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33 KB
- 文档页数:6
欣赏水族馆-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欣赏音乐《水族馆》。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能力。
4.增加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水族馆》音乐欣赏。
三、教学过程1. 自然引入首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于水族馆的一些常识知识:水中不仅生活着各种神奇的鱼类,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神秘的水草、水母和水中植物等等。
2. 音乐欣赏接下来,老师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老师播放音乐《水族馆》,让学生闭上眼,想象自己来到了一个水族馆,看到满池各种各样的鱼儿,甚至还可以听到鱼儿的呼吸声、游动声。
播放音乐时间约为3分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和意境。
3. 分析同时,老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听一遍音乐,让学生试着分析音乐。
例如:这首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旋律是什么样的?传达出来的情感是什么?想象中的场景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评判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是否准确。
4. 学生展示接下来,老师可以邀请有机会去过水族馆的学生来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到水族馆的经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母、海马、鲨鱼等各种动物的特点,同时加深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学生从听音乐开始想象自己在水族馆里,从学习鱼类的基本知识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水族馆。
通过展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到了音乐和艺术的精髓所在。
总之,这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学会了欣赏自然、欣赏艺术。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世界、了解音乐、了解艺术,增加了学生对生活的兴趣与集中力,也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水族馆》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水中世界》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对《水族馆》一曲的欣赏和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和探讨,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水下世界的神秘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水族馆》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3. 增强学生对水下生物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音乐中不同音色、音区的识别和分析。
重点:理解《水族馆》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中所描绘的水下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水族馆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水族馆的印象,引导学生关注水下世界的美丽与神秘。
2. 聆听音乐(15分钟):播放《水族馆》一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各种声音,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主题变化。
3. 分析音乐(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不同音色、音区,分析音乐主题的发展变化,理解作品的结构。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音乐中的某一小节为例,讲解音乐元素的运用,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模仿音乐中的某一角色,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学习,以《水族馆》为题材,创作一篇短文,描述音乐中的水下世界。
答案示例:《水族馆》音乐中的水下世界,神秘而美丽。
随着音乐的主题变化,我仿佛看到了五彩斑斓的鱼群在珊瑚中穿梭,海龟在海底悠闲地漫步,还有鲨鱼在远处游弋。
音乐中的和声、节奏变化,让人感受到水下世界的宁静与活力。
2. 课后拓展:收集关于水下世界的图片、资料,了解水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分析《水族馆》音乐,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水下世界的兴趣。
欣赏水族馆-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和视觉的互动,学生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来感知音乐;2.学习水族馆的相关知识,了解海洋生物的名称和外貌特点;3.通过配合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音乐与视觉的融合;2.海洋生物名称和外貌特点的学习;3.学生的审美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海洋生物的图片或视频,播放器和配乐。
2. 导入新课首先请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水族馆的视频,让他们了解海洋生物在水族馆里的生活环境和展示方式。
3. 欣赏音乐学生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为他们放的配乐,观赏由海洋生物展厅的图片视频所提供的视觉影像。
在音乐声中,让同学们感受流水的流动和生物的活力。
4. 学习海洋生物的名称和特征老师在配乐中为学生介绍水族馆里出现过的海洋生物,教他们如何分辨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让他们学习海洋生物的名称和特征。
5. 展示和讨论老师展示对比两种海洋生物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海洋生物的生活样貌和特点。
在讨论中,老师同时为学生介绍令人惊叹的海底世界。
6. 评估和巩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并确定一个令他们印象深刻的图片或视频。
接着,每个小组为自己的选择配乐,以便展示给大家欣赏。
最后,教师为学生评估,要求他们使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与海洋生物有关的问题。
四、教学实例作为教师,您可以将这些学习内容与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中的《水族馆》课程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音乐欣赏,他们将更好地感受海洋生物的神韵,并激发他们对音乐和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反思在本教案中,我将欣赏音乐和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学习海洋生物相结合。
通过肉眼观察和听力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音乐,了解和热爱海洋生物。
我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带来更深层次的感受和记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欣赏《水
族馆》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比聆听,感受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想象鱼儿、水草在水族箱中轻盈起舞的形象。
3.通过听、想、创、演等方法,启发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谁去过水族馆?水族馆里有些什么?水族馆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完整聆听
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以及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的形象。
3.复听乐曲
(1)乐曲的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水族馆里的什么场景?(轻柔、安静,舒缓;波光粼粼的水,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2)音乐是怎样表现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的?(钢琴的琶音)
(3)假如你是一条鱼,请你随着音乐在水族馆里自由地游来游去。
(学生扮演鱼儿、水草等水中动植物)4.对比欣赏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与《水族馆》两首作品都选自圣-桑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乐曲的速度、力度、旋律以及乐器的音色各不相同,表现了狮王与鱼儿不同的音乐形象。
通过对比欣赏,教给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5.随音乐表演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创几个动作,随音乐表演,表现水族馆里各种鱼儿、水草在水中漫游、起舞的形象。
《欣赏水族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聆听并感受水族馆中的各种声音,了解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
2. 学生能够用肢体语言表现出不同鱼类的动态特征。
3. 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水族馆的氛围,了解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肢体语言表现出不同鱼类的动态特征,并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水族馆相关图片和音乐,以便在教室上进行展示和播放。
2. 准备一些鱼类的玩具或模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鱼类的动态特征。
3. 准备一些音乐器械,如小提琴、钢琴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音乐活动。
小学音乐课程《欣赏水族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聆听水族馆的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海洋氛围,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通过观察图片和文字描述,了解水族馆中各种鱼类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水族馆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海洋的奇奥世界,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2. 欣赏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水族馆的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海洋氛围,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3. 了解水族馆: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水族馆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引导学生了解水族馆中各种鱼类的形态和特点,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鱼类。
4. 音乐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模仿鱼游动的动作、演奏乐器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5. 教室小结: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和鼓励。
6. 作业安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聆听水族馆的音乐,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水族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欣赏)水族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熟悉乐曲的旋律,通过游戏了解乐曲结构和各段音乐的性质;2、尝试用身体各部分的扭动和手臂不同方位的动作表现乐曲形象;3、学习用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表达对同伴的关心,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愉悦心情。
4、创想水草和小鱼的造型,开心的跳一跳2活动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头饰图谱3重点难点1.熟悉乐曲的旋律,通过游戏了解乐曲结构和各段音乐的性质;2.尝试用身体各部分的扭动和手臂不同方位的动作表现乐曲形象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水族馆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你听过什么样的音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乐曲,请小朋友们听一听.二、欣赏音乐三、分享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四、熟悉乐曲,感受音乐结构(再定向:出示图谱、故事引导教材设定的内容,进行结构分析和感受分析)1、听了音乐后你感觉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它听起来是雄壮有力的?还是轻柔欢快的?2、出示图谱,介绍曲名《水族馆》,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猜一下图中他们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3、情境导入: 在水族馆里住着一只凶猛的动物,他都很久都没有吃到食物了,原来是水族馆的小鱼和水草成为了好朋友,当它出现了,小鱼就被水草藏起来了。
学生边听音乐,看着图谱,边说语词4、熟悉乐曲,介绍曲式结构。
五、随图谱欣赏音乐听音乐指图,感受图标和音乐关系六、解决重难点(节奏曲式结构等)七、创编动作,自由表现音乐。
(分段听音乐,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感知节拍强弱的规律。
) ①组织学生观察水草在水中随波晃动的样子,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水草的姿态,用身体的曲线运动来表现水草在水中优美的舞蹈。
②组织学生玩游戏“小鱼和小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熟悉角色形象和动作,了解游戏情节,掌握游戏规则:水草动时小鱼不动,小鱼动时水草不动。
《水族馆》音乐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水中世界》的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欣赏《水族馆》一曲。
通过欣赏该曲目,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中表达海底世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族馆》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
2. 通过对《水族馆》的欣赏,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描述音乐中表达的海底世界,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乐中表达海底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欣赏《水族馆》一曲,学会用音乐元素描述海底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PPT。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播放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海底的美丽景色。
(2)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视频中的海底世界,为欣赏《水族馆》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水族馆》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播放《水族馆》一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海底世界。
(3)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探讨如何用音乐表现海底世界。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用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
(2)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元素,用钢琴即兴创作一段表现海底世界的音乐。
4. 讨论与交流(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演奏自己创作的音乐,互相交流学习。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音乐中的海底世界。
六、板书设计1. 《水族馆》作者:X2. 音乐元素:旋律、节奏、和声3. 海底世界:美丽、神秘、宁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音乐元素创作一段表现海底世界的音乐。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运用所学音乐元素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水族馆》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比聆听,感受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想象鱼儿、水草在水族箱中轻盈起舞的形象。
3.通过听、想、创、演等方法,启发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谁去过水族馆?水族馆里有些什么?水族馆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完整聆听
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以及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的形
象。
3.复听乐曲
(1)乐曲的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水族馆里的什么场景?(轻柔、安静,舒缓;波光粼粼的水,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2)音乐是怎样表现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的?(钢琴的琶音)
(3)假如你是一条鱼,请你随着音乐在水族馆里自由地游来游去。
(学生扮演鱼儿、水草等水中动植物)
4.对比欣赏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与《水族馆》两首作品都选自圣-桑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乐曲的速度、力度、旋律以及乐器的音色各不相同,表现了狮王与鱼儿不同的音乐形象。
通过对比欣赏,教给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5.随音乐表演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创几个动作,随音乐表演,表现水族馆里各种鱼儿、水草在水中漫游、起舞的形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欣赏《水族馆》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比聆听,感受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想象鱼儿、水草在水族箱中轻盈起舞的形象。
3.通过听、想、创、演等方法,启发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谁去过水族馆?水族馆里有些什么?水族馆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完整聆听
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以及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的形象。
3.复听乐曲
(1)乐曲的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水族馆里的什么场景?(轻柔、安静,舒缓;波光粼粼的水,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2)音乐是怎样表现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的?(钢琴的琶音)
(3)假如你是一条鱼,请你随着音乐在水族馆里自由地游来游去。
(学生扮演鱼儿、水草等水中动植物)
4.对比欣赏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与《水族馆》两首作品都选自圣-桑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乐曲的速度、力度、旋律以及乐器的音色各不相同,表现了狮王与鱼儿不同的音乐形象。
通过对比欣赏,教给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5.随音乐表演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创几个动作,随音乐表演,表现水族馆里各种鱼儿、水草在水中漫游、起舞的形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欣赏《水族馆》
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比聆听,感受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想象鱼儿、水草在水族箱中轻盈起舞的形象。
3.通过听、想、创、演等方法,启发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谁去过水族馆?水族馆里有些什么?水族馆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完整聆听
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以及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的形象。
3.复听乐曲
(1)乐曲的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水族馆里的什么场景?(轻柔、安静,舒缓;波光粼粼
的水,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2)音乐是怎样表现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的?(钢琴的琶音)
(3)假如你是一条鱼,请你随着音乐在水族馆里自由地游来游去。
(学生扮演鱼儿、水草等水中动植物)
4.对比欣赏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与《水族馆》两首作品都选自圣-桑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乐曲的速度、力度、旋律以及乐器的音色各不相同,表现了狮王与鱼儿不同的音乐形象。
通过对比欣赏,教给学生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5.随音乐表演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创几个动作,随音乐表演,表现水族馆里各种鱼儿、水草在水中漫游、起舞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