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7.14 KB
- 文档页数:2
注射用盐酸头孢他啶1.0g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争议。
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青霉素类药物,所以在临床上多不做皮试,对一般青霉素过敏者也可慎用。
头孢菌素类在《中国药典》也无明确规定必需做过敏试验,但在有过敏史或是过敏体质者等,可根据情况做皮肤试验,但皮试液浓度现无统一规定。
我公司参考有关资料提供以下皮试液的建议配制方法,仅供各医疗单位参考。
配制方法:取本品1.0g一支,在小瓶中用生理盐水4ml溶解后,取0.1ml溶液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推出0.9ml溶液;然后再加0.9ml 生理盐水混匀,推出0.9ml溶液;然后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即可配制成注射用盐酸头孢他啶浓度为250ug/ml的试敏液。
皮试方法:取上述溶液0.1ml注入前臂掌侧下段内侧,20分钟后观察。
局部皮肤红肿直径在1cm以上者为阳性(+)。
[1]《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第26卷第5期
[2]《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
[3]《临床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头孢菌素类药品的皮试建议方法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建议将头孢菌素配成500µg/ml的稀释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一.皮试液的配置方法:
1.在剂量为0.25g,0.5g,0.75g,1g,1.5g,2g的头孢菌素类药
物中分别加入0.9%的生理盐水1ml,2ml,3ml,4ml,6ml,8ml,所配的液体中含药物250mg/ml,取上液0.1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至1ml,所配液体中含该药物25mg/ml,取上液
0.1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至5ml,所配液体中含该药物
500µg/ml。
2.配置好的皮试液(5ml)放置于零下4℃的特制冰盒中,可保
留24小时。
二.皮试方法:
1.抽取上述试敏液0.1ml(500µg/ml)做皮内实验。
2.皮内实验的结果判断标准参见青霉素钠的判断标准。
由于头孢菌素类产品要不要皮试及皮试的方法目前还有争论,国家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注意皮试假阴性,临床中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试验问题
《国家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是具有法律地位的典籍,其中没有规定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使用前必须作皮试。
药品说明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对头孢类药物的皮试要求也不一致。
参考文献资料,建议临床实践中应按下述准则掌握:
一、药品说明书中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应按说明书中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过敏试验。
二、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规定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包括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疾病及过敏性家族史等。
1、对本品和其它头孢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有青霉素过敏休克史和其它严重的即刻过敏史者禁用。
2、有青霉素有一般过敏史、其它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者,过敏体质者和过敏性疾病者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
3、无上述过敏史者可以不做过敏试验直接使用,但仍要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做好应对措施,备好抢救药品和抢救设备。
三、如果进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
四、国内目前推荐的皮试液的浓度为300~500ug/mL,注射量为
0.1mL。
五、同一药物,更换批号时,需重新皮试。
关于临床进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的规定宁一院医[2009]23号各有关科室:鉴于目前临床医疗工作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越来越广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为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根据有关规定,对本院临床有关“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皮试进行规定如下:1、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交叉过敏反应,但由于两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的不同性,因此禁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进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试验。
2、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的有关条款,对接受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我院原执行的“停药超过24小时,需重新做皮试”的规定,调整为“停药超过72小时以上,须重新作皮内试验”。
3、因国家未有“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需作过敏试验”的相关规定,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原则上不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但如果药品使用说明书有规定需作皮试者或者有“事前、建议、最好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为宜者”,则必须做皮试。
根据《中国药典》: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必须十分谨慎:“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
其中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包括口服类药品)。
”4、临床上因病情需要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医师在使用前必须仔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史,并向患者或其监护人讲明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应在病案中予以记载。
5、规定需作皮试者,必须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肤敏感试验。
皮试液由所拟用药物配制,配制皮试液所用药品费用由患者承担,医师在确定进行做皮试前必须向患者或其监护人讲明,由患者或其监护人在病案中签字认可。
6、对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用药时应注意观察,备好抢救药品,有疑问时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积极采取必要措施。
头孢曲松皮试简介头孢曲松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属于头孢菌素类药物。
它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然而,头孢曲松作为一种抗生素,也存在着皮试的必要性。
本文将介绍头孢曲松皮试的目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目的头孢曲松皮试的主要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对头孢曲松过敏。
通过进行皮试,可以在应用头孢曲松之前,对患者进行过敏反应的评估,以减少可能的过敏风险。
操作步骤准备工作在进行头孢曲松皮试之前,需要准备以下物品:1.头孢曲松:选择常用的头孢曲松注射液。
2.无菌注射器和针头:用于吸取和注射头孢曲松。
3.无菌生理盐水:用于稀释和冲洗。
4.消毒酒精和纱布:用于患者皮肤消毒。
5.标签和笔:用于标记实验标本和结果记录。
步骤1.清洁工作台并戴上手套。
2.根据医嘱,准备一定浓度的头孢曲松溶液。
通常情况下,可将1毫升的头孢曲松注射液稀释为10毫升。
3.在患者前臂内侧选择一个清洁的皮肤区域进行皮试。
通常选择前臂内侧的韧带上方。
4.用消毒酒精和纱布清洁皮肤,并等待干燥。
确保消毒完全,以防止皮试结果的干扰。
5.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将头孢曲松溶液吸取到注射器中。
6.将针头与皮肤垂直接触,并轻柔地施加压力,注射头孢曲松溶液形成一个小的丘疹或水泡。
7.使用标签和笔标记皮试区域,以便对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8.观察和记录皮试结果。
一般情况下,皮试结果将在15~30分钟内出现变化。
正常情况下,应出现一个直径小于5毫米的丘疹或水泡。
如果没有任何皮试反应出现,则可以认为患者对头孢曲松为阴性。
9.观察和记录任何皮试反应。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告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注意事项1.在进行头孢曲松皮试之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历史,以减少可能的过敏风险。
2.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头孢曲松皮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进行头孢曲松皮试时,应注意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
4.头孢曲松皮试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儿科输液间常用头孢菌素类皮试新法临床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6-03-04T15:38:54.76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牛倩苏亚妮王乐杨晶叶璐张寒露贺婷[导读]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061头孢菌素(先锋霉素)是一种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抗菌特点的抗生素.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具有过敏性,在使用前需做皮试[1].牛倩苏亚妮王乐杨晶叶璐张寒露贺婷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目的探讨输液间简便可行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方法把一支头孢类抗生素用生理盐水溶解成每毫升含0??1mg,取0??1ml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即可完成皮试液的配制,小儿做皮试只用0??03-0??06ml,比较此方法与传统法在皮试阳性率、配制时间、一次配制的量及输液间护士评价的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方法皮试液浓度相同,临床皮试结果阳性率无统计意义;新方法配制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方法(p<0??01),护士对新法皮试评价优于传统法(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法配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耗时少,护士评价好,一次配制皮试液量多,适合输液间使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输液间;头孢菌素;皮试液;配制方法【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50-01头孢菌素(先锋霉素)是一种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抗菌特点的抗生素.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具有过敏性,在使用前需做皮试[1].头孢菌素皮试必须使用拟用药品为原液进行配制不能用相关药物取代[2].我院下发的传统小儿皮试液配制方法需5步骤配成300μg/ml.计算复杂,操作繁琐,记忆困难,不利于护士正确掌握,传统方法每次只能配制1ml皮试液,加上每次做皮试前排气造成的损耗,只能做6-8个患儿,不能满足输液间大量的皮试量,护士门频繁地进行皮试液配制,增加了工作量,极大地浪费了时间,常常引起护士的抱怨不满.此外,小儿做皮试用0??1ml的量,皮丘较大,增加患儿疼痛,根据最终皮试液浓度和皮试液的药物质量相同为准,改良既能够达到适用性强安全性高,又方便操作的皮试液配制新方法,取得较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儿童病院门诊部是一个集门诊看病、门诊留观输液、雾化中心、抢救于一体的综合性门急诊,患儿年龄28天-14岁,日均门诊量达800余人,门诊输液量500余人次,皮试量达300人次.固定护士共14人,副主任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10人,其中1年以内2人,1-2年3人,2-3年1人,3-5年3人,5年以上5人.年带教实习生40余人,进修生5余人.最常用静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剂量有0??25g、0??5g、0??75g、1??0g. 1??2方法1??2??1传统皮试液配制方法及皮试时皮试液量2??3皮试结果判定皮内注射后20min判定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阳性:⑴皮试局部:皮丘隆起、红晕硬结,直径>1cm 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⑵全身反应:轻者可出现荨麻疹、腹痛、头晕,少数患者于注射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喉头痉挛、气急、胸闷、冷汗、发绀、心率快、脉细、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3)对于皮丘未增大,周围有红晕,但比较均匀,患儿无自觉症状,做生理盐水对照试验,结果相同则判断为假阳性.1??3效果评价1??3??1皮试结果阳性率比较,2013??8月1日使用新方法,根据皮试登记本记录,统计前后2月的阳性结果及伴发症状.1??3??2皮试液配制时间比较,皮试液配制时间:18名护士进行皮试液配制操作的同时,研究者用秒表记录从所有物品准备齐全开始到皮试液配制完成的时间,每名护士两种方法重复做5次,取平均值.1??3??3对皮试液配制方法的评价:采用自行设计护士对皮试液配制方法的评价表,包括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容易掌握、不易操作失误、可信度、临床普及性强5个条目,按照Likert5级评分法评分,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5个等级,分别对应5、4、3、2、1分,分数越高,护士的认可度越好.对18本本输液间护士、10名住院病房护士、10实习生、5进修生共53人行问卷调查,发出53分,回收53分,回收率100%1??4统计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两种配制方法配制时间、护士评价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两种方法配制皮试液皮试结果(表1)3.1头孢类药物致过敏反应本研究观察中,未发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传统的方法是我院依据卫生部2010年版?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附录4“常用药物敏感试验”编写的.通过计算,两种方法皮试液浓度相等,表1显示阳性率没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结果一致,与文献头孢菌素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1%~2%[3,4]相一致. 3??2新皮试液配制法更节省时间,更儿科适合输液间,得到护士认可.表2结果显示,新法皮试液配制时间为(86??35±0??12)s,少于传统法(133??57±0??10)s(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为新法皮试液配制法只需两步即可完成,而传统皮试液配制需要5个步骤,新方法减轻了护士的劳动量,减少了护理操作所耗时间,同时节约了单项护理操作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表3结果显示,护士对新方法皮试液配制法评价总分为(23??70±2??16)分,高于传统法(20??04±3??37)分(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为新方法计算步骤少,容易记忆和掌握,操作只有两步,省时节力.在临床普及方面,两种方法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小儿输液按每公斤体重计算,生理盐水常常使用50ml、80ml、100ml、100ml、150ml、200ml,儿科药房只有100ml和250ml规格,抗生素使用0??25g、0??5g、0??65g、0??85、1??2g等非整瓶用量,不需用另开皮试用药.?为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从皮试方法可以看出,传统方法小儿0??1ml皮试液药物量与新方法0??03-0??06ml皮试液药物量相同,皮试效果相同,但皮丘较小,时间短,疼痛小,小儿恐惧也小,所以这种皮试方法更适合儿科输液间.此方法也同样适用于青霉素类抗生素,是多少剂量,就用几毫升生理盐水,比如,青霉素80万单位,就用生理盐水稀释到8ml,阿莫西林0??5g,就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ml,剩余步骤一样,非常简单、易行、好掌握,是值得在输液间推行的一种方法.参考文献[1] 李小寒,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2??[2] 王裕珍,陆莹,陆培新,等??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5,21(9):5-6?? [3] 纪文英,周萍,黄俊珊??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思考[J]??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72-173?? [4] 王裕珍,陆莹,陆培新,等??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5,21(9):5-6??。
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试液的配制与试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护理学基础》第363页《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详细说明如下:头孢菌素类是一类高效、低毒、广谱而应用广泛的抗生素。
因可致过敏反应,故用药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
此外,应注意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之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
以先锋霉素为例,皮试液以含先锋霉素300-500u g/1ml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试注入剂量为0.1ml(含先锋霉素30-50u g)。
500u g/lml皮试液配置方法如下:1.于内含先锋霉素0.5g的瓶内注入2ml生理盐水,则每1ml含先锋霉素250mgo.2.取上液0.2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先锋霉素50mg。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先锋霉素5mgo4.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先锋霉素500ug.即配成皮试液。
有关皮试的评估、准备、结果判定以及过敏反应的处理,参阅青霉素皮内试验有关内容。
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医师首先要求患者告之自己有无过敏史,包括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表现、严重程度等。
医师应于病历或医嘱中记录过敏反应情况,为后续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2.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头孢类药物,确实需要用必须做皮试。
首次使用头孢菌素注射剂者须做皮试。
已用过此类头孢菌素者且不过敏,再次用药时仍需做皮试。
间隔时间可参考青霉素。
3.采用所选用的头孢类药物稀释液做皮试,不可用青霉素或其它头孢类药物稀释液代替。
4.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应禁酒,避免发生戒酒硫样反应。
头孢皮试的配置方法
头孢皮试主要是用来测试患者对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的过敏反应。
以下是头孢皮试的配置方法:
1. 准备材料:头孢菌素(常用的有头孢菌素类产品如头孢地尼、头孢他啶等)、生理盐水、皮肤测试器或者细尖注射器。
2. 选择测试点:一般在前臂内侧或者背部选择一个无明显破损的皮肤区域作为测试点。
3. 配制头孢皮试溶液:将一定量的头孢菌素加入生理盐水中,将其充分溶解。
4. 进行测试:在测试点上注射0.02ml的头孢皮试溶液,通常用皮肤测试器或者细尖注射器进行,注射时需将针头插入真皮层,准确注射。
5. 观察结果:通常在15到30分钟内出现皮肤反应,可出现局部丘疹、红斑、水疱等过敏反应。
根据患者对头孢菌素的过敏反应程度,判断是否对该类药物过敏。
需要注意的是,头孢皮试应在临床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应该在合适的医疗环境下进行,以防止不适当的过敏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