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 华东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30
第 19 课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地位
•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初步树立“科教兴国”意识。
教学过程
今天,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接受初中阶段的学习,享受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法律给予大家的权利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掌握 1986 年 4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指导学生看 117 页和 118 页四幅插图及课文小字,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概况。
1 )、教育的初步发展,农村小学入学人数大幅增加
2 )、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3 )推行《义务教育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希望工程
4 )、一对师生正走在希望小学的路上。
二、高等教育的曲折发展
•文革以前:较大发展
•文革时期:严重破坏
•新时期:优先发展,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办学形式多
学科门类全
多层次培养
办学目标明教学设施好。
第 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地位。
•能力:通过了解就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情价: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了巨大成就,认识正确教育方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初步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教学重点: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什么叫“义务教育”?二新课:•义务教育的普及A 介绍 1986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指出这一法案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己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B 图文结合( 117 页、 118 页)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概况•我国教育的初步发展•新时期教育初步发展和教育的战略方针•我国推行的《义务教育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高等教育的曲折发展A “文革”以前较大发展提问:高等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高等教育作了哪两次调整?B “文革”时期:严重破坏“十年”期间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损失C 新时期:优先发展高考制度的恢复有什么意义?•小组讨论,说一说我国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教师将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办学形式多。
有政府投资的公办学校,也有社会和民间投资的民办学校;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多种办学形式。
•学科门类全。
有理、工、农、林、医、艺、人文等许多学科。
•多层次培养。
有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层次。
请看课本第 121 页下图:一群身穿学位服的研究生,正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地走出教室,庆祝他们学业的完成。
•办学目标明。
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目标。
请看课本第 120 页下图,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包括演唱会等形式,表达他们爱国成才的心愿。
学练提纲17《教育事业的发展》命制人:武顺智时间:2007-5-25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列举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众的地位”。
2.难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三、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四、自学提纲(一)阅读课本完成填空一、义务教育的普及1.开始时间:年4月。
2.法律依据:全国人大通过的《》。
3.实施成果: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4.历史意义⑴不仅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⑵而且为实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院系调整。
2.“”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3. 年,“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
4.改革开放的20年,形成。
5.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⑴改革目的:适应的需要。
⑵改革目标:①优化,全面提高;②理顺政府、和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新体制。
⑶意义: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的优化配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组讨论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有何重大意义?2.义务教育的普及面临哪些问题?3.文革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教育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吗?五、自我检测题1、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A、小学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把()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3、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奠基工程是()A、高等教育B、学前教育C、九年制义务教育D、高中教育4、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于()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5、1989年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称为()A、“春蕾计划”B、“863”计划C、希望工程D、“211工程”6、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开始实施()A、六年制义务教育B、八年制义务教育C、九年制义务教育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7、占我国人口85%的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A、1978年初B、1986年底C、2000年初D、2001年底六、当堂检测题1、下列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是()①希望工程的开展②“春蕾计划”的实施③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④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文革”结束后,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我国形成了()的高等教育体系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②培养层次分明③办学形式多样④学科门类齐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①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②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③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4、我国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是颁布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A、1978年9月B、1980年5月C、1983年9月D、1986年4月七、拔高思考题课外学史探究八、课后作业:随堂练九、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感受十、名人名言与教师寄语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