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的严重并发症及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5.60 MB
- 文档页数:46
CRRT并发症
血管通路是CRRT治疗的重要通路之一,但在操作过程
中容易出现并发症。
操作者应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以避免误穿动脉和局部渗血。
一旦出现皮下血肿或局部渗血,应减少局部活动,并采取局部加压和冷敷等措施。
在行CRRT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抗凝剂。
导管相关感
染是CRRT治疗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危险因素较多。
诊断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治疗方案应结合可能的病原菌予以抗感染治疗。
导管固定不当和导管内形成血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宣教、妥善固定和严密监察可减少其发生。
治疗相关并发症还包括感染、过敏、电解质紊乱等。
预防感染的关键是保持导管通畅,注意手卫生和消毒。
对于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措施。
电解质紊乱的预防已在前面提到,需要及时补充透析液或置换液中的电解质。
总之,对于CRRT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预防和及时处理是关键。
同时,对于不同的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抗凝方案。
CRRT常见并发症处理预案一、血液净化通路相关并发症及处理1、血管通路并发症①与技术操作、血管条件等因素有关的并发症操作者对局部解剖结构不熟悉、专业训练不够,易误穿动脉,故要求操作者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熟练的操作技术,切忌反复用穿刺针穿刺,否则容易导致皮下血肿形成及穿刺局部渗血。
一旦形成皮下血肿或局部渗血,应建议患者尽量减少局部活动,卧床休息,局部加压、冷敷可奏效,且置管后不要立即行CRRT,如需行CRRT,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抗凝剂。
②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感染是CRRT导管留置期间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潜在的疾病、导管置入的方式、位置及留置时间、置管目的。
CRRT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置换液或透析液的污染、滤器的污染、不合理的治疗方式、透析器的重复使用、高龄、静脉内总铁离子增高、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加、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近期住院或手术史等。
APACHEⅡ评分大于20分、同时存在3种以上疾病是早期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两方面。
其常见表现为发热、寒战、不明原因的低血压且没有其他部位感染表现;轻者表现为全身乏力、恶心,重者表现为高热伴寒战、低血压、呕吐、意识状态改变。
局部感染表现为穿刺局部发红、肿胀、局部硬结及局部化脓。
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培养结果为阳性,且需明确是由导管所引起的。
若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低血压、意识状态改变等提示需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菌血在发病2~3d后好转,没有合并感染的表现如骨髓炎、心内膜炎,以上情况提示此类导管相关感染的治疗并不复杂,主要治疗方案是结合可能的病原菌予以抗感染治疗。
但若临床症状或菌血症表现持续超过72h,此类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被认为是复杂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此时需要拔除血滤导管,且可能需4~6周的抗感染治疗。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一)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
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采取头低位。
(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
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
常见原因有:(1)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1)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