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血友病
- 格式:docx
- 大小:34.51 KB
- 文档页数:4
获得性血友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性血友病是指体内抑制因素Ⅷ(FⅧ)特异性自身抗体引起的出血病。
性血友病(AH)患者无既往或家族出血史,临床表现不同。
在性血友病中,约50%以前病人身体健康,无任何病因可查,还有50%患者继发于其他疾病。
性血友病最常见的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药物反应(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和皮肤病。
性血友病(AH)患者没有以往或家庭出血史,临床表现不同,绝大多数患者突然出现自发出血,主要是软组织血肿、肌肉出血、皮下充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出血,严重或危及生命出血80%以上,病死率约20%。
1、AH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淤斑、淤斑、肌肉血肿,占60%;呕血、黑便、血尿也很常见。
肌肉出血可导致筋膜室综合征,压迫神经血管束;当出血表现为咽喉旁血肿时,患者有吞咽困难和呼吸性哮喘,或颅内出血。
AH患者可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部分患者因拔牙或手术后伤口出血而被诊断,医源性出血也很常见,常发生在静脉内置管或膀胱插管后。
2、伴FⅧ妊娠妇女自身抗体的出血表现因人而异,通常发生在产后3月内,后1年出血症状,可表现为产后轻微出血或出血。
一般止血治疗无效,有时由于诊断延误,严重出血需要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高。
性血友病(AH)如果患者没有既往或家族出血史而突然出血,只有APTT延长,血浆混合试验证明有自身抗体,Bethesda试验或ELISA、抗体定量免疫沉淀法可以明确诊断AH。
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1.激活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血小板功能时APTT延长,PT当血小板功能正常时,应考虑是否存在自身抗体,这是检查自身抗体的筛选试验。
2.血浆混合试验当仅有APTT延长时,应进行血浆混合试验APTT以确定抗体的存在,如APTT仍延长5s或者以上是抗体存在的,当内凝血通过某一因素时(FⅧ,FⅧ,FⅧ,FⅧ)当缺乏时,可以纠正和延长正常血浆和患者血浆的等量混合APTT,但当有抗体时,等量血浆混合后会延长APTT,无法纠正。
1例获得性血友病A致喉头血肿的护理吴燕凤,罗旭霞,陈雅琴关键词:获得性血友病A ;喉头血肿;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C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19.15.050 获得性血友病A (a c q u i r e dh e m o p h i l i aA ,A HA )是指非先天性血友病病人体内产生抗凝血因子的特异性抗体,使凝血因子Ⅷ(FⅧ)水平严重降低而引起的一种极少见的出血性疾病[1],每年大约每10万人中有0.2~1.0人发病[2]㊂该病发病率低,而因获得性血友病A 局部出血导致的喉头血肿更为少见,但是一旦发生,死亡率却是极高的,由于缺少相关经验,治愈率就更低了,我科于2017年8月收治获得性血友病A 致喉头血肿1例,现将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㊂1 病例介绍病人,男,68岁,因 右手指外伤致肢体肿胀2月余,发现凝血异常半月余 来我科就诊㊂病人2月余前右手指不慎外伤后血流不止,予包扎止血后出现上肢肿胀,伴疼痛;继而出现双下肢肿痛,于当地诊所输液治疗㊂后病人症状不见好转,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凝血功能:A P T T 87.3s ,凝血Ⅷ因子2%,凝血Ⅸ因子57%㊂予消栓肠溶胶囊㊁汉防已甲素片口服治疗㊂病人肢体肿胀不见消退,疼痛加剧,转诊我院,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8.7ˑ109/L ,血红蛋白100g /L ,血小板143ˑ109/L ㊂凝血功能:A P T T101.4s ,血浆Ⅷ因子0.9%,血浆Ⅸ因子62.6%㊂诊断获得性血友病A ㊂病人入院时右下肢5c mˑ5c m 大小瘀斑伴血肿,有压痛,疼痛评分2分(采用数字评定量表为评估工具,将疼痛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痛极了,由病人选取相应数字表示其疼痛程度[3]),大腿腿围25c m ;右上肢皮下出现3c mˑ4c m 大小的血肿,疼痛评分2分㊂入院后给予相关血液检查,明确诊断后予止血(输注Ⅷ因子㊁凝血酶原复合物)㊁输注血浆等治疗,3d 后出现舌根部血肿,考虑进行性出血倾向,予加大剂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㊁Ⅷ因子㊁激素㊁止血㊁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人舌根部血肿有缩小,但发生了喉头血肿,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测血压115/78mmH g (1mmH g =0.133k P a ),心率93/m i n ,呼吸26/m i n ,血氧饱和度88%~90%,经过抢救病人家属放弃治疗至自动出院,但第2天自觉情况好转,再次入住我科,入科后经过止血㊁免疫抑制等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入院第10天复查血浆F Ⅷ活性为49.6%,舌根无血肿,颈部血肿消退,四肢肿胀程度较前明显减轻,无疼痛㊂于8月25日出院,门诊随访,9月15日门诊查血作者简介 吴燕凤,主管护师,本科,单位:310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罗旭霞㊁陈雅琴单位:310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㊂引用信息 吴燕凤,罗旭霞,陈雅琴.1例获得性血友病A 致喉头血肿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9,17(15):1915-1916.浆F Ⅷ活性50.7%,10月15日查血浆Ⅷ因子活性84.8%㊂2 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心理护理 A HA 极少见,加之病人喉头出现血肿,出现窒息感,对疾病充满了恐惧,应向病人做好疾病宣教,应经常探视病人,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㊁生活及心理状态,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疾病以及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并向其说明重要性,使病人积极参与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㊂本例病人经过大量的心理护理后能积极配合治疗㊂2.1.2 饮食护理 病人口腔出血,指导其进食清淡易消化软食,避免进食粗硬㊁过热的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每天饮水量2000m L 以上㊂后期出现喉头血肿后予暂禁食,输注营养液治疗㊂2.1.3 口腔护理 指导病人用海绵棒清洁口腔,避免使用坚硬牙刷刷牙导致口腔黏膜及牙龈的损伤,进食后用碱性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㊂2.1.4 血肿的护理 出血急性期,血肿压迫周围神经可导致局部疼痛㊁麻木及肌肉萎缩,压迫血管可致相应供血部位淤血水肿或坏死,应加强血肿的护理[4]㊂病人入院时右下肢5c mˑ5c m大片瘀斑伴血肿,有压痛,疼痛评分2分,大腿腿围25c m ;右上肢皮下出现3c mˑ4c m 大小的血肿,疼痛感明显,疼痛评分2分,右上肢不能抬举,皮肤温度高,皮肤张力高㊂告知病人卧床休息,予绷带加压包扎血肿处,抬高患肢处于功能位,并用毛巾包裹冰袋外敷,每次30m i n,间隔2h ,每2h 观察并触摸肢端的皮肤温度及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有无缺血表现,若发现肢端发紫或者冰凉,应立即解除包扎,做好护理记录并准确交接班㊂治疗第4天,病人自觉肢体肿胀感减轻,大腿腿围23c m ,疼痛评分1分,右上肢可自行90ʎ抬举㊂2.2 护理重点难点2.2.1 舌体出血导致口水不止的护理 病人由于舌体出血导致整个舌体以及舌根部血肿,从而闭口困难,刺激腮腺大量分泌唾液,使病人出现了口水不止的症状,给治疗和护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㊂大量持续的口水可以导致病人口腔周围皮肤发生湿疹,持续的流口水也会造成病人的体液不足[5]㊂所以 管好病人的口水 也变成了护理该例血友病A 病人的难点和重点:①严密监测观察口腔黏膜及咽喉部出血情况;②用干棉棒及时清理口腔内的血水,动作轻柔,用液体敷料保护病人口腔周围皮肤;③用冰生理盐水含漱和止血药漱口交替进行;④有口腔出血时指导病人配合,及时吐出口腔内血液避免呛入气管造成窒息;⑤备抢救用物如吸引器㊁口咽通气管;⑥绝对卧床休息㊁禁食(明显㊃5191㊃全科护理2019年5月第17卷第15期出血时)㊁床上大小便;⑦按医嘱合理使用止血药物以及补液治疗㊂⑧做好舌体出血期间护理的健康教育㊂2.2.2喉头血肿的早期识别及动态观察喉头血肿和喉头水肿一样,他们的早期识别在于观察病人是否喉痛㊁声嘶㊁喉喘鸣㊁呼吸困难㊁面色发绀等[6]㊂该病人入院后严密观察其意识㊁血压㊁心率㊁呼吸㊁血氧饱和度,经常询问病人有无憋气及压迫感㊂在和病人交流时发现病人颈部进行性肿胀伴呼吸困难,测血压115/78mmH g,心率93/m i n,呼吸26/m i n,氧饱和度88%~ 90%,意识到病人发生了喉头血肿,于是立即改用面罩吸氧,准备吸引器和抢救设备,同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甲强龙80m g静脉注射,大量输注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为了动态观察病情的发展,密切监测病人的面色㊁意识状况㊁血氧饱和度㊁呼吸等情况,以间接了解病人喉头血肿有无改善㊂22:30病人仍有呼吸困难,测血压118/88mmH g,心率103/m i n,呼吸26/m i n,氧饱和度80%~88%,病人要求自动出院㊂在病人发生喉头血肿的护理期间:①定期测量病人的颈围,注意病人的颈部血肿变化,减少和病人的口头交流增加手势和文字交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②用冷毛巾㊁冰袋冰敷血肿部位,每2h更换1次,注意局部皮肤有无冻伤;③给予温凉㊁易消化少渣或无渣软食;急性期予禁食;④宣教预防急性出血相关注意事项㊂2.2.3强迫体位病人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本例病人由于喉头血肿致呼吸困难,持续端坐位休息,如果不精心护理,病人2h内就会发生压力性损伤,为了防止发生压力性损伤:①在尾骶部垫软枕并保持垫具清洁㊁干燥,每隔0.5~2.0h协助病人抬高受压局部1次,2~4h更换软枕1次;②建立翻身卡,使用充气气垫床,采取局部减压措施,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㊁泡沫敷料保护,床铺保持清洁㊁干燥㊁平整㊁无杂屑;③使用便器时不可使用强硬的动作塞拉,可以将布垫或软纸垫在便器的边缘之上;④加强营养指导工作,加强高蛋白的营养补充以及含有高维生素的水果㊁蔬菜,无法进食时通过营养支持疗法;⑤做好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健康教育㊂2.2.4留置针的护理都说静脉通道是生命的通道,而本例病人由于血肿明显,穿刺困难,而且出血不止,所以保护好当前的留置针用于治疗成了护理中的重点,而由于病人留置针穿刺处出血不止又成了护理的难点:①每天评估留置针有无红肿痛,回血是否畅通,能否继续留置;②用纱布包裹橡皮(约2c mˑ3c m),压迫出血点,外用弹力绷带包扎,每班观察末梢循环;③定期更换敷贴,预防感染㊂本例病人留置针留置共8d,无感染发生㊂3小结获得性血友病A是一种少见,但往往危及生命的,由体内产生抑制凝血因子Ⅷ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血性疾病㊂据报道该病较多见于50岁及以上老人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㊁恶性肿瘤㊁淋巴肿瘤㊁妊娠期妇女㊁术后㊁创伤后及药物反应病人等[7],早期因急性出血的救治措施有限,有22%~31%的A HA病人因此死亡,近年来,随治疗措施的改善,其发生率降至9%[8],而护理干预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获得性血友病A致喉头血肿,如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窒息致死㊂本例病人由于早发现㊁早治疗,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了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最终病人康复出院㊂通过对本例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做好病人的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病人和家属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出血的风险㊁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㊂参考文献:[1]赵婷媛.1例获得性血友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94-95.[2]T H E O D O S S I A D E S G,K O N T O P O U L O U-G R I V A I.A c q u i r e dh a e m o p h i l i a A[J].H a e m a t o l o g y,2002(5):282-290.[3]成燕.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24-928.[4]黄珊,商莉莉.1例血友病患者外伤血肿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1,3(4):365-366.[5]邓琴南,张彬,高君宇,等.应用牙源干细胞进行组织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4(12):47.[6]曾雪梅,陈正香.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颈部血肿的早期救护[J].护理研究,2016,30(12B):4479-4480.[7]S A HU D M A S O.F a c t o rⅧi n h i b i t o r s.L a b o r a t o r y d i a g n o s i s o f i n-h i b i t o r s[J].S e m i nT h r o m bH e m o s t,2000,26(2):195-203.[8]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获得性血友病A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35(6):575-576.(收稿日期:2018-07-04)(本文编辑郭海瑞)㊃619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y2019V o l.17N o.15。
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研究获得性血友病 A 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本文将对获得性血友病A 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参考。
一、获得性血友病 A 的概述获得性血友病 A 是指由于非遗传性因素导致机体产生针对凝血因子Ⅷ(FⅧ)的自身抗体,从而引起 FⅧ活性降低或缺失,导致出血倾向增加的一种疾病。
与先天性血友病 A 不同,获得性血友病 A 通常发生在成年人群中,且无家族遗传史。
二、临床特点1、出血表现获得性血友病 A 的出血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皮肤瘀斑、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血疱)、关节腔出血、肌肉血肿等。
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出血程度和频率通常与 FⅧ自身抗体的滴度和活性相关。
2、原发病表现多数获得性血友病 A 患者存在潜在的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恶性肿瘤(淋巴瘤、实体瘤等)、妊娠、感染(如肺炎、肝炎等)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这些原发病的症状可能在出血症状之前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
三、诊断方法1、实验室检查(1)凝血功能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是获得性血友病A 的常见表现,但APTT 延长程度与出血症状不一定成正比。
FⅧ活性降低,而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通常正常。
(2)FⅧ自身抗体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Bethesda 法、ELISA 法等,用于检测和定量 FⅧ自身抗体的滴度。
(3)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自身抗体谱、肿瘤标志物等,有助于寻找潜在的病因。
2、临床表现和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出血症状、既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对于诊断获得性血友病 A 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无血友病家族史的成年患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应警惕获得性血友病 A 的可能。
四、治疗策略1、止血治疗(1)旁路途径止血药物:如重组凝血因子Ⅶa(rFⅦa)和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aPCC),可绕过 FⅧ发挥止血作用,是获得性血友病 A出血的一线治疗药物。
获得性血友病5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获得性血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期早期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获得性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
结果 54例患者均以出血为主要表现,所有患者均表现为APP延长,正常血浆不能纠正,PT和TT正常。
30例接受单用皮质激素治疗,22例接受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在免疫抑制剂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所有患者的出血倾向明显好转。
经过治疗,54例患者有2例患者的FⅧ∶C水平分别为42%和43%,比正常水平稍低,其余患者均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获得性血友病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单纯的APTT延长不能被1:1的正常血浆纠正时应该考虑本病。
治疗上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为主。
对于难治性AHA,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是一个选择。
【关键词】获得性血友病诊断治疗抑制物糖皮质激素【中图分类号】R5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12-02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简称AH),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它是指既往没有出血史的非血友病患者,在后天自身产生抗凝血因子,引起其凝血活性降低,导致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功能发生障碍,其临床表现症状与典型血友病的出血症状相似[1]。
其发病突然,出血严重,如不及时诊治,常可危及生命。
本文主要对2000年5月到2012年5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54例确诊的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治疗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获得性血友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0年5月到2012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4例确诊的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5例,男女比例约为1:2,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2.3±3.5)岁,30岁以下的患者共17例(31.5%),30~50岁之间的患者共12例(22.2%),50岁以上的患者共25例(46.3%),小于50岁的患者中有14例是女性。
获得性血友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获得性血友病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血液科病症体征:颅内出血,吞咽困难,静脉血栓疾病介绍:什么是获得性血友病?获得性血友病是怎么回事?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AH)是指由于体内产生抑制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而引起的出血病,虽然常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但是,如诊断正确,治疗及时,会达到有效的止血效果,治疗方案的确定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和抗体特性预防该病,可以进行妊娠后的产前诊断,进行优生优育,对血友病患者家人特别是女性患者,应做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但无基因携带的女性,妊娠后可以放心的按正常程序分娩,而对于女性携带者,最好在妊娠后(一般12-14周内)做性别鉴定,若胎儿为女性,就可以按心做正常的足月分娩,如果胎儿为男性,则需要进行羊水穿刺等提取DNA检测血友病的严重程度,或者通过脐带血(大约在妊娠16-18周后)取样以测定凝血因子的缺乏程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治疗性流产手术,特别是胎儿凝血因子严重缺乏的孕妇,应尽早终止妊娠症状体征:获得性血友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获得性血友病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AH患者没有既往或家族出血史,其临床表现各异,绝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自发性出血,以软组织血肿,肌肉内出血,广泛皮下淤斑,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出血为主,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占80%以上,病死率约20%,与HA不同,AH患者较少有关节出血。
出血表现,AH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淤点,淤斑,肌肉血肿,占60%;呕血,黑便,血尿也较常见,肌肉内出血可导致筋膜室综合征,压迫神经血管束,出血表现为咽喉旁血肿时,患者有吞咽困难和呼吸性喘鸣,也可表现为颅内出血,AH患者可同时伴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狼疮抗凝物质,部分患者是因拔牙后或外科手术后伤口出血不止而得到诊断,医源性出血也常见,常发生在静脉内置管或膀胱内插管之后。
伴FⅧ自身抗体的妊娠女性的出血表现因人而异,通常在产后3月内出现,也有在产后1年才出现出血症状,可表现为产后轻微出血或出血不止,一般的止血治疗措施无效;或表现为间隙性阴道大出血,伴反复出现的肉眼血尿,有时因诊断延误,严重的出血需要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
刍议获得性血友病甲的救治及护理获得性血友病甲是指非血友病甲患者由于某种因素导致产生Ⅷ因子抑制物而产生血友病甲临床症状的综合症,以自发的软组织、肌肉、重要脏器出血为主要表现,临床极为罕见。
我院收住1例,现将救治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及救治患者女,39岁。
无诱因出现右前臂疼痛、肿胀,小指及环指活动受限,既往无特殊。
外科行右前臂急诊手术切开减压治疗,术中见皮下及肌肉层渗血异常增多,术后伤口渗血不止、量多,出现失血性休克,经输血、扩容等抗休克治疗后症状缓解。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BC)6.8×109/L、血红蛋白(Hb)56g/L、血小板计数(BPC)126×109/L;凝血酶原时间(PT)15.8s(对照:12s以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18.5s(对照:43.5s以下)、FⅧ:c0%、FⅨ:c101%、vWF:190%;zANA(-)、ds-DNA(-)、ENA多肽抗体谱(-);抗“O”1:100,RF(-)。
患者既往无血友病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
根据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获得性血友病甲后转我科进行治疗。
经我科给予冻干人凝血因子、冷沉淀血浆、新鲜血浆等治疗伤口出血仍无改善。
加用甲基强的松龙(CSA)治疗后右前臂组织局部发黑、坏死。
在右臂丛麻醉下行右前臂组织清创、探查、切口缝合术,术后伤口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给予输血3100ml、血浆430ml、免疫球蛋白50g、CSA200mg及升压、扩容等治疗,休克得以纠正,但APTT持续延长,波动于82-93.4s之间。
继续给予免疫球蛋白50g/d、CSA200mg/d及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治疗20天后,APTT降至正常(32.1s),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基本恢复正常,出血停止,最后治愈出院。
2 护理2.1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
护士24小时进行床旁专护。
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及患者的病情、意识等的变化。
获得性血友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AH的治疗包括止血治疗和抗体清除。
1.出血的治疗AH患者出血的治疗方案因无前瞻性研究难以评估各方案的优劣。
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预防出血。
微小的损伤、肌内注射、动脉内采血以及任何侵入性操作均应避免。
阿司匹林或非类固醇抗炎药也应避免应用。
治疗方案的确定取决于抗体滴度的高低和出血的严重程度。
如果仅轻微出血且抗体滴度小于5BU,可应用1-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VP)或输注人FⅧ制品;如抗体滴度大于5BU,或输注人FⅧ制品无效,可用激活的凝血酶原复合物(APCC)或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或重组活化FⅦ(rFⅦa)制品或猪FⅧ制品。
(1)DDAVP:作用机制:提高FⅧ:C,内源性FⅧ的释放可中和低滴度的自身抗体;也可能通过与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血管加压素V2受体结合,导致cAMP增高,诱导vWF从内皮细胞中释放,增加血浆vWF水平,抑制FⅧ与vWF结合封闭FⅧ自身抗体。
剂量:0.3μg/kg,静脉注射。
DDAVP仅在一些抗体滴度小于3BU的患者中有效。
(2)人FⅧ制品:抗体滴度小于5BU的患者可用大剂量血浆纯化的或重组人FⅧ制品。
剂量:每个BU的抗体用重组人FⅧ20U/kg再另加40U。
血浆FⅧ水平应在初始剂量后10~15min检测,如未达到止血浓度(0.3~0.5U/ml),可重复使用一次。
另一种方法是首剂200~300U/kg,续以4~14U/(kg·h)持续静滴。
因为输注的人FⅧ很难完全封闭抗体,必须严密监测血浆FⅧ:C以调整人FⅧ制品剂量。
(3)猪FⅧ制品(Hyate-CR):作用机制:人FⅧ与猪FⅧ间的高度同源性使得猪FⅧ可在人体内起到止血作用,而人FⅧ自身抗体识别的关键表位与猪FⅧ上不同,使得输注猪FⅧ制品后能够获得高水平的循环FⅧ。
剂量:在自身抗体滴度小于50BU时,猪FⅧ制品应用剂量为50~100U/kg;抗体滴度50~100BU时,猪FⅧ制品剂量为100~200U/kg。
获得性血友病,获得性血友病的症状,获得性血友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AH)是指由于体内产生抑制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而引起的出血病。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约50%的AH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任何病因可查。
另有50%的患者是继发于其他疾病。
与AH相关的最常见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围生期、恶性肿瘤、药物反应(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和皮肤疾病。
近年确认手术可能是AH的促发因素。
Rizza等曾调查牛津血友病中心10年间收治的240例AH患者,结果发现98例有相关性疾病,其中恶性肿瘤24例,风湿性疾病16例,产后11例;Delgado 等研究过去15年间Medline收录的20篇有关AH的回顾性和前瞻性文章,总结23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与肿瘤相关的有43例(18%),与产后相关的有34例(15%),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有22例(9%),其他原因或未明确原因的有135例(58%)。
二、发病机制目前,对FⅧ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不是完全清楚。
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是,每一种疾病中抗体产生的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1.自身免疫性疾病FⅧ自身抗体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产生机制: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炎性活动导致急性相反应蛋白被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给免疫系统,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
FⅧ就是这样一种蛋白,可以部分解释获得性凝血因子抗体较常见于FⅧ而不是其他凝血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FⅧ自身抗体滴度通常较高,且不经治疗或单用泼尼松治疗不会降低,大多数患者需加用一种烷化剂以消除抗体。
2.妊娠后出现FⅧ自身抗体常为初产妇,占2.5%~14%。
表现为分娩后1~4个月内出血,也有产后1年才出血的报道。
大多数患者体内自身抗体滴度较低,平均约为20 Bethesda单位(BU)。
如抗体滴度小于5BU,则抗体一般会自行消失,再次妊娠时不再出现;如滴度大于10BU,则抗体可持续数年,且对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细胞毒药物治疗效差。
获得性血友病
获得性血友病
●自发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循环血中出现抗凝血因子Ⅷ(F Ⅷ)的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病
●发病率: 1.5 / 1,00万人/每年
●FVIII 抗体最常见
●表现为皮肤或粘膜出血,出血症状具有异质性
●死亡率高达22%(8-33%)
发病年龄分布
评估患者432例
老年人常见
平均年龄:~ 61岁
年龄范围:5-93岁
5 – 20岁: 4 %
21 – 40岁:15 %
41 – 60岁:21 %
61 – 80岁:50 %
>81岁:10 %
相关疾病
●发病机理多样,与多种疾病相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妊娠
●恶性疾病(肿瘤)
●其它:糖尿病、肝炎、皮肤病、反复输血等
●与某些药物治疗相关:青霉素、干扰素、磺胺类药物等
●抗体出现可能是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发症状
●~ 50% 的患者原因不明
●该患者有肿瘤、手术病史,直接诱发因素
诊断困难
出血的特点
●通常以突发严重的(弥漫性)出血为主要表现(>85 % 患者)
●患者往往既往没有出血性疾病病史
●出血往往是自发的,或仅仅有很小的损伤
●多个部位出血,出血往往比出现抑制物的遗传性血友病严重
●肌肉出血(间隔综合症)
●血尿,便血
●胃肠道出血,脑出血及咽后出血
●外科手术后出血
●少见关节出血
实验室诊断
●APTT延长,纠正试验阳性
●凝血因子活性监测FVIII活性下降(通常<15%)
●抑制物滴度即FVIII抗体定量检测
●抗体浓度与残余FVIII活性无明显线性关系
●抗体滴度与临床表现也无明显相关性,与治疗用FVIII量也无关
● 诊断困难,治疗无法预测
治疗策略
急性期治疗
长期策略
永久性清除抗体
●治疗基础疾病
●联合治疗
●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或者联合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环孢素等
●免疫调节-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清除或减少抗体:免疫吸附或血浆置换
推荐在明确诊断获得性血友病后尽早开始免疫抑制治疗(Grade 1)
疗效评价
治疗有效性的评价应该基于出血是否控制,如血肿的大小、血红蛋白等
疗效判断标准:①抑制物彻底清除:不能检测到抑制物和FⅧ水平正常;②持续缓解:免疫抑制治疗之后不能检测到抑制物(<0.6BU)和FⅧ水平>50%
本病可能复发,建议在完全缓解后随访
最初6个月内每个月检查一次APTT和FⅧ∶C;6-12个月为每2-3个月一次持续一年;第二年每6个月检查一次,条件允许可适度延长
简要病史
●一般情况患者男性,58岁
●入院日期2014-10-21
●主诉上腹部胀痛不适半月余
●既往史1年前体检发现腹腔内囊性占位性病变
未行特殊处理,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
史,自述磺胺药物过敏
病例特点
●一般特点中年男性,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
●诱因饱餐
●主要表现上腹部持续胀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
伴恶心,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就医过程
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入院查体T36.7℃P 86次/分R 18 次/分
BP 121/78mmHg 身高172cm 体重60kg BMI 20.28kg/㎡
●上腹膨隆,见胃肠型,蠕动波不明显,腹肌软,上腹压
痛,无反跳痛
初步诊断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高位不全性肠梗阻
●慢性浅表性胃炎
●双肾囊肿
诊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胃肠减压、洗胃,灌肠,补液对症处理
两次手术
●10-2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历时11h40m
术中出血约1000ml
输入红细胞4u、血浆600ml
术后累计间断输入红细胞33u、血浆4000ml
11-18 腹腔大量出血,DSA效果差,HR 140bpm,Hb 76g/L
●11-19-0:00 急诊剖腹探查
术中岀血约600ml
输入红细胞6u、血浆800ml
诊疗经过
转入ICU
11-19 4:30 第2次手术后即刻
输大量成分血红细胞血浆等
多次血栓弹力图(TEG)
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功能差
Hb最低59g/L
如何止血
出血性疾病一般治疗
1 病因防治
●防治基础疾病如控制感染,积极治疗肝、胆疾病等
●避免接触、使用可加重出血的物质及药物
2 止血治疗
●补充血小板和(或)相关凝血因子
●止血药物
收缩血管、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改善其通透性的药物;合成凝血相关成分所需药物;抗纤溶药物;促进止血因子释放的药物;局部止血药
主要止血药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诊疗经过
再次严重出血
11-21 撤除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
11-22 15:00 腹部术区、右侧桡动脉导管置入处大量出血
输血、止血效果差
TEG:凝血因子活性弱,内源性凝血途径明显异常
11-24 协和医院查凝血因子全套
11-26 凝血因子全套结果回报确诊
●获得性血友病
●十二指肠腺癌
●胃残端瘘、横结肠瘘
●贫血腹腔出血
治疗
●11月27日血浆置换(新鲜冰冻血浆4500ml)
●人凝血因子Ⅷ12瓶q12h
●11月28日环磷酰胺、人凝血因子Ⅶ
●11月29日激素
●12月1日人凝血因子Ⅶ4mg q3h,12次后人凝血因子Ⅶ4mg q6h,无人凝血因子Ⅶ
时凝血酶原复合物600u q6h ;12月16日人凝血因子Ⅶ4mg q12h ,凝血酶原复合物600u q12h
●人凝血因子Ⅶ共使用284支
治疗
●11.29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 qd ,每周减量20mg,后续缓慢减量,8mg qd,出
院时减为4mg qd
●11.29环磷酰胺0.4g 2次/周,共使用5周;后续0.4g 1/周,使用两周,环磷酰胺0.2g
2次/周,两周;出院时减为0.1g 2次/周
●12.10 利妥昔单抗500mg 1次/周共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