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胎盘早剥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62.00 KB
- 文档页数:41
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一、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指导孕妇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氧气吸入。
3.做好生活护理。
三、病情观察
1.观察胎动、宫底高度。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阴道流血情况,积极协助纠正休克。
3.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
4.观察宫缩和腹痛性质,胎盘早剥时腹痛为持续性。
四、急救护理
1.产妇有休克时取中凹卧位。
2.开放静脉通路(至少一条大血管),有休克者做好配血、输血准备。
3.根据医嘱给予保留导尿并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4.立即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五、用药护理
1.根据医嘱补充血容量,进行抗休克治疗。
需输血者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常规.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2】乐杰.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王席伟. 助产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成功救治例重度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胎盘早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产科急症,常常发生在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母婴失血、感染和死亡。
近来,我所在的医院接诊了一例重度胎盘早剥病例,其危急情况需要我们全体护士和医师共同协作,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最终救治成功。
在这次护理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护士应该具备的重要特质和技能,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1.沉着冷静在护理重度胎盘早剥病例时,作为一名护士,我们首先需要具备的是沉着冷静的心态。
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宝贵,我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判断病情,并迅速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能出现慌乱、乱了手脚的情况,否则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2.团结协作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和医师之间需要紧密配合,互相之间可以讨论和协商。
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病人的生命和健康都是最重要的。
我们需要不分个人荣誉和地位,共同努力,积极协作,才能成功解决病人的问题。
3.专业技能护理重度胎盘早剥的病人是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如果护士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很难完成这样的救治任务。
因此,为了应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快速反应和应对新技术的出现,解决问题。
4.关爱病人病人是医院的重点对象,我们需要充分尊重并关爱他们。
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向他们传递信心,积极鼓励,激励病人振作起来。
我们需要紧密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分析和应对相关的病情变化。
在救治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尽力让他们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总之,护理体会是实践总结的根本,护理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揣摩,用心去感受。
这次护理重度胎盘早剥病例,让我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醒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护理水平。
胎盘早剥产妇论文:1例胎盘早剥产妇的救治与护理体会[关键词] 胎盘早剥;护理体会胎盘早剥[1]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它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危急母儿生命。
我科2010年 7月收治了1例腹腔感染导致胎盘早剥的产妇,经积极救治、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该个案因农作物桔杆刺伤引起腹腔感染导致胎盘早剥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苗族,因停经7月余,脐部流脓1月,下腹痛2天,于2010年7月14日门诊以“g2p0孕30w+5、胎盘早剥、中度贫血,脐部感染”收住院,入院t37℃,p80次/min,r20次/min,hp110/70mmhg,;板状腹,脐部有流脓;产检:身高145cm,体重39kg;宫高27cm,腹围81cm,胎心160次/分,无宫缩,头先露,s-3,胎膜未破,宫口未开;血hgb73g/l,rbc2.76×109/l;b超示胎盘后方探及8.2×4.8cm 不均质稍低回声区。
于当天在全麻下行剖宫取胎术,术中行膀胱修补、腹腔浓液引流术,术后36天好转出院。
2 抢救及护理体会2.1 遵医嘱迅速开放静脉,补充血容量;遵医嘱给三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去氧氟沙星抗感染;交叉配血,做好输血前准备。
2.2 遵医嘱给特级护理,床旁心电监护,给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每15分钟测1次呼吸、血压、脉搏,观察胎心变化,监测胎儿状况。
向患者耐心讲解病情及治疗、护理措施,预后,安慰及鼓励产妇,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因死产可能带来的焦虑、忧愁,要求家属陪伴,给予产妇情感及生理上的支持和鼓励,保持情绪稳定,维护家庭关系和谐。
2.3 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备好新生儿复苏囊及相关药品、烟卷引流条、负压球囊引流器等。
2.4 术后护理2.4.1 严密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每15min测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一次,严密监测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产科胎盘早剥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允许孕产妇及家属表达心理感受,并给予心理方面的支持,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消除由于出血引起的恐惧,以期配合治疗。
2.绝对卧床休息:建议左侧卧位,定时间断吸氧,加强会阴护理。
3.病情观察: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2)观察阴道流血量、腹痛情况及伴随症状,重点注意宫底高度、子宫压痛、子宫壁的紧张度及在宫缩间歇期能否松弛。
3)监测胎心、胎动,观察产程进展。
4)疑有胎盘早剥,或破膜时见有血性羊水、应密切观察胎心、胎动情况,观察宫底高度,密切注意生命体征。
5)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配合做必要的辅助检查。
4.手术准备:一经确诊为胎盘早剥,立即配合做好阴道分娩或即刻手术的准备工作,积极准备新生儿抢救器材。
5.治疗配合:确诊胎盘早剥后,应密切观察凝血功能,以防DIC的发生。
及时足量输入新鲜血,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根据医嘱给予纤维蛋白原、肝素或抗纤溶剂等药物治疗。
6.尿量观察:重症胎盘早剥应观察尿量,防止肾衰竭,注意尿色,警惕DIC的发生。
若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时,应考虑肾衰竭的可能。
7.术后护理:分娩过程中及胎盘娩出后立即给予宫收缩药物,防止产后出血。
产后仍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阴道流血量,若流出的血液不凝固,应考虑DIC。
【急救措施】1.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并发休克,如出现持续性腹痛、腰背痛,以及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症状,并伴恶心、呕吐。
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状,于宫缩间歇不松弛,胎心消失。
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积极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及时给孕妇吸氧。
2.对于确诊的重症胎盘早剥孕妇应及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及胎儿状况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
3.并发症的处理:1)如患者阴道出血不止,且为不凝血,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遵医嘱补充凝血因子,应用肝素及抗纤溶药物。
2)肾衰竭:若尿量<30mL/h,给予患者补充血容量;若血容量已补足,尿量<17mL/h,遵医嘱应用甘露醇或呋塞米。
简述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
胎盘早剥是指在未达到妊娠期的情况下,胎盘部位发生早期分离,表面突起出血现象,出血多量,这种情况会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危及产妇和胎宝宝的生命健康。
孕妇出现
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包括如下几点:
一、护理指导。
对孕妇应及时起草出详细的个人护理指导,包括禁止孕妇拉扯大量血管、避免进行激烈运动、强化营养支持、睡眠充足等,以减少早剥的发生。
二、充分休息。
孕妇必须保持充足的休息,要给胎宝宝充足的营养,根据医生的情况
睡觉。
如果出现胎盘早剥,一定要尽量保持休息,保持孕妇体力,减轻子宫负担,以防止
胎盘分离。
三、避免感染。
给孕妇提供措施,如避免酒精、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保持舌苔清洁,注意个人和公共环境卫生,充分休息,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裹腹布。
防止大量出血的发生,可以裹上腹布,加压妊娠部位,但不要拧紧腹布,以免影响胎宝宝的正常发育。
五、加强护理保健。
每天1~2次,检查用腹布所产生的变化和感觉,如孕妇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及时给出抗血小板聚集因子、抗凝血剂、中枢型镇静剂等的治疗。
六、定期检查。
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状况,及时观察微血管病变状态,重点检查孕妇
的精神状况,立即向医生汇报,以调整抗凝血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孕妇出现胎盘早剥的护理措施,妊娠正常情况下,孕妇也应定期到医院
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并就医。
一、妊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孕妇有无既往不良孕产史。
了解有无家族史,有无其他引起瘙痒、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的疾病。
2.观察孕妇有无皮肤瘙痒及抓痕。
评估瘙痒的程度及特点,瘙痒严重者应注意有无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其他继发症状【1】。
3.观察胎心音及胎动变化。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适当休息,取左侧卧位,给予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定期抽血送检,复查肝功能、血胆酸以了解病情变化【1】。
2.心理护理讲解相关知识,减轻孕妇和家属的不良情绪;介绍帮助入睡、分散注意力减轻瘙痒的方法【3】。
3.病情观察观察瘙痒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无其他继发症状。
发现孕妇黄疸加深应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有无宫缩、阴道流血、流液等异常情况,出现早产征像或胎膜早破应及时报告,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保障母儿平安。
每次产检应常规询问是否有皮肤瘙痒,一旦确诊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应视为高危妊娠。
4.加强胎儿监护嘱孕妇每日坚持自数胎动,必要时行胎儿电子监护、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及时发现隐性胎儿缺氧。
住院病人应按时听取胎心,注意胎心率节律【1】。
5.药物护理遵医嘱用药。
(1)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期间每1-2周检查一次肝功能,监测生化指标的改变【1】。
(2)地塞米松肌注用于34周前促胎肺成熟。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无明显副作用,及时送检血尿标本,及时了解生化指标有无好转。
6.产科处理(1)可考虑阴道分娩条件:1、轻度Icp;2、无其他产科剖宫产指征;3、孕周小于40周。
产程中密切监测孕妇宫缩、胎心率变化,避免产程过长,做好充分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
产程中一旦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放宽指征行剖宫产,分娩时留取脐血查血气分析,胎盘送病理检查【1】。
(2)可考虑剖宫产条件:1、重度ICp;2、既往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或者死亡史;3.胎盘功能严重下降或高度怀疑胎儿窘迫;4.合并双胎或多胎、重度子痫前期等;5.存在其他阴道分娩禁忌证者【2】。
如何护理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在怀孕20周后或怀孕期间,胎盘在分娩前与子宫壁完全或部分分离,可能导致产前、产时或产后大出血,也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缺血。
因此,有必要对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识别高危因素,以建立早期胎盘早剥流行病学基础。
对胎盘早剥患者实施护理能够减轻相关并发症,改善病情。
1胎盘早剥临床表现轻度:主要症状为外出血,剥离面积在胎盘的1/3内,常在分娩期出现。
表现为阴道大量出血,多为暗红色,伴随轻度腹痛或者不伴腹痛,无显著贫血特征。
在分娩期出现可加快产程。
腹部检查:子宫面积与妊娠周数相同,有间歇宫缩,胎心正常,胎位明确,如果出血量大则胎心有改变,无显著压痛或在剥离出有压痛。
有的产妇在检查完胎盘后,可看到胎盘位置的皮肤有明显血凝块,也为胎盘早剥症状;重度:症状多为内出血,剥离面积大于胎盘的1/3,伴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发于妊高征患者。
症状:突然的、持续的腹痛和/或腰痛,其程度与胎盘早剥的面积大小影响积血的多少,积血与痛感成正比,多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冷汗、虚弱和失血等症状。
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有压痛,特别在按压胎盘附着处时压痛症状最显著。
子宫面积大于周数,且随着血肿增加后,宫底增加。
偶见宫缩,子宫处于高张状态,同时在间歇期不能很好地放松,无法明确胎位。
如果胎盘剥离面积大于1/2,将可能导致胎儿严重窒息死亡,所以重度胎盘早剥的产妇胎心大部分检测不到。
2胎盘早剥护理一般护理:通过对我院胎盘早剥病例分析,了解其危险因素,对患者给予特别关注和重视。
对于农村或外来人口产妇,尤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应加强管理,并向产妇和家属告知产检及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以防范高危妊娠风险,积极控制妊娠高血压、慢性肾病等。
加强个体化护理,其中对存在孕产妇胎盘早剥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观察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
详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早发现胎盘早剥早期现象,提前备好抢救用物,随时准备抢救。
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因此,对于胎盘早剥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胎盘早剥的护理常规:一、入院护理1、病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妊娠周数、是否有外伤史、高血压病史、子痫前期病史等。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要关注血压的变化,因为高血压是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之一。
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包括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以及有无阴道流血等。
2、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因为突发的病情而感到恐惧和焦虑,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向其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和可能的结果,减轻其心理负担。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耐心倾听并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
3、体位护理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翻身、坐起等,防止加重出血。
4、吸氧护理给予患者吸氧,流量为 2-4L/min,以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
密切观察患者吸氧后的反应,如呼吸、心率等。
二、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 15-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若血压升高,应警惕子痫的发生;若血压下降,可能提示有休克的危险。
2、腹痛及阴道流血观察观察患者腹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有无加剧的情况。
观察阴道流血的量、颜色和性质,准确记录出血量。
若出血量增多或出现鲜红色血液,应立即报告医生。
3、胎心监护持续进行胎心监护,观察胎儿的心率、胎动情况。
若胎心异常,如胎心减慢、胎动减少或消失,提示胎儿可能有宫内缺氧,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若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应做好相应的护理准备。
三、治疗护理1、纠正休克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选用大号针头,以便快速输液输血。
胎盘早剥是妊娠后期较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按照目前临床研究情况,至今尚未明确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只是明确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之一[1]。
现代病理学显示[2],一般胎盘早剥发生在孕20周后或分娩期间,是指在未娩出胎儿前,胎盘全部或部分从孕妇子宫壁剥离。
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多个特点。
若未能及时在发病早期进行治疗,易引发多种不良事件,甚至威胁母婴健康。
因此,积极开展抢救和护理尤为重要。
鉴于此,本文以2023年2月23日14:58到我院就诊的1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抢救和护理,取得了明确效果。
详情如下。
1.病历资料患者某某,女,已婚,33岁,于2023年2月23日14:58就诊。
主诉:IVF术后35+5周,1+小时前晕倒。
现病史:患者主诉月经规律。
患者于2022年7月5日在西因医院移植2枚3天冻胚,存活两枚,考虑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
有早孕反应。
早孕期间有少许阴道流血,药物保胎治疗。
双胎儿测值未见异常。
孕17+1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
孕4十月至今感胎动。
孕期NIPI提示低风险,甲状腺功能、肝肾功等末见明显异常。
孕中晚期,无胸闷、气紧,无双下肢水肿。
2-周前因腹痛待诊于我科住院,考虑先兆早产,给予促胎肺成熟、抑制宫缩等治疗,3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现停经35+5周,根据胚胎移植时间核实孕周35+5周,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三力,伴持续性下腹部隐痛,遂就诊于我院急诊,急诊行胎监即见胎心减速,考虑胎儿宫内窘迫,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送入手术室。
孕期精神食欲佳,大小便正常,体重增加约25千克。
2.抢救与护理2.1抢救要点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变化迅速,应快速明确诊断,立即对患者进行终止妊娠处理。
快速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做好剖宫术准备,备好抢救药物和物品,配有专业且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儿科医师,协助抢救新生儿。
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行剖宫取婴术+肠粘连松解术+宫腔填塞术,术中采取宫壁注射缩宫素和按摩子宫的方法,以促进子宫收缩。
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常因并发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衰竭、死胎、子宫卒中等并发症而严重威胁母婴生命[1]。
泰来县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胎盘早剥产妇31例,现将护理观察和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1例患者,年龄22~35岁,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4例。
孕龄34~40周30例,不足28周1例。
显性剥离25例,隐性剥离6例。
1.2 临床症状与体征31例患者中阴道出血7 例,占22.58%,胎心音异常14例,占45.16%,子宫高张力4例,占12.90%,子宫压痛5 例,占16.13%,腹痛4 例,占12.90%。
1.3 分娩方式与结果31例中14例行剖宫产,1 例臀位,入院时宫口已开全,行臀位助产术,其余自然分娩。
剖宫产发现子宫胎盘卒中6 例,产后出血4 例,新生儿轻度窒息10例,重度4 例,死亡1 例,胎儿死亡4例,2 例重型子宫胎盘卒中出血经按摩、热敷及宫缩剂运用无好转而切除子宫,无孕妇死亡。
2 护理观察2.1 高危因素观察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发育迟缓(IUGR)、糖尿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臀位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2]。
所以产前应仔细检查孕妇有无合并以上高危因素,如果有,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合并症。
2.2 胎心观察胎盘早剥出血,胎儿因供血不足,易引起胎心率异常,尤其是胎心率减慢。
常用胎心监护仪监护,当出现频繁晚期减速,经改变孕妇体位,给氧气或静脉注射三联针(生理盐水40 ml+地塞米松+氨茶碱)后,晚期减速不能改善者,应考虑胎盘早剥的可能。
2.3 宫缩的观察因胎盘早剥处,脱膜坏死激活前列腺素,引起子宫收缩,如突然发生膜壁紧张,宫底升高的情况应立即做好剖腹产准备。
不可简单询问有无腹痛,而应用手置于其腹部定时观察宫缩情况,发现子宫敏感有宫缩且伴张力升高,应立即报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