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地形图与普通地理图
- 格式:ppt
- 大小:16.29 MB
- 文档页数:105
第八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按一定法则将地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概括,用地图符号表现在平面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图像。
普通地图——综合地反映地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方法,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用规定的符号,依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而成的正射投影图。
比例尺≥1:100万为地形图,比例尺<1:100万为地理图。
地物是指地面上的固定物体,包括人工地物与自然地物。
地貌是指地面高低起伏、倾斜变化的形态。
我国的地形图比例尺系列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1:2000、1:1000、1:500等。
大比例地形图为1:1万、1:5000、1:2000、1:1000、1:500。
下图为山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城区居民地地形图:§8.1地形图的数学要素一、比例尺地形图上某一直线的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之比称为比例尺。
工程上涉及的主要是1:2000、1:1000和1:500地形图等。
数字比例尺:1:500 ,1/500表示方法文字比例尺:五百分之一直线比例尺:如下图: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毫米所表示的地面实际长度。
其作用为:⑴根据比例尺精度,可在测图时确定出地面量距应精确到什么程度。
⑵根据比例尺精度,可按图上需要表示出实地最小距离来确定测图采用的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则精度越高,表示地面状况越详细,同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也越大。
应选用适当的测图比例尺。
二、坐标网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地理坐标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直角坐标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0×10cm的方格网。
三、控制点包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表示方法见地形图图式。
注意其注记形式:横划线上方为点名,下方为高程。
四、地形图定向地形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右方为东、左方为西。
地形图与地籍图联系与区别摘要:本文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叙述了地形图与地籍图的联系与区别,虽然只有一字的区别,但无论从定义还是图幅内容与绝对精度存在很大差别。
对图幅的内容与精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地籍图与地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地籍图;地形图;联系与区别1.地形图与地籍图定义的区别地形图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图式符号,表示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影像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
所谓正射投影,就是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相交的正投影。
地表面固定性的人为的或天然的物体称为地物,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河流、森林等。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如平原、丘陵、盆地、冲沟等。
地物和地貌的总称为地形。
地形图通常是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和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
地籍图是表示地籍要素及与地籍要素相关的地物和地貌,并按地籍要求对相应的内容经过综合取舍,按比例缩小后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出来的正形投影图。
地籍即土地的户籍,是记载宗地的权利人、土地权利内容及来源、权属界址、面积、用途、质量等级、价值和土地使用条件等土地登记要素的簿册。
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绘制的图件,是一种详细划分土地权属(所有权或使用权)界限的大比例尺地图,用于说明或证明权属土地的位置和面积等。
2.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区别与联系2.1测绘的内容有所区别。
地形图所包括内容有:数学要素、地形要素、注记要素、整饰要素。
数学要素:如测图比例尺、坐标格网等。
地形要素:各种地物、地貌。
注记要素:包括各种文字说明注记,如单位、居民地、水域、山、道路等的名称注记,还有一些必要的说明注记,如煤矿要加注“煤”,苹果园要加注“苹”等;另外还包括各种数字说明注记,如点的高程、比高等。
整饰要素:包括图名、图号、图幅结合表、四周的图框、测绘机关全称,测绘日期及测图方法、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使用的图式、测图比例尺、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等。
而地籍图所包括的内容: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图廓要素。
初中地理地图图例详细图文解析地理是一门描述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而地图则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地图通过图例的形式向读者展示各种地理信息,方便人们阅读和理解地图。
本文将详细解析初中地理地图图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中的各种符号和颜色。
一、主要地理图例1.地形图图例:a.山地:山地用棕色或者棕黑相间的颜色来表示。
颜色的深浅表示山地的高度,颜色越深表示山地越高。
b.平原:平原用浅绿色或者黄色来表示,颜色饱满而明亮,代表了平坦广阔的土地。
c.丘陵:丘陵用棕绿色或者绿棕相间来表示,颜色相对浅而带有一定的起伏。
2.水系图图例:a.江河:江河用蓝色的线来表示,线的粗细和宽度表示了江河的长度和宽度。
b.湖泊:湖泊用蓝色的圆圈来表示,圆圈的大小表示了湖泊的面积,越大表示面积越大。
c.海洋:海洋用浅蓝色填充,整个区域都为蓝色,代表了水的广阔和无边际。
3.人口密度图例:a.高密度地区:高密度地区用深红色或者深黄色来表示,颜色越深表示人口密度越高。
b.低密度地区:低密度地区用淡红色或者淡黄色来表示,颜色相对浅,代表了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
4.交通图图例:a.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红色或者橙红色来表示,宽度和粗细表示了道路的长度和重要性。
b.普通道路:普通道路用灰色或者黑色来表示,较窄且颜色较深,代表了一般的常规道路。
二、图例使用技巧1.图例的位置:图例通常位于地图的一侧或者底部,并且有相应的箭头指示。
这样可以不占用地图的主要部分,保持地图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2.颜色使用注意:图例中的颜色需要明亮鲜艳,以突出地图中各个要素的特点。
同时,不同要素的颜色需要明显区分,以免读者混淆。
3.符号的大小和粗细:图例中的符号大小和粗细需要根据地理要素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要素的属性和特点。
4.注解的文字说明:在图例周围,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对图例中的符号和颜色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
总结:初中地理地图图例是帮助读者理解地图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