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压轴计算专题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913.03 KB
- 文档页数:13
上海市各区县2018届初三物理试题电学压轴计算专题分类精编1、(2018宝山第22题)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 ,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9安和0.6安。
⑴电源电压U 。
⑵求通过电阻R2的电流I 2。
⑶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一个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安,另一个电流表示数不变。
求电阻R0的阻值。
2、(2018崇明第21题)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后,当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1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
(1)求电阻1R 的阻值(2)向左移动变阻器2R 滑片P 的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如何变化? (3)在移动变阻器2R 滑片P 的过程中,当电阻1R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0U 、60U 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恰相等,求电源电压U 。
图103、(2018奉贤第22题)如图12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0.5A”字样。
闭合电键,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5伏和0.2安。
求:(1)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10秒内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Q。
(3)现有“5Ω1A”、“10Ω0.5A”、“20Ω1A”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从中选择一个来替换R2,要求:闭合电键后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两电表指针分别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且电路能安全工作。
①应选择规格的滑动变阻器;②满足上述要求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4、(2018虹口第21题)如图12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0.5A”字样。
闭合电键,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5伏和0.2安。
求:(1)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10秒内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Q。
(3)现有“5Ω1A”、“10Ω0.5A”、“20Ω1A”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从中选择一个来替换R2,要求:闭合电键后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两电表指针分别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且电路能安全工作。
上海市中考物理汇编-电学压轴计算电学压轴计算宝山嘉定22.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
⑴求电源电压U。
⑵求电阻R2的阻值。
⑶现用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使图13中的电压表的示数变为2伏。
求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P0。
崇明22.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培.(1)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2)求电阻R2的阻值;(3)现用电阻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替换前后,电源的电功率增加了0.9瓦,求电阻R0的阻值.奉贤22. 如图12(a)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0.5Α”字样。
闭合电键S移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12(b)所示时,求:① 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
②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2。
③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U最大。
黄浦21.如图1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且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字样。
闭合电键S后,通过R1的电流为0.2安。
①求R1两端的电压U1。
②求10秒内电流通过R1做的功W1。
③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位置,使R1消耗的功率与R2消耗的功率之比最大,求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2。
欧40=R 金山21.在图10(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12伏保持不变,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
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1)求电阻R 1的阻值。
(2) 10秒内电流通过电阻R 1所做的功W 1。
(3)若用定值电阻R 0替换R 1,并将R 0和R 2按图10(b )所示接入相同电源的电路,移动滑片P,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使图(a )中电路的最大电功率是图(b )中电路最小电功率的5倍,求R 0的阻值。
教学内容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电阻:1/R=1/R1+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分流作用:I1/I2=R2/R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U、R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即要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中计算;、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R=U/I只是R的确定式,而不是决定式)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电表的使用、一模真题汇编考点精练一:阻值范围问题】(2014宝山一模22题)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5伏不变, R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如图12所示。
1211⑴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⑵求电阻R2的阻值。
⑶现有标有“20Ω 2Α”、“100Ω 0.2Α”和“50Ω 1Α”字样的变阻器各一个,请选择其中一个变阻器替换电路电阻R1或R2,要求:通过电路的电流可在“0.1安~0.4安”范围内调节。
请选择符合电路电流变化要求的变阻器。
(a)选择标有_____________字样的变阻器,替换电阻________(选填“R1”或“R2”)。
最新九年级物理中考必考点大热门压轴题分类汇编物理电学计算题解题要求:1.写出所依照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写出代入数据的过程计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1.如图1所示,R1=2Ω,R2=4Ω,U=12V;求:1〕经过电阻R1的电流I1;2〕电阻R2两头的电压U2。
2A,8V〕2.如图2所示,电流表示数为0.5A,R2=20Ω,经过R2的电流是,求:电压表的示数;电阻R1=?(6V30Ω)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8V,R1=4R2,电流表A的示数为;求:电阻R1,R2各为多少欧?(200Ω50Ω)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U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经过电阻R1的电流为3A。
当电路中开关S断开时,R1两头电压为5V,R2的电功率为10W.求:电源电压U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
(15V5Ω10Ω)把阻值为300Ω的电阻R1接入电路中后,经过电阻R1的电流为40mA;把阻值为200Ω的电阻R2和R1串连接入同一电路中时;求:1〕经过电阻R2的电流为多少?2〕R2两头的电压为多少?3〕5min内电流经过R2做功多少?0.75A)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知R1=12Ω,R2=6Ω。
求: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读数2〕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读数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U不变,R1=6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A,求R1两头的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求R2的电阻值。
(6V30Ω)8.如图7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串连,电源电压为7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R2的电功率为。
求:电阻R2两头电压和电阻9.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为R1的电功率。
(5V1W)S断开时,8V,且保持不变。
R1=4R2。
当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2A。
求:1〕电阻R1和R2的阻值各为多少欧?(4Ω1Ω)2〕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1和R2的电功率各为多大?(16W64W)10.如图9所示,R1=6Ω,经过电阻R2的电流I2=0.5A,经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I1:I2=2:3。
专题:电学压轴计算一、直击中考考点解读1.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④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2.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1/R=1/R1+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④分流作用:I1/I2=R2/R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3.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R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即要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中计算;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R=U/I只是R的确定式,而不是决定式) 。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4、电表的使用三、一模真题汇编 【考点精练一:阻值范围问题】1、(2014宝山一模22题)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5伏不变, R 1的阻值为10欧。
闭合电键S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所示。
⑴ 求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⑵ 求电阻R 2的阻值。
⑶ 现有标有“20Ω 2Α”、“100Ω 0.2Α”和“50Ω 1Α”字样的变阻器各一个,请选择其中一个变阻器替换电路中的电阻R 1或R 2,要求:通过电路的电流可在“0.1安~0.4安”范围内调节。
图1一、知识结构1、替换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1)、电表偏转类A 、替换后各电表都达到满刻度B 、替换后每次移动滑片都能使电表处于某一位置C 、替换后每次移动滑片都使得电表改变的角度相同D 、替换后使电表偏转的角度最大E 、替换后两个电表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相同F 、替换后两个电流表(电压表)的比值相同G 、通过电键的断开与闭合使得各电表满刻度 (2)电压电流电功率极值类A 、替换后电流最小值B 、替换后电压最小值C 、替换后电路中的最小功率D 、替换后电流变化量最小E 、 替换后电压变化量最小 2、替换电源电压3、电键的闭合或断开,电表达到满刻度 (电压电流变化量极值) 二、题型演练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22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10 1A ”字样。
闭合电键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求:(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2)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
(3)现设想用定值电阻R 0来替换电阻R 1,要求: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能达到满刻度处,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现有阻值为16欧的定值电阻,若用它替换电阻R 1,请判断:________满足题目要求(选填“能”或“不能”)。
若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求替换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范围;若不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②满足题目要求的定值电阻R 0的可能取值范围为_ _2、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伏且不变,变阻器R2标有“10Ω 2A ”字样。
闭合电键S ,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4安,电压表示数为1伏。
求:①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2。
②定值电阻R1的电阻值。
③现可用A :12欧、B :18欧的定值电阻来替换R1,或用标有“20Ω 2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C 替换R2,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能达到某个量程的最大值,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
多练练!
初中物理的电学部分,无非就是电路知识、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简单磁路,以及如何测量电阻之类的内容。
别看初中物理简单,但要学好也需费一番功夫才行。
初中阶段,物理的学习满打满算也就两年,因此,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接触到的知识都只是些比较浅显的知识,公式定理也都是最基础的,方便同学们去理解记忆。
在初三的时候,电学会跟大家见面,在学习电学时,遇到的第一关将决定了后续电学是否能够学的顺利,如果这一关过不去,那么后面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直接导致中考失败!后患实在是无穷。
初中的物理,可能对于大家来说力学是一个难点,毕竟在这个知识点上面所花的时间最多,考试时其分数占比也很高。
相较而言电学所学的知识就稍微少点了,但也是初中学习的重点。
我们要做到在初中就把电学部分给吃透,才好在高中有一个好的基础去迎接更加高深的知识,因为在高中时期,电学部分是重中之重,由不得半点马虎。
为此,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多练练!。
谷老师学堂教师辅导讲义
(a)(b)
图13
(b )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不变,电阻S 后,求:
消耗的功率P 1。
安”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 3,替换电阻R 1或R 2。
要求:(a 的最大值,及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的范围。
(a ) (b )
图22
(b)
图11
为30欧,滑动变阻器上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a)(b)
图14
间接入电压表,EF间接入电键。
闭合电键后,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
秒内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
请选择一个电表,将电源、电键和所选择的电表分别接入AB、CD、EF间。
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的过程中,电路各元件能正常工作,且所选电表指针转动的角度最大。
EF间接入。
,请计算出所选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分别为
的阻值分别为10欧和20欧。
电学综合压轴题一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1,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3∶2,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5∶3,则R1与R2的电阻之比为( )A. 3∶5B. 2∶3C. 4∶3D. 5∶32、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乙两端的电压是2VB. 甲消耗的电功率等于0.8WC. 甲中的电流大于乙中的电流D. 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3、两只小灯泡上分别标有甲“6V 3W”、乙“4V 2W”字样,现在把它们按不同方式接在不同电路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若把它们串联在10V电路中,两只灯泡恰好都能正常发光B. 若把它们串联在10V电路中,两只灯泡都不能正常发光C. 若把它们并联在6V电路中,只有甲灯泡能正常发光D. 若把它们并联在4V电路中,只有乙灯泡能正常发光4、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源电压为10VB. 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C. 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D. 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8W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A. 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B. 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其中变小的是()A. 电压表V的示数B. 电流表A1的示数C. 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D. 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7、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将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电路中的变化情况是()A.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 R2消耗的功率变小C.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D.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8、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看到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后,设计了一种电子秤。
【例1】 西城一模 如图 2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和灯泡的电阻均保持不变。
当只闭合开关S 和S 1时,灯L 1正常发光,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I 1,电压表 V 1的示数为 U 1 ,电压表 V 2的示数为U 2,电阻R 3消耗的电功率为P 3;当只闭合开关S 和S 2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I 2,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 1,电阻 R 4消耗的电功率为P 4。
已知: 3 U 1= 2 U 2, U 1= 2 U / 1,P 3= 2W ,P 4=2.5 W 求: (1)电流 I 1与I 2的比值; (2)电阻R 3与R 4之比; (3)灯 L 1的额定电功率P 1;(4)通过开关的断开或闭合,电路处于不同状态。
在电路的各工作状态中,所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 max 与最小电功率P min 的比值。
【例2】 丰台一模 如图25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A 端,闭合S 1、S 2,断开S 3、S 4时,电流表示数为0.4A ,R 2的功率为P 2;滑片P 仍在A 端,闭合S 1、S 2、S 4,断开S 3时,电路的总功率为1.5P 2;当滑片P 在B 端,闭合S 1、S 2,断开S 3、S 4时,R 2的功率为0.25P 2;滑片P 仍在B 端,闭合S 1、S 3,断开S 2、S 4时,变阻器的功率为0.5W ,此时R 1的功率为P 1。
求:(1)R 1与R 2的电阻比;(2)P 在B 端,闭合S 1、S 3,断开S 2、S 4时,R 1的功率P 1;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电学大题集中训练R 2S 1S 3 R 1 A1PABS 2S 4图25密云一模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某一位置时,电压表V 1的示数是10V ,电压表V 2的示数是5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与电阻R 2的总电功率为5W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最左端时,电压表V 2的示数是2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与电阻R 2的总电功率为3.2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