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5.11
- 格式:ppt
- 大小:6.73 MB
- 文档页数:74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1. 引言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常见和有效的运输方式之一。
它通过标准化的集装箱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多式联运是一种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整合起来,组合成为一种更加高效和灵活的运输模式。
本文将介绍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的概念、优势以及应用情况。
2. 集装箱运输的概念和优势2.1 集装箱运输的概念集装箱运输是指使用集装箱作为货物包装和运输单位的一种运输方式。
集装箱具有标准化的尺寸和结构,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如船舶、铁路、公路和航空。
集装箱运输通过将货物装入集装箱,再将集装箱整体运输到目的地,而无需对货物进行多次装卸,从而大大提高了货物的装卸效率和运输安全性。
2.2 集装箱运输的优势集装箱运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优势:2.2.1 提高装卸效率集装箱运输采用装箱作为货物的包装方式,可以将货物直接装入集装箱,减少了货物的分散装卸过程,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
此外,集装箱运输还借助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装卸效率。
2.2.2 提高运输安全性集装箱运输中,货物装入集装箱后,可以封闭和固定集装箱门,有效地防止货物被腐蚀、丢失或损坏。
此外,集装箱运输还可以采用封条和跟踪系统,对集装箱进行严密监控,保证货物的安全运输。
2.2.3 降低运输成本集装箱运输通过标准化的集装箱尺寸和结构,降低了货物装卸、运输和储存的成本。
此外,由于集装箱可复用,减少了包装材料和人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
2.2.4 方便转运和中转集装箱运输可配合不同的运输方式,如船舶、铁路、公路和航空,方便进行转运和中转。
货物可在集装箱中连续运输,减少了货物在中途转运过程中的损失和风险。
3. 多式联运的概念和优势3.1 多式联运的概念多式联运是指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一种高效、灵活和综合的运输体系。
在多式联运中,货物可以通过船舶、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以适应不同的运输需求和条件。
第一章1.集装箱运输的形成与发展四阶段:萌芽期,开创期,扩展期,成熟期。
2.20世纪50年代,美国铁路针对公路运输的迅速发展,相继采用了驮背运输(TOFC),将集装箱半挂车或集装箱装到铁路平车上进行运输。
3.目前的国际多式联运基本上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多式联运的货物主要是集装箱货物,不是件杂货物。
4.适箱货源及揽货管理子系统,除集装箱运输企业自身设置的经营网点外,还依托货运代理、无船承运人和多式联运经营人,提高揽货管理能力。
第二章1.交易磋商的四个环节:(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其中(发盘)、(接受)是必要环节。
2.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中,书面合同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条款较完备、内容较全面的正式合同,----如进口合同、购买合同、以及出口合同或销售合同,二是内容较简单的简式合同,---如销售确认书、购买确认书。
3.书面合同的内容(1)约首:是指合同的序言部分,包括合同的名称、订约双方当事人的名称和地址(要求写明全称),双方订立合同的意愿和执行合同的保证。
(2)本文:这是合同的主体部分,具体列明各项交易的条件或条款,如品名、品质规格、数量、单价、包装、交货时间与地点、运输与保险条件、支付方式以及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等。
要体现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3)约尾:列明合同的份数,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订约的时间和地点及生效的时间。
4.受益人,是指要求开证行履行对其付款承诺的人,一般是合同中的卖方。
5.信用证的七个当事人:开证申请人、受益人、开证行、通知行、保兑行、议付行、偿付行;其中开证申请人、受益人、开证行、通知行是信用证业务的主要关系人,保兑行、议付行、偿付行属于一般关系人。
6.FOB是离岸价,如果双方希望由卖方办理进口清关的所有手续并支付进口税费,则应当使用(DDP)。
第三章1.宽度为8 ft(2438mm),高度为8.6 ft(2591mm) 的20英尺杂货箱为国际标准集装箱;高度为10.5ft和宽度为12.75ft的双层汽车集装箱不是国际标准集装箱。
国际多式联运与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是指在国内反复跨越物流链中运输中,运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和工具、从入门到再用不同组合和技巧的采运组织,实现商品从产地到终端消费地点的高效、安全、廉价、高品质交接过程。
这种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系统中,成为国际贸易和物流管理必然的选择。
集装箱运输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创新性和高效能的物流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集装箱的运用方法和处理流程极为简单,运输过程中能大量降低货物损失、减小人力化解和减少运行时间,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燃料效率。
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特点是收发货简便、运输高效、运费低廉。
货物在集装箱内集中装卸,并在集装箱中长途运输,整个运输过程中可实现转运或多式联运,使货物与文档同步到达目的地,从而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此外,集装箱的规格标准化,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灵活转运,如在陆运、空运和海运中等等。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多式联运相同,即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运输效率和群众化;推进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集装箱,提高运输速度和运输质量;创新盈利模式,开发集装箱二手回收和定制服务,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加强各种领域的协作,推进产业互联和资源共享。
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平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提高多式联运的智能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总之,集装箱运输是国际多式联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用与发展将推动物流行业不断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从全球贸易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多式联运和集装箱的运输方式,以促进各国之间贸易的合作和发展共同出力。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对于物流行业的意义和作用。
一、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是一种以集装箱为基本货物装载单位的运输方式。
该方式的引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散货运输模式,还从根本上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诞生和发展。
在集装箱运输中,货物可以在装箱地点内进行集中的装载,提高了集装箱货物的装卸效率,减少了装卸工作量、降低了损坏率、节约了货代和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对货物的统一检验、监管等。
1. 节省了物流成本使用集装箱运输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装卸成本:由于集装箱运输可以一次装卸很多货物,节省了装卸时间和人力成本。
②运输成本:船、车、铁路等运输工具可以在一个月内运输数百个集装箱,大大降低了单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
③保险费:由于集装箱运输大多采用海运方式,很多保险公司对海运货物提供集团保险,降低了保险费用。
2. 提高了物流效率集装箱运输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装卸效率:由于集装箱货物在装卸时可以采用机械作业,提高了装卸效率。
②运输效率:集装箱运输采用标准化管理,统一尺寸,符合交通工具规格的集装箱可以直接装载,无需拆装货物,提高了运输效率。
③运输安全:集装箱运输采用标准化设计,尺寸统一,结构强韧,保证货物的安全运输。
3. 促进了贸易发展随着集装箱运输的不断普及,国际贸易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集装箱运输可以极大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了货物流通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是一种将不同的运输方式相结合,运用各方优势的运输方式。
在多式联运中,货物可以经过不同的运输方式从发货地到收货地,从而实现全程的集成化运输。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绿色的物流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的关注和推崇。
第一章绪论⏹掌握集装箱运输的定义和特点。
⏹了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掌握多式联运的定义和特点。
⏹了解多式联运的产生及发展。
⏹掌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关系。
⏹掌握集装箱运输系统及其业务机构的组成。
⏹判断货物适合集装箱运输的程度。
德国铁路的集装箱运输业德国汉堡港作为欧洲的6个枢纽港之一,吸引范围除了德国境内之外,还通过国际联运辐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东欧,通过路桥连接中亚、东亚地区。
德国市政当局十分重视港口建设,在加强引导码头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集疏运系统也得到了相应完善,海铁联运条件良好。
在内陆运输方面,货物70%运量由铁路运输承担,占德国铁路公司总运量的8%。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根据历年统计数据,铁路份额还在逐年增大。
汉堡地区铁路总里程达650千米,其中425千米产权属于市政当局,并由德国铁路公司负责运营。
汉堡地区集装箱全年办理量超过90万吨,由于路网较为完善,同时大力组织开行了集装箱班列,目前在汉堡周边800千米范围以内可实现24小时之内送达,而在欧盟范围内可实现48小时之内送达。
从汉堡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集装箱运输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运量保持加速增长,另外,更多的普通货物由传统运输方式逐渐转向集装箱运输,使得集装箱这种新型的运输方式得到了超常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得到了迅速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运输链得到了完善,在铁路运输方面除了承运各类国际标准箱之外,还相应出现了公铁两用车、驼背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大大缩短了货物在途时间,使得整个运输体系得以高效运行。
案例来源:火车网第一节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基本概念一、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概念1.集装箱运输的定义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一、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概述1、国际多式联运的由来多式联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由于船队规模的迅速发展,国际班轮航线相继开辟,为海运与陆运的连接提供了方便。
例如远东的货主将货物装上班轮,运往美国西海岸港口,再装上铁路直达列车,直接到达美国中部或东部交货。
这种联运的方式利用了海运班轮运输和铁路直达运输的优点,与过巴拿马运河单一海运方式相比,缩短了运输距离,也节省了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然而这种海陆联运还不是真正的多式联运,而只是一种分段联运,在全程联运中没有一个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而是海运与陆运的分段协作,各自签发自己的运输单据,并对自己的运输区段负责。
二战后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经济迅速恢复,并很快进入一个快速的经济增长期,产业界的机械化和大规模化生产的革新很快涉及运输业,出现了油品运输、散货运输的大型化、专业化生产,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被誉为第三次运输革命的集装箱运输,其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世界各国认同和看好,从而在短短的10年间从集装箱运输的发源地美国走向全世界,掀起了一个国际化的集装箱运输热潮。
从历史看,尽管在集装箱运输以前也有极为少数的多式联运,即由一个总的经营人签发全程联运提单并对全程运输负责,但由于件杂货运输装卸运输效率低下,货损货差以及被偷盗率大,加上多式联运运距远、时间长、不确定因素多,经营多式联运的风险极大,因此,在集装箱运输产业以前多式联运很难也很少开展。
集装箱运输的产生并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为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束,美国率先开展了多式联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受到货主的欢迎。
随后,发达国家在集装箱运输技术臻于完善的情况下,针对货主市场的需要,纷纷开展了以集装箱运输为基础的多式联运。
目前,发达国家在集装箱运输中,多式联运已占有较大比例,例如美国进出口量占80%的西海岸,多式联运的比例已达50%以上。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同时也认识到多式联运的优越性和发展趋势,纷纷进行多式联运的尝试,例如我国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在199-7年颁布了第一部多式联运的法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为我国的多式联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