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应变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53
弹塑性力学应变分析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行为。
应变分析是弹塑性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用来描述材料的应变分布和变形机制。
本文将从简介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开始,然后介绍应变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中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和失去变形能力的行为的学科,弹塑性力学将材料的变形分为弹性和塑性两个阶段进行研究。
所谓弹性变形是指当外力作用撤除后,物体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体积;而塑性变形则是在外力作用下,物体永久性的改变了形状和体积。
弹性力学研究了材料的弹性性质,主要通过描述应力-应变关系来分析材料的弹性行为;而塑性力学则以塑性应变的定义和计算为基础,研究材料的塑性行为。
应变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表面上的变形情况来分析物体内部应变分布和变形机制的方法。
应变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平面几何关系,通过测量物体表面上的位移或形变情况,计算出表面上各点的法向和剪切应变分量,然后根据连续性假设推导出物体内部的应变分布。
应变分析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光学方法,即应变光学方法;另一种是电子方法,即电子应变分析方法。
应变光学方法是应变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来测量物体表面上的位移和形变情况。
最常用的光学方法是全场应变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光栅投影法、相位差法和光弹性法。
在这些方法中,光栅投影法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在物体表面上投影一组光栅,然后根据物体表面上的光强分布来计算出位移和形变信息。
相位差法和光弹性法则是基于光的相位差和光的偏振状态来计算应变信息的。
电子应变分析方法主要利用电子束的散射和衍射原理来测量物体表面上的位移和形变信息。
最常用的电子应变分析方法是SEM-EBSD方法和EBSD方法。
SEM-EBSD方法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来测量物体表面上的位移和形变信息。
EBSD方法则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回散射衍射技术来测量物体表面上的位移和形变信息。
2022年6月第25期Jun. 2022No.25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特别关注】“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教学实施思考——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禹海涛1,赵慧玲2(1.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2.上海大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摘 要]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是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
该课程具有复杂的理论体系,需要有较深厚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教学与培养要求。
目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程辅助教学缺乏等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因此,保证和促进课程教学实施的措施需要深入思考。
从巩固学生基础、优化设置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课程教学实施的措施与建议,为同类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师提升“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教学实施;实践能力[课题项目] 2021年度上海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升”(2021GY12)[作者简介] 禹海涛(1983—),男,河南驻马店人,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赵慧玲(1982—),女,山西长治人,博士,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5-0001-04 [收稿日期] 2022-03-04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研究生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传统的工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弹塑性力学基础与材料变形分析弹塑性力学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响应。
材料的变形分析则是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对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弹塑性力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并探讨材料变形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1. 弹性力学基础在弹塑性力学中,弹性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可恢复变形。
弹性力学的基本定律是胡克定律,它描述了物体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根据胡克定律,线性弹性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即应力等于弹性模量与应变的乘积。
除了胡克定律,还有切应力与切变变形之间的关系由牛顿黏性定律给出。
2. 塑性力学基础与弹性力学不同,塑性力学是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不可恢复变形的力学学科。
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是流变学,它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蠕变行为。
塑性变形通常会导致材料内部的晶格滑移和塑性畸变。
在材料受到足够大的应力时,塑性变形将取代弹性变形。
3. 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是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结合,用于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同时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的情况。
在弹塑性力学理论中,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一般采用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来表示。
应力-应变本构关系通常是非线性的,可以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进行模型建立。
常见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有弹塑性理想化塑性模型和弹塑性可生长模型等。
4. 材料变形分析方法材料变形分析是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用于预测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
常用的材料变形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有限体积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研究材料的应力分布、应变分布和位移分布等来揭示材料的本构特性和变形机理。
材料变形分析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5. 材料变形分析的应用材料变形分析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械设计中,通过材料变形分析可以预测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量,以及材料是否会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指导设计者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
此外,材料变形分析也可以用于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变形加工工艺的优化和材料损伤分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