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区航标效能验收规范(JT 759-2009)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8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9号(总第149号)--关于批准197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8.27
•【文号】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9号[总第149号]
•【施行日期】2009.08.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
(2009年第9号总第149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以下197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2009年8月27日
备注:1.GB/T 5953-1999已被代替完
2.从即日起,废止GB/T 21783-2008塑料毛细管法和偏光显微镜法测定部分结晶聚合物的熔融行为(熔融温度或熔融范围)。
航标设置工程验收方案一、工程项目概述航标是指用以标示航道、危险水域和天然水域的一种固定在水面上的或悬挂在水面以上的引航标志物。
航标设置工程是为了保障航行安全和水上交通畅通而进行的重要工程。
本次航标设置工程位于某海域,包括设置主航标、辅助航标、浮标、音响航标、火焰航标等航标设施,涉及航标的设计、选址、材料、制作、安装、调试等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
二、验收方案的背景和目的本方案是为了保证航标设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准确评估工程的成果,明确完成验收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依法依规做好工程的验收工作。
验收方案的目标是保证工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基本满足设计要求,能够达到设定的使用功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验收的依据和标准1. 《航标设置工程技术规范》2. 航标设计和施工相关的国家标准3. 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四、验收工作的具体内容1. 航标的制作和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其材料、结构、外观等是否合格;2. 航标设置后是否符合相关的引航标准,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功能,如灯光、声音、标志的亮度、声音的传播等;3. 航标设置后是否影响了航道的安全通畅;4. 航标设置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如是否对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等;5. 航标设置工程的成本核算,包括工程实施、材料采购、人力成本等方面;6. 航标设置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是否符合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标准。
五、验收的程序和步骤1. 验收前准备工作(1)明确验收的时间和地点,通知相关的单位和人员参与验收;(2)准备验收需要的文件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材料报告等;(3)制定验收的具体计划和流程。
2. 验收过程(1)组织验收人员按照计划和流程进行验收;(2)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存在的问题;(3)对于存在的问题和疑虑进行调查和核实。
3. 验收的结果与总结(1)验收人员对于工程的各项内容进行评估,形成综合评价报告;(2)总结验收的过程和结果,提出验收意见和建议。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沿海渔港和渔业航标核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1.27•【文号】农办渔[2011]9号•【施行日期】2011.01.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沿海渔港和渔业航标核查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11]9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厅(局),各海区渔政局: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13号)有关加强渔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全面摸清沿海渔港和渔业航标情况,为科学规划和建设渔港及航标、积极争取加大渔业安全投入提供决策依据,我部决定开展沿海渔港和渔业航标核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核查工作的背景和意义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渔港及航标建设投入力度,渔港及航标建设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平安渔业”建设和渔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部曾于2001年、2005年组织开展了全国沿海渔港普查和渔业航标建设情况调查,共统计沿海渔港1527座、渔业航标508座。
但是,随着近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快,渔港及航标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地方的渔港被占用、范围被压缩,或者功能发生改变,一些渔港港池淤积严重、码头残缺不齐、岸上设施简陋、航标被损毁,甚至有的渔港和航标因年久失修被废弃。
尽管近年各级财政投入逐步加大,但总体仍显不足,渔港及航标等安全设施建设与不断增加的安全生产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亟待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切实提高渔业安全保障能力。
对沿海渔港和渔业航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对于准确掌握沿海渔港航标基本状况、进一步争取加大投入、加强渔港和航标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查工作的具体安排(一)核查内容1. 本次渔港和航标核查对象为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所有渔业港口和渔业航标。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调查取证工作细则》的通知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调查取证工作细则》的通知(海监督字〔2009〕23号)中国海监各海区总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队:为提高海域使用案件的证据质量,细化海域使用调查取证工作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国家海洋局《海洋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工作规则》,特制定《海域使用调查取证工作细则》,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二月十三日海域使用调查取证工作细则第一条为提高海域使用案件的证据质量,细化海域使用调查取证工作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国家海洋局《海洋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工作规则》,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中国海监机构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称当事人)涉嫌违法使用海域的行为进行调查和收集有关证据时,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对于涉嫌下列行为,应当组织调查取证:(一)未经批准或者骗取批准,非法占用海域的;(二)未经批准或者骗取批准,进行围海、填海活动的;(三)海域使用权期满,未办理有关手续仍继续使用海域的;(四)擅自改变海域用途的;(五)海域使用权终止,原海域使用权人不按规定拆除用海设施和构筑物的;(六)拒不接受海域使用监督检查、不如实反映有关情况或者不提供有关资料的。
第四条海域使用的调查取证可在陆岸检查、巡航监视等执法检查中开展。
调查取证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海域使用审批情况;(二)实际占用海域和使用情况;(三)海域使用权人履行海域使用法定义务情况;(四)海域使用违法所得情况;(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在调查取证中,可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当事人和有关人员提供与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实际使用情况有关的证书、文件和资料;(二)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询问有关海域使用情况,要求其作出相关说明,包括陈述、申辩;(三)进入当事人占用的海域进行现场检查、勘查、取证、摄像、拍照等;(四)责令当事人停止正在进行的违法用海行为,接受调查处理;(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海区航标效能验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区航标管理机关对各类航标效能验收条件、验收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沿海水域、通海河口以及相关陆域新建、改建、调整各类航标的效能验收。
军用航标和渔业航标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696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GB 12708 航标灯信号颜色GB 15359 中国海区灯船和大型浮标制式GB 16161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形状显示规定GB 17381中国海区视觉航标表面色规定GB/T 20068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技术要求JT 377 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播发标准JT/T 731 海区航标维护固定建(构)筑物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航标用户user of aids to navigation航标的助航服务的对象。
主要是船员、引航员,还包括港口方(港口管理方、建设方、经营方、船舶经纪人、代理等)、有关机构(航道管理机构、海事局通航管理部门、海上建筑物管理机构、海上娱乐组织等)以及一般组织(包括因航标的环境影响或文化遗产价值而相关的组织)等。
3.2航标技术测定field test of aids to navigation对新建、改建或调整后的航标系统进行全部或抽样的现场测试,以检测所设航标的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航标设计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3.3航标效能efficacy of aids to navigation所设置航标的助航服务和其他相关功能的总和,具体表现为由于提供助航服务所带来的船舶航行的便利、安全风险的降低、营运效率的提高、以及船舶污染水域环境风险的降低。
浅谈提高航标船抛设浮标位置精度作者:陈沛伟来源:《珠江水运》2017年第11期摘要:由于GPS/DGPS具有定位精度高、全天候、操作简便和高效的导航功能等优点,该设备已普遍作为航标船抛设浮标的定位和导航,但在实际抛设浮标操作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人为和设备两方面因素分析对浮标抛设位置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浮标抛设位置精度的措施。
关键词:航标船浮标抛设位置精度 GPS/DGPS1.前言浮标位置精度是评估浮标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我国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通航密度不断增大和大型化、深吃水船舶的不断增多,导致船舶在港口的可航水域越来越小,从而对船舶安全航行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减轻船舶驾驶员的航行压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航标船抛设浮标位置精度,提高浮标的助航效能。
本文从船舶操纵和GPS/ DGPS设备的角度分析浮标抛设的位置误差,提出有助于提高浮标抛设位置精度的措施,切实为航行船舶提供更加优质的浮标助航服务,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行的便利性,降低船舶航行安全和污染事故风险,保障船舶人命财产的安全。
2.航标船抛设浮标位置精度现状2.1浮标结构及位置精度要求水上浮标一般分为灯架、浮体和系碇三个部分。
其中系碇部分包括马鞍链、锚链、沉块以及连接卸扣。
浮体通过马鞍链和一定长度的锚链与水泥预制的沉块连接。
浮标是通过沉块和锚链阻止其漂移。
正常情况下沉块不移动,其它部分受到风流影响围绕着沉块回转,当风流或其它外力足够大致使沉块移位超过允许范围则称浮标移位。
海图及航标表上标注的浮标位置是对应沉块的设计位置,但是浮标在抛设过程中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在《海区航标效能验收规范》(JT 759-2009)中规定浮动标志允许的误差为:推算沉石位置与设计位置误差值应小于30m。
2.2航标船GPS天线位置修正现状航标船船长为了确定沉石投放时机需要时刻知道船上投放点到沉石设置点的距离方位,但因为航标船结构特点,船上沉石投放位置位于主甲板靠前左右舷边,主甲板是航标作业区,存在吊机吊臂和工作人员等干扰GPS信号的接收,该区域不适合安装GPS天线,目前航标船GPS天线都安装在罗经甲板上,所以GPS天线位置需要修正,如中标船需修正约18米,大标船需修正超过20米。
海区航标考核新标准在上海港航标管理中的探索刘嘉华;黄姬殷【摘要】文中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上海海事局上海航标处近年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运用新型、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来提高航标维护质量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在我国沿海航标管理中,特别是延长航标维护周期后,推行<海区航标维护质量新考核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航标管理;维护质量;考核标准【作者】刘嘉华;黄姬殷【作者单位】上海理事局,上海,200010;上海理事局,上海,2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44我国水运经济建设和航运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沿海航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日益增加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需求,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要求,上海海事局上海航标处在航标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应用《海区航标维护质量新考核标准》,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和管理措施,有效规范航标日常维护工作,在辖区航标数量连续增长的情况下,航标维护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确保了上海港航标质量的稳定提高,为上海港的航运发展和港口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助航保障。
一、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航标维护质量考核标准上海港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随着上海港港口重心的外移,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洋山深水港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给上海航标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辖区航标数量和规模快速增加,也给原来的航标维护质量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灯熄事故的快速增加,据统计,2000年全年灯熄次数达到了53座次,航标工作质量下降明显。
航标管理与水上安全息息相关,面对出现的问题,上海航标处非常重视,及时分析查找原因,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和管理措施:1.建立灯熄考核指标制度。
明确提出全年灯熄指标控制目标要求,根据管辖的各个航标站的具体情况,将灯熄考核指标数逐级分解,上海港航标的灯熄指标从2000年占年初航标总数21%减少至2009年占年初航标总数3.3%。
农业部关于下达2009年渔港及渔用航标维修和养护项目资金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关于下达2009年渔港及渔用航标维修和养护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09〕91号)各有关单位:根据《财政部关于批复农业部 2009年部门预算的通知》(财预〔2009〕168号)要求,经我部审核,现将2009年渔港及渔用航标维修和养护项目资金下达你单位(详见附件),主要用于沿海重要渔港安全监控系统设备购置安装;部分受台风破坏严重渔港的防浪堤、护岸、渔码头等设施修复以及港内消防、照明、道路和污水处理等设施维护;对部分渔用航标进行维修保养;“平安渔港”活动创建等工作。
请列入2009年度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30126“农村公益事业”,并专款专用,抓紧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该项目已列入财政国库直接支付范围,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设置“渔港及渔用航标维修和养护项目资金”明细账,按照项目内容、经济分类及相关财务制度规定进行专账核算,合理列支相关费用。
项目主管部门(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并于2009年12月31日前将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分别按项目内容和经济分类进行分析)报送我部财务司和渔业局。
附件:农业部2009年渔港及渔用航标维修和养护项目资金分配表二○○九年七月二十四日附件:农业部2009年渔港及渔用航标维修和养护项目资金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主管部门(单位)项目单位金额项目任务1天津市水产局天津市汉沽区水产局5 大神堂、蔡家堡渔港渔用航标维修养护2天津市水产局天津市大港区水产局5 唐家河渔港航标维护3天津市水产局蓟县水产局5 蓟县渔用航标维修和养护4河北省水产局河北省海兴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25 海兴大河口渔港道路维修1.2万平方米、港内消防、电力、照明、通讯等设施的维修改造5河北省水产局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水产局5 山海关渔港渔用航标灯维护6河北省水产局黄骅市水产局5 南排河渔港渔用航标灯维护7河北省水产局唐山市丰南区农业畜牧水产局5 丰南区涧河渔港渔用航标建设8河北省水产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骅港开发区渔港监督5 渤海新区新村一级渔港航标维护9河北省水产局昌黎县水产发展局5 昌黎新开口渔港航标维护10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中华人民共和国葫芦岛渔港监督处30 葫芦岛市止锚湾渔港港口安全监控系统配备11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丹东大鹿岛海兴(集团)有限公司25 东港市孤山镇大鹿岛渔港维修和加宽进港路200延长米,配备高频通讯设备一套、增加港口码头及场面高杆灯30个、配备渔港消防安全设备12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中华人民共和国丹东渔港监督处19.6 大台子渔港、大洋河口、兴隆山渔港、北井子渔港、海洋红渔港浮标和陆地灯标维修养护13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中华人民共和国锦州渔港监督处10 凌海市八支路渔港航标重建14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盘锦渔港监督处5 二界沟清口灯浮、蛤蜊岗大流子灯浮、盘山县三道沟黑岗头灯浮、盘山三道沟渔港灯塔维修养护15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渔港监督局55.4 北海渔港配备路灯、消防等设施,进行路面硬化、防波堤加固等25万元;红石渔港堤头灯改造5万元;铁山渔港堤头灯改造5万元;龙王塘渔港堤头灯改造5万元;通水沟渔港堤头灯改造3万元;大耗岛渔港堤头灯改造3万元;小耗岛渔港堤头灯改造3万元;褡裢岛渔港堤头灯改造3万元;20座渔港航标灯更换电池20块3.4万元16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渔港监督局60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渔港打深井1眼,铺设PVC管道3100米,配备消防栓30只、消防带800米,改建管理用房4间,配备变频泵闸阀等设备30万元;青口港灯标、燕尾港灯桩、滨海港灯桩、协兴港灯柱、洋口港1号灯塔、洋口港2号灯浮6座渔用航标新建、维修和养护30万元17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30 苍南县炎亭渔港港口安全监控系统配备18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舟山市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25 舟山市普陀区樟州渔港维修码头500米、道路1000平方米19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40 铅礁横灯桩、三块礁灯桩、小捣臼灯桩、庄海山灯桩、鲤鱼背礁灯柱、洞头赤礁灯桩、瑞安市小凤凰灯塔、洞头田尾山西角灯塔维修和养护20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奉化市海洋与渔业局30 奉化市渔港港口安全监控系统配备21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余姚渔港监督5 陶家路闸航标、临海浦闸航标维护22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晋江市深沪渔业发展有限公司30 福建省晋江市深沪中心渔港更新改造供水、消防管道设施885米,配备船舶污染物及海漂垃圾整治设施23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连江县黄岐镇人民政府30 黄岐国家中心渔港配备港区海漂垃圾清查冲淤设施以及照明路灯40盏。
国家海洋局《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求》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南海分局: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1号)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号)要求,进一步规范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工作,国家海洋局制定了《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规范性文件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国家海洋局2016年11月10日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一、概述(一)任务由来介绍任务来源及报告编写工作的相关背景情况。
(二)工作依据列举开展测量工作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基础资料等。
二、项目用海基本情况(一)项目用海位置说明项目用海所在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周边其他用海情况,并附清晰反映项目用海位置和相接用海情况的图件。
(二)项目用海批准情况说明项目用海批复或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记载的用海类型、用海方式、用海面积以及海域使用相关要求等,并附宗海图。
对宗海图采用的坐标系、投影参数等内容进行说明,列出宗海界址点坐标表。
(三)项目填海竣工情况介绍项目竣工后填海工程的平面布置、主要工程结构及工程的施工建设、成陆高程等情况,并附填海工程竣工图、典型工程结构断面图以及能清晰反映项目完成情况的遥感影像图或其它影像、照片等。
三、测量实施(一)测量单位基本情况说明开展填海竣工验收现场测量工作的单位资质、人员资格、测量仪器有效性等情况。
(二)测量基准说明测量采用的坐标系、投影方式等测量基准。
(三)控制测量说明控制测量采用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控制点分布与控制网布设等情况,分析测量精度。
涉及坐标系转换的说明转换过程。
(四)界址测量说明界址点确定的依据和获取方法,界址点测量方法、测量作业过程和时间,海洋部门派员见证情况,并附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现场测量记录表和现场测量照片等。
交通运输部公告2009年第39号――关于发布海区航标效能验收规范等8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6项交通运输部部门计
量检定规程的公告
【法规类别】行业标准管理
【发文字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09年第39号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
【发布日期】2009.09.17
【实施日期】2009.12.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09年第39号)
《海区航标效能验收规范》等8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6项交通运输部部门计量检定规程业经审查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8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编号和名称是:
1.JT/T 759-2009 海区航标效能验收规范
2.JT/T 760-2009 浮标通用技术条件(代替JT/T 7004-1979)
3.JT/T 761-2009 航标灯通用技术条件(代替JT/T 7003-1982)
4.JT/T 762-20
1 / 1。
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10号--关于2项海关行业标准的公告
正文:
---------------------------------------------------------------------------------------------------------------------------------------------------- 海关总署公告
(2009年第10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海关总署批准《海关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和《海关信息化术语》2项海关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标准名称见附件,标准文本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附件:海关标准编号名称表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七日
附件
海关标准编号名称表
序号
海关标准编号
海关标准名称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1
HS/T 21-2009
《海关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
2009年2月17日
2009年3月1日
2
HS/T 22-2009
《海关信息化术语》
2009年2月17日
2009年3月1日
——结束——。
钢质海船修船交验项目验收标准及规范
第一条总则
1、本验收依据选自下列标准和规范:
(1)国家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
(2)船级社颁布的各种规范;
(3)国际组织颁布的公约、章程、规则等。
2、除本文稿列举的验收依据外,下列部分同时作为公司修、制造项目验收依据:
(1)本公司受控的其他技术文件;
(2)中远船务船舶修理技术标准;
(3)顾客提供的或本公司自备的随机文件、图纸和说明书等;
(4)本公司提供的或顾客提供的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等;
(5)合同要求。
3、由于标准、规范的更新和作废,本文稿每年修订一次,如果标准和规范无变化,则免于修订。
第二条轮机工程验收依据
第三条坞修工程验收依据
第四条机械加工验收依据
第五条电气工程验收依据
第七条船体工程验收依据
第八条说明
1、质量主管编制“必检项目单”时可以把本依据作为基本要求。
顾客、船检有其他明确要求的,质量主管应在“必检项目单”中编入。
2、本依据所列验收要求和交验内容为确定现场检验和交验内容时进行参考,实际检验和交验项目由具体必检项目单确定为准。
第七条附则
1、本规范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
2、本规范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现行有效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的通知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有关单位,局机关各有关部门:为加强海洋标准信息公开,推动海洋标准化工作,更好地支撑和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现将现行有效的77项海洋国家标准和225项行业标准目录印发你们。
请你们通知所属各有关单位,予以贯彻执行。
附件:1.海洋国家标准目录2.海洋行业标准目录3.海洋标准实施意见反馈表4.海洋标准获取途径国家海洋局2015年3月24日附件1海洋国家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GB 4914-2008(代替GB 4914-1985)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2008年10月19日2009年5月1日2GB/T 12460-2006海洋数据应用记录格式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3GB/T 12462-1990世界海洋名称代码1990年8月27日1991年6月1日4GB/T 12763.1-2007(代替GB/T 12763.1-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5GB/T 12763.2-2007(代替GB/T 12763.2-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GB/T 12763.3-2007(代替GB/T 12763.3-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7GB/T 12763.4-2007(代替GB/T 12763.4-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8GB/T 12763.5-2007(代替GB/T 12763.5-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5部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9GB/T 12763.6-2007(代替GB/T 12763.6-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0GB/T 12763.7-2007(代替GB/T 12763.7-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GB/T 12763.8-2007(代替GB/T 13909-1992)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2GB/T 12763.9-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3GB/T 12763.10-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4GB/T 12763.11-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2007年8月13日2008年2月1日15GB/T13972-2010(代替GB/T 13972-1992)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2010年9月26日2011年2月1日16GB/T 14914-2006(代替GB/T 14914-1994)海滨观测规范2006年2月16日2006年8月1日17GB/T 15918-2010(代替GB/T 15918-1995) 海洋学综合术语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18GB/T 15919-2010(代替GB/T 15919-1995) 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19GB/T 15920-2010(代替GB/T 15920-1995) 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20GB/T 15921-2010(代替GB/T 15921-1995) 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21GB/T 17108-2006(代替GB 17108-1997)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2006年12月29日2007年5月1日22GB 17378.1-2007(代替GB/T 17378.1-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3GB 17378.2-2007(代替GB/T 17378.2-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4GB 17378.3-2007(代替GB/T 17378.3-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5GB 17378.4-2007(代替GB/T 17378.4-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6GB 17378.5-2007(代替GB/T 17378.5-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7GB 17378.6-2007(代替GB/T 17378.6-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8GB 17378.7-2007(代替GB/T 17378.7-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2007年10月18日2008年5月1日29GB 17501-1998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1998年10月12日1999年4月1日30GB/T 17502-2009(代替GB 17502-1998)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31GB/T 17503-2009(代替GB 17503-1998)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32GB 17504-1998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1998年10月12日1999年4月1日33GB/T 17826-1999海洋生物分类与代码1999年8月11日2000年5月1日34GB/T 17834-1999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1998年8月24日2000年4月1日35GB/T 17838-1999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辅助测报规范1999年8月10日2000年2月1日36GB/T 17839-2011(代替GB/T 17839-1999)警戒潮位核定规范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1日37GB/T 17923-1999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分析方法1999年12月6日2000年5月1日38GB/T 18190-2000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2000年9月27日2001年5月1日39GB 18420.1-2009(代替GB 18420.1-200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第1部分:分级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40GB/T18420.2-2009(代替GB 18420.2-200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第2部分:检验方法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41GB 18421-2001海洋生物质量2001年8月28日2002年3月1日42GB 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2002年3月10日2002年10月1日43GB/T 19485-2014(代替GB/T 19485-2004)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年4月1日2014年10月1日44GB/T 19570-2004污水排海管道工程技术规范2004年7月26日2005年1月1日45GB/T 19571-2004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2004年7月26日2005年1月1日46GB/T 19721.1-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1部分:风暴潮预报和警报发布2005年4月22日2005年11月1日47GB/T 19721.2-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2部分:海浪预报和警报发布2005年8月9日2006年2月1日48GB/T 19721.3-2005海洋预报和警报发布第3部分:海冰预报和警报发布2006年6月19日49GB/T 19834-2005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2005年7月15日2006年1月1日50GB/T 20103-2006膜分离技术术语2006年2月16日2006年8月1日51GB/T 20259-2006大洋多金属结核化学分析方法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52GB/T 20260-2006海底沉积物化学分析方法2006年6月2日2006年12月1日53GB/T 20794-2006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2006年12月29日2007年5月1日54GB/T 21247-2007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2007年10月18日55GB/T 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08年10月20日2009年5月1日56GB/T 23246-2009电导率温度深度剖面仪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7GB/T 23247-2009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漂流浮标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8GB/T 23248-2009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2009年3月11日2009年11月1日59GB/T 24558-2009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2009年10月30日2010年4月1日60GB/T 24559-2009海洋螺旋桨式风向风速计2009年10月30日61GB/T 25054-2010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技术导则2010年9月26日2011年2月1日62GB/T 26411-2010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2011年1月14日2011年6月1日63GB/T 28058-2011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2011年12月30日2012年6月1日64GB/T 29726-2013海湾围填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3年9月18日2014年1月1日65GB 30736-2014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成分限值2014年6月9日2015年4月1日66GB/T 30737-2014海洋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的测定流式细胞测定法2014年6月9日67GB/T 30738-2014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g能谱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68GB/T 30739-2014海洋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69GB/T 30740-2014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0GB/T 30741-2014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硫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1GB/T 30742-2014海洋大气干沉降物中总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2GB/T 30743-2014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2014年6月9日73GB/T 30744-2014深海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规范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4GB/T 30745-2014海域分等定级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5GB/T 30746-2014风暴潮防灾减灾技术导则2014年6月9日2014年10月1日76GB 30979-2014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惰性无机地质材料2014年7月24日2015年6月1日77GB 30980-2014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疏浚物2014年7月24日2015年6月1日附件2海洋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HY/Z 001-1988海洋仪器产品标准化审查规定1988年3月15日1989年5月1日2HY/Z 002-1988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细则1988年3月15日1989年5月1日3HY/T 004-1991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档案分类法1991年7月1日1992年1月1日4HT/T 006-1991SBA3-2型台站声学测波仪1991年12月1日1992年7月1日5HY/T 007-1992(ZB Y116-82)颠倒温度表1982年3月5日1983年1月1日6(ZB Y188-83)海洋仪器术语1983年9月22日1984年1月1日7HY/T 011-1992(ZB Y252-84)抓斗式采泥器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8HY/T 012-1992(ZB Y253-84)机械式深温计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9HY/T 013-1992(ZB Y254-84)手摇绞车1984年9月30日1985年2月1日10HY 016.1-1992(ZB Y339.1-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总则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1(ZB Y339.2-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2HY 016.3-1992(ZB Y339.3-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贮存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3HY 016.4-1992(ZB Y339.4-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4HY 016.5-1992(ZB Y339.5-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贮存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5HY 016.6-1992(ZB Y339.6-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变化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6(ZB Y339.7-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恒定湿热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7HY 016.8-1992(ZB Y339.8-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交变湿热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8HY 016.9-1992(ZB Y339.9-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长霉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19HY 016.10-1992(ZB Y339.10-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0HY 016.11-1992(ZB Y339.11-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1(ZB Y339.12-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2HY 016.13-1992(ZB Y339.13-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连续冲击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3HY 016.14-1992(ZB Y339.14-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倾斜和摇摆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4HY 016.15-1992(ZB Y339.15-85)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水静压力试验1985年12月12日1986年10月1日25HY/T 017-1992(ZB Y347-85)表层水温表1985年12月12日1986年7月1日26(ZB Y350-85)采水器1985年12月12日1986年7月1日27HY/T 019-1992(ZB A45 001-88)海洋行业标准体系表1989年3月15日1989年5月1日28HY 021.1-1992(ZB N92 004.1-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低温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29HY 021.2-1992(ZBN92 004.2-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低温贮存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0HY 021.3-1992(ZB N92 004.3-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湿热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1(ZB N92 004.4-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变化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2HY 021.5-1992(ZB N92 004.5-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长霉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3HY 021.6-1992(ZB N92 004.6-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4HY 021.7-1992(ZB N92 004.7-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5HY 021.8-1992(ZB N92 004.8-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6(ZB N92 004.9-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连续冲击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7HY 021.10-1992(ZB N92 004.10-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倾斜和摇摆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8HY 021.11-1992(ZB N92 004.11-88)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水静压力试验导则1988年7月27日1989年5月1日39HY/T 022-1992(ZB A24 001-90)中国海洋调查机构代码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0日40HY/T 023-2010(代替HY/T 023-1992)中国海洋站代码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41(ZB A24 003-90)中国近海海洋调查断面代码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2HY 025-1992(ZB N92 007-90)海洋仪器(设备)水下部件涂料涂覆技术条件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3HY/T 026-1992(ZB N92 008-90)海洋仪器(设备)牺牲阳极的保护设计和安装1990年2月10日1990年7月1日44HY/T 027-1993海洋仪器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和表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5HY/T 028-1993海洋浊度标准液的配制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6HY/T 030.1-1993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1994年7月1日47HY/T 030.2-1993中国极地考察档案著录细则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8HY/T 031-1993SLC9-2型直读式海流计1993年12月1日1994年7月1日49HY/T 032-1994海洋科学文献分类法1994年01月12日1995年1月1日50HY/T 033-1994海洋科学叙词表1994年01月12日1995年1月1日51HY/T 034.2-1994电渗析技术异相离子交换膜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2HY/T 034.3-1994电渗析技术电渗析器1995年7月1日53HY/T 034.4-1994电渗析技术脱盐方法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4HY 034.5-1994电渗析技术用于锅炉给水的处理要求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5HY/T 036-1994温度盐度深度综合测量系统1994年12月17日1995年7月1日56HY/T 037.1-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总则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57HY/T 037.2-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DS14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58HY/T 037.3-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1-11995年7月1日59HY/T 037.4-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F2-1 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0HY/T 037.5-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2-1 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1HY/T 037.6-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资料处理1994年9月28日1995年7月1日62HY/T 038-1995GTL-D型膜孔径测定仪1995年2月20日1996年1月1日63HY/T 039-1995微孔滤膜孔性能测定方法1995年2月20日1996年1月1日64HY/T 040-1996系列采水器1997年1月1日65HY/T 042-1996(ZB Y191-83)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1996年9月28日1997年1月1日66HY 044-199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常用消油剂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1997年1月22日1997年5月1日67HY/T 045-1999海洋能源术语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68HY/T 047-1999工程海冰技术规范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69HY/T 048-1999SYA2-1型实验室盐度计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0HY/T 049-1999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4日1999年7月1日71HY/T 050-1999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2HY/T 051-1999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测试方法1999年4月26日1999年7月1日73HY/T 053-1999微孔滤膜2001年1月2日2002年1月1日74HY/T 054.1-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5HY/T 054.2-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测试方法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6HY/T 055-1999折叠筒式微孔滤膜过滤芯2001年7月27日2002年1月1日77HY/T 056-2010(代替HY/T 056-2001)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业务规范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78HY/T 057-2011(代替HY/T 057-2001)海洋管理机关档案业务规范2011年7月8日2011年12月1日79HY/T 058-2010(代替HY/T 058-2001)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80HY/T 059-2002海洋站自动化观测通用技术要求2002年9月11日2002年10月1日81HY/T 060-2002中空纤维超滤装置2002年12月30日82HY/T 061-2002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3HY/T 062-2002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4HY/T 063-2002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5HY/T 064-2002管式陶瓷微孔滤膜测试方法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6HY/T 065-2002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7HY/T 066-2002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折叠式过滤器2002年12月30日88HY/T 067-2002水处理用玻璃钢罐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89HY/T 068-2002饮用纯净水制备系统SRO系列反渗透设备2002年12月30日2003年2月1日90HY/T 069-2005(代替HY/T 069-2003)赤潮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1HY 070-2003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2HY/T 071-2003表层漂流浮标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3HY/T 072-2003卷式超滤技术平板超滤膜2003年10月1日94HY/T 073-2003卷式超滤技术卷式超滤元件2003年9月3日2003年10月1日95HY/T 074-2003膜法水处理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2003年12月24日2004年4月1日96HY/T 075-2005海洋信息分类与代码2005年4月18日2005年7月1日97HY/T 07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8HY/T 077-2005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99HY/T 078-2005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6月1日100HY/T 079-2005贻贝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1HY/T 080-2005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2HY/T 081-2005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3HY/T 082-2005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4HY/T 083-2005海草床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5HY/T 084-2005海湾生态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6月1日106HY/T 085-2005河口生态系统监测技术规程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7HY/T 08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评价指南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8HY/T 087-2005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2005年5月18日2005年6月1日109HY/T 088.1-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冬装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0HY/T 088.2-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春秋装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1HY/T 088.3-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大衣2006年1月1日112HY/T 088.4-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夏裤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3HY/T 088.5-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女裙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4HY/T 088.6-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长短袖衬衣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5HY/T 088.7-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制服面料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6HY/T 088.8-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男冬夏帽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7HY/T 088.9-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女冬夏帽2006年1月1日118HY/T 088.10-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工作帽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19HY/T 088.11-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皮鞋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0HY/T 088.12-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领带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1HY/T 088.13-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腰带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2HY/T 088.14-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帽徽、肩徽、领花、领带夹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3HY/T 088.15-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纽扣2006年1月1日124HY/T 088.16-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肩章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5HY/T 088.17-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工作服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6HY/T 088.18-2005中国海监制式服装防寒服2005年11月3日2006年1月1日127HY/T 089-2005波浪浮标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28HY/T 090-2005压力式波潮仪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29HY/T 091-2005极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浮标2006年1月1日130HY/T 092-2005海洋实时传输潜标系统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31HY/T 093-2005海水营养盐自动分析仪2005年11月11日2006年1月1日132HY/T 094-2006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2006年2月14日2006年3月1日133HY/T 095-2007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2007年4月9日2007年5月1日134HY/T 096-2007海水溶解氧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5HY/T 097-2007硫化物现场测量仪检测方法2008年1月1日136HY/T 098-2007海水pH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7HY/T 099-2007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8HY/T 100-2007海水浊度测量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39HY/T 101-2007海水声速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40HY/T 102-2007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检测方法2007年12月19日2008年1月1日141HY/T 103-2008中空纤维微孔滤膜装置2008年4月1日142HY/T 104-2008陶瓷微孔滤膜组件2008年3月4日2008年4月1日143HY/T 105-2008中空纤维膜N2-H2分离器2008年3月4日2008年4月1日144HY/T 106-2008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5HY/T 107-2008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6HY/T 108-2008反渗透用能量回收装置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7HY/T 109-2008反渗透用高压泵技术要求2008年4月1日148HY/T 110-2008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49HY/T 111-2008料浆状及滤饼状氢氧化镁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0HY/T 112-2008超滤膜及其组件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1HY/T 113-2008纳滤膜及其元件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2HY/T 114-2008纳滤装置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3HY/T 115-2008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2008年4月1日154HY/T 116-2008蒸馏法海水淡化蒸汽喷射装置通用技术要求2008年3月31日2008年4月1日155HY/T 117-2010(代替HY/T 117-2008)海洋特别保护区分类分级标准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56HY/T 118-2010(代替HY/T 118-2008)海洋特别保护区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57HY/T 119-2008全国海岛名称与代码2008年7月28日2008年10月1日158HY/T 120-2008电去离子膜堆(组件)2008年7月28日2008年10月1日159海域使用管理标准体系2008年11月14日2008年12月1日160HY/T 122-2009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1HY/T 123-2009海域使用分类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2HY/T 124-2009海籍调查规范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3HY/T 125-2009海洋水色光谱仪检测方法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4HY/T 126-2009多参数水质仪2009年3月23日2009年5月1日165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评价指南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6HY/T 128-2010海洋经济生物质量风险评价指南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7HY/T 129-2010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废水排放海域水质影响评价方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8HY/T 130-2010海洋高技术产业分类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69HY/T 131-2010海洋信息化常用术语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0HY/T 132-2010海洋沉积物与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分析前处理微波消解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1海水中颗粒物和黄色物质光谱吸收系数测量分光光度法2010年2月10日2010年3月1日172HY/T 134-2010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3HY/T 135-2010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4HY/T 136-2010海洋信息元数据2010年8月31日2010年10月1日175HY/T 137-2011中国海监执法标准体系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6HY/T 138-201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7海洋行政执法档案业务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78HY/T 140-2011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规范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79HY/T 141-2011海洋仪器海上试验规范2011年2月16日2011年3月1日180HY/T 142-2011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1HY/T 143-2011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2HY/T 144-2011志愿船自动测报仪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3坐底式声学测波仪2011年5月9日2011年6月1日184HY/T 146-2011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技术规程2011年7月8日2011年12月1日185HY/T 147.1-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海水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6HY/T 147.2-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沉积物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7HY/T 147.3-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3部分:生物体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8HY/T 147.4-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4部分:海洋大气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89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5部分:海洋生态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0HY/T 147.6-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1HY/T 147.7-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2HY/T 148-2013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规范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3HY/T 149-2013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4HY/T 150-2013海水中有机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5海洋微藻中溶血毒素的检测血细胞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6HY/T 152-2013海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形态分析原子荧光光谱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7HY/T 153-2013海水、沉积物中致突变性的测定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8HY/T 154-2013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划界技术资料要求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199HY/T 155-2013海流和潮流能量分布图绘制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0HY/T 156-2013海浪能量分布图绘制方法2013年4月25日2013年5月1日201。
沿海航标标准化研究刘伟【摘要】文中从标准化的定义及国家规定入手,从法规和技术标准两方面分析了国内沿海航标标准化的现状,客观分析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与现实工作的不符,阐述了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沿海航标标准化的建议.【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2页(P53-54)【关键词】沿海航标;标准化;研究【作者】刘伟【作者单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烟台航标处,山东烟台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44.2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标志着标准化改革全面启动。
《方案》明确改革将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航标设备完全依赖进口,无标准可言。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航标设备经过引进、消化、吸收、改造,航标技术全面提升,部分灯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航标法制化与技术标准化进程却较为缓慢。
(一)航标法规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199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是我国迄今为止颁布的唯一一部关于航标管理的法令,至今已21年,个别条款与当前现实不符,对工作指导意义不强。
2.其他法规据统计,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共颁布(或修订)沿海航标管理的现行法规11件,对《航标条例》进行补充和完善,基本涵盖了航标管理的各方面。
其中暂行或试行规定3部,除《沿海航标管理办法》《海区航标动态通报管理办法》《海区航标应急反应管理办法》系修订外,其他8部至今未修订。
(二)具体技术标准方面当前,海区航标标准共计27项,国家标准13项,交通行业标准14项。
2015至2016年,部海事局对标准实施情况评估结果显示,一些标准应用效果下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综合标准评估和近几年在执行航标标准中遇到的情况,主要问题如下:(一)法规方面1.与体制机构改革不符。
如《航标条例》关于航标管理机关的表述为“海区港务监督机构”。
海区航标效能验收规范
(JT 759-200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区航标管理机关对各类航标效能验收条件、验收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沿海水域、通海河口以及相关陆域新建、改建、调整各类航标的效能验收。
军用航标和渔业航标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696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
GB 12708 航标灯信号颜色
GB 15359 中国海区灯船和大型浮标制式
GB 16161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形状显示规定
GB 17381中国海区视觉航标表面色规定
GB/T 20068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技术要求
JT 377 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播发标准
JT/T 731 海区航标维护固定建(构)筑物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航标用户User of aids to navigation
航标的助航服务的对象。
主要是船员、引航员,还包括港口方(港口管理方、建设方、经营方、船舶经纪人、代理等)、有关机构(航道管理机构、海事局通航管理部门、海上建筑物管理机构、海上娱乐组织等)以及一般组织(包括因航标的环境影响或文化遗产价值而相关的组织)等。
3.2 航标技术测定Field test of aids to navigation
对新建、改建或调整后的航标系统进行全部或抽样的现场测试,以检测所设航标的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航标设计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3.3 航标效能Efficacy of aids to navigation
所设置航标的助航服务和其他相关功能的总和,具体表现为由于提供助航服务所带来的船舶航行的便利、安全风险的降低、营运效率的提高、以及船舶污染水域环境风险的降低。
4 海区航标效能验收条件
航标效能验收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a ) 按照设计和航标管理机关的审批要求,航标建设完毕;
b) 资料齐全,一般应包括:航标管理机关的行政许可文
件、航标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资料)、航标技术履历
资料、预验收资料、施工总结报告(包括航标现场施
工和竣工图片)、主要航标器材产品合格证书、质保
书、航标维护方案;
c) 航标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维护等相关单
位,对航标和资料进行预验收。
航标建设单位在完成预验收后,认为所设航标已符合航标效能验收条件的,可向航标管理机关提交效能验收申请。
5 海区航标效能验收方法和要求
5.1效能验收方法
航标效能验收活动由航标管理机关组织,一般由航标用户、航标建设单位、航标设计、施工、监理、维护等相关单位的代表参加。
航标效能验收应成立航标效能验收组负责航标效能的验收。
航标效能验收活动分为技术测定和评估两个部分。
5.2 技术测定
5.2.1技术测定的内容
5.2.1.1 视觉航标
视觉航标技术测定一般要求选择符合设计规定的大气透明系数条件下的晴天进行,不满足规范或设计规定要求时,应作出说明并予以折算。
视觉航标技术测定的项目、验收标准、技术要求、数量和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d)比照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对航标各测试项目作现场技术测定并记录。
记录格式参照附录A;
e)出具技术测定报告,对各测试项目作出评价。
5.3 评估
航标效能验收组通过审核工程资料,审核航标技术测定的有效性,以及相关单位的介绍和用户的意见反馈等,对航标的整体助航效能进行评估,形成航标效能验收结论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