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的适应症与并发症
- 格式:pdf
- 大小:20.79 KB
- 文档页数:2
CRRT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在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
CRRT操作规程是确保治疗过程安全有效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CRRT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适应症、操作步骤、监测指标、并发症预防等。
正文内容:1. 适应症1.1 重症患者:CRRT适合于重症监护病房中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如急性肾损伤、肾功能衰竭等。
1.2 液体管理难点:CRRT适合于液体管理难点的患者,如心功能不全、容量过负荷等。
1.3 药物排泄:CRRT适合于需要药物排泄的患者,如中毒患者、药物过量等。
2. 操作步骤2.1 导管插入:CRRT治疗前需要插入血管内导管,通常选择颈内静脉或者股静脉插管。
2.2 连接设备:将导管连接到CRRT设备,确保连接紧固可靠,避免漏血或者漏液。
2.3 治疗参数设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治疗参数,包括置换液速度、超滤率、抗凝剂使用等。
2.4 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参数和超滤效果,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参数。
3. 监测指标3.1 血流动力学:定期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3.2 液体平衡: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包括入量和出量的记录,以避免液体过负荷或者脱水。
3.3 血液参数: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代谢状态。
4. 并发症预防4.1 凝血功能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份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以预防出血或者凝血功能障碍。
4.2 导管相关感染:定期更换导管贴固定,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4.3 透析反应: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透析反应。
总结:综上所述,CRRT操作规程是确保治疗过程安全有效的重要指导。
适应症包括重症患者、液体管理难点和药物排泄需求。
操作步骤包括导管插入、连接设备、治疗参数设置和监测调整。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操作规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指一组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技术,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治疗方式的总称。
【适应症】A、肾脏疾病1、重症急性肾损伤(AKI)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需要持续清除过多水或毒性物质,如AKI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外科术后、严重感染等。
2、慢性肾衰竭(CRF)合并急性肺水肿、尿毒症脑病、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B、非肾脏疾病: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挤压综合征、乳酸酸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心肺体外循环手术、慢性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液体潴留、需要大量补液、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肿瘤溶解综合征、过高热等【禁忌症】CRRT无绝对禁忌证,但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慎用。
1、无法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
2、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3、严重的活动性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
【操作程序】1、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可以选择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2、开机自检后连接管路;3、预冲管路;4、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指标制定适宜的置换液配方;5、根据治疗目的选择治疗模式及参数,血流速、超滤量宜从小剂量逐步上调,针对炎症介质清除的治疗置换液剂量不小于35ml/kg*h;6、根据患者病情及凝血功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普通肝素负荷量10-20U/kg,维持剂量3-15U/kg*h,使APTT延长50%;低分子肝素负荷量15-20U/kg,维持剂量5-10U/kg*h;如采用无肝素法则定期(一般0.5-1小时一次)使用生理盐水冲回路;7、连接患者开始治疗【并发症】1、滤器凝血、空气栓塞造成机器保护性停转,中断治疗;2、凝血功能紊乱,造成出血或是血栓形成、栓塞;3、循环功能紊乱;4、医源性低温;5、水电解质紊乱;6、医源性感染甚至发生脓毒血症;7、营养物质及药物的额外丢失;8、生物相容性和过敏反应。
CRRT指南CRRT指南1:引言1.1 目的本指南旨在提供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详细操作指导,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CRRT设备和处理患者的血液和滤液,以提供有效的治疗。
1.2 背景CRRT是一种用于治疗重症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因其连续的治疗效果和较小的血液流动速度而得到广泛应用。
本指南将介绍CRRT的原理、操作步骤、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2: CRRT原理2.1 CRRT基本原理CRRT通过一个或多个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引流至CRRT设备中,并利用滤过膜和吸附性材料去除废物和多余液体,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
2.2 CRRT的不同模式2.2.1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CVVH是CRRT的一种常用模式,通过持续静脉滤过来清除废物和多余液体。
2.2.2 持续静脉血液透析(CVVHD)CVVHD是CRRT的另一种模式,除了滤过废物和多余液体外,还可以通过透析膜去除一些溶质。
2.2.3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CVVHDF结合了CVVH和CVVHD的优点,既可以滤过废物和多余液体,又可以通过透析膜去除溶质。
3: CRRT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核对设备和药品在操作CRRT之前,核对所需的设备和药品,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3.1.2 预热设备启动CRRT设备,并预热至适宜温度。
3.2 操作步骤3.2.1 引流置管在患者的血管中插入引流置管,确保血液可以流入CRRT设备中。
3.2.2 连接设备将引流管连接到CRRT设备,并确保血液可以顺利进入设备。
3.2.3 设置参数根据患者情况设置适当的参数,如滤液速度、透析时间等。
3.2.4 监测患者状况在CRRT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3.2.5 维护设备定期检查CRRT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4: CRRT适应症与禁忌症4.1 适应症CRRT适用于以下情况:-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休克- 严重液体负荷- 中毒或过量用药4.2 禁忌症CRRT禁忌于以下情况:- 重度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心脏功能不全- 无法实施透析的血管通路问题- 无法维持稳定的循环状态5:可能的并发症5.1 引流置管相关并发症- 引流置管位置不当- 血管破裂或穿孔- 血栓形成5.2 滤过膜相关并发症- 膜污染- 膜阻塞5.3 液体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过滤过多的液体- 电解质浓度不平衡附件:本文档未附带附件。
引言概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用于危重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通过连续而逐渐进行的血液净化与电解负荷调整,有效纠正体内代谢紊乱、排除毒性物质和清除过量液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CRRT的治疗指南,包括适应症、治疗原则、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正文内容一、适应症1. 急性肾损伤(AKI):CRRT在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适应症包括持续性低尿量、高血氧化氮血症、高钾血症等。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CRRT可以通过调整电解负荷来达到液体平衡和血流动力学稳定。
3. 毒物和中毒性物质的清除:CRRT可以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和中毒性物质,对于治疗中毒或者药物过量患者十分重要。
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CRRT对于SIRS导致的多器官功能受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通过清除炎症因子来缓解病情。
5. 紧急手术后的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以在紧急手术后提供早期肾脏替代治疗,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代谢平衡。
二、治疗原则1. 补充液体:CRRT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合理调整补充液体的种类和速度。
2. 维持稳定的血流:确保良好的血流量和适当的抗凝剂使用,以降低滤器和血管内腔的血栓形成风险。
3. 控制置换液流速和滤过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适时调整置换液流速和滤过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监测和调整电解负荷:严密监测患者的电解负荷,及时调整CRRT的置换液中电解负荷的组成和浓度,以维持电解负荷的平衡。
5. 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采取必要的感染预防措施,监测患者的微生物学和临床指标,及时处理并发症。
三、治疗过程中的监测1. 血液监测: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电解负荷和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 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标、心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连续性血液净化相关知识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是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技术。
它通过连续不间断地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本文将介绍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原理、适应症、操作过程以及可能的并发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项重要的治疗方法。
一、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原理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基于体外循环的治疗方式,利用滤器将患者的血液与置换液分离,然后通过滤器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
与间断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IHD)相比,CRRT的治疗效果更加温和稳定,适用于病情相对较稳定的患者。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适应症连续性血液净化适用于以下情况的患者:1. 急性肾衰竭:包括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种类型的急性肾衰竭。
2.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例如休克状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等。
3. 代谢性酸中毒: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清除血液中的酸性代谢产物,纠正酸中毒。
4. 药物中毒:CRRT可通过滤除药物来减轻毒性反应和药物积累。
5. 液体管理: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液的平衡,纠正体液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三、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操作过程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操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点滴泵设置:设置血液泵和置换液泵的速度,以确保血液和置换液的顺利流动。
2. 导管插入:将静脉导管插入患者的颈静脉或股静脉,确保导管的位置正确且稳定。
3. 血流量控制:调整滤器和细管的大小和位置,以确保血液流量的合适和稳定。
4. 滤液置换:将患者的血液与置换液分离,通过滤器进行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5. 监测和调节: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和尿液输出量、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和处理。
crrt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CRRT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监护治疗方法,用于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
在CRRT治疗中,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抗凝剂之一,用于防止血管内管道的凝血和防止血栓形成。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剂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一、CRRT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CRRT治疗适用于急性肾损伤、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
禁忌症包括出血倾向、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
在确定使用CRRT治疗时,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液凝血功能状态,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二、低分子肝素抗凝剂的作用机制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防止血液凝固。
在CRRT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阻止血管内管道的凝血和防止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还可减少血栓栓塞、循环系统的血栓形成,有助于维持病患的血管通畅。
1.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凝血功能状态等因素,确定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一般而言,CRRT治疗开始时需进行一次性大剂量的肝素给药,以建立有效的抗凝状态;继而采用维持剂量,适时调整剂量以维持治疗效果。
2.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APTT、PT、INR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低分子肝素的剂量,避免发生过度抗凝或凝血状态。
3.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严格遵循护理规范,确保CRRT治疗过程中低分子肝素抗凝剂的安全有效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凝血异常。
四、低分子肝素抗凝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1.出血:出现出血的患者应停止低分子肝素的使用,采取积极止血措施,包括输注凝血因子、血浆等,并及时调整低分子肝素的剂量。
2.过度抗凝:如出现APTT、PT、INR过长等迹象,应及时停用低分子肝素,输注抗凝酶等解抗凝药物,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儿科CRRT适应症及禁忌症一、CRRT儿科适应症1.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ARF是PICU常见的危重症,常合并循环衰竭、水钠潴留、组织器官水肿。
由于循环衰竭,ARF患儿通常不能耐受IDH治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使横隔上抬,影响心肺功能,其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ARF,CRRT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通过下列机制发挥作用:①清除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活化的补体成分等中分子物质,阻断这些物质对组织器官的进一步损害,从发病机理上治疗ARF及有可能继发的MODS;②脱水,一方面排出多余水分,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另一方面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拉”入血管内,减轻脑、肺及其它脏器水肿,改善其功能。
Davenport等观察到,病损的脑组织经IHD治疗后含水量增加,而CRRT治疗的含水量减少;③ Coraim F等发现体外循环术后患儿的CRRT滤出液中存在一种抑制豚鼠心肌收缩的物质,后经证实为心肌抑制物质(Myocardial depressant substance, MDS),MDS的清除,使心肌收缩力增强;④由于有效循环血量相对稳定、血管张力及通透性恢复,器官灌注改善,有助其功能恢复;⑤清除Cr、BUN等小分子肾毒性物质,调节水电、酸碱平衡。
2. 败血症、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已有大量的实验及临床报导认为CRRT可清除细菌内毒素、部分炎症介质、淋巴因子及补体成分,因而可减轻炎症反应,防止MODS发生,治疗败血症、SIRS等疾病。
1997年Tetta C等总结了CRRT治疗感染、SIRS相关疾病的资料,肯定了这一结论,并呼吁对此疗法的重视。
3. 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儿科用CRRT治疗最多的病种之一,常伴有急性肾衰、心功能不全、血压不稳、水钠潴留、代谢产物及炎症介质蓄积。
在MODS早期应用1CRRT可明显减少衰竭器官数、缩短ICU住院日数。
crrt原理及适应症
一、CRRT原理
CRRT,即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是一种通过持续性的血液净化技术来模拟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的治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过滤器中的半透膜,通过溶质弥散、渗透及超滤作用,将血液中的水分和毒素等代谢废物进行清除,同时补充所需的电解质。
CRRT通过缓慢、连续的血液净化过程,实现了对血液中的溶质和水分的持续、稳定清除,模拟了肾脏的自然排泄功能。
这一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受损或功能减退的肾脏,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二、CRRT适应症
1. 急性肾功能衰竭:CRRT可以作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它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水分和毒素,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为肾脏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
2. 慢性肾功能衰竭: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RRT可以作为透析前的过渡治疗,为患者进行透析做准备。
此外,对于无法进行常规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RRT可以作为长期治疗方案。
3.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CRRT可以通过对流和吸附机制清除血液中的药物、毒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对于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 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CRRT可以通过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补充和排出,纠正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5. 严重的水肿:CRRT可以通过超滤作用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减轻
严重水肿的症状。
6. 其他需要清除过多水分和毒素的疾病:除了上述适应症外,CRRT 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需要清除过多水分和毒素的疾病,如脓毒症、急性胰腺炎等。
总的来说,CRRT作为一种重要的血液净化技术,在治疗多种危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引言概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血液净化技术。
本文将继续探讨CRRT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应用CRRT以及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正文内容:1.适应症和禁忌症:CRRT适用于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患者,如重症肾损伤、急性肺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禁忌症包括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抗凝、长时间低血压等,需谨慎应用。
2.CRRT的治疗目标:液体管理:调整体液平衡,保持合理的血容量。
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
血液净化:清除尿毒症物质和炎症因子,维持内环境平衡。
3.CRRT的设备和操作指南:静脉通路选择:通常选择中心静脉或股静脉,注意导管的定位和固定。
抗凝方案: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如肝素、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
滤器选择: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滤器。
超滤率和置换率的调整: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适当的超滤率和置换率。
处理并发症:如滤器堵塞、出血、感染等,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CRRT的监测与评估:血液动力学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以及排尿量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监测血液中的钠、钾、钙、磷、血气分析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
尿量监测:监测患者的尿量变化,以评估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抗凝监测:监测血凝块和凝血功能等指标,预防滤器堵塞和出血。
5.CRRT的并发症和安全措施:滤器堵塞:定期检查滤器状态,及时清除堵塞物。
出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抗凝用药过量。
感染:注意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和处理滤器。
血流动力学波动: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维持患者的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
总结:CRRT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净化技术,对于危重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指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因此,在应用CRRT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合适的设备、抗凝方案和滤器,并严格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CRRT的临床适应症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作为一种血液体外循环的新技术是治疗学的一项突破性进展,也是近20年来血液净化领域最新成就之一,其应用范围从肾脏疾病扩展到临床各个专业领域,特别是对许多急危重症患者,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药物和毒物重度中毒者的必须辅助治疗措施。
早期应用CRRT将是未来趋势,其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为危重病人提供了重要治疗手段,随着CRRT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必将为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贡献力量。
下列CRRT的临床适应症:
肾内科: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蜂蛰伤、毒蕈中毒等;
重症医学科:多器官衰竭综合征(MODS)、感染性中毒性休克、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高钾、代酸、代碱、高钠、低钠等)、需要静脉营养治疗者;
妇产科:产后大出血合并急性肾衰等多器官功能不全;
神经外科:术后合并急性肾衰、尿毒症合并脑出血、脑水肿等;
普通外科:急性创伤、挤压综合征、大手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烧伤科:休克、需要大量输液、营养支持、败血症;
心内科: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造影剂肾病(冠脉造影术后肾损伤)、心梗合并脑水肿等;
呼吸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LR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的低氧血症、顽固性水肿等;
消化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
神经内科:吉兰一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免疫系统疾病需行血浆置换;。
CRRT学习汇报一、背景介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简称CRRT)是一种用于治疗重症患者肾功能衰竭的血液净化技术。
它通过不断地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滤器进行净化,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患者体内,以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目的。
本次学习汇报将介绍CRRT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等内容。
二、CRRT原理CRRT通过滤过、对流和吸附等机制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
滤过是指将血液通过滤器,通过滤器的微孔,将废物和毒素隔离出去,使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体内。
对流是指通过血液和滤液之间的压力差,使废物和毒素从血液中转移到滤液中。
吸附是指通过滤器上的吸附剂,将一些特定的废物和毒素吸附在滤液中。
这些机制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
三、CRRT适应症CRRT主要用于重症患者,特殊是伴有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简称AKI)的患者。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重度感染休克、严重创伤、大手术后、药物中毒、急性肝功能衰竭等。
对于这些患者,CRRT可以有效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CRRT操作步骤1. 患者的准备:包括体位调整、静脉通路建立、血液抽取和回输位置的选择等。
2. CRRT设备的准备:包括滤器的选择、滤液的配置、滤器连接管路的准备等。
3. 操作步骤:a. 开启设备: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将设备开启,并进行自检。
b. 连接滤器:将滤器与滤液泵、输液泵等设备连接好。
c. 设置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滤液流速、置换率、超滤率等参数。
d. 启动设备: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启动设备,并进行监测。
e. 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滤液的流速、超滤率、置换率等参数,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f. 结束操作:根据需要,住手设备,拆除滤器,进行后续处理。
CRRT学习汇报引言概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常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血液净化技术。
它通过摹拟肾脏的功能,匡助患者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本文将介绍CRRT的原理、适应症、操作要点、并发症以及近年来的研究发展。
一、CRRT的原理1.1 血液净化原理:CRRT通过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透析膜进行物质交换,将体内废物、多余液体和电解质排除,同时维持正常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2 滤过和对流:CRRT主要有两种模式,滤过和对流。
滤过模式通过透析膜的微孔,将废物和多余液体从血液中过滤出去;对流模式则通过透析膜的孔隙,将废物和多余液体通过对流作用排出。
1.3 治疗效果:相比于间断性血液透析,CRRT可以更加缓慢地进行血液净化,减少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同时更好地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CRRT的适应症2.1 重度急性肾损伤:CRRT是重症监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特殊是伴有少尿或者无尿的患者。
2.2 体外循环术后:对于接受心脏手术或者血管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可能浮现肾功能不全,CRRT可以及时清除体内废物,匡助恢复肾功能。
2.3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CRRT可以清除体内的细菌毒素和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情。
三、CRRT的操作要点3.1 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以保证足够的废物清除和液体平衡。
3.2 透析膜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透析膜,包括高通量膜和高吸附膜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3.3 监测和调整:对于CRRT的治疗过程,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参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四、CRRT的并发症4.1 凝血功能异常:由于CRRT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剂,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出血和血栓形成等。
4.2 感染:CRRT需要经过血管通路,因此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