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肌理构成(色彩 肌理 空间)
- 格式:doc
- 大小:8.22 MB
- 文档页数:6
色彩肌理构成名词解释
色彩肌理构成是指在设计或绘画中,通过不同的色彩和纹理表现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色彩肌理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色彩和肌理。
其中,色彩指的是颜色和色调,而肌理则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
在色彩肌理构成中,色彩和肌理的相互作用会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如对比、和谐、动感、冷静、热情等。
在色彩肌理构成中,色彩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因此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色彩的作用。
在色彩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以达到特定的效果。
例如,如果想要创造出温暖、柔和的氛围,可以选择柔和的色调,如暖色调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等;如果想要创造出冷静、清新的氛围,可以选择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等。
除了色彩外,肌理也是色彩肌理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创造。
例如,可以采用平涂、渲染、素描、水彩等手法来表现物体的肌理。
在肌理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肌理效果,如光滑、粗糙、硬、软等,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色彩肌理构成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和肌理表现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色彩和肌理的作用,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色彩的肌理色彩肌理是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与相应的处理塑造手法所造成画面的组织纹理。
肌理可看作是制作手法(塑造、用笔)与材质两个因素的综合表现。
如画家特定的塑造方法、用笔;各种笔痕墨迹皴擦与渗化的细微变化;画布、扁笔、画刀及颜料所产生的笔触、刀痕、布纹等效果。
它们生动自然、奇妙,能唤起作者和观者内心深处的幻想和联想。
给人们独特的美感享受。
色彩肌理决定了画面的细节。
一、画面肌理在美术作品上的审美表现1 、具象的反映物象——状物这是色彩肌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之一。
例如:在写意的中国画中以干涩的含有许多飞白肌理的枯笔 , 象征性的表现干枯的树干 , 以渗化的湿墨肌理去表现鸡雏的羽毛 , 以各种皴法肌理去表现不同的山石地貌。
在印象派的绘画里利用点彩的细碎肌理去摹拟光与大气粒子的闪烁感。
印象派画家莫奈,他在白画布上直接用不透明的颜色厚涂,采用跳跃、活泼的小笔触,形成斑斑点点、粗糙不平的画肌结构。
这种画肌,是随着油画工具材料的改进,及户外写生方式的兴起,以及新的色彩学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才产生的。
2 、悦目人类视觉对装饰美的要求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装饰美的内涵也就是具有意味的形式美,而色彩肌理正是具备了较强的肌理形式美感。
如各种用笔的肌理效果;各种不同的塑造手法;水、色、纸自然融合的墨韵趣味;都满足了人们俱有“愉悦性”的形象感受。
3 、传情色彩肌理的表象也正是一种形象。
这种点线面、浑浊与清楚、突出与凹进、光滑与粗糙等等的组织纹理,经过人们感官唤起了人们的记忆与联想。
如垂直的肌理可以造成静穆崇高的感觉,倾斜的肌理可以产生冲击与运动的联想,破碎的肌理使人想到残破与杂乱,整齐的肌理能表现秩序与条理。
线型肌理有方向感、粒状肌理有着沉静与自若 , 曲线肌理象征着优美、流动与不安 , 水平的肌理又可表现稳定与宽广。
4 、色彩肌理对形成个人风格具有明显作用在名家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色彩肌理结构:塞尚的作品色彩肌理,多如泥水刀刷墙,厚涂重抹。
肌理的构成什么是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质感或纹样。
在艺术、设计和建筑领域,肌理被广泛应用于创作和装饰中,能够给人带来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
肌理可以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两种。
自然肌理是指天然形成的纹路、纹样,如木材的年轮、石头的纹理等。
人工肌理则是通过设计和加工手段创造出来的,如织物上的图案、墙面上的壁画等。
肌理的构成要素1. 线条线条是构成肌理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波浪线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例如,直线会给人以稳定、坚实的感觉;曲线则更富有动感和柔美。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表达自己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在一幅抽象画作中,细密交错的曲线可能会给人以混乱或热烈的感受;而平行直线则可能给人以秩序和冷静的感觉。
2. 图案图案是肌理中常见的构成要素之一。
图案可以是重复出现的几何形状、花纹或其他具有特定规律的元素。
不同的图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例如,棋盘格图案会给人以整齐、规律、稳定的感觉;花朵图案则可能给人以柔美、活泼的感受。
在设计中,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图案来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氛围。
3. 色彩色彩是肌理构成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
不同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联想。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力量相关;蓝色则与冷静、安宁联系在一起。
在肌理构成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颜色来表达自己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
例如,在绘画作品中,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可能会给人以活力和快乐;而使用暗淡冷静的颜色则可能给人以沉思和安详的感受。
4. 质感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触觉特征。
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质感,如光滑、粗糙、柔软等。
质感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给人带来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在艺术和设计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材质和技巧来创造出具有特定质感的肌理效果。
例如,在绘画中使用厚重的油彩可以营造出粗糙、厚实的质感;而在服装设计中使用柔软的丝绸面料则会给人以柔滑、舒适的感觉。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立体构成年级一班级服装G31001 时间2011年3月22、29日课题肌理构成(色彩、肌理、空间)第17-2021-24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肌理要求学生区分肌理的表现形式及其分类,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肌理的表现技法。
熟练掌握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了解国外的肌理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肌理的基本概念、肌理的提取方法以及肌理制作技法。
重点重点:肌理的形式。
难点难点:视觉肌理和平面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2.检查出勤率做好记录。
3.组织学生作好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1、概念: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现的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肌”——皮肤;“理”——纹理、质地。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有光泽无光泽等质感的纹理状态、肌理装饰形态并能感染认得情绪。
2、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
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
我们称它为视觉质感。
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肌理给人以各种感觉,并能加强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
视觉肌理是一种用眼睛感觉的肌理,如屏幕显示出的条纹、花纹凹凸等,但都是二维平面的肌理。
如:木纹、大理石纹、动物皮纹等。
触觉肌理一般通过拼压、模切、雕刻等加工方式而得到,是三维立体的肌理,用手能触摸感觉到的肌理,有凹凸的浮雕感,又叫“非平面性肌理”。
如:树皮纹,用实际材料编织成的毛衣、草席纹理等。
3、肌理的形式:肌理可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两大类,自然肌理如大理石的纹路、木材的纹路及材质、烟云水纹等自然表成的肌理。
人工肌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肌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还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摸肌理(1)视觉肌理:通过眼就可以观察到的肌理(形和色)常见的肌理制作技法:A:绘写:用笔进行自由缓写或规律绘写,直接产生的肌理效果B:拓印:将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用纸覆盖其上,然后均匀地挤压,放样印在纸上构成肌理效果。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立体构成年级一班级
服装
G31001 时间
2011年3
月22、29
日
课题肌理构成(色彩、肌理、空间)第17-20
21-24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肌理
要求学生区分肌理的表现形式及其分类,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肌理的表现技法。
熟练掌握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了解国外的肌理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肌理的基本概念、肌理的提取方法以及肌理制作技法。
重
点
重点:肌理的形式。
难
点
难点:视觉肌理和平面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
用具
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2.检查出勤率做好记录。
3.组织学生作好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概念: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现的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肌”——皮肤;“理”——纹理、质地。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有光泽无光泽等质感的纹理状态、肌理装饰形态并能感染认得情绪。
2、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
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
我们称它为视觉质感。
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肌理给人以各种感觉,并能加强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
视觉肌理是一种用眼睛感觉的肌理,如屏幕显示出的条纹、花纹凹凸等,但都是二维平面的肌理。
如:木纹、大理石纹、动物皮纹等。
触觉肌理一般通过拼压、模切、雕刻等加工方式而得到,是三维立体的肌理,用手能触摸感觉到的肌理,有凹凸的浮雕感,又叫“非平面性肌理”。
如:树皮纹,用实际材料编织成的毛衣、草席纹理等。
3、肌理的形式:肌理可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两大类,自然肌理如大理石的纹路、木材的纹路及材质、烟云水纹等自然表成的肌理。
人工肌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肌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还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摸肌理
(1)视觉肌理:通过眼就可以观察到的肌理(形和色)
常见的肌理制作技法:
A:绘写:用笔进行自由缓写或规律绘写,直接产生的肌理效果
B:拓印:将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用纸覆盖其上,然后均匀地挤压,放样印在纸上构成肌理效果。
C:熏灸:用火焰熏灸,使纸的表面产生自然纹理。
D:自流:将油漆或油画颜料滴入水中,以纸吸入,也可将颜料滴在较光滑的纸上,使颜料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纹理。
E:印刷或自印:用丝网版、石版、铜版、木板、树皮、树叶、面料自行印制方法所产生的肌理效果。
F:拼贴
(2)触觉肌理:
A、现成的肌理,将纸、布、绳、金属片、碎玻璃、沙等现成的材料,稍加工处理,贴附于平面之上。
B、改造的肌理采用某种工艺手段,对原材料表面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肌理效果。
肌理技法图例:
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作业:分别收集自然、人为肌理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各10张。
(JPEG 形式)
教学后记
课堂学习氛围积极,反馈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