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9课《我家有女初长成》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我家有女初长成》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家有女初长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五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北京出版社七年级下学期收录在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由于富有时代气息,又与学生的学习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学生很感兴趣。
文章中所展现的母女的冲突与和谐,就事件的叙述和描写层面而言,学生不难理解。
但是对于文章中的女儿,学生往往会急于对号入座,并简单地将女儿的成长归结为女儿自己的选择。
对于母亲的反思和感悟,则会一厢情愿地理解为父母不应干涉孩子的成长。
母亲所起的正面作用学生可能会理解不到位,甚至产生误解。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女儿健康向上生活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母亲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一两端式教学已经进行了近一年,无论是班级君朋小组的建设还是配套进行的激励评价方式都趋于成熟和稳定。
我们班君朋小组有10组,每组4人,以期中、期末统考成绩为依据,平行分组,每组均分相差分值在1分以内。
组内兼顾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和层次差异。
按照组织能力和责任感的强弱安排君朋组长,按照学科能力的高低安排学科组长。
另外,同桌之间也有君有朋。
任课老师根据君朋组的表现在课堂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科组长和君朋组长负责及时记录在评价记录单上并在当天予以反馈。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施和不断改进,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能够较为自如地以君朋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讨论,并有意识地发挥“君”对“朋”的指导作用,以此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抓住作者在生活中对“教育女儿”的体验过程,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教育子女观念转变的根本原因。
2、理解“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这一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章的深入解读,掌握提取、筛选、概括信息和体会语句言外之意的基本方法。
【满分揭秘】文章题目是“妈妈的爱”,“爱”是一个情感化的词,但文章的立意却浸透着作者的理性思考: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孩子自由成长的枷锁.曾听到“有一种爱叫伤害”的话,本文不正是它的写照么?生日(1)30岁生日,我点燃了 53支蜡烛.(2)妻子边找酒边呼呼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3)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我的眼睛湿润了.(4)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①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出来的.她说:“明天,是你 29岁生日,过不过?”(5)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她却像(),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撞响.(6)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②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惟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了.”(7)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8)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却不仅这一点.给母亲立墓碑时,查阅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 14日.”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两天!(9)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问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做些表示呢!可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10)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11)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12)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把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和他头碰头地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13)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20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啊!”(14)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③眸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儿子说:“吹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15)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他别学“故事”里的那个人.他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④啜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1.从全文看文章的题目“生日”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一是指.2.从全文看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原因是 . 3.为文中①②③④处加点的字注音.①恹_②迢_③眸_④啜_4.和第(1)段内容直接呼应的一个段落是 .5.第(3)段中“我的眼睛湿润了”主要原因是()A.气氛的感染和音乐的打动 B.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悟C.对母亲的回忆和感激 D.虔诚的忏悔和自责6.第(5)段的括号内应填人最恰当的词语是()A.神圣的使命 B.神圣的钟声C.强烈的鼓声D.强烈的音符7.联系上下文第(7)段的括号里应填人一句什么话,使之衔接自然()A.不讲究就算了B.不讲究也可以C.不讲究就好 D.怎能不讲究呢8.第(7)段说:“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第(9)段说:“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这两句话中加红的词能否互换?简要说明理由.9.第(7)段“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这句描写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10.简述第(9)段“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这句话的含义.11.从整体看全文的写作顺序是,其中也有插叙,插叙是从第_段到第_段.分析与答案:这是一篇记事的记叙文.从文章的题目看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我为母亲过生日,以纪念母亲,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一是妻子、孩子为我祝贺生日,体现了家庭亲情.这篇课文从语文角度的阅读理解符合初中同学的水平,不会有障碍,同时还可以对学生敬老爱老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题目设置看,第1题从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考查同学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题目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我为母亲过生日,二是妻儿为我过生日.第2题,考查同学对记叙文要素的掌握,时间是我的三十岁生日,也就是母亲去世第二年我的生日.原因是表示自己的内疚,对母亲的忏悔.由于自己的疏忽,竟让母亲带着莫大的遗憾而去.第3题是基础知识的考核.四个字的读音分别是yān tiáo móu chuò.第4题考查同学对文章结构与内容的理解,与第(1)段呼应的段落应是第(13)段.第5题考查能否透过句子的浅表意思理解它的深层含义,答案应是D.第6题考查同学对词语的搭配的推断能力,因为下半句有个“撞响”,能与“撞响”搭配的只能选B.第7题考查同学语言表达得体、连贯的能力.从母亲当时的心情,既是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儿子,又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心自己,可当儿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自己也不便勉强,于是犹豫片刻后,只能是A,能反映母亲当时的心情.第8题,这个题考查同学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显见这两个词语不能互换,“莫名”的意思是说不出的,写出母亲当时难言的复杂心情:既希望生前再为儿子过一次生日,也希望儿子为她做一次生日.“莫大”的意思是极大,当母亲去世后儿子才了解母亲生前的心愿,但现已无法补救了,所以是自己极大的遗憾.如果交换,语言表达不准确.第9题,这是个细节描写,是反映当时母亲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而这个心理又不愿对儿子明说,所以用了这个细节描写.第10题,是通过一句话反映当时我无法弥补的遗憾、内疚与忏悔的.悔恨当时竟未能理解母亲的心情,让母亲未能了却自己的心愿.现在理解了却又无法补救.第11题是考查同学对全文结构的理解的,全文看是顺序,但文中又插叙了母亲临终前一次对话的情节,是从(4)段到(9)段.。
我家有女初长成主干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稚拙()淑女()包涵()魅力()爽快()娴熟()感慨()口吻()2.根据拼音写汉字。
面目全fēi___ 七qiào___生烟心有灵xī___ 声情并mào___有条不wěn___ guā___目相看大言不cán___ 天生丽zhì___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淑女:⑵女儿经受不起闲话,“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懂得包涵。
包涵:⑶在对男人的审美上,我们母女俩倒没有代沟。
代沟:4.文学常识填空。
《我家有女初长成》作者_____,当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等5.简答。
文章叙写了母女间的冲突与和谐,文中的母亲有什么感悟?你又有何感想?点击思维1.注意“慨”“概”“溉”等字写法和读音的区别。
2.注意“心有灵犀”不要误写为“心有灵悉”,“有条不紊”不要写成了“有条不稳”。
3.要结合词语所在文中的具体语境推测揣摩,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如“包涵”这里指宽容,原谅别人的意思。
4. 程乃珊,当代女作家,八十年代初以写儿童文学走上文坛。
5.初步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名师导学1.理清结构:对女儿失望的原因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的几件事议论作结:生命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2.语言特色:《我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口语色彩较浓,平常语言入文明白易懂,而且生活气息浓厚。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增添了典雅之美,有雅俗共赏的韵味,足见作者语言功底之深厚。
3.把握重点:体会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处处可见的作者寄予女儿的无私挚爱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文章用倒叙的方法,先写了自己对女儿的态度。
女儿“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更因为女儿小时候不读《安徒生童话》,拒绝上钢琴课,不按要求写作文,不懂得包涵,不看母亲写的《女儿经》,并且还有不同的看法等等,突出了女儿的逆反心理,从中国传统的观点来看,她不符合中国传统淑女的形象,也就不值得写了。
我家有女初长成主干知识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稚拙〔〕淑女〔〕包涵〔〕魅力〔〕爽快〔〕娴熟〔〕感慨〔〕口吻〔〕2.根据拼音写汉字。
面目全fēi___七qiào___生烟心有灵xī___声情并mào___有条不wěn___guā___目相看大言不cán___天生丽zhì___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淑女:⑵女儿经受不起闲话,“人假设犯我,我必犯人,〞不懂得包涵。
包涵:⑶在对男人的审美上,我们母女俩倒没有代沟。
代沟:4.文学常识填空。
我家有女初长成作者_____,当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等5.简答。
文章叙写了母女间的冲突与和谐,文中的母亲有什么感悟?你又有何感想?点击思维“慨〞“概〞“溉〞等字写法和读音的区别。
“心有灵犀〞不要误写为“心有灵悉〞,“有条不紊〞不要写成了“有条不稳〞。
3.要结合词语所在文中的详细语境推测揣摩,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如“包涵〞这里指宽容,原谅别人的意思。
4.程乃珊,当代女作家,八十年代初以写儿童文学走上文坛。
5.初步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名师导学1.理清构造:对女儿绝望的原因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的几件事议论作结:生命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2.语言特色:我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口语色彩较浓,平常语言入文明白易懂,而且生活气息浓重。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增添了典雅之美,有雅俗一共赏的韵味,足见作者语言功底之深沉。
3.把握重点:体会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处处可见的作者寄予女儿的无私挚爱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文章用倒叙的方法,先写了自己对女儿的态度。
女儿“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更因为女儿小时候不读安徒生童话,回绝上钢琴课,不按要求写作文,不懂得包涵,不看母亲写的女儿经,并且还有不同的看法等等,突出了女儿的逆反心理,从中国传统的观点来看,她不符合中国传统淑女的形象,也就不值得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