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克、千克的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PPT教学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6.17 MB
- 文档页数:30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1.了解质量单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2.介绍天平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三、课堂活动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后延伸克、千克、吨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2、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表示物体的质量。
3、结合实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能独立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
一、激趣引入同学们谁能举例身边的东西能用克千克吨表示的?举咱身边的哦2、学生问题:1)为什么有东西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1、师生小结: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都用到了什么?(质量单位)2、揭题:质量单位的认识(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多观察,多发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回忆整理1、师问:关于质量单位,你知道哪些?2、学生答: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质量是1克的物品有:一粒花生米、七粒黄豆、一枚2分硬币……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有:1壶水、2袋盐、4袋奶、6根黄瓜、16个鸡蛋……质量是1吨的物品有:100袋大米、2头牛、9头猪、40个同学的体重……质量用吨做单位的东西有:电梯的载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飞机的载重量、鲸鱼的体重……{让他们互相讨论身边东西的质量该用那个单位表示然后最后总结给老师}(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准确的表达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允许学生间相互交流、辨析、释疑,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1、综合运用:一箱货物600千克,一艘船的载重量是4吨,问:这艘船能一次将7箱货物运完吗?(练习中,重在让学生掌握好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四、拓展练习1、:看一看、算一算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B、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2、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个()的重量是1吨。
《吨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师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时《吨的认识》,本课是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根据该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区分质量单位,灵活选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4、加强数感训练,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学到知识,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教学中,通过讨论交流、上网查找、亲身体验、尝试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课前准备根据知识的特点以及课堂需要让学生课前准备:上网查资料、向父母了解家里每月用水量、亲自去称自己的体重.教师准备好教学软件。
一袋大米、一桶水。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放动画片《曹冲称象》,学生兴趣一下子高涨,结合课前上网查找的资料,学生简单介绍了大象的有关知识,征对学生谈到象的体重,引出单位“吨"。
教师提问:关于这个陌生的单位名称,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积极发言,从而产生认知冲突,由此引出本课课题《吨的认识》,过渡自然,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孕伏,学生在充满兴趣与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学习,便于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第一课时:克、千克、吨的认识(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重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重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学习重点:建立“克”的概念。
三、学习难点:建立“克”的概念。
四、学习准备: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五、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纲1、了解重量单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请大家把他写出来,2、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3、认识工具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4、自学:数学书第2页,说说克用字母()表示。
(二)、互学1、教师出示一小勺糖(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来称。
2、介绍天平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糖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糖的质量是1克。
4、学生用手掂一掂1克的糖,说一说感受。
5、你知道1枚1角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学生用天平称出1枚1角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6、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同时介绍书上1页议一议的内容。
(三)、展学1、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2、总结:“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1克很轻。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克用字母表示。
(四)查学一、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第一章克、千克、吨的认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填空题。
1、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克用字母()表示。
2、1枚1角硬币大约重();1个鸡蛋约重();1个梨约重150()。
克、千克、吨的认识(四)教学目标|1|2|3|4教学重点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图教学过程一、选择单位(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板书:克千克吨gkg(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个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较轻较重很重(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个梨重180()。
爸爸的体重是67()。
1头河马大约重1()。
1本连环画约重216()。
一辆大货车运白菜3()。
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早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
我拿起5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脸。
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一杯250克的牛奶、一个55千克的鸡蛋和一个200吨的苹果。
不一会儿,早饭吃完了,我亲热地跟可爱的小狗告别,这只小狗足足有20克重。
我背起3吨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跑去,刚到学校大门,就看见一辆满载着约4克的粮食的大货车正在食堂卸货呢!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单位换算|1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克1000千克1000吨|26页:第7题)4000g=()kgkg=()g()g=7kg6吨=()kg8000kg=()吨()kg=4吨学生独立作业,完成之后,请学生评讲,就4000g=()kg,6吨=()kg这两题追问单位间的进率及思考过程。
|3>、<或=25kg○25g999g○1kg5吨○5000kg800kg○48吨56kg○65kg7kg○7000g|2吨○1999kg5000g○5吨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三、解决问题(1)出示图及题目:有5000克白糖,每1千克装1袋,可以装多少袋?(2)学生自编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同桌相互解决。
(3)出示图看图,你从图上了解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总结: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算单位,统一单位。
(4)出示图及题目:王叔叔家装修房子,这是他在一个建材市场购买材料的清单:水泥河沙地砖红砖墙砖2吨3000千克1100千克1吨900千克王叔叔租了两辆准载4吨的货车,可以怎样装货?独立思考,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