历。
同时与学生们分享一些医学科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医疗劳动者在医疗领域所做的工作。
学习环节(35分钟)1.通过范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朗读,让学生们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带领学生们思考医患关系以及医疗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2.将学生们分为数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深入探讨医患关系中的一些有效的交流方式。
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学会倾听,学会体谅,学会发自内心地为别人着想,达到提升他们的跨学科思维的效果。
3.引领思考,加深理解,通过上述学习环节的互动讨论,以及学生之间的分享和思考,使得学生们能够对医学这一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增强对医患关系的理解。
归纳总结环节(10分钟)1.通过课程小测验的形式,测试学生们对文章以及相关的医疗词汇的理解程度。
在测验中,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多种形式,以此检验学生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否真正理解了“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以及对医患关系的认识。
类文阅读-26 手术台就是阵地敬佩白求恩白求恩不仅..是著名胸外科医生,他还.是位勤于写作、文笔冷峻优美而浪漫的散文作家。
他在抗日战火中写就的那些散文,逝世后被人们收集起来,竟有十几本之多;他擅长写小说,已发表的小说有数十篇;白求恩喜欢摄影,他是带着相机和胶卷于1938年6月由延安到晋察冀边区的,在那里,结识了沙飞——人民军队的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两人很快就成为挚友,他俩同心协力、密切配合,拍摄了不少晋察冀抗战、优待俘虏的照片,他们千方百计向延安、向大后方、向敌占区、向侵华日军、向国外发稿,让全中国、全世界都了解中国的八路军仍在顽强地坚持抗战……一位医生有那么多的爱好,先不说他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高低,他的多才多艺不很令人佩服吗?我敢说,那些在战火中写下的文字、拍摄的作品,对于深刻理解他的情怀境界、爱与恨,一定是一扇明亮的窗口;对于研究抗日战争,也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较之日益泛滥的无病呻吟、粗制滥造的作品要深沉、有益得多。
白求恩的作品有翻译、整理、研究吗?如果还没有,是该认真地开始了。
哪怕先翻译、整理一两个选本,也是可以的。
那样,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形象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心可以和他贴得更近。
我们期待着!(选自《规矩草》知识产权出版社)1.解释词语千方百计:同心协力:2.用文中加点词造句。
“不仅……还……”: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插说B.表示解释说明C.补充说明D.引出下文4.白求恩都有哪些爱好?5.为什么说那些在战火中写下的文字、拍摄的作品是理解白求恩情怀境界的窗口?【参考答案】1.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2. 示例:我不仅喜欢玫瑰花,还喜欢百合花3. B4.白求恩喜欢写作,擅长写小说,还喜欢摄影5.因为人们可以通过那些在战火中写下的文字、拍摄的作品,去理解白求恩的情怀、境界、爱与恨。
冯如造飞机飞机是20世纪初由美国莱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
他们没想到,只过了几年时间,中国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飞机。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明白做事要认真负责。
语言运用: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思维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审美创造: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课文主要通过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
关注结构:本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2~4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关注描写:课文对环境的描写突显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形势,与对人物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
【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2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重点)3.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重点)4.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2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阅读资料1.(出示课件3、4)先出示白求恩医生的一些图片,再播放歌曲《白求恩》,教师引入:歌曲里的白求恩医生你听说过吗?他有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文,一起来认识这位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医生吧!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抗日战争。
(1)指名学生自由说说对抗日战争有哪些了解。
(2)(出示课件5)出示抗日战争相关资料,指名读。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生字组词敌dí(敌人、仇敌、匹敌、敌对)庙miào(寺庙、孔庙、庙宇、龙王庙)恩ēn(恩情、恩惠、恩爱、感恩)敏mǐn(敏捷、敏锐、灵敏、聪敏)捷jié(捷报、捷径、便捷、快捷)围wéi(围攻、周围、围巾、围墙)匆cōng(匆匆、匆忙、匆促、急匆匆)部bù(内部、部位、部分、部队)恳kěn(恳请、垦荒、诚恳、恳求)继jì(继续、继任、继承、继父)续xù(续写、连续、陆续、续命)帘lián(窗帘、珠帘、帘子、眼帘)二、多音字大dà(大人)dài(大夫)斗dòu(战斗)dǒu(斗笠)三、近义词不断——不停淹没——吞没沉思——思考需要——必要关心——关怀许多——很多结束——结果连续——陆续四、反义词嚣张——谦让当头一棒——当头棒喝消灭——产生激烈——平稳陆续——中断休息——劳动镇定——慌乱敏捷——笨拙不断——停止匆匆——急忙离开——返回同意——反对危险——安全迅速——缓慢争分夺秒——游手好闲五、理解词语气焰嚣张: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当头一棒:比喻给人以突然打击。
激烈:剧烈。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硝烟滚滚:战火硝烟滚滚形容战况比较激烈,场面很混乱。
敏捷:迅速而灵敏。
沉思:深思。
迅速:速度高,非常快。
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
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六、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2-4):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求伤员的经过。
第三部分(5):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七、句子解析1.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任凭敌人来势多么凶猛,白求恩好不慌乱,这就是镇静。
“镇静”—镇定,不慌乱。
2.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知识点我会认斗dou 〔战斗、斗争、勾心斗角〕棒b3ng 〔棍棒、棒棒糖、冰棒〕恩百n 〔恩情、恩重如山、感恩〕大dai〔大夫、看大夫〕血xu省〔血丝、血液、鲜血〕撤che 〔撤走、撤退、撤销〕险xln 〔危险、险情、铤而走险〕瓦wa 〔瓦片、瓦房、添砖加瓦〕帘lian 〔布帘、门帘、水帘洞〕迅如n 〔迅速、迅疾、迅猛〕速su 〔快速、火速、高速公路〕夺duo 〔争夺、争分夺秒、强词夺理〕秒m谄.〔秒针、秒表、分秒必争〕多音字4ddu 〔战斗〕d〔5u 〔斗胆〕弹d3n 〔子弹〕抬n 〔弹性〕近义词剧烈——热烈陆续一一连续每处灌一一灵敏沉思一一深思同意一一允许恳求——请求反义词敏捷一一迟钝同意一一拒绝危险一一平安迅速一一缓慢胜利一一失败结束一一开始理解词语气焰嚣张:比喻人的气势高涨、放肆〔多含贬义〕. 剧烈:〔动作、言论等〕剧烈.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恳求:恳切地请求.敏捷:反响迅速快捷.腹腔:躯干腹部的腔,其内容纳胃、小肠、肝和其他内脏器官.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连续:一个接一个.句子解析1,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破烟雾淹没了.〃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表现出臼求恩不顾自己安危,救死扶4%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2.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 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作者用了〃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具体表现白求恩坚持连续手术时间长,这样的方法叫列数字.比方: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有一千八百多人呢!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日求恩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2.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既能点明臼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又能表现出臼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坚守岗位的精神.3.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从〃争分夺秒〃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4.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想一想,白求恩此时会想舄什么?〃我得尽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伤员.只要我还能做手术,不能有一分钟的拖延,绝不能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不能有一秒的耽误.〃课文分段第一B汾〔1〕:写〃我〃军在齐会镇消灭了日军五百多人. 第二局部〔2 〕:写白求恩大夫在枪林弹雨中坚持为八路军上院做手术.第三局部〔3・4 〕:白求恩没听从事卫生部长的指令,依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第四局部〔5 〕:齐会战斗结束了,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气焰嚣张、当头一棒、震荡、摇摆、吆喝、淹没、庄严、神圣、汗毛”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充分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白求恩的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白求恩的事迹。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抗日前线的战场上,曾经有一位医生,他冒着枪林弹雨,坚守手术台,挽救了无数抗日军人的生命。
这位医生就是白求恩。
今天,我们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回到那血雨腥风的年代,去感受他那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围绕课题质疑: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手术台”和“阵地”各指什么地方?为什么把手术台称为阵地?)让我们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1.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2.再读课文,思考: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课文讲了什么事?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文章分清段落。
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并说说每段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简要板书:原因——经过——结果。
同时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再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白求恩在战斗中的表现。
(三)讲读第一段(故事的起因)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反馈,教师引导注意故事的地点——阵地,加深理解课文开头用“1939年春”这个时间作交代的作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用陈述语气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情的概述。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与反思第1篇】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教学背景《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
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片断片断一学习小庙周围的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4节,思考:白求恩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用直线划出描写敌机轰炸情况的句子2.交流、媒体出示:敌机轰炸的情况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
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3.轻声读读3句话,挑选一句说说你觉得当时的情况怎样?(1)第一句:重点词:“几发炮弹”、“黑烟滚滚”“弹片纷飞”、“淹没”从这些词语,我们发现战斗进行得很激烈。
第一组齐读板书:弹落庙前(2)第二句:重点词“不断地、不断地、爆炸”(媒体上红线划出)从这些词语,我们体会到战斗越来越激烈。
第二、三组齐读板书:周围爆炸(3)第三句:重点词“一连几发、向手术台扑过来”(媒体上红线划出)此时,战斗已达到白热化程度。
第四、五组齐读板书:火苗扑来4.请你把这3句话连起来读读,你有什么发现?(战斗越来越激烈、战火离手术台越来越近、情况越来越危急)5.我们读这3句话应该怎样读?(语气加强,加快,一句比一句危急)各自准备、指名3人读(2组)片段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1.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完成填空(媒体出示填空)( )年,著名的( )战斗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