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格式:pptx
- 大小:602.39 KB
- 文档页数:18
【复习上次课内容并导入新课】世纪之交、前年更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知难而上?如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如何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谷时,坚持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推向21世纪。
让我们到本章中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真谛。
【讲授新课】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江泽民简介】江泽民,男,汉族,1926年08月17日出生,江苏省扬州市人。
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0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主要理论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评价: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者.他目光远大、审时度势,总是从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他信念坚定、处事果断,总是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关键时刻具有作出果敢决策的非凡胆略和进行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他尊重实践、与时俱进,总是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坚持从党和人民活生生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寻找路子,脚踏实地而又开拓进取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他尊重群众、关心群众,总是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依据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和推动工作。
2018版毛概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 2000 年 2 月 25 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提出的。
这一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先进生产力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同时,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的重要使命。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倾听人民的呼声,关心人民的疾苦。
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在制定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党的工作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教案授课时间2018 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分析与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是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教学重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4.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教学难点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2.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讲授教学法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从内容来看,包括三节。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主要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具体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本章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入手,总结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进而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教学可以依照教材内容以节为一个教学模块展开教学,第一节、第三节教学时间各安排1课时,第二节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为宜。
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2018版毛概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改变。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切有关人民的问题,都是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
”思想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在中国的历史中,毛泽东思想被视为是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思想基础,至今仍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2018版毛概第六章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指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代表先进生产力、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内容的重要思想。
该思想强调党的基础是人民、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内涵十分丰富。
它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第一重要内容。
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繁荣发展的核心就是先进生产力,而毛泽东时代生产力发展不足,西方国家也压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一步一个脚印的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而三个代表思想正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全面提高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水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第二个重要内容。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的精神支柱。
毛泽东时代由于革命重视文化和知识、思想封闭自守,文化被简单和低估了。
文化没有创造价值或让文化的价值得到体现。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家构建先进文化十分重要。
这个时候的文化不单纯的是文艺、皮毛,而是涉及到更多的方面,例如文化的价值、国际文化的融合等等。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第三个重要内容。
人民是建立新中国的主体力量,帮助人民摆脱了贫穷和无知。
但是,在社会主义初期,虽然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其消费能力和物质财富密度仍然相对较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更多的人得到了全面的保障。
2018年版毛中特第六章应知应会知识点考点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p12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正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p1243.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这就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内在的逻辑联系。
p1254. 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p1265.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6.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而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p1267.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p1278.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p1289.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 )。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改革,怎样进行改革D、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设共产主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 D )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十七大B、党的十八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3、江泽民同志认为,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 D )。
A、实现民族复兴B、贯彻党的基本路线C、发展生产力D、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4、我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B )。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六大5、江泽民同志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 A )。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党的政治纪律C、坚持党的纯洁性D、坚持党的最终奋斗目标6、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 D )。
A、坚持党的领导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C、全面深化改革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7、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A )A、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公有制为主导地位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非公有制经济是有益补充8、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 C )为最高标准。
A、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共同富裕9、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D )。
A、坚持党的领导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C、两手抓,两手都硬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0、2000年2月,江泽民在( B )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上海B、广州C、高州D、深圳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江泽民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