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硐室爆破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72
西溪河地洛水电站首部枢纽、引水隧洞前段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砂石生产系统毛料爆破开采措施1工程概况根据合同文件,本标段所建哈乌料场砂石骨料加固系统所生产的砂石骨料,仅供本标段所需砂石骨料和地洛水电站引水隧洞II标砂石骨料。
我部已根据合同要求,基本完成所需原料开采,但是根据西溪河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工程进展情况,应业主要求,需要供联补水电站、地洛水电站其他标段约40万m3砂石骨料,根据计算还需要开采33万m3的山体原料,才可以满足所需砂石骨料的生产。
1.1、采料区布置根据招标文件砂石料加工厂布置距坝区上游约3.4km处,在采料区下游约100m处布置有哈乌村村庄,根据现场实际地形情况,采料区布置在距骨料加工厂下游约100m。
采料区前方布置有哈乌料场防洪挡墙。
1.2、料场特性根据投标文件、补充通知,哈乌料场位于哈乌村北侧西溪河右岸,距坝址3.4km。
该料场基岩宝塔组和巧家组的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呈长条形分布,出露宽度约160m,出露长度约380m(岩层真厚度约115m)。
但是根据现场实测,水渠以上高度约160m,有效开采长度约130m。
而且该段山体地势陡峻。
2、开采方案的选择根据料场特性及现场实际开挖之后岩石出露状况和山体开挖有效高度,需要开挖高约150m,宽度约80m。
厚度约27m,才能满足原料开采方量。
采用硐室爆破,交通方便,更利于开挖,而且可以集中进行爆破,不但爆破方量较大,生产时段长,同时硐室爆破飞石较少。
但是根据硐室爆破在陡崖地形情况下进行爆破时,垂直最小抵抗线W垂直=(1.3~1.8)W水平公式计算,若水平开挖厚度为20m,开挖垂直高度仅为32m,所以为了防止由于边坡较高,开挖爆破影响范围不够,容易形成倒悬岩体,所以采用硐室爆破与阶梯爆破联合开采的方式进行原料采集。
3、原料开采措施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采用硐室爆破与阶梯爆破联合的方式进行原料采集,即在距上一次爆破开口线顶部向下35处进行硐室开挖,将距山顶35m的部位采用硐室爆破进行施工,其余部位采用阶梯爆破法进行原料开采。
第8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目前工程爆破中常用的起爆器材有(雷管)、(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和(继爆管)等,一切工程爆破几乎都不可缺少的起爆器材是(雷管)。
2.工程爆破中使用的索状起爆器材包括(导火索)、(导爆索)和(塑料导爆管);工业雷管按引爆方式可分为(火雷管)、(电雷管)和(导爆管雷管)。
3.工业雷管按装药量多少分为(10)个等级,号数越大,起爆力(越强),工程爆破中最常用的为(8)号雷管。
混合炸药的号数越大则威力(越小)。
4.火雷管一般由(管壳)、(起爆药(正装药))、(加强药(副装药))和(加强帽)等组成,它是一切雷管的基础。
电雷管和火雷管在结构上的共同区别是多一个(电点火装置);延期雷管与瞬发雷管的共同区别是多一个(延期装置)。
5.工业导火索以(黑火药)为药芯,装药量为(7—8)g/m,燃速为(100—125)s/m;普通导爆索多以(黑索金)或(泰安)为药芯,装药量为(12—14)g/m,爆速达(6500)m/s以上;导爆管内壁涂药主要为(奥克托金)或(黑索金),药量仅为(14—16)mg/m,爆速一般为(1600—2000)m/s。
6.火雷管起爆时,导火索长度最短(≮1.2)M,且应采用(一次)点火。
单个点火时,一人连续点燃的数量,地下(≯5)个(组),露天(≯10)个(组),并且应先点燃(信号管)或(计时导火索),它们的长度不得超过被点最短导火索的(1/3)。
7.导爆管的击发方式主要有(雷管)、(导爆索)、(击发工具(击发枪))三种,导爆管网路由(击发元件)、(传爆元件)、(连接元件)和(末端工作元件)等部分组成。
8.导爆索与导爆管的网路联接方式均有(串联)、(并联)和(簇联)三种方式。
导爆索间的连接方式有(搭结)、(水手结)、(套结)、(T形结)(也称三角结)等;导爆管间的连接方式有(连接块)、(连通器)等。
9.导爆索起爆网路通常由(导爆索)、(继爆管)和(雷管)组成。
炸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巨大能量,生成大量气体产物,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炸药爆炸的三要素:1、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能;2、反应过程必须高速进行;3、反应必须产生大量的气体.炸药的氧平衡及对爆生有毒气体的影响:炸药的氧平衡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1、零氧平衡:炸药中的氧含量恰好能够使碳、氢元素完全氧化;2、正氧平衡:炸药中的含氧量使全部碳、氢元素完全氧化后还有剩余;3、负氧平衡:炸药中的含氧量不足以将碳、氢元素完全氧化.零氧平衡炸药中的碳氢含量与氧的含量恰好匹配,即碳、氢元素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多余的氧,也没有多余的碳、氢;负氧平衡炸药的含氧量不足,将发生不完全氧化,爆炸中出现CO ,甚至产生固态碳;而正氧平衡炸药的含氧量过多,易出现NO 和NO2。
炸药的起爆:炸药在外能作用下发生爆炸上网过程称为起爆.感度:是指炸药在外能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爆速:是爆轰波传播的速度爆热:炸药反应放出的热量V Q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V Q V V P P e e +-+=-20020221爆温:爆轰产物温度t k k t 122+=,其中t 为爆温。
爆力:是表示炸药爆炸对周围介质整体的压缩、破坏和抛移等作用的能力。
猛度:是表示炸药爆炸对其邻近介质产生局部的压缩、粉碎或击穿作用的能力.殉爆:一个药包爆炸后,引起与它不相接触的邻近药包爆炸的现象。
殉爆距:主动药包引爆从动药包的最大距离.冲击波:是一种在介质中以超声速传播的并具有压力突然跃升,然后缓慢下降特征的一种高强度的压力波.爆轰波:是指在炸药中传播的、伴有化学反应区的特殊形式的冲击波。
两者的区别:1.、传播介质:爆轰波在一定量的炸药中传播,而冲击波一般不定;2、爆轰波有化学反应,而冲击波没有;3、爆轰波有能量补充,而冲击波没有;4、爆轰波状态参数恒定,而冲击波状态参数退。
分析影响炸药爆速的因素:1、药包直径。
第八章《爆破作业单位爆破器材安全管理》复习思考题上1.地面库就是在(b)建设专门用于储存民用爆炸物品的库房。
a.地下 b.地面 c.井下2.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技防设施主要包括(a)等防范系统。
a.入侵报警、视频监控 b.入侵报警、库房 c.视频监控、值班室~3.报警、视频监控等设备应有备用不间断电源,对控制台设备视频部分供电不小于(b)。
a.0. Sh b. 1h c.2h4.报警、视频监控等设备应有备用不间断电源,肘报警部分供电不小于(c)。
a.2h b.4h c.8h5.值班守护人员的年龄应当(a)。
a.年满 18 周岁、不超过 55 周岁 b.年满 18 周岁、不超过 60 周岁 c. 年满 18 周岁、不超过 65 周岁6.值班守护人员应当具有(b)以上文化程度。
a.小学五年级 b.初中 c.高中7.民用爆炸物品库实行(c)值守制度。
a.8h b. 12h c.24h8.每班值班守护人员不能少于(c)。
a.1 人 b.2 人 c.3 人9.保管员应详实记录民用爆炸物品(a),并如实录入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信息系统。
a.流向信息 b.名称 c.生产单位10.在民爆库房治安防范措施中,库房属于(b)措施。
a.技术防范 b.实体防范 c.群众防范11.民爆库房的内层门应该采用加装(c)的通风栅栏门。
a.纱网 b.尼龙网 c.金属网12.报警值班室应当具有一定的防破坏能力,安装结构坚固的防盗门和(a)。
a.防盗窗 b.铝合金窗 c.木质窗13.报警值班室应当安装值班报警电话并保持(c)畅通。
a.8h b. 16h c.24h14.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应配备(b)以上大型犬,且夜间处于巡游状态。
a.1 条 b.2 条 c.3 条15.根据《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 GA838) 的有关规定,民燥库房单库储存炸药的数量不能大于(c)。
a.2t b.3t c.St16.根据《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 GA838) 的有关规定,民爆库房单库储存雷管的数量不能大于(b)。
硐室爆破作业安全技术一、施工人员和施工组织参加爆破工程施工的临时作业人员,应经过爆破安全教育培训,经口试或笔试合格后,方准许参加装药填塞作业。
但装起爆体及敷设爆破网路的作业,应由持证爆破员或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操作。
A级、B级、C级硐室爆破和爆破环境复杂的D级硐室爆破,硐室开挖施工期间应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开挖工程和爆破准备工作;爆破之前应成立爆破指挥部。
二、爆破器材及其现场加工、存放硐室爆破使用的炸药、雷管、导爆索、导爆管、连接头、电线、起爆器、测量仪表,均应经现场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现场混制铵油炸药或重铵油炸药,应遵守有关规定。
不应在硐室内和施工现场改装起爆体和起爆器材。
在爆破作业场地附近,应按要求设置爆破器材临时存放场地,场内应清除一切妨碍运药和作业人员通行的障碍物。
三、爆破时间爆破指挥部应了解当地气象情况,使装药、填塞、起爆的时间避开雷电、狂风、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
四、小井或平硐掘进硐室爆破平硐设计开挖小井断面不宜小于1.5m×0.8m,设计断面不宜小于1m2。
平硐设计应考虑自流排水,小井井下药室中的地下水应沿横巷自流到井底的积水坑内。
在开始掘进前,应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工作以防止落石及塌方:(1)小井开挖前,应将井口周围以内的碎石、杂物清除干净;在土质或比较破碎的地表掘进小井,应支护井口,支护圈应高出地表0.2m。
(2)平硐幵挖前,应将硐口周围的碎石淸理干净,并清理硐口上部山坡的石块和浮石;在破碎岩层处幵硐口,硐口支护的顶板至少应伸出硐口0.5m。
在掘进施工中,应遵守以下规定:(1)导硐及小井掘进每循环进深在5m以内,爆破时人员撤离的安全允许距离,应由设计确定。
(2)小井掘进超过3m后,应采用电力起爆或导爆管起爆,爆破前井口应设专人看守。
(3)每次爆破后再进人工作面的等待时间不应少于15min;小井深度大于7m,平硐掘进超过2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爆破后无论时隔多久,在工作人员下井之前,均应用仪表检测井底有毒气体的浓度,浓度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才准许工作人员下井。
(煤安规程试题)第八章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第八章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一、判断题1、爆炸物品的贮存,永久性地面爆炸物品库建筑结构(包括永久性埋入式库房)及各种防护措施,总库区的内、外部安全距离等,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2、井上、下接触爆炸物品的人员,必须穿棉布或抗静电衣服。
(√)3、建有爆炸物品制造厂的矿区总库,所有库房贮存各种炸药的总容量不超过该厂3个月的生产量,雷管的总容量不的超过半年生产量。
(×)4、地面分库单个库房的炸药最大容量不得超过25t。
地面分库贮存各种爆炸物品的数量,不得超过由该库所供应矿井三个月的计划需要量。
(√)5、各种爆炸物品的每一品种都应当专库贮存;当条件限制时,按国家有关同库贮存的规定贮存。
存放爆炸物品的木架,每格只准放一层爆炸物品箱。
(√)6、地面爆炸物品库必须有发放爆炸物品的专用套间或者单独房间。
分库的炸药发放套间内,可临时保存爆破工的空爆炸物品与发爆器。
在分库的雷管发放套间内发放雷管时,必须在铺有导电的软质垫层并有边缘突起的桌子上进行。
(√)7、爆炸物品必须贮存在硐室或者壁槽内,硐室之间或者壁槽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爆炸物品安全距离的规定。
(√)8、每个爆炸物品库必须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供发放爆炸物品及行人,另一个出口布置在爆炸物品库进风侧,可以铺设轨道运输爆炸物品。
(×)9、井下爆炸物品库必须采用砌碹或者用非金属不燃性材料支护,不得渗漏水并采取防潮措施。
爆炸物品库出口两侧的巷道,必须采用砌碹或者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支护长度不得小于10米。
库房必须备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10、井下爆炸物品库的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贮存。
(√)11、井下爆炸物品库的发放爆炸物品硐室不允许存放当班待发的炸药。
(×)12、在多水平生产的矿井、井下爆炸物品库距爆破工作地点超过2.5k m的矿井以及井下不设置爆炸物品库的矿井内不可以设置爆炸物品发放硐室。
12硐室爆破硐室爆破俗称药室爆破。
硐室爆破是指利用预先开挖好的药室或巷道作为装药空间来崩落大量岩石的一种控制爆破方法。
由于一次用药量和爆破方量较大,故又称之为大爆破,其实质是:硐室爆破集中了大量炸药最大规模的爆破方法,这种方法先于山边开挖一个主导硐进入岩体,再由主硐的末端横向左右开挖,形成垂直于主硐的支硐(横截面是“T”字),在支硐末端或侧面装入集中的炸药或沿支硐装入一定长度的条形装药,并对部分支硐或主硐用碎石堵塞,炸药通过起爆网络起爆。
在实际工作中,多次使用硐室爆破来加速露天矿基建剥离、开堑修路和堆筑堤坝、开山造田等。
一般适用条件为:(1)地形陡、高差大、修筑运输线路困难或只能达到一定标高时,应在此标高以上采用硐室爆破;(2)露天采场内的山地地形复杂,穿孔与采掘作业困难的地区,可利用硐室爆破改善地形条件,形成宽阔的工作面,为剥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3)露天矿基本建设初期,穿孔机械或动力铲等大型设备尚未到齐,为缩短基本建设时间,可采用硐室爆破;(4)因生产急需加速剥离,尽快处理局部地段时,可采用硐室爆破。
(5)当地形条件适宜和工期紧迫时,堆筑尾矿坝,形成缓冲垫层,挖掘堑沟,赶修道路以及平整场地等.均可使用硐室爆破;(6)为扩大采区范围,尽快处理局部地段。
使新、老采区尽快合并时,可采用硐室爆破。
采用硐室爆破虽然劳动条件差,爆破振动及破坏影响范围较大,爆破大块率高,且不均匀,局部破碎也较严重,单位炸药消耗量偏高。
但是采用硐室爆破优点较多,如工期短,爆破量大,施工机械设备简单,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
硐室爆破抛掷作用的基本原理硐室爆破的抛掷方向与药包位置、地形、地质条件、起爆顺序和爆破参数等有关。
硐室抛掷爆破(定向爆破)与其它爆破的区别就在于“定向”。
所谓定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爆破下的一定量的岩土能较严格地沿着某预定的方向抛掷出去;二是指抛出去的这部分岩土能较集中地落在某预定的范围之内,并堆积成一定的形状,或者说是“定向、定量、定距”,即,三定爆破。
峒室爆破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段斜坡路堑,里程为DK0+22~DK0+75,长53m,最大的挖深12m,设计开挖宽度16.4~22m。
设计开挖方量约7466.4m3。
工期较紧,要求采用抛掷爆破,抛掷率不小于30%。
本路堑为一斜坡地形,自然坡角约45°,工程地质为完整的含硅质致密坚硬石灰岩。
该段路堑范围附近无特殊建筑物,在距爆破区域最近500米处有村民房屋。
二、施工方案选择根据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质单一、环境条件较好,以及工期较紧的情况,结合现场挖装运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该段路堑石方施工总体方案为:采用单排集中药包峒室爆破施工石方,以便充分发挥现有施工机械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三、爆破设计(一)、参数选择1、爆破作用指数n的选择根据该段路堑横断面图,自然坡度约45度左右,爆破抛掷率不小于30%,采用适当加强抛掷爆破即可,确定爆破作用指数:n>1.0,取n=1.15。
2、最小抵抗线W的选择根据路堑横断面图,在断面图上布置药包,从药包中心作斜坡地面线的垂线,即最小抵抗线W。
在图上经过多次试选,确定各药包最小抵抗线W,各断面上的最小抵抗线见下表。
各断面上的最小抵抗线W表3、岩石单位体积炸药消耗量K的选择该段路堑地质情况为坚硬完整的致密石灰岩,岩性单一的特点,结合类似工程经验,选取K=1.5kg/m3,施工时可在现场进行试爆确定。
(二)、药包布置根据路堑长度53m,以及在各断面图上确定的最小抵抗线不相等的特点,在53m长路堑上布置四个集中药包,药包间距按斜坡地形计算。
a=W(0.4+0.6n3)1/3,式中W、n为相邻药包的算术平均值。
DK0+32~ DK0+43之间距: a1=10.3m,取a1=11m。
DK0+43~ DK0+54之间距: a2=10.4m,取a1=11m。
DK0+54~ DK0+64之间距: a3=9.8m,取a1=10m。
又根据各断面上药包中心标高和压缩圈半径,以此确定药包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坐标)、标高,药包布置具体见(图一、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