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讲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48
教育研究方法1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1.什么是研究?研究的要素有哪些内容?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
它主要包括如下要素:(1).目的:研究是一种有计划、有意识的活动。
它通常以发现事物的规律性、解决新问题或改进某种实际情景为目的。
(2).过程:为了达到目的,研究将是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
它有一套严格而系统的操作原则和程序。
研究步骤有: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
(3).方法: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方法以自己的尺度调节着整个活动的进行,它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是研究成败的关键。
2.什么是教育研究?综合研究的三个要素——目的、过程、方法——来界定: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规划好的活动步骤的实施及方法、技术的运用,来认识教育现象,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可信赖的知识;它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
3.什么是方法?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1)方法是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
(2)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4.以研究目的、功能、作用为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按照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5.怎样理解基础研究?(1).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描述、解释某些现象和过程以及它们的活动机制与内在规律。
基础研究将对研究领域具有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
(2).现有研究成果认为,基础研究大体可分为形成系统知识的研究、学习的研究、训练迁移的研究。
(3).基础研究一般与直接的应用无关。
6.怎样理解应用研究?(1).应用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它是对基础性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的验证,就所关注的某一实际问题,从大量的案例中寻求概率性的必然结论。
第一章教育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一、对幼儿园生存发展的意义幼儿园生存发展 --充足的生源 --根本则是保教质量 --保教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研究。
*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的幼儿园能有效提高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幼儿园才可能有充足的生源, 并且使自己的幼儿园上档次, 上台阶, 从而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为此,不少幼儿园提出了¡°科研兴园的口号¡±,不但积极参与各种课题研究,而且积极申报课题,独立开展课题研究。
三、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一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幼教质量(二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三促进教改,推动幼教实践的深入第二节教育研究有哪些特点*教育研究:对教育现象的有目的、系统地认识过程。
*包括四个方面含义:1、有清楚的研究设计; 2、围绕明确的问题, 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3、寻求问题的答案; 4、强调方法的规范性;*社会科学:异质性很难完全量化*自身的特点:*一、教育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二、教育研究时间较长*三、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四、教育研究需要多方配合*五、教育研究要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第三节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一、按目的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都可以再分为三种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
*二、按研究中是否包含量的关系 (或科学研究的性质 , 可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
*三、按具体研究方法分,可分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观察研究、访谈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
(实证*四、按研究的作用来分,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第四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计划1、选题:确定研究的课题,明确研究对象和解决的问题2、设计: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对象、假设、目标、内容、方法、预期成果、工作计划、进程安排、人、财、物等(二实施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调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和分析 (三总结形成研究成果(报告、专著、论文 ,对整个研究进行评价(形成性研究和总结性研究第二章研究设计一、选择课题的意义*选择课题: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在可供选择的问题中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
标准差标准差又称均方差,它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一般用S表示。
标准差是最重要和最完善的差异量数,它是根据全部数值计算出来的,适合子代数法的处理,受抽样变动的影响甚小,但是其运算比较繁琐,受两极数值的影响比较大。
其计算公式如下:九、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271、题目:“……实验研究报告”2、前言: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样本设计变量设计(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设计)分组设计的类型人员构成及各自职责阶段划分组织管理4、实验的结果与分析:呈现实验结果,并以大量图表、数据、观察记录、案例等来证明结果。
5、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对研究方法上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6、附录:相关量表、试卷等7、注释和参考文献十、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281、题目:“……调查研究报告”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前言: 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与方法3、调查的理论基础4、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样本设计(抽样方法、抽样结果及样本的代表性)调查工具的设计(如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设计)调查的实施过程(时间、地点、方式)人员构成及各自职责阶段划分组织管理5、调查的结果与分析:呈现调查结果,并以大量图表、数据、观察记录、访谈记录和案例等来证明结果。
6、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的分析和论证(概括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改革建议对研究方法上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7、附录:相关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格等8、注释和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方法第一讲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1.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内涵方法一词,在我国存在已久。
古代把量度方形的方法称之为方法,把量度圆形的方法称之为圆法,后合称方法。
在西方,希腊的方法是从沿着、道路演化而来的,意思是沿着正确的道路活动运动,后来逐步演化称为研究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
所谓方法就是指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准则。
科学方法是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选取的手段、途径或活动方式。
科学方法的任务是使科学研究过程规范化、最优化,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时的一种严密的、合理的、有目的的、有条理的思维和活动的过程。
它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信息和了解社会,推进创新,实现目标。
2.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特性(1)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
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准则(行为方式)。
(2)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首先,教育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性,主要是:第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第二,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第三,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也就是说,要以充分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数据作为依据形成结论,防止胡乱抽取个别的典型例子下结论,作判断。
第四,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