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工程训练大赛说明教学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9
工训大赛计划书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对个人和组织都非常重要。
为了加强青年工作技能的培养和交流,我们决定组织一次工训大赛。
本计划书旨在详细说明工训大赛的目标、规则、时间安排和奖励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参赛者和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比赛的全貌。
2. 目标本次工训大赛的目标如下: - 提高参赛者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 促进参赛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 激发参赛者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参赛规则3.1 参赛资格•参赛者必须是在职的工人或学生,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参赛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工作技能或专业知识。
3.2 组队方式•每队由3至5名参赛者组成;•参赛者可以自由组队,也可以由组织方进行分组。
3.3 比赛内容•比赛内容包括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两部分;•实际操作包括模拟工作场景下的技能演示;•理论考试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的选择题和问答题。
3.4 评分标准•实际操作部分按照操作的准确度、效率和安全等方面进行评分;•理论考试部分按照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分;•评委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分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
4. 时间安排本次工训大赛的时间安排如下: - 报名时间: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 预赛时间:2022年2月1日至2月28日; - 决赛时间:2022年3月1日至3月31日; - 颁奖典礼:2022年4月下旬。
5. 奖励本次工训大赛设置丰厚的奖励,以激励参赛者的积极性和成长动力。
- 决赛入围奖:每队参赛者均可获得参赛证书和奖金; - 决赛前三名奖:决赛前三名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并有机会参加国际工训大赛; - 优秀团队奖:评选出5个优秀团队,每个团队成员均可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 - 个人突出贡献奖:评选出10名个人突出贡献者,每人可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
6. 组织和支持本次工训大赛由工会和教育部门共同组织和支持。
- 工会将提供场地和设备,并协助组织各项活动; - 教育部门将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和指导,并参与评委工作。
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特举办本次工程训练大赛。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养。
4.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参赛对象全校各专业学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六、活动内容1. 工程训练: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工程训练,包括机械加工、电子电路制作、控制系统设计等。
2. 创新设计: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创新设计题目,并进行设计和制作。
3. 作品展示:学生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现场答辩。
4. 评选颁奖:评委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选,并颁发奖项。
七、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赛,并提交参赛作品的初步设计方案。
2. 培训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和创新设计的培训。
3. 制作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
4. 展示阶段:学生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现场答辩。
5. 评选阶段:评委将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选,并颁发奖项。
八、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将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九、活动预算本次活动预算共计[X]元,主要用于场地租赁、设备购置、材料消耗、专家评审、工作人员酬金、宣传推广等方面。
十、注意事项1. 参赛学生需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2. 参赛学生需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3. 参赛学生需按时提交作品,逾期不予受理。
4.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需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主办单位][日期]篇二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创新实践,挑战未来”二、活动目的本次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闽教高[2017]6号【发布部门】福建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7.03.28【实施日期】2017.03.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闽教高〔2017〕6号)各有关高校: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于2017年3月3日至5日在厦门理工学院举行,共有来自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在内的19所省内高校、135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经竞赛评委(裁判)组评审、组委会公示,现将本次竞赛获奖结果公布如下:无碳小车“S”型赛道越障竞赛项目,一等奖1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19名。
无碳小车“8”字型赛道越障竞赛项目,一等奖12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7名。
重力势能驱动的自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项目,一等奖13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8名。
无碳小车“S”型赛道越障挑战赛第一名、第二名,“8”字型赛道越障挑战赛项目第一名,以及优秀组织奖名单详见附件。
根据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秘书处《关于第五届全国大赛各省赛区上报省赛成绩及推荐出线名单的通知》(第五届竞赛〔2016〕5号)要求,各省赛区报名参加第五届国赛的名额分配方案为:(1)合肥赛区1个赛项(电控车环型赛道项目),每省赛区报名4个队,同一学校不得超过2个队。
(2)沈阳赛区2个赛项(“8字型”赛项和“S型”赛项),每省赛区报名4个队(每个赛项报名2个队),同一赛项中同一学校不得超过1个队。
省赛组委会将根据此次省赛成绩的学校排名,依次推荐。
各高校要以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大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福建省教育厅2017年3月28日附件:福建省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名单(按名次顺序)一、无碳小车“S”型赛道越障竞赛项目。
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一、赛事背景工程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工程训练大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次大赛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工程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平台,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
二、赛事目的1.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4. 展示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创新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赛事主题创新驱动,实践成才四、参赛对象全校各专业学生五、赛事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六、赛事组织1.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 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3. 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名称]4. 成立赛事组委会:负责赛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七、赛事流程1. 报名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发布赛事通知和报名信息。
学生组队报名,每队人数[X]人。
提交报名材料,包括团队成员名单、项目计划书等。
2. 培训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组织参赛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
3. 项目制作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3])参赛学生根据项目计划书进行项目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可进行多次调试和改进。
4. 作品提交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4])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
提交作品包括实物作品、设计文档、演示视频等。
5. 评审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5])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评审标准包括创新性、实用性、技术难度、团队协作等。
6. 颁奖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6])公布获奖名单。
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和奖金。
八、赛事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2. 二等奖:[X]名3. 三等奖:[X]名4. 优秀奖:若干名5. 最佳创意奖:[X]名6. 最佳团队协作奖:[X]名7. 优秀指导教师奖:[X]名九、赛事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等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
工程训练竞赛中任务命题文档是作品设计的说明工程训练竞赛中,任务命题文档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是作品设计的说明。
任务命题文档为参赛者提供了详细的任务要求和设计要求,以确保他们在竞赛中能够按照规定完成作品设计,并且能够满足特定的技术和创新要求。
任务命题文档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 任务描述:任务描述会具体说明参赛者需要完成的任务。
这可能包括设计和构建一个特定的工程项目,如机器人、智能车或无人机等。
任务描述会详细说明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作品需要满足的特定标准和规范。
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部分会列出参赛者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和指南。
这可能包括所使用的材料、电子元件、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工具等。
参赛者需要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设计,确保作品能够满足竞赛的技术要求,并且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正常运行。
3. 创新要求:创新要求是竞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部分要求参赛者在设计中加入创新的元素,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或改进现有的设计。
创新要求鼓励参赛者思考独特的设计思路,从而使作品更具竞争力。
4. 安全要求:由于工程训练竞赛通常涉及到机械、电子或软件系统,因此安全要求是不可忽视的。
任务命题文档会包含有关参赛者需要遵循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
参赛者需要确保他们的设计符合安全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或环境造成任何危险。
5. 时间和资源限制:任务命题文档还会规定参赛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和制作。
此外,可能还会规定参赛者可以使用的资源和提供的支持。
这有助于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并为参赛者提供相同的条件。
综上所述,任务命题文档在工程训练竞赛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提供了参赛者所需的详细指导和要求,帮助他们设计和构建出满足竞赛要求的作品。
同时,任务命题文档也鼓励参赛者进行创新,并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因此,参赛者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任务命题文档,并根据其要求进行作品设计。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Ⅰ)课程学时:40学分:1开课专业: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开课学期:4、6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本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在劳动观点、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由11个实训项目组成。
㈠.普通车削(8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普通车削基本概念。
了解车床的型号,卧式车床的组成、运动、传动系统及用途。
(2)了解常用量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了解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1)介绍普通车削基本概念,包括普通车床型号、规格、部件及附件的名称和作用、传动系统、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示范、讲解刀具的安装,工件的装夹以及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3)演示、讲解外圆柱面、端面、圆锥面等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按图纸要求车削工件,正确对刀,自动走刀,教师实时指导;㈡.铣削(2学时)1、教学要求:(1)认识螺旋槽的铣削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基本构造。
(2)了解铣刀的种类及其安装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使用方法,X6130卧式万能铣床和X5030立式铣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铣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
(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1)介绍铣削基本概念,包括铣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2)介绍分度头的使用方法;(3)演示、讲解多边形的铣削方法及工艺要求;螺旋线的加工方法(4)讲解、演示立式铣床的加工方法及其应用㈢.刨削(1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刨刀的基本类型及用途;插削、拉削、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拉刀的基本组成部分。
《工程训练》(A)指导书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培训中心2005年《工程训练》(A)指导书一、工程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工程训练是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要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工程认识训练基础上,使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能熟练认识零件图纸、加工符号,了解技术条件,能熟练地使用工夹具和量具,学会独立地安全操作,并完成零件加工;学会分析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并为后续的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工程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是:1、传授工艺知识:传授金属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工艺过程、设备、工具、量具及安全技术。
使学生初步认识机械加工与工艺过程各环节所使用的设备、工具、量具及安全规范。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认识图纸,加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能力。
(2)初步分析,考虑一般单件生产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能力。
(3)操作主要加工设备,使用工具、量具和加工作业零件的能力。
3、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作风。
二、工程训练的主要环节1、实习概论课介绍机械制造过程,金属工艺学内容,实习的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2、入厂安全教育讲解安全生产重要性,宣布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安全制度。
3、学生的独立操作是实习的主要内容,详见各工种要求。
4、现场表演和现场教学在学生独立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以扩大必要的知识面,是实习重要环节。
5、重点难点及专题讲解配合操作和现场教学进行重点难点及专题讲解,以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6、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延伸学习内容为目的的校外实习。
7、实习报告用以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
工程训练赛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在工程领域,训练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旨在提高工程师的实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参与训练赛,工程师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挖掘潜在的问题,并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3. 发现和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4. 促进知识共享和交流,促进团队合作。
三、项目内容1. 主题确定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训练赛的主题,比如建筑结构设计、电气工程设计、机械工程设计等。
主题应当能够贴合实际工程项目,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可行性。
2. 参赛人员确定确定参赛人员的要求和范围,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需求制定不同的参赛人员条件。
3. 赛前准备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工具支持。
确保参赛人员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顺利进行设计和解决问题。
4. 赛制设计制定赛制,包括赛程安排、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等。
考虑到参赛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比赛时间和地点。
5. 设计方案提交和评审要求参赛人员提交设计方案,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评审,选出优秀方案。
评审标准应当明确、公正、公平,能够充分体现参赛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6. 赛后总结对比赛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对优秀方案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参赛人员继续努力。
四、项目实施1. 确定项目组织架构和分工设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根据项目内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3. 组织赛前培训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确保参赛人员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顺利进行设计和解决问题。
4. 确保比赛顺利进行负责组织和安排比赛的各项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评审过程公正公平。
5. 赛后总结和反馈对比赛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对优秀方案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合肥赛)命题说明及赛项安排1.竞赛命题本届竞赛命题为“重力势能驱动的自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
自主设计一种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小车,经赛场内外分步制作完成,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
本题目是在往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无碳小车命题基础上的修改,保留了重力势能驱动行进的特点,增加了自主寻迹避障转向控制功能,为此赛道也有所变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2.命题要求小车:三轮结构,其中一轮为转向轮,另外二轮为行进轮,(要求2个行进轮用1.5-2mm厚度的钢板制作或用3D打印制作),允许二行进轮中的一个轮为从动轮。
小车应具有赛道障碍识别、轨迹判断及自动转向功能和制动功能,这些功能可由机械或电控装置自动实现,不允许使用人工交互遥控。
如图1。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小车行进所需能量:只能来自给定的重力势能,小车出发初始势能为400mm高度×1Kg砝码质量,竞赛时使用的同一规格标准砝码(钢制¢50×65mm)。
若使用机械控制转向或刹车,其能量也需来自上述给定的重力势能。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电控装置:主控电路必须采用带单片机的电路,电路的设计及制作、检测元器件、电机(允许用舵机)及驱动电路自行选定。
电控装置所用电源为5号碱性电池,电池自备,比赛时须安装到车上并随车行走。
小车上安装的电控装置必须确保不能增加小车的行进能量。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转向驱动控制模块图1小车示意图赛道:备选方案一:赛道总长度30米,直线赛道,道面宽度1.2米。
备选方案二:赛道宽度1米,形成长15米宽约2米(不计赛道边缘道牙厚度)的环形赛道,其中两直线段长度为13米,两端外缘为曲率半径为1米的半圆形,中心线总长度约29.14米,见图2。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图2赛道示意图赛道边缘设有高度为80mm的道牙挡板。
赛道上间隔不等(随机)交错设置多个障碍墙,障碍墙高度约80mm,相邻障碍墙之间最小间距为1米,每个障碍墙从赛道一侧边缘延伸至超过中线100—150mm。
第五届安徽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第五届安徽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英语翻译:二、竞赛组织机构第五届安徽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承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等机构大赛的领导与组织工作,秘书处设在合肥工业大学,执行秘书处设在安徽工业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任: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执行主任:魏先文安徽工业大学校长副主任:汤仲胜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全省各本科高校分管教案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校领导委员:梁祥君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田杰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主任陶俊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冷护基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院长王孝义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邵文生安徽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张新安徽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张润梅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杨汉生巢湖学院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院长倪受春滁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晓东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吕刚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专家委员会田杰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主任陶俊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冷护基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院长王孝义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邵文生安徽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张新安徽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张润梅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杨汉生巢湖学院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院长倪受春滁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晓东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吕刚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仲裁委员会于兆勤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杨玉虎天津大学教授桂贵生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田杰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主任冷护基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院长张东速安徽理工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教授张润梅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秘书处秘书长:田杰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主任副秘书长:冷护基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院长秘书:王琴安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卉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主办、承办及技术支持单位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技术支持北京启创远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正天恒业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三、竞赛目的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其目的是基于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案平台,深化实验教案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一、大赛主题“实践创新,追求卓越”二、大赛目的1. 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四、大赛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五、大赛内容1. 工程设计与制造:根据给定的题目,设计并制造出具有实际功能的机械或电子装置。
2. 创新项目:鼓励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工程想法,并进行实践验证。
3. 团队协作: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大赛流程1. 报名阶段([报名时间])学生组队报名,每队人数不超过[X]人。
2. 培训阶段([培训时间])针对大赛内容进行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3. 预赛阶段([预赛时间])各参赛队提交预赛作品或方案,进行初步评选。
4. 决赛阶段([决赛时间])入围决赛的队伍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最终评选出获奖团队。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2. 二等奖[X]名3. 三等奖[X]名4. 优秀奖若干名八、大赛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在学校内张贴和发放。
2. 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
3. 举办宣讲会,介绍大赛内容和流程。
九、大赛组织与保障1. 设立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管理。
2. 邀请相关专业教师担任评委,确保评选公正公平。
3. 提供必要的比赛设备和场地。
4. 设立奖项,对获奖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十、注意事项1.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
2. 遵守比赛规则和赛场纪律。
3. 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篇二《工程训练大赛策划书》一、大赛主题“实践创新,追求卓越”二、大赛目的1. 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推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四、大赛时间和地点时间:年月日- 月日地点: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五、大赛内容1. 工程设计与制造类(1)根据给定的题目和要求,设计并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实物作品。
第五届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第一篇:第五届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第五届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1.总体要求全文控制在8页A4纸以内,并按以下顺序编排:作品名+“设计说明书”、设计者、指导教师、学校名+院系名+学校所在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可自行组织,但应包括下列内容:作品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设计制作中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的描述、创新特色、预计应用前景等、参考文献、可附加作品实物或模型的照片。
不加封面。
采用word 2000及以上版本编排。
2.页面要求A4页面。
页边距:上25mm,下25mm,左、右各20mm。
正文采用小四号字体,标准字间距,单倍行间距。
不要设置页眉,页码位于页面底部居中。
3.图表要求插图按序编号,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采用嵌入型版式。
图中文字用小五号宋体,符号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矢量、矩阵用黑斜体);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标注对应量的名称和符号/单位。
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
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4.字号、字体要求(仅作参考)AHTS巡航经济航速设计说明书设计者:×××,×××,×××,×××,×××指导教师:×××,×××(XX大学XX学院,×××,×××)(空一行)作品内容简介通过实验设计了……(400—600字以内)。
联系人、联系电话、EMAIL(空一行)1 研制背景及意义设计方案 2.1…… 2.2 (3) (4)…… 5 创新点及应用1)2)3)……正文中表示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点、线、面的字母均用Times New Roman斜体;表示法定计量单位、词头的符号、函数等,化学元素符号均用Times New Roman正体。
2018年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预赛的通知(第二轮)浙科竞〔2018〕21号各高校: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浙江省高校创客教育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通知》(教高司函﹝2009)78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赛项的通知》文件要求,经研究,定于2018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沙)举行2018年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预赛,第一轮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浙江大学承办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二、竞赛主题1.竞赛主题:智能物流本主题主要是模拟离散制造业的智能物流小车,小车具有车间作业中的物料扫码识别、搬运、码垛和循迹等功能。
学生通过前期准备完成一套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装置,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现场拆改调试和现场加工的考核。
每个参赛作品根据项目不同提交结构设计方案、加工工艺方案、电路设计方案和创业企划书等报告。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竞赛命题:智能物流小车(1)关于小车:自主设计制作智能物流小车,该小车应具有赛道自主行走、物料扫码识别、规避障碍、轨迹判断、自动转向和制动等功能。
这些功能可由机械或电控装置自动实现,不允许使用人工交互遥控,在指定场地完成规避障碍物并抓取目标物料放置到指定地点。
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行走车体、抓取执行机构件可由激光切割、3D打印、数控及雕刻等机加工方式自行设计制作,也可使用建议套件组;电控器件、主控板、检测元器件、电机和电池可使用建议套件组,或采用标准件,其中整车电池最大供电电压不超过9V。
(验车时提供相关电控部件规格及技术指标说明文档,验车不合格取消参赛资格。
工程训练比赛方案一、比赛概况工程训练比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工程案例的实际操作,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比赛目标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工程领域的了解和认识。
三、比赛内容1.设计类比赛:参赛队伍根据指定的题目和要求,设计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方案,包括项目的构思、实施计划、材料等;2.制造类比赛:参赛队伍按照要求,使用指定的材料和设备制造一个特定的产品,比如小型机械、电子设备等;3.安装类比赛:参赛队伍按照指定方案进行一个特定设备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四、比赛流程1.资格赛:校内选拔,确定参赛队伍;2.培训:为参赛队伍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3.比赛:根据不同的比赛内容进行比赛;4.评审: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评审打分;5.颁奖:根据评审结果颁发奖项。
五、比赛规则1.参赛队伍必须是由学生组成,可以跨年级组成;2.每队参赛人数不少于3人,不超过5人;3.比赛内容和规则由组委会制定,参赛队伍必须严格遵守。
六、比赛任务1.设计类比赛:根据指定的题目和要求,参赛队伍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方案,包括项目的构思、实施计划、材料等;2.制造类比赛:参赛队伍按照要求,使用指定的材料和设备制造一个特定的产品,比如小型机械、电子设备等;3.安装类比赛:参赛队伍按照指定方案进行一个特定设备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七、比赛评分1.设计类比赛: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评分;2.制造类比赛:根据产品的外观、功能、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评分;3.安装类比赛:根据安装质量、调试效果、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八、奖项设置1.设计类比赛:最佳设计奖、创新奖、技术奖等;2.制造类比赛:最佳制造奖、创意奖、工艺奖等;3.安装类比赛:最佳安装奖、技术创新奖、安全质量奖等。
第五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补充说明
1、比赛第一轮各参赛队用各自带来的小车进行比赛。
第2轮采用现场安装的控制板的小车进行比赛。
总成绩按两轮的比例总和,比例由裁判组待定。
2、常规赛的电路焊接用各参赛队做好的所有PCB板,元件自备,从光板开始焊接。
挑战赛CPU芯片可预先焊接好,其他芯片现场焊接,经调试后安装在小车上进行第二轮比赛。
安装时间由裁判组待定。
3、小车拆装和电路焊接同步进行。
4、挑战赛中方向控制电机可在规定型号的步进电机和舵机中选。
5、传感器可用收发一体的电路,但电路必须能现场安装的。
6、挑战赛程序现场不能修改。
7、。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合肥赛)命题说明及赛项安排1.竞赛命题本届竞赛命题为“重力势能驱动的自控行走小车越障竞赛”。
自主设计一种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小车,经赛场内外分步制作完成,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
本题目是在往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无碳小车命题基础上的修改,保留了重力势能驱动行进的特点,增加了自主寻迹避障转向控制功能,为此赛道也有所变化。
2.命题要求小车:三轮结构,其中一轮为转向轮,另外二轮为行进轮,(要求2个行进轮用1.5-2mm厚度的钢板制作或用3D打印制作),允许二行进轮中的一个轮为从动轮。
小车应具有赛道障碍识别、轨迹判断及自动转向功能和制动功能,这些功能可由机械或电控装置自动实现,不允许使用人工交互遥控。
如图1。
小车行进所需能量:只能来自给定的重力势能,小车出发初始势能为400mm 高度×1Kg砝码质量,竞赛时使用的同一规格标准砝码(钢制¢50×65mm)。
若使用机械控制转向或刹车,其能量也需来自上述给定的重力势能。
电控装置:主控电路必须采用带单片机的电路,电路的设计及制作、检测元器件、电机(允许用舵机)及驱动电路自行选定。
电控装置所用电源为5号碱性电池,电池自备,比赛时须安装到车上并随车行走。
小车上安装的电控装置必须确保不能增加小车的行进能量。
图1小车示意图赛道:备选方案一:赛道总长度30米,直线赛道,道面宽度1.2米。
备选方案二:赛道宽度1米,形成长15米宽约2米(不计赛道边缘道牙厚度)的环形赛道,其中两直线段长度为13米,两端外缘为曲率半径为1米的半圆形,中心线总长度约29.14米,见图2。
图2赛道示意图赛道边缘设有高度为80mm的道牙挡板。
赛道上间隔不等(随机)交错设置多个障碍墙,障碍墙高度约80mm,相邻障碍墙之间最小间距为1米,每个障碍墙从赛道一侧边缘延伸至超过中线100—150mm。
在直赛道段设置有1段坡道,坡道由上坡道、坡顶平道和下坡道组成,上坡转向驱动控制模块道的坡度4度(3±1°),下坡道的坡度1.5度(1.5±0.5°);坡顶高度60±2mm,坡顶长度为250±2mm。
坡道位置将事先公布,但出发线位置抽签决定。
3.竞赛安排每个参赛队由3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及1名领队组成,参加校、省及全国竞赛。
3.1 本校制作参赛队按本竞赛命题要求,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自主设计,独立制作出一台参赛小车。
3.2 集中参赛1)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的小车作品参赛。
2)报到时提交参赛作品的设计制作说明书,说明书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内容包括:机械设计方案和零件加工工艺方案;中册包括:电路设计方案;下册包括:成本分析方案和创业企划书(每册分别提交纸质版文件一式2份、电子版文件1份)。
文件按竞赛秘书处发布的统一格式编写。
3)提交1份3分钟的视频,(格式要求:MPEG文件,DVD-PAL 4:3,24位,720 x576,25 fps,音频数据速率448 kbps杜比数码音频48KHz),视频的内容是关于本队参赛作品赛前设计及制作过程的汇报及说明。
4)提交PPT文件1份,内容是阐述小车的设计、制作方案说明及体会。
3.3 方案文件要求1)结构设计方案完整性要求:小车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小车零件(A3纸1页);装配爆炸图1幅(所用三维软件自行选用,A3纸1页);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设计说明书1-2页(A4)。
正确性要求:传动原理与机构设计计算正确,选材和工艺合理。
创新性要求:有独立见解及创新点。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2)电路设计方案完整性要求:程序流程图1幅(A4纸1页);电路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电子元器件(A4纸1页);PCB板图1幅(A4纸1页);电路设计说明书1-2页(A4)。
正确性要求:控制原理与电路设计正确,器件选则合理。
创新性要求:有独立见解及创新点。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3)工艺设计方案按照中批量(500台/年)的生产纲领,自选作品小车上一个较复杂的零件,完成并提交工艺设计方案报告(A4,2-3页)。
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网上下载)。
4)成本分析方案分别按照单台小批量和中批量(500台/年)生产纲领对作品小车产品做成本分析。
内容应包含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物流仓储、融资等成本方面(A4,2-3页)。
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网上下载)。
5)创业企划书按照中批量(500台/年)对作品小车产品做创业企划书(A4,2-3页)。
要求创业方案设计目标明确,并对创业方案的规模、融资、人员、管理、市场、及预计前景进行可行性分析,文件完整,测算合理,表达清楚。
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网上下载)。
4.竞赛项目4.1 第一轮小车避障行驶竞赛(40)在赛道上按照相邻障碍墙之间最小间距为1米的规则,抽签确定障碍墙的摆放位置,摆放后划线以确定各障碍的具体位置;由抽签决定出发线的位置。
参赛队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的小车,在集中比赛现场,加载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的势能重块,在指定的赛道上进行避障行使竞赛,小车出发时不准超过出发线,小车位置及角度自定,至小车自行停止为止。
每队有2次机会,计算时取2次成绩中的最好成绩。
评分标准:小车有效的运行距离为:从出发线开始沿前进方向所走过的中心线长度,至停止线(停止线是过小车停止点且垂直于中心线的直线)为止,每米得2分,测量读数精确到毫米;每成功避过1个障碍得8分,以车体投影全部越过障碍为判据。
多次避过同1个障碍只算1个;障碍被撞倒或推开均不得分。
本项成绩:A = 40*本队得分/本项最高得分4.2主控电路板焊接及调试(15)第一轮竞赛结束后,上交主控电路板。
由1名参赛队员参与竞赛;在事先准备好的(主控电路)PCB板上焊接所有的元器件,并完成调试。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5分,违规减分。
本项成绩:B = 15(20?)-扣分4.3(可选一)小车行进轮的设计及激光切割(15)由1名参赛队员参与竞赛;根据各队2个行进轮的具体尺寸,按照大赛规定的轮毂图样要求,在计算机上设计出行进轮的激光切割图样,绘制出行进轮的零件图,零件图上需标示出配合尺寸公差,并在高速激光金属切割机上,用1.5-2mm厚金属板加工出2个行进轮。
本项内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违规减分,逾时不能进入后续比赛。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5分,违规或延时完成者减分,不能完成者不得分。
本项成绩:C = 15(20?)-扣分4.3 (可选二)小车行进轮的设计及3D打印制作(15?)由1名参赛队员参与竞赛;根据各队2个行进轮的具体尺寸,按照大赛规定的轮毂图样要求,在计算机上设计出行进轮的3D打印图样,绘制出行进轮的零件图,零件图上需标示出配合尺寸公差,并用3D打印制作出2个行进轮。
本项内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违规减分,逾时不能进入后续比赛。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5分,违规或延时完成者减分,不能完成者不得分。
本项成绩:C = 15(20?)-扣分4.4参赛小车机械拆卸(10)由1名参赛队员参与竞赛;对本队参赛小车上的所有零件进行拆卸,裁判人员根据爆炸图进行检查,完成后,上交2个行进轮。
拆装工具自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按减分法处理。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0分,违规或延时完成者减分,不能完成者不得分。
本项成绩:D = 10-扣分4.5小车机电联合调试(10)各队3名队员一起,将2个新加工的行进轮和主控电路板安装到小车上,并完成调试。
本项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10分,违规或延时完成者减分,如果新制作的行进轮有问题,可申请使用原来的行进轮,每个扣3分,同时后续行驶竞赛得分扣除20%;如果主控电路板有问题,可申请使用原来的主控电路板,扣5分,同时后续行驶竞赛得分扣除20%;联调无法完成者不能进入后续比赛。
本项成绩:E = 10-扣分4.6第二轮小车避障行驶竞赛(60)用机电联合调试完成的小车,再次进行避障行驶竞赛,规则同4.1。
本项成绩:F = 60*本队得分/本项最高得分4.7 现场问辩根据参赛队数量,经各队自愿申请或通过抽签产生参加答辩环节的参赛队。
答辩问题涉及本队参赛作品的设计、制造工艺、成本及管理等相关知识。
参与答辩的参赛队按答辩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得分高于答辩平均分的队将获得总分加分,得分低于答辩平均分的队将得到总分减分。
本项成绩:G=(参加问辩队数/2+1-名次)*k4.8 方案评审(50)由方案评审组对每个参赛队提交的方案文件进行评阅,此环节满分50分,其中说明书上册20分,说明书中册15分,说明书下册15分。
本项成绩:H = 说明书上册得分+说明书中册得分+说明书下册得分5.成绩及奖项分配总成绩:S= A+B+C+D+E+F+G+H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30%,二等奖30%,其余为三等奖、优秀奖和无奖。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秘书处2016年4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