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课本》内容和语法排序
- 格式:pdf
- 大小:131.12 KB
- 文档页数:12
新实用汉语与hsk教程
《新实用汉语课本》和《HSK标准教程》是两本不同的汉语学习教材,它
们在内容、结构和设计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在内容方面,《新实用汉语课本》更注重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语言知识,涵盖了更加广泛的话题和领域,如文化、旅游、商务等。
而《HSK标准教程》则以“考教结合”为前提,侧重于汉语考试的准备阶段,注重对语法知识和基础词汇量的讲解,适合那些想要通过汉语考试的学习者。
在结构方面,《HSK标准教程》以汉语测试为核心,分为听力、阅读、写
作3个部分,每部分包含多个单元。
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按照实际应用场景划分,从基础汉语学习到日常应用和商务会话,共分为50个单元。
在设计方面,《HSK标准教程》的语言难度逐步增加,一共分为6个等级。
在知识点内容上,两本教材差异不大,但是《新实用汉语课本》更加注重对于汉字学习的深入探究和学生词汇量的积累。
总之,《新实用汉语课本》和《HSK标准教程》各有特点,学习者可以根
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对《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的教材分析兰州大学文学院 延梦娜摘 要:本文从教材综述、教材具体分析、教材优缺点分析、教材改进建议四个方面对《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 做全面分析,从教材内容选择和编排、词汇以及课后练习三个方面对教材的优缺点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 教材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实用汉语课本》 教材分析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3-0118一、教材综述1.基本编著情况。
《新实用汉语课本》是为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而编写的一套新教材。
全书共六册70课,前四册为初级和中级以前的阶段,共50课;后两册为中级阶段,共20课。
2.适用对象。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适用于零基础或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
海外专修或选修中文的学习者可用作一至三年级听说读写综合教学的汉语教材,基本上每周学一课,每学期用一册书,也可以作为学习者的自学教材。
3.编写理念、原则、目的。
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为达到这一目的,语言教材的编写首先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汲取从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的各种教学法流派的长处。
此外,教材的编写符合“精讲多练”原则,使学生课后通过语音和会话练习,加深对词语语音和核心句的记忆,掌握词语的发音要领,能够灵活运用核心句进行口语表达。
二、教材具体分析1.编写体例。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1~6课语音阶段突出拼音课文,第7~14课转入以汉字课文为主,下注拼音。
第一册前6课,在集中学习语音的同时掌握简易的口语会话,让学习者先接触多种基本句式,但暂不作系统的语法讲解;第一册的后8课逐个介绍并练习主要句型结构。
2.课文题材。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改变了基础阶段大多数教材内容局限于学校生活的做法,本教材扩大题材范围,加强教材趣味性。
第一册反映日常生活题材的课文占78.6%,教育学习类的课文占7.1%,表现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内容的课文占14.3%。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版)1.教材的基本情况:《新实用汉语课本》是本世纪初2002年,为以英语为母语或媒介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而编写的一套新教材。
它属于语言知识教材中的语言要素教材,用于汉语预备教学。
本教材的目的是通过语言结构、语言功能与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逐步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全书共六册70课,前四册为初级和中级以前阶段,共50课;后两册为中级阶段,共20课。
可供海外专修或选修中文的学习者及自学者选用。
前四册每册均配有《综合练习册》、《教师手册》、录音CD及教学DVD光盘,后两册只配有《教师手册》。
为了适应俄罗斯日益增多的汉语学习者的需求,现进行适当修改,出版俄文注释本。
本书为《综合练习册》第2册,主要供学生进行课外练习使用。
它包含大量的语音、生词、汉字和语法方面的练习,并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几方面的交际和语言能力为目标。
而今又与时俱进,推出了《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版,2.编写说明本书继承原《实用汉语课本》深受使用者欢迎并经过时间考验的着一些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推陈出新,故名为《新实用汉语课本》。
《实用汉语课本》是从1981年开始出版的,30年来这套教材一直得到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支持与关爱。
30 年的使用期对一部语言教材来说, 毕竟是不堪重负了。
随着时代的前进, 书中的部分内容和词语已显得陈旧。
书中的主人公古波、帕兰卡、丁云也都已人到中年, 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学下去了, 现在该他们的孩子辈学汉语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条件和基础, 比起30 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不论在中国或是在海外都积累了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取得了更多的研究成果。
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对汉语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1 年初中国国家汉办教材规划组, 把为海外(主要是英语地区) 的专业性汉语教学编写一套新的教材的任务交给了北京语言大学。
于是就开始了《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编写工作。
《汉语教程》与《新实用汉语课本》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两部广受欢迎的汉语学习教材——《汉语教程》与《新实用汉语课本》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这两部教材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们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适用对象等方面各具特色,为全球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路径。
通过对这两部教材的比较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汉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更为清晰、全面的教材选择参考,同时也为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将首先概述两部教材的基本情况,包括它们的出版背景、编写团队、主要特点等。
接着,我们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设计、文化导入等多个维度对两部教材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注重挖掘它们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我们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学习者反馈,对两部教材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汉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更为实用的参考建议。
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二、《汉语教程》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分析《汉语教程》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作为两部广受欢迎的汉语学习教材,各自在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对这两部教材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从而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在内容安排上,《汉语教程》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基础语音、词汇、语法到篇章结构,逐步深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交际性,通过大量真实的对话和场景模拟,帮助学习者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汉语。
在教学方法上,《汉语教程》采用传统的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详细的语法解释和例句分析,帮助学习者理解并掌握汉语的基本规则。
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设置各种互动环节和任务型活动,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提高汉语运用能力。
《新实用汉语课本3》第二版分析
《新实用汉语课本3》第二版是一本针对非华语背景的学生学习汉语的教材。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本教材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每一课都配备了丰富的听力材料和实践活动,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教材以任务为导向,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教材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中的综合任务型活动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本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教材中的话题包含了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旅游等方面,涉及到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材中的课文和对话都是真实的语言材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本教材强调文化的渗透和交际的背景。
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点和交际策略贯穿于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并学会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文化浏览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新实用汉语课本3》第二版是一本很实用的汉语教材,适合非华语背景的学生学习使用。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注重文化的渗透和交际的背景。
通过使用本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汉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