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染色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1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基因)的物质,在显微镜下呈丝状或棒状,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时期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因此而得名。
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
而在有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称为二倍体。
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
在有不同性别的生物体内,有两个基本类型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前者控制性联遗传特征,后者控制着除性联遗传特征以外的全部遗传特征。
人体共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男女的性染色体不同,男性由一个X性染色体和一个Y性染色体组成,而女性则有两个X性染色体。
第22对染色体是常染色体中最后一对,形体较小,但它与免疫系统、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智力迟钝和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相关。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①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②染色体与DNA的关系:每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DNA分子的主要载体。
③DNA与基因的关系:每个DNA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染色体含有一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一个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
现代遗传学认为,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也就是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一个基因要有正常的生理机能,它的几个正常组成部分一定要位于相继邻接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核苷酸要排成一定的次序,才能决定一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假使几个正常组成部分分处于两个染色体上,理论上就是核苷酸的种类和排列改变了,这样就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
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归纳复习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DNA分子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
除一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余的病毒以及全部具典型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种物质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它还存在于细胞核外的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
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是DNA的载体,载体的意思是DNA在这上边存在。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所以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遗传物质的基本特性是:相对的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并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在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少一半.受精卵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2:1:2.如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_______染色体,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2条+X,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2条+X 或22条+Y.受精卵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1.________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初三生物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试题答案及解析1.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A.细胞核B.细胞膜C.细胞质D.线粒体【答案】A【解析】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B、细胞膜能控制细胞物质与外界物质的交换,故不选.C.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D、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作用是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故不选.故选:A【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2.克隆羊“多莉”有三个母亲,影响“多莉”长相的主要是A.提供细胞核的母羊B.提供去核卵细胞的母羊C.生出“多莉”的母羊D.三只母羊共同影响【答案】A【解析】小羊多莉诞生过程中一共利用了三只母羊,一只为它提供的是去核的卵细胞,一只为它提供的是细胞核,还有一只为它提供了发育场所---子宫,小羊多莉长相也就是它的性状像它的供核母亲,也就是它的供核母亲为它提供了决定其性状的遗传物质,而它的供核母亲为它提供的是细胞核,说明决定其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3.绵羊丁(多莉)像()A.绵羊甲B.绵羊乙C.绵羊丙D.既像绵羊丙又像绵羊乙【答案】A【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生物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含有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叫做遗传信息,这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三只羊与多利的关系:绵羊甲为多利提供了乳腺细胞核,也就是遗传物质;绵羊乙为多利提供了去核卵细胞,也就是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另一只绵羊丙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也就是植入子宫内膜后,为多利提供了营养物质。
因为绵羊甲的细胞核为多莉提供了细胞核,里面含有控制性状的所有基因,因此“多利”的遗传物质来自绵羊甲的细胞核,多利羊的所有性状和绵羊甲一模一样,几乎是复制品。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克隆技术的应用,理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多利的细胞核内具有供核羊全部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5篇(精选)生物可遗传变异知识点1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即R型细菌转化是S型细菌)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
因是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部分病毒等)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注意其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来完成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即转录和翻译过程)来实现的。
9、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10、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 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所以,生物的一切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并由蛋白质分子直接体现的。
11、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12、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基因染色体 dna的关系
基因,染色体和DNA之间的关系
基因、染色体、DNA这三个单词是分子遗传学中经常出现的名词,它们均是遗传信息的组成单位,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最小单位,也即是决定生物体特征的遗传单元,它可能会影响生物的形态,行为以及其他性状,基因是DNA片断的集合。
染色体是基因的收集者,染色体是DNA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把基因的信息保存在一起,以便传递给后代。
而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种分子,它维持生物体的一切可变性,它如同生物体遗传信息中的码文,拥有构成生物体特征的重要信息。
DNA是是染色体的细胞内组成部分。
基因、染色体和DNA之间的关系可以比作一本书,基因就像书中的每一句话。
它包含有关生物性状的重要信息,而染色体就像书的收录者,将基因的内容有组织的收集起来,保存起来。
DNA则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就像书的内容,内含改变、维持具有特定性状的遗传信息。
基因、染色体和DNA之间的关系就像书中的每一个字,一张表,一则诗,一幅画,它们都是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机体的运行的必要条件。
基因、染色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孩子、装备、车子的关系:一个孩子要想出去玩,必须有装备,装备必须由车子运送到孩子所能到达的地方,在生物学中,DNA就像车子,染色体就像装备,而基因就像孩子,它们均是生物结构的组成部分,在构成生物体的性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1)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3)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冈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三者的包含关系,如图
特别提醒:
①每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稳定不变的染色体数;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
②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新形成的生殖细胞中。
因此,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即只有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即只有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生物的遗传知识梳理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与变异(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1)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所有特征总和。
包括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易混易错】遗传是亲子之间比较,而不包括子代个体间,变异则都可。
二、染色体、DNA和基因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要点点拨】①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也是成对的,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即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把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杂交,子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是隐性性状。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如a)。
AA或Aa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aa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因此,性状表现为隐性性状的概率低,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概率高;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性状表现。
3.遗传图解控制人双眼皮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人单眼皮的基因用a表示。
若女儿为单眼皮,父母均为双眼皮,则这三口之家的基因组成为:女儿为aa,父亲为Aa,母亲为Aa。
第1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梳理】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定义:遗传是指后代与亲代的相似现象。
2.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因为控制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储存在遗传物质(DNA)中,这些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3.染色体、DNA、基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1)染色体是指利用染色技术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可以看到细胞内存在着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DNA(主要的遗传物质)。
(2)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状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基因是指DNA上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4)三者间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在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也是成对的,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的片段)。
即:基因位于DNA 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4.意义:一般情况下,同种生物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因此,细胞内所包含的基因也是相对稳定的,从而保证了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稳定的遗传信息。
如:果蝇4对染色体,豌豆7对,玉米10对,水稻12对,人23对。
二、人的性状和遗传1.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如:鸡冠的性状,花的颜色,眼皮的单和双等。
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小麦的高茎与矮茎,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种子的圆滑与皱缩。
判断:狗的黄毛与卷毛(×)(不是同一性状)狗的黄毛与牛的黑毛(×)(不是同种生物)2.基因与性状(1)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2)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如a)。
AA或Aa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aa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因此,性状表现为隐性性状的概率低,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概率高;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性状表现。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新课标--遗传和进化的学业要求】:1.能够解释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了传递,并控制新个体的生长发育;2.借助图示或模型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阐明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性状;3.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陈胜巨大推动作用;4.运用进化和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思维导图】一、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础知识点纲要: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考点归纳】【知识强化】1.以下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女孩的卵细胞内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父方,也可能来自母方B.子代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D.一个家族中男性的Y染色体来自同一个祖先【答案】B【详解】A.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
女孩在产生卵细胞时,X性染色体随机进入生殖细胞,因此可能来自父方,也可能来自母方,A正确。
B.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但进入同一个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随机的,可以是两条中的任意一条,因此子代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一定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错误。
C.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生物提分练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解析版)一、选择题1.每个家庭都期望生育健康的小孩。
以下关于遗传和优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含有异型性染色体的受精卵今后发育为男性2.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手术割的眼睛皮B.哥哥生来有耳垂、弟弟生来无耳垂C.经常锤炼,使四肢健壮D.工作晒黑的皮肤3.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绵羊的白毛和山羊的直毛B.人的身高和体重C.小刚的有耳垂和小丽的有耳垂D.小明的O型血和小萌的AB型血4.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一样,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6+ XY,则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A.6+XXB.3+XYC.3+YD.3+X5.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6.人的褐眼(A)与蓝眼(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表示某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形(■表示蓝眼男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1,2号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B.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 2条+YC.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D.该夫妇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四分之一7.下列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要紧存在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DNA分子上C.染色体存在于DNA分子中D.一个DNA分子上有专门多个基因8.人的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决定的,不能卷舌是隐性基因(d)决定的,假如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下了一个不能卷舌的男孩,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DD和DD B.DD 和DdC.Dd和Dd D.Dd 和dd9.正常的人体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A.22条常染色体+XB.23条常染色体+ XC.22条常染色体+YD.23条常染色体+Y10.如图表示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人的性别为男性B.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C.每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要紧由DNA和蛋白质组成1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D、d操纵。
基因、DNA、染色体、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DNA就是脱氧核苷酸:一类带有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由4种主要的脱氧核苷酸(dAMP、dGMP、dCMT和dTMP)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它们的组成和排列不同,显示不同的生物功能,如编码功能、复制和转录的调控功能等。
排列的变异可能产生一系列疾病。
基因是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
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蛋白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编码的α氨基酸之间通过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经翻译后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有活性的大分子。
泛指某一类蛋白质,与前面的限定词组成复合词时,一律用“蛋白质”,如血浆蛋白质、纤维状蛋白质、酶蛋白质等,此时“质”字不得省略(习惯词除外,新命名者从此)。
凡指具体蛋白质时,“质”字可省略,如血红蛋白、肌球蛋白等。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