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讲公务员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pptx
- 格式:pptx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38
一、辞去公职的含义和特点所谓辞去公职,是指公务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辞去所担任的公务员职务,解除与所在机关的任用关系的行为。
也就是一般意义上讲的公务员的辞职。
公务员辞去公职,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辞去公职是公务员的一项权利。
劳动权是受宪法保护的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从事什么职业,不从事什么职业,是公民的择业自由,是公民劳动权的当然内容。
公民有权依法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公务员职务,也应当有权通过法定程序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正是因为辞去公职是公务员的一项权利,所以应当出于公务员本人的自愿,一般情况下,任何机关、团体和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强迫公务员辞去公职。
(2)辞职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公民担任公务员职务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如有的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有的要通过选举。
同样,辞去公务员职务,也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
公务员作了履行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承担了一定的管理或者服务职能,就其所处的职位而言,对国家和社会有一种责任,不能说不干就不干。
因此,公务员辞去公职要有一个批准程序,未经批准,不得辞去公职,这样规定对保证公务员管理的严肃性是必要的。
(3)辞去公职不是无条件、无限制的,而是附条件的、有限制的。
不符合法定的条件,都不得辞去公职。
(4)辞去公职是有利益保障的。
公务员辞去公职后,可以享受法定的辞职待遇。
如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获得各种人事关系证明,可以重新通过考试担任公务员;在辞职者担任其他机关公职时,其工龄可以连续计算。
此外,在理解辞去公职时,还需要注意它与免职、辞退的区别与联系。
1.辞去公职与免职的区别。
免职是任免机关免去公务员所担任职务的行为。
免职属于公务员职务的变更,与公务员的任职相对应。
辞去公职与免职的区别是:(1)辞去公职是由公务员自愿、主动提出的;免职是任免机关单方面作出的,无需征得公务员本人的同意,而且公务员必须服从。
(2)辞去公职通常是公务员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提出;免职则需要有法定的事由,如退休退职、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离职学习超过一年等。
公务员制度行政管理专业第十一章 辞职、辞退与退休第一节 辞职、辞退和退休的含义与意义第二节 辞职制度第三节 辞退制度第四节 退休制度第三节 辞退制度一、辞退制度的特点:P194(简答)1.机关法定权力。
2.基于法定事实。
3.遵守法定程序。
4.法定辞退待遇。
二、辞退与开除的关系:P194-1951.相同点:辞退和开除公务员的直接法律结果,都是终止了公务员与机关的一切职务关系,公务员身份消失,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
2.不同点:(1)性质不同。
开除是对公务员的一种行政处分行为,具有明确的惩戒;而辞退不是行政处分,不具有任何惩戒性质,是公务员管理中的正常行为;(2)原因不同。
辞退的原因是由于公务员的德才水平或本人主观努力不够而不能胜任公务员职务,无法履行公务员义务而产生的;开除则是由于公务员在行使公务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造成的。
(3)法律后果不同。
辞退的公务员依法可以获得辞退费和享受失业保险;而被开除的公务员只能享受失业保险,而不能享受其他待遇。
三、辞退条件:P195-196(一)可辞退的条件:P196(单选、多选)1.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不称职的;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3.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4.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的,不适合继续相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二)不可辞退的规定:P196(单选、多选)1.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四、辞退程序:P196五、辞退的法律后果:P1971.公务员与机关的职务关系废除,公务员身份消失。
2.按照规定享受辞退待遇。
(1)辞退费发放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低于公务员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原则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