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8.64 KB
- 文档页数:4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教育内容
1.体育教育内容
(1)基本动作和游戏,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器械类活动和游戏;(2)走、跑、跳、投、钻、爬、平衡、体操等基础运动能力;
(3)力量、协调、平衡、速度、灵敏、耐力等运动素质;
(4)体育兴趣和习惯;发展自身身体和运动能力的愿望。
2.身体保健教育内容
(1)口腔、限、耳、鼻、皮肤的构造和功能,科学地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上述器官的粗浅知识、技能和习惯。
(2)对自己五官健康状况的认识,初步了解身心疾病和缺陷的预防知识,能愉快地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积极配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3.生活自理教育内容
(1)进餐、着装、睡眠、入厕、盥洗的知识、技能与良好的习惯。
(2)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
4.安全自护教育内容
(1)了解与遵守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与规则,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应对意外事故和伤害(如水灾、火灾、触电、煤气泄漏、交通事故、走失等)的常识,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知道初步的自救和向成人求救的方法。
5.环境与健康教育内容
(1)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禽兽鱼虫、阳光、水土与人的生存和身心健康关系;
(2)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爱护自然、维护环境整洁卫生的习惯;
(4)节约水电、爱护图书、玩具、珍惜食品、服装的知识和行为习惯;
(5)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 饮食习惯:教导儿童饮食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吃水果和蔬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2. 运动和体育:促进儿童体能的提高,培养他们对于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学会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能力的运动项目。
3. 卫生习惯: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洗澡、刷牙,让他们认识到保持身体清洁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4. 睡眠和休息:帮助儿童学会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眠环境的舒适等,让他们充分休息,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5. 个人安全:教育儿童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如识别危险和紧急情况,如火灾、自然灾害等,以及避免与陌生人交流等。
6. 心理健康: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培养自信心和适应能力,通过游戏、绘画、歌唱等活动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7. 疾病预防:教导儿童如何预防常见疾病,如感冒、流感等,包括正确洗手、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等。
8. 性教育:以适龄的形式向儿童传授基础性知识,如身体结构、生理变化等,并教育他们保持适当的边界和个人隐私。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和行为,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个人安全意识,以及促进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指南与纲要示例文章篇一:《学前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指南与纲要》一、课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知道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2. 帮助幼儿识别一些简单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像开心、难过等。
3. 通过活动和互动,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 使幼儿能区分基本的情绪状态。
- 让幼儿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难点- 引导幼儿在遇到消极情绪时,能用简单的方法调节。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知识。
2. 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幼儿感受不同情绪的产生。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 教师走进教室,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说:“小朋友们好呀,今天老师可高兴了,就像吃了好多好多甜甜的糖果一样。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什么时候感觉特别高兴呀?”引导幼儿回忆自己高兴的时刻。
- 然后请几位小朋友起来分享,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我得到新玩具的时候可高兴了。
”有的会说:“和爸爸妈妈出去玩的时候高兴。
”2. 基本教学部分- 教师接着说:“那小朋友们,除了高兴,我们还会有其他的感觉呢。
比如说,要是你心爱的小玩具丢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呀?”幼儿可能会回答“难过”或者“伤心”。
教师顺势拿出一些画着不同表情的卡片,有笑的、哭的、生气的等,说:“那小朋友们看,这个笑的表情就代表高兴,这个哭的表情就代表难过。
那这个皱着眉头,眼睛瞪得大大的表情呢?”引导幼儿说出“生气”。
- 教师说:“这些感觉呀,就像住在我们心里的小怪兽。
高兴这个小怪兽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笑哈哈。
难过这个小怪兽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哭。
那小朋友们,我们是希望高兴的小怪兽多出来呢,还是难过的小怪兽多出来呀?”幼儿肯定会说希望高兴的小怪兽多出来。
- 教师再问:“那要是难过的小怪兽出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比如说,你在幼儿园想妈妈了,特别难过,这时候可以怎么做呢?”有的幼儿可能会说可以抱抱老师,有的可能会说可以找小伙伴玩。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家长们都需要掌握一些有关儿童健康保健的常识。
提供给家长们一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一、关于母乳喂养和营养1、母乳的重要性:宝宝出生之后,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给他/她母乳喂养,因为母乳能够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营养,也是宝宝的最佳食品,能够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2、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不只是提供营养,还能够帮助宝宝获得安全感和感情交流,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可以轻松舒适,有助于宝宝身心健康发展。
3、母乳的科学合理补充:如果母乳不足,会造成婴儿营养不良,建议家长采取科学合理的补充方式,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补充上乳粉和宝宝所需的营养,以确保宝宝健康发育。
二、关于预防疾病1、坚持早晚洗澡:要坚持规律的洗澡,增强宝宝免疫力,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成长。
2、多锻炼:培养儿童运动习惯,定期锻炼有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3、及时就医:宝宝有症状,及时就医,定期随访,保持良好的文明卫生,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可以提高宝宝的健康水平。
三、关于有计划的饮食1、保证充足的摄入:确保宝宝早中晚都能吃饱,定期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家长应该注意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确保宝宝营养充足。
2、多吃新鲜蔬果:家长应该主动为宝宝介绍新鲜蔬果,采取分段式的教育方式,让宝宝多吃新鲜蔬果,这有助于提高营养摄入,促进健康。
3、及时补充营养: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发育,如果母乳不足,可以选择有营养价值的普通奶粉,配合均衡营养的主食、蛋白质、蔬菜等,及时补充宝宝所需要的营养。
综上所述,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健康生活习惯,尤其是在学前阶段,要能够带给孩子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因此,家长们应该提供一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如:注重母乳喂养,要坚持早晚洗澡,多锻炼,定期就医,注重营养,补充宝宝所需要的营养,及时就医,多吃新鲜蔬果,及时补充营养等方面,以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一、教学目标1、理解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2、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3、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4、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二、教学重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三、教学难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四、教学时数:700分钟,1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奇妙的人体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劲、躯干、四肢。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一、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结构(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三、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四、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五、排泄系统(-)排泄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排泄系统的卫生保健六、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七、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三)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八、生殖系统幼儿的生殖系统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后发育迅速。
九、视觉器官(眼)(一)眼的结构(二)幼儿眼球的特点(三)眼的卫生保健十、听觉器官(耳)(-)耳的结构(二)幼儿耳的特点(三)耳的卫生保健七、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重点复习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第二章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一、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二、教学重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三、教学难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四、教学时数:200分钟,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一、概念:生长、发育、成熟二、幼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学前健康教育标题:学前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学前健康教育是指针对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进行的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意识,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营养健康、口腔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健康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学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营养健康1.1 儿童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
1.2 饮食习惯养成: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和挑食。
1.3 饮食安全教育:教育儿童选择安全食品,避免食物中毒和过敏反应。
二、口腔健康2.1 牙齿清洁:教育儿童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预防龋齿和口腔疾病。
2.2 饮食对牙齿的影响:介绍食物对牙齿的影响,避免过多食用含糖食品。
2.3 定期口腔检查:鼓励家长带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问题。
三、运动健康3.1 儿童运动量:指导儿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
3.2 室外活动: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3.3 安全运动:教育儿童运动时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四、心理健康4.1 情绪管理:教育儿童正确处理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4.2 自我认知:帮助儿童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4.3 社交技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交适应能力。
五、安全健康5.1 安全意识培养:教育儿童安全知识,避免受到伤害。
5.2 交通安全:教导儿童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出行安全。
5.3 预防意外伤害:教育儿童避免意外伤害,如火灾、溺水等。
结语:学前健康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加健康、快乐的下一代。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指的是为儿童提供健康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以培养儿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它主要包括对儿童身体发育,心理发展,保健习惯和卫生卫生知识的教育,禁止一些有害的行为和习惯,把健康的价值观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使孩子们在身心健康上得到全面和正确的发展。
一、儿童身体发育教育。
学前儿童正处在身体快速发展期,要为他们提供以身体发育为主的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了解身体发育的规律及相关知识,教会他们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锻炼,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免疫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卫生习惯。
二、儿童常见病预防教育。
要做好儿童的常见病预防教育,让他们了解某些时期会容易患病,如腹泻、腮腺炎、感冒等,引导他们做好预防措施,增强抵抗力。
应为他们提供常见病症的预防知识,如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预防口腔粘膜疾病,预防肩周炎,预防传染病等,给他们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增加他们的疾病防治意识。
三、儿童心理发展教育。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刚刚开始,他们只有极少的认知能力,要让他们理解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正确的生活方式,需要旁辅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把健康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融入他们的日常行为,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了解健康的内涵。
四、儿童禁传教育行为。
要禁止儿童沾染有害习惯,从小就做好教育,让孩子明白抽烟,喝酒是禁止的,不要把台面上水果洗净用汤匙乱叉,要学会礼貌待人。
要提醒孩子避免接触一些不利于身体的物质,如药物,锋利的物品,易燃物等;教会他们遵守交通安全法,不乱跑,不乱攀爬,不乱玩。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孩子们在以上各项教育中要建立一定的认知,掌握知识,总结经验,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并为未来健康发展做好铺垫。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学科,是以卫生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学前儿童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健康领域内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学员从事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养成健康习惯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第一章、绪论本章教学目标:•理解健康的涵义以及健康概念的演变过程•理解学前健康的价值•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的性质和作用•理解学前健康教育的价值•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健康的概念一、健康概念的演进•近代社会开始认识到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初步的公共健康思想。
•现代社会强调每个人的健康权利,具有民主的健康思想,体现生态式的健康思想。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的价值一、基于个体视角的学前儿童健康的价值•快乐源泉•身体充分发展的前提•尽情游戏的动力•有效学习的保证二、基于社会视角的学前儿童健康的价值(一)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基石(二)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布拉姆:环境因素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一、生活方式对学前儿童健康的高控性改变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个体动机与健康价值取向——通过健康教育及时把握教育时机,时时激发学前儿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动机,易使之接受健康信息,进而改变生活方式。
•团体成员的相互作用(家庭、同伴)——通过健康教育了解发生在学前儿童中间的一些具有示范性作用的行为,以制订有效的教育计划。
•环境品质与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从而部分控制环境因素。
•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对生活方式的约束——通过健康教育影响社会习俗。
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个人清洁•规律生活•平衡膳食•少吃零食•锻炼身体•多喝白开水•注意安全•配合健康检查•适度表达情绪•关心环境卫生阐述提出上述生活方式内容的理由。
(参照教材43页)二、社会因素与学前儿童健康的现实性•社会伦理道德立场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社会文化因素对学前儿童健康的渗透作用——中国饮食文化观念的转变•社会经济与学前儿童健康的相互作用——经济水平与学前儿童福利状况的关系•人类科学技术是学前儿童健康的双刃剑——福利和滥用•都市化社会环境滋生学前儿童的“现代病”——高节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车祸等意外事故、信息污染综合症第四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价值一、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学科•健康教育是经验总和或是提供经验的过程•健康教育目的是增进知识、激发情感、养成行为•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健康”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价值(一)谋求儿童身体幸福:1、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前提。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说明
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教学目的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初步具有对儿童健康教育领域内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总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另一部分为学生实践环节,占总课时中的1/3。
教学时数
18学时
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可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与讨论、观察、访谈、观摩及实践操作、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教育实际操作方法。
本文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概述
教学目标:
1. 熟悉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2. 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教育的目标。
掌握目标的表述。
3. 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教学要点
健康的含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1学时)
一、健康的概念
二、健康的标准
三、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1学时)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二、各年龄段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1学时)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要求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内涵、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思路。
2•学习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环保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学习各类健康教育活动的案例,学会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了解活动实施中的指导建议。
教学要点
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要求(3学时)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二、具体教育活动设计的格式
三、开展活动时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设计与实施(3学时)
一、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二、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三、环保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考核要求
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思路。
学会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并了解活动实施中的指导建议。
第三章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要点
1•初步了解幼儿体育活动的总目标,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幼儿体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实施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指导建议。
2•了解体操、走步、跑步、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户外体育活动的总目标及相关的游戏。
3•学会创编体操,设计走步、跑步、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户外体育活动,并了解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建议。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概述(1学时)
一、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总目标
、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幼儿体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
四、实施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指导建议
第二节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学时)
一、体操的创编
二、走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三、跑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四、跳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五、投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六、平衡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七、钻爬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八、户外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考核要求
了解体操、走步、跑步、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户外体育活动的总目标及相关的游戏。
学会创编体操,设计走步、跑步、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户外体育活动,并了解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建议。
参考书目
[1] 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欧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黄世勋.幼儿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教育保障出版社,2008.
[4] 姚明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与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教育保障出版社,2006.
⑸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⑹刘鑫.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