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78.00 KB
- 文档页数:21
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一、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指导孕妇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氧气吸入。
3.做好生活护理。
三、病情观察
1.观察胎动、宫底高度。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阴道流血情况,积极协助纠正休克。
3.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
4.观察宫缩和腹痛性质,胎盘早剥时腹痛为持续性。
四、急救护理
1.产妇有休克时取中凹卧位。
2.开放静脉通路(至少一条大血管),有休克者做好配血、输血准备。
3.根据医嘱给予保留导尿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4.立即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五、用药护理
1.根据医嘱补充血容量,进行抗休克治疗。
需输血者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常规.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2】乐杰.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王席伟. 助产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成功救治例重度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胎盘早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产科急症,常常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母婴失血、感染和死亡。
近来,我所在的医院接诊了一例重度胎盘早剥病例,其危急情况需要我们全体护士和医师共同协作,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最终救治成功。
在这次护理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护士应该具备的重要特质和技能,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1.沉着冷静在护理重度胎盘早剥病例时,作为一名护士,我们首先需要具备的是沉着冷静的心态。
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宝贵,我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判断病情,并迅速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能出现慌乱、乱了手脚的情况,否则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2.团结协作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和医师之间需要紧密配合,互相之间可以讨论和协商。
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病人的生命和健康都是最重要的。
我们需要不分个人荣誉和地位,共同努力,积极协作,才能成功解决病人的问题。
3.专业技能护理重度胎盘早剥的病人是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如果护士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很难完成这样的救治任务。
因此,为了应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快速反应和应对新技术的出现,解决问题。
4.关爱病人病人是医院的重点对象,我们需要充分尊重并关爱他们。
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向他们传递信心,积极鼓励,激励病人振作起来。
我们需要紧密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分析和应对相关的病情变化。
在救治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尽力让他们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总之,护理体会是实践总结的根本,护理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揣摩,用心去感受。
这次护理重度胎盘早剥病例,让我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醒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护理水平。
胎盘早剥孕妇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摘要】胎盘早剥是孕妇在怀孕期间面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
胎盘早剥孕妇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常常会产生焦虑、恐惧、自责等心理特点。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护理干预措施也变得尤为重要。
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定期照看、提供心理支持、目标导向的教育指导等措施,以帮助孕妇缓解焦虑情绪,增强信心,保护胎儿的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胎盘早剥的定义、危害,以及胎盘早剥孕妇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孕妇和医护人员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指导。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让他们平安顺利度过这一困难时期。
【关键词】胎盘早剥、孕妇、心理特点、护理干预、定义、危害、护理措施、总结。
1. 引言1.1 概述胎盘早剥是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常常影响到母婴的生存状况。
胎盘早剥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大出血,甚至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对于胎盘早剥的认识和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胎盘早剥孕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深入了解胎盘早剥的定义,危害以及孕妇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和特点,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胎盘早剥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不良后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引言开始,对胎盘早剥这一疾病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胎盘早剥的相关问题。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对胎盘早剥孕妇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的重视,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2. 正文2.1 胎盘早剥的定义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胎儿尚未娩出之前脱离子宫壁,导致胎盘组织与子宫壁分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胎盘早剥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产科急症。
胎盘早剥的发生原因包括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胎盘植入异常、多胎妊娠等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孕妇患有高血压疾病。
胎盘早剥可分为完全性早剥和部分性早剥,前者指胎盘完全脱离子宫壁,后者指部分脱离子宫壁。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体会。
首先探讨了胎盘早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然后详细描述了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
接着介绍了胎盘早剥的护理处理方法和重点,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体会,阐述了其护理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对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胎盘早剥、临床护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护理处理方法、护理重点、并发症护理、总结、意义、重要性。
1. 引言1.1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体会胎盘早剥是一种临床急重症,常常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孕妇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胎盘早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其临床特点,熟练掌握护理处理方法,重点关注护理重点,并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胎盘早剥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护士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技能,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体会包括多方面内容,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发展,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积极配合医疗团队开展治疗工作,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护士要具备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态度,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胎盘早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胎盘早剥是指在胎儿生出前,胎盘与子宫壁过早分离的一种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母婴生命。
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缺血缺氧:胎盘早剥导致胎盘部分或全部与子宫壁分离,造成胎盘供血不足,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2. 子宫疾病: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子宫疾病可影响子宫壁的血液供应及弹性,增加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
3. 胎盘异常植入: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过低等情况影响胎盘与子宫壁的结合,易引发胎盘早剥。
一、妊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孕妇有无既往不良孕产史。
了解有无家族史,有无其他引起瘙痒、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的疾病。
2.观察孕妇有无皮肤瘙痒及抓痕。
评估瘙痒的程度及特点,瘙痒严重者应注意有无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其他继发症状【1】。
3.观察胎心音及胎动变化。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适当休息,取左侧卧位,给予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定期抽血送检,复查肝功能、血胆酸以了解病情变化【1】。
2.心理护理讲解相关知识,减轻孕妇和家属的不良情绪;介绍帮助入睡、分散注意力减轻瘙痒的方法【3】。
3.病情观察观察瘙痒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无其他继发症状。
发现孕妇黄疸加深应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有无宫缩、阴道流血、流液等异常情况,出现早产征像或胎膜早破应及时报告,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保障母儿平安。
每次产检应常规询问是否有皮肤瘙痒,一旦确诊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应视为高危妊娠。
4.加强胎儿监护嘱孕妇每日坚持自数胎动,必要时行胎儿电子监护、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及时发现隐性胎儿缺氧。
住院病人应按时听取胎心,注意胎心率节律【1】。
5.药物护理遵医嘱用药。
(1)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期间每1-2周检查一次肝功能,监测生化指标的改变【1】。
(2)地塞米松肌注用于34周前促胎肺成熟。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无明显副作用,及时送检血尿标本,及时了解生化指标有无好转。
6.产科处理(1)可考虑阴道分娩条件:1、轻度Icp;2、无其他产科剖宫产指征;3、孕周小于40周。
产程中密切监测孕妇宫缩、胎心率变化,避免产程过长,做好充分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
产程中一旦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放宽指征行剖宫产,分娩时留取脐血查血气分析,胎盘送病理检查【1】。
(2)可考虑剖宫产条件:1、重度ICp;2、既往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或者死亡史;3.胎盘功能严重下降或高度怀疑胎儿窘迫;4.合并双胎或多胎、重度子痫前期等;5.存在其他阴道分娩禁忌证者【2】。
如何护理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在怀孕20周后或怀孕期间,胎盘在分娩前与子宫壁完全或部分分离,可能导致产前、产时或产后大出血,也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缺血。
因此,有必要对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识别高危因素,以建立早期胎盘早剥流行病学基础。
对胎盘早剥患者实施护理能够减轻相关并发症,改善病情。
1胎盘早剥临床表现轻度:主要症状为外出血,剥离面积在胎盘的1/3内,常在分娩期出现。
表现为阴道大量出血,多为暗红色,伴随轻度腹痛或者不伴腹痛,无显著贫血特征。
在分娩期出现可加快产程。
腹部检查:子宫面积与妊娠周数相同,有间歇宫缩,胎心正常,胎位明确,如果出血量大则胎心有改变,无显著压痛或在剥离出有压痛。
有的产妇在检查完胎盘后,可看到胎盘位置的皮肤有明显血凝块,也为胎盘早剥症状;重度:症状多为内出血,剥离面积大于胎盘的1/3,伴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发于妊高征患者。
症状:突然的、持续的腹痛和/或腰痛,其程度与胎盘早剥的面积大小影响积血的多少,积血与痛感成正比,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冷汗、虚弱和失血等症状。
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有压痛,特别在按压胎盘附着处时压痛症状最显著。
子宫面积大于周数,且随着血肿增加后,宫底增加。
偶见宫缩,子宫处于高张状态,同时在间歇期不能很好地放松,无法明确胎位。
如果胎盘剥离面积大于1/2,将可能导致胎儿严重窒息死亡,所以重度胎盘早剥的产妇胎心大部分检测不到。
2胎盘早剥护理一般护理:通过对我院胎盘早剥病例分析,了解其危险因素,对患者给予特别关注和重视。
对于农村或外来人口产妇,尤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应加强管理,并向产妇和家属告知产检及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以防范高危妊娠风险,积极控制妊娠高血压、慢性肾病等。
加强个体化护理,其中对存在孕产妇胎盘早剥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观察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
详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早发现胎盘早剥早期现象,提前备好抢救用物,随时准备抢救。
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因此,对于胎盘早剥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一、入院护理1、病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妊娠周数、是否有外伤史、高血压病史、子痫前期病史等。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要关注血压的变化,因为高血压是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之一。
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包括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以及有无阴道流血等。
2、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因为突发的病情而感到恐惧和焦虑,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向其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和可能的结果,减轻其心理负担。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耐心倾听并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
3、体位护理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翻身、坐起等,防止加重出血。
4、吸氧护理给予患者吸氧,流量为 2-4L/min,以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
密切观察患者吸氧后的反应,如呼吸、心率等。
二、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 15-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若血压升高,应警惕子痫的发生;若血压下降,可能提示有休克的危险。
2、腹痛及阴道流血观察观察患者腹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有无加剧的情况。
观察阴道流血的量、颜色和性质,准确记录出血量。
若出血量增多或出现鲜红色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
3、胎心监护持续进行胎心监护,观察胎儿的心率、胎动情况。
若胎心异常,如胎心减慢、胎动减少或消失,提示胎儿可能有宫内缺氧,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若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应做好相应的护理准备。
三、治疗护理1、纠正休克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选用大号针头,以便快速输液输血。
胎盘早剥24例的护理体会【关键词】胎盘早剥;护理;体会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2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455-02胎盘早剥为妇产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孕妇在怀孕20周左右或者在生产时,胎盘从其子宫中剥离出来,会对孕妇有很大的危害。
此疾病致病比较迅速,可致使胎儿出现死亡,有报道胎盘早剥致胎儿的死亡率高达25%左右[1]。
此疾病还可致使孕妇出现子宫卒中、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此会导致孕妇和胎儿非常危险[2]。
2009年1月一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24例胎盘早剥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护理,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9年1月一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24例胎盘早剥患者,患者的年龄情况为23-36岁,其孕周时间为28-40周,4例患者的孕周小于32周。
1例孕妇为怀双胞胎,23例孕妇为单胎。
3例孕妇为经产妇,21例孕妇为初产妇。
所有孕妇中有死胎1例,没有进行过产前检查的患者有2例。
1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以阴道流血、腹痛为主。
4例患者没有阴道流血的症状,有腹胀、腹痛。
7例患者无腹胀、腹痛症状,有阴道流血的症状。
此外患者还有尿量减少、血性羊水、胎儿宫内窘迫等症状。
所有患者中进行b超检查的有20例,均诊断为胎盘早剥,8例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6例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下降。
所有患者中进行3p试验检测的有17例,1例患者为弱阳性结果,2例患者为阳性结果。
1.2 结果所有患者中进行顺产分娩的为1例,进行剖宫产分娩的有23例。
无一例死亡,1例患者切除子宫,2例患者出现子宫胎盘卒中的表现,5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
3例患者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表现,8例患者为新生儿轻度窒息的表现。
1例患者为死胎。
2 对患者的护理措施2.1 孕产妇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以早期发现高危影响因素。
胎盘早剥是妊娠后期较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按照目前临床研究情况,至今尚未明确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只是明确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之一[1]。
现代病理学显示[2],一般胎盘早剥发生在孕20周后或分娩期间,是指在未娩出胎儿前,胎盘全部或部分从孕妇子宫壁剥离。
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多个特点。
若未能及时在发病早期进行治疗,易引发多种不良事件,甚至威胁母婴健康。
因此,积极开展抢救和护理尤为重要。
鉴于此,本文以2023年2月23日14:58到我院就诊的1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抢救和护理,取得了明确效果。
详情如下。
1.病历资料患者某某,女,已婚,33岁,于2023年2月23日14:58就诊。
主诉:IVF术后35+5周,1+小时前晕倒。
现病史:患者主诉月经规律。
患者于2022年7月5日在西因医院移植2枚3天冻胚,存活两枚,考虑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
有早孕反应。
早孕期间有少许阴道流血,药物保胎治疗。
双胎儿测值未见异常。
孕17+1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
孕4十月至今感胎动。
孕期NIPI提示低风险,甲状腺功能、肝肾功等末见明显异常。
孕中晚期,无胸闷、气紧,无双下肢水肿。
2-周前因腹痛待诊于我科住院,考虑先兆早产,给予促胎肺成熟、抑制宫缩等治疗,3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现停经35+5周,根据胚胎移植时间核实孕周35+5周,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三力,伴持续性下腹部隐痛,遂就诊于我院急诊,急诊行胎监即见胎心减速,考虑胎儿宫内窘迫,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送入手术室。
孕期精神食欲佳,大小便正常,体重增加约25千克。
2.抢救与护理2.1抢救要点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变化迅速,应快速明确诊断,立即对患者进行终止妊娠处理。
快速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做好剖宫术准备,备好抢救药物和物品,配有专业且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儿科医师,协助抢救新生儿。
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行剖宫取婴术+肠粘连松解术+宫腔填塞术,术中采取宫壁注射缩宫素和按摩子宫的方法,以促进子宫收缩。
胎盘早剥应急预案及程序
1、护士准备出适合抢救的环境和仪器、物品,通知医师。
2、入院时护士观察患者体温、脉搏、血压、胎心、胎动、宫缩等情况。
3、氧气吸入保持导管通畅,有效清除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4、开放静脉通路2-3 条,应用静脉留置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5、遵医嘱予以患者多胎心监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6、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
7、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尿管,观察引流物色、量、性质,并保持其通畅。
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
8、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
9、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特护患者至少每 1 小时记录一次,如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10、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11、观察生命体征、产兆、适时终止妊娠。
12、做好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程序】
立即通知医师→安排房间、准备抢救物资→吸氧、保持气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予治疗、护理→注意病情及生命体征
变化、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做好辅助检查、心理护理→观察产兆,终止妊娠→写好书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