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346.13 KB
- 文档页数:12
育明考博2014届学员成绩喜报英语各类课程学员数873人专业课各类课程学员239人专业课教学测评中学员零差评英语一对一全程32名学员全部过线第七期考博英语集训营四个班97名学员90人过线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专业考博分析一、考博介绍: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学院招生15人,其中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建模研究、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遥感数据处理与地学分析应用三个方向,其指导老师为宫辉力、李小娟、张晶、余洁、周德民、刘先林、张爱武、赵文吉、史文中、王乐。
二、联系导师:在初步定好考博学校之后,就要和所报考院校中意的老师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招生名额,能否报考,这是我们考博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大多数考生会在九月中下旬与导师取得联系。
因为太早,学校里面直博名额什么的还没有确定,报考的导师也不清楚是否有名额;太晚的话,怕别的学生比你早联系就不好了。
一般情况下,导师对一个学生很中意的话,后来联系的学生,导师一般也不会答应其报考了。
在此说点题外话,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如果读研期间的导师有关系,可以尽量利用。
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凭着自己的本事也是可以和考博导师很好的沟通的,这就要看自己了。
通常跟导师初次联系,都是发邮件。
导师回复邮件的情况一般有几种:(1)、欢迎报考。
这种答复最笼统,说明不了问题。
我们可以接着努力和老师多沟通,看看具体的进展,避免出现初试之后却没有名额的情况。
(2)、名额有限,可以报考,但有竞争。
很多人说这样的回复不满意,认为希望很小一般会被刷。
其实这样还是比较好的一种回答,最起码导师没有骗你而且给你机会去证明自己,考的好就可以上。
(3)、你的研究方向和我一样......各种一大堆他的研究方向和你相关,欢迎报考什么的话。
不可否认,这是最好的情况,你可以放心的去考,一般不会出问题的。
但不排除偶然,像出现直博和本学校的硕转博名额问题,可能会给我们的报考和录取产生影响。
⾸师⼤考博辅导班:2019⾸都师范⼤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师⼤考博辅导班:2019⾸都师范⼤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都师范⼤学2019年学术型博⼠研究⽣招⽣⽅式包括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两类,其中硕博连读仅招收已获取我校2019年硕博连读⽣资格的在读硕⼠研究⽣。
下⾯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都师范⼤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院系简介⾸都师范⼤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54年的地理专业,1957年建⽴地理系,2001年7⽉正式更名为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下设地理系、旅游系、地理信息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和环境系,拥有7个地学类重点实验室、⼯程中⼼。
2012年,在教育部学位和研究⽣教育发展中⼼组织的全国⾼校学科评估(第3轮)中,地理学排名进⼊全国前⼗名。
2016年,获批国家外专局-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范学院”。
学院现有在编教师93⼈,其中北京市特聘教授3⼈,博⼠⽣导师26⼈,硕⼠⽣导师64⼈,正副教授65⼈。
2001年,引进中国⼯程院院⼠刘先林研究员。
团队成员有中国⼯程院院⼠、俄罗斯⼯程院院⼠、UNESCO Chair and Co-chair in Hydroinformatics for Ecohydrology、“”、“万⼈计划”、“”、“国家杰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13位中青年教师⼊选北京“”、新世纪百千万⼈才⼯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才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多位教授在UNESCO、欧洲空间局ESA、国际⽔协会、国家减灾委等国内外重要的学术组织及科学计划中担任专家。
先后获批2个北京市创新团队,2013年⼊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建有7个地学类重点实验室、⼯程中⼼——“教育部三维信息获取与应⽤重点实验室”(2003)、“教育部空间信息技术应⽤⼯程研究中⼼”(2007)、“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程技术研究中⼼-环境⽣态过程分中⼼”(2005)、“北京市资源环境与GIS重点实验室”(2001)、“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民政部重点实验室”(2009)、城市环境过程和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0)、与滑铁卢⼤学联合成⽴环境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2013)、⽔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2014)。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共招生14人,下设4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学。
二、考试的科目三、导师介绍宫辉力,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族,山东莱阳人,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空间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北大方正-首都师范大学)主任。
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与教学工作。
在、《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城市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1998中国特大洪灾遥感图集(中英文版)》、《地下水地理信息系统》等专著、图集十余部。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
李小娟:研究员,1996--1999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1999--200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博士后,从事环境空间信息共享研究2002至现在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和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张晶,女,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入学,1986年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主讲的课程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地理信息科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余洁,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获理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毕业于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为遥感影像处理与应用以及空间数据分析。
刘先林,男,中共党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
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
北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人文地理学涉及地理、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北师大,人文地理学也是许多考研学子追求的目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北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的相关信息,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考试科目及内容北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科目主要包括“人文地理学概论”和“区域发展与规划”两门课程。
1. 人文地理学概论人文地理学概论是考试的主要科目,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等。
(2)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人类文化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与演变,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等。
(3)城市与乡村: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乡村发展与保护等。
(4)人口与迁移:人口变动与迁移的原因和影响,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
2. 区域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与规划是考试的辅助科目,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与机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等。
(2)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城市功能区划等。
(3)人文地理学方法与技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调查方法与技术应用等。
二、备考建议1. 熟悉考纲考生在备考前应仔细研读考纲,了解考试科目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考纲的指导,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将重点放在考试的主要科目上。
2. 掌握基础知识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
备考时,考生应将重点放在对基础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上。
可以参考教材和专业资料,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3. 多练习考生可以通过做题来提高应试能力。
可以找一些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4. 注重综合能力人文地理学考试注重考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中,考生应注重培养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版块一学长眼中的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一、学院实力(地学考研中心提供)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54年的地理专业,2001年7月正式更名为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设有地理系、旅游系和地理信息系统系。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拥有“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首都圈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北京市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自然地理学”、“旅游管理”、“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教育学4个博士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教育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招收在职教育硕士。
目前,在读博士生61人、学术型硕士311人、专业学位硕士110人、教育硕士27人。
2009年,获国家百篇优博提名奖;2012年,在教育部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第三轮)中,我院地理学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名。
首师大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考研群306642939建有7个地学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教育部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重点实验室”(2003)、“教育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2007)、“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生态过程分中心”(2005)、“北京市资源环境与GIS重点实验室”(2001)、“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民政部重点实验室”(2009)、城市环境过程和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0)和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2014)。
围绕刘先林院士在3S技术领域的核心优势,在“三维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与表达”、“城市环境过程立体监测与数字模拟”、“区域环境演化和生态环境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形成特色。
二、自然地理学专业各方向介绍(地学考研中心提供)本专业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士11人,已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梯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6人,下设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共3个专业。
其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下设王民地理教育、环境教育与环境遗产解说。
自然地理学专业下设方修琦、王静爱的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符素华、刘宝元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谢云的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张科利的土地侵蚀与土壤环境;张光辉的水文与水资源评价。
人文地理学专业下设梁进社、宋金平、周尚意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张文新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吴殿廷的区域和旅游规划;葛岳静的全球化与地缘环境。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下设柏延臣、张立强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阎广建的光学遥感机理与信息处理;李小文的热红外遥感;蒋玲梅的微波遥感;王锦地的定量遥感与数据同化;刘素红的3S技术集成应用;杨胜天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刘绍民的水文气象遥感;孙睿的生态与环境遥感;刘慧平的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应用;张吴明的三维信息数字化。
谢云教授拟接收硕博连读生1人,李小文教授、刘慧平教授各拟接收硕博连读生1人。
二、考试的科目课程与教学论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43自然地理学或2264人文地理学③3052环境教育与环境遗产解说或3735地理教学论。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43自然地理学③3032自然灾害或3737全球变化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8水土保持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③3741土壤学或3755水文学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8水土保持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③3741土壤学或3759气候学土壤侵蚀与土壤环境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8水土保持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③3741土壤学水文与水资源评价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28水土保持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③3741土壤学或3755水文学人文地理学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或1103日语②2264人文地理学③3744经济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光学遥感机理与信息处理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热红外遥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微波遥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定量遥感与数据同化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3S技术集成应用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水文气象遥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1地统计学或3759气候学生态与环境遥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应用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三维信息数字化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2摄影测量与遥感三、导师介绍王民: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柏延臣、张立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一、专业的设置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6人,下设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共3个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下设柏延臣、张立强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阎广建的光学遥感机理与信息处理;李小文的热红外遥感;蒋玲梅的微波遥感;王锦地的定量遥感与数据同化;刘素红的3S技术集成应用;杨胜天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刘绍民的水文气象遥感;孙睿的生态与环境遥感;刘慧平的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应用;张吴明的三维信息数字化。
二、考试的科目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03遥感原理或2243自然地理学或2272大气物理③300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3750数字图像处理或3751地统计学三、导师介绍柏延臣,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2020-2021年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考研经验!一、学院介绍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54年的地理专业,1957年建立地理系,2001年7月正式更名为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拥有“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首都圈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北京市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自然地理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教育学4个博士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教育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旅游管理、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招收在职教育硕士。
目前,在读博士生65人、学术型硕士317人、专业学位硕士115人、教育硕士31人。
博士论文曾获国家百篇优博提名奖,在读博士生研究成果被SCIENCE LETTER报道。
办学六十多年来,学院培养各级各类人才7000余人,分布在首都的各条战线上,成为各行业的骨干。
面向社会需求,学院将不断提升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发展优势学科,创建新兴学科,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与专业群。
二、2019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招生情况070502人文地理学01区域发展与调控02旅游规划03区域与城市规划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高等数学(通用)④834经济地理学2019年本专业拟招收15人,含推免7人计划三、2019年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参考书目601 高等数学(通用)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五版)834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主编华东师四、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复试分数线五、2019首师大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指导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旅游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专业课要求
要求学生较全面掌握旅游学研究和旅游规划设计方面的系统知识,包括旅游规划的方法论、旅游市场分析、旅游经济分析、旅游形象策划以及旅游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参考书目如下。
1.旅游规划方面的有关参考书:
现代旅游开发学(现代旅游丛书,总主编陈传康,孙文昌主编)旅游规划原理(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旅游出版社)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保继刚,科学出版社)
旅游决策与分析方法(加拿大,斯蒂芬,南开大学旅游学系译)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世界6个旅游度假区开发实力研究(爱德华,国家旅游局人教司组织翻译)
国家公园(王维正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2.旅游市场分析方法方面的有关参考书:
旅游市场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吴必虎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旅游经济分析方面的参考书:
旅游经济学(张汝昌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旅游环境管理方面的参考书:
保护区公众使用管理指南(美Kenneth E.Hornback等著,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译)
5.经济地理学方面的参考书:
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
杨吾扬等(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编),高等经济地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共招生14人,下设4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学。
二、考试的科目三、导师介绍王茂军(1973—),博士,2002年9月-2005年7月,师从我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教授,攻读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城市体系研究。
2005年7月进入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科研项目四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项,参与城市规划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3部。
吕拉昌,男,1963年生,陕西凤翔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域开发与研究》等多种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创新与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人文地理学考博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涵盖了人类活动、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各个问题和现象。
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考取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不仅要求对该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人文地理学考博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一、人文地理学考博的相关学科人文地理学作为学科的一个分支,与其他相关学科密切相关。
在考博过程中,除了对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有深入了解外,还需要关注与之相关的学科领域。
比如社会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等都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参考学科。
考生在准备考博时,需要全面了解这些相关学科,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研究。
二、人文地理学考博的基本要求1. 研究计划与选题在申请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时,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和选题方案。
这个方案要明确表达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预期结果等内容。
同时,需要与导师进行沟通和商讨,确保选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课程学习与研究训练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需要修习一定的专业课程,并通过考核。
这些课程包括专业理论、研究方法、领域专题等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术论文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还需在学习期间完成一篇独立的学术论文。
这篇论文要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并通过评审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论文的写作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和论文撰写要求,结构合理、观点明确、论证严谨。
4. 学位论文答辩完成学术论文后,考生需要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在答辩中,考生需要向评审委员会陈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回答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和质疑。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才能正式获得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
三、人文地理学考博的备考建议1. 深入研究相关学科在备考过程中,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与人文地理学相关的学科知识。
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共招生14人,下设4个专业,分别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学。
二、考试的科目三、导师介绍陶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旅游研究院院长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
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
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
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首师大考博英语首师大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
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
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四壹二,贰六,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
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考博英语一本通》。
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考博词汇》,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
同时也得到了育明考博学员的肯定和证明,并且每年都会再版更新。
可以联系育明考博购买邮寄,或在全国各大书店及卓越亚马逊及当当网下单。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专注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博英语及专业课课程辅导。
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针对清华大学各专业的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包括:考博英语课程班、考博专业课课程班、申请制课程班、高端协议班。
历年考博课程班的通过率均超过80%。
六、首师大考博专业课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
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四壹二,贰六,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大家可以参照这五轮进行复习。
首都师范大学考博特别注意事项1、关于招生类别(1)、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脱产学习三年,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到学校,户口自愿迁到学校,毕业时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双向选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这类博士生占据首都师范大学所有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中的绝大多数,人事档案和户口转到学校之后,可以享受北京市集体户口的待遇,可以小汽车摇号,可以享受保险,建议大家转档转户口。
(2)、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保证脱产学习至少一年,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人事档案和户口均不迁入学校。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此类研究生不是大家所谓的“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指的是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上课的研究生,现在除了极个别学校还招收极少量的在职研究生之外,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取缔了在职研究生。
想保留原职的考生可以选择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
定向培养研究生就医报销等费用按原工作单位的规定执行。
此外北京地区的定向培养博士生,北师是不安排住宿的。
2、关于考试时间首都师范大学每年12月1日-31日报名,3月考试。
3、关于考试科目(1)初试:外语及两门业务课,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政治理论科目。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首都师范大学的考博英语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年有相当一批考生因为英语单科不过50分而受限。
考日语和俄语要比考英语有优势,有这两门语言功底的考生,可以选择考博日语或者考博俄语。
(2)复试:①考生报考材料综合评定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③外语口语、听力测试;④专业水平面试;⑤部分院系加试笔试;⑥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同等学力的考生考博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一年都有成功的例子。
只要肯努力、资料齐全、辅导到位、规划合理,考取博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4、关于学制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5、2015年复试分数线考博常见问题一、考博需要注意的五大事项1、目标明确。
确定了考博,第一件事是先确定报考学校和导师,不要再对考博的前景三心二意。
考博虽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对于非名校毕业的硕士来说,考个名校博士肯定是得大于失。
不要同时准备两所学校,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2、复习时间六个月以上。
能拿到硕士学位再考博的,都差不到哪儿去,想要超越对手,时间是一个宝贵的因素。
复习时间越长,对考试内容的熟悉程度必然越深。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很短时间就能考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3、复习方法正确。
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
复习时一定要找到该校出题的规律,切不可到书店找一些资料搞题海战术,要知道,一门课程出到卷子上可能只有二道题,如果你有心把该校近五六年考博卷拿出来看一看,再把近几年的研究生的期末考试题拿来研究一下,估计你可以做出题老师了。
在这方面,外校学生一般会吃大亏,因为有些课程的题目是该校的特色题,且不谈题目你没看到过,就算是题目提前给你,你翻遍书店可能都找不到答案。
如果说考博有什么捷径的话,应该就在于此。
4、导师关系处理恰当,否则你面试、调剂时可能会有麻烦。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技能与导师的项目很对口,或者你在什么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那他肯定会同意你报考。
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找导师的熟人介绍一下,导师一般也会要你。
还不具备的话,那你就脸皮厚一点,让他明白你为报考他的博士,付出了很多,导师也是人,会有同情心的,不要因为一次拒绝丧失信心。
实在不行的话,换一位试试,总有导师会要你的。
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导师招学生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你的考分,你成绩不靠前,导师也很难帮你。
5、经济上要有一定的支撑。
包括人际关系费用,找该校的对口复习资料费用,报辅导班的费用,考试费等等,该花的最好不要省,只要是对考博成功有利的。
因为这些钱对于博士生出来后的待遇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二、专业课如何复习对待专业课的认识,有些考生以为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本专业,甚至发表了不少文章,专业课应该没问题了,从而放松了对自己专业课复习的要求。
其实现在博士录取时,各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即使及格了,如果成绩较低,总分排名靠居后,也会影响导师对自己的印象。
提高专业课的复习效率,育明考博告诉大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了解学术动态考生在确定了报考的局势和研究方向以后,要立刻在招生简章或报考学校的网站上查到复习的参考资料。
一定要翻翻近两年专业杂志,看看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浏览一下报考学校近三年的学报,了解本专业发表的论文。
最好在考前就有关热点问题加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尤其需要强调一点,考生应查看导师近五年中发表的文章以及导师近年的专著,有些观点、数据、理论要掌握,特别是有关老师的论文一定要熟记于心,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搬上去,这对于提高你的成绩会大有裨益。
特别要注意教师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围绕这种问题,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再收集相关资料。
往往导师会在这些问题上考察学生。
导师招收博士,也是寻求合作者的过程,如果发现一个对自己近两年研究的领域知之甚多,甚至观点也和自己相容或相似,势必会给导师带来好的印象。
可以提前和该导师的博士生取得联系,要求提供去年的专业课考试的考题(一般专业课试题有10%一30%的重复率,而各高校却不提供专业课考题),或者要求他提供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笔记(老师近期关注的重点大多都在其中),也可以请他大致谈谈考试出题的倾向以及考试的感受和经验。
自己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可以寻求辅导班的帮助,省时省力。
2.复习阶段花半个月时间收集全资料后,应拟订一个大致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时间和进度安排、复习方式、自查形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