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I)】案例:普通地图编制祥解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15
综合作业:一、试描述制图综合的实质以及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
答:制图综合的实质:用科学的概括和选取手段,在地图上正确、明显、深刻地反映制图区域地理事物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
影响因素:(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
地图的主题决定某要素在图上的重要程度,因而也影响地图概括。
同一种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体的影响。
(2)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
比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
地图比例尺的变更,也制约着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
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由于河网过密,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河网密度。
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
制图规范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4)数据质量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
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
(5)图解限制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
二、试述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作用。
1.形状变量,是视觉上能够区别开来的几何单体。
2.尺寸变形,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
衡量尺寸变量要从几何面的直径、长、宽、高和多边形的面积作比较。
3.方向变量,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
4.颜色变量,是最活跃的一种视觉变量。
颜色包括颜色和非颜色,颜色具有色相、亮度、彩度三种特性,而非颜色却只有亮度特性。
颜色的三种特性对制图来说各有作用,因而也可以各自成为一种视觉变量。
5.网纹变量,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
网纹有许多种,可归纳为线划网纹、点状网纹和混合网纹。
就网纹的组合来说,主要表现在方向、纹理和排列上,并且以整体特征被感受。
作用:1.能获得数量感受的变量,继二维平面上的尺寸,由于数量感要求变量的可量度性,因而尺寸是产生数量感唯一的变量。
1地图的特性和内容(1)由特定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2)运用地图符号直观性;(3)经过制图综合一览性。
地图内容:地理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色彩色相亮度纯度,对比与调和(弱化,分割,渐变,面积,渗透,共同色素)一般要求地图的用途一致、地图的种类、内容相适应、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充分利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作用,形成特色。
3,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地图图形符号设计的基础,提高符号构图规律,加强地图表达效果。
获得数量感(尺寸)次序感(亮度网纹尺寸)体现地图内容的差异4,地图符号图案化象征性清晰性系统性适应性生产可行性艺术性(方法象形,会意,纯粹的指代关系)(原则构图要形象、简单、规则;构图要有逻辑性,保持同类符号的延续性和通用性;充分利用符号的组合和派生,构成新的符号系统)5,矩形分幅优点是:(1)图幅拼接方便;(2)各图幅面面积相对平衡;(3)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是: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图廓坐标不明确。
6,水系海洋:海岸(潮上带,干出滩,潮下带)和海底地貌;表示:海岸线0.1-o.15mm 青色,理论深度基准面零米线:……/----(黑),海岸性质(陆岸,干出滩)海底地貌的表示:水深注记青+等深线青+岛礁符号黑+(分层设色)+(晕渲)陆地水系符号+注记水域15-30%青色内容:河流、运河、沟渠、湖泊、水库(依比例尺|不依)·表示方法:常年河(单线河0.1-0.4mm 双线河水涯线0.1-0.12mm)时令河地下河段消失河段7 居民地符号加注记表现特征与方式:形状特征:外围轮廓、内部结构;行政等级、数量特征、质量特征表现方式随比例尺变化: a 随着比例尺的逐渐缩小,表现方式由依比例尺的形式转变为不依比例尺 b 在同一幅图上,同一行政级别的居民地可以是依比例尺的,也可以是不依比例尺的,或两种形式皆有,这取决于比例尺的大小。
8 地貌写景法(旅游图、战役战史图、地理景观图;立体直观不精确)、等高线法(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普通地图编制》整体教学活动实施计划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二〇一五年十二月《普通地图编制》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证书课程,是地图制图能力培养的课程。
本课程引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和《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等规范。
本课程主要教会学生使用普通地图,能进行普通地图的设计、编辑、编绘、整饰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各种类型地图的初步设计和编制等能力,培养学生遵守操作规程和行业标准,爱护仪器设备的品质,以及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能力。
本课程应在学完《地形测量》、《数字测图》、《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课程之后开设,并为《专题地图编制》等后续课程的学习、顶岗实习和能胜任今后地图制图的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能力基础。
该课程也是地图制图员岗位证书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考试的重要科目。
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能够从事普通地图使用、设计、编辑和编绘工作,围绕真实的地图制图生产项目和生产过程重构了教学项目,根据教学项目开展课程教学,强调“教、学、练、做”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经过整合后的课程,由4个教学项目、16个学习型工作任务组成,具体内容见表2。
- 1 -表2 教学组织表学习项目编号学习项目名称学习型工作任务学时第一次课 21 地图基础地图认识2 地图投影 4 地图比例尺 2 地图坐标系统 4 地图分幅与编号 62 地图编制地图符号库 4 地图编制准备 4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103 地图编绘地图编绘基础4 陆地水系编绘 6 居民地编绘8 交通网编绘 6 地貌编绘 6 其他要素编绘 44 地图输出地图整饰 2 地图输出 2职业技能认证考核8合计84三、课程实施设计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以项目为载体,将普通地图编制的知识与内容融入具体的学习型工作项目中。
一、地图及地图学1.地图的基本特性:具有特殊的数学法则形成的可量测性、使用地图语言所形成的直观性、实施制图综合形成的一览性。
2.地图:地图是概括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表示地球(或其他天体)表面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3.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地图普通地图的六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地形地理图(地形一览图),地理图(一览图)专题地图: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又分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
地图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及更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地图(1:10万和1:100万比例之间)和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及更小比例尺);4.地图的用途:(1)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①作为规划和管理用②作为资源的勘察、设计和开发用③作为各种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用④用于农业中的土地利用、土壤改良、地籍管理⑤航空、航海、汽车导航(2)在国防建设中(3)在科学文化活动中5.地图分幅地图分幅有两种形式,及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1)矩形分幅优点:①图幅之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用;②各图幅的印刷面积可以相对平衡,有利于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面上的完整;缺点:①整个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制成;②图幅范围地理概念不明确。
(2)经纬线分幅优点:①整个制图区域可以分块投影;②图幅范围地理概念明确;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为曲线时,图幅拼接不方便;②随着纬度的升高,相同的经纬差所限定的面积不断的缩小,意呢如幅不断变小,不利于有效的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③无法避开重要物体。
6. 地图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制作的技术和使用方法的学科二、地图符号和地图表示法1.地图符号的本质:用一种约定形式的图形指代制图对象经抽象后的概念。
作业1: 自选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各一幅,分析在图上组成要素。
普通地图:贵州省政区图图 1 贵州省政区图[概况]:贵州省简称黔或贵,该贵州省政区图的比例尺为1:1,500,000。
本张地图的基本特征是采用了圆锥投影,北京1954坐标系,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出来。
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示----符号,它的用途主要是能较好的表示贵州省的各地级、县级行政区,并且准确的表达了铁路、国道、省道、河流湖泊水库及国家自然保护区界的分布。
从图中贵州省所处的经纬度课得知,贵州省处于103°E~110°E与24°N~29°N经纬度之间。
这一经纬带属于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但气候的多样性明显。
因海拔高,纬度低,地处亚热带东亚大陆,是比较著名的季风区:又因地处庞大的青藏高原东侧,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海拔高差大,造成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省中部气候温和,南北冷暖各异,山地与河谷气温悬殊,降雨量情况也有较大不同,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在地图的左下方有地图图例,根据该图例,我获得了以下信息:从整幅图可以看出,贵州省现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黔西南、黔东南、黔南3个自治州,毕节、铜仁2个地区,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56个县、11个自治区、2个特区。
贵州省境内河网密集,水系发达,湖泊颇多,但规模都较小,主要河流有乌江、清水江、六冲河、赤水河、北盘江、都柳江、红水河等。
此外,在黔南与铜仁地区个有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
从图例中的铁路、公路、道、省道,结合贵州省政区图,可知贵州省的交通比较不发达。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内陆山区省份。
从图中看出,现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铁路、公路相结合的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了横连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全省、连接周边的交通运输网。
图 2 图例在这幅图的左上角,给出了贵州省在全国地理位置的示意图,可以看出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周边分别与重庆、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