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师“密码”必备(上)
- 格式:docx
- 大小:265.79 KB
- 文档页数:12
C.按故障的统计特性分为独立故障和从属故障D.按故障的规律分为致命性故障和非致命性故障【答案】D【解析】偶然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故障;耗损故障是通过事前检测或监测可统计预测到的故障,是由于产品的规定性能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退引起的;按故障的统计特性产品故障可分为独立故障和从属故障。
12.汽车属于_________产品,日光灯管属于__________产品。
()A.不可修复;可修复B.可修复;可修复C.不可修复;不可修复D.可修复;不可修复【答案】D【解析】产品按从发生失效后是否可以通过维修恢复到规定功能状态,可分为可修复产品和不可修复产品。
汽车属于可修复产品,日光灯管属不可修复产品。
13.产品可靠性是指()。
A.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B.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C.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D.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答案】A【解析】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称为可靠度。
14.产品可靠性与()无关。
A.规定概率B.规定条件C.规定时间D.规定功能【答案】A15.产品可靠性与其工作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工作时间越________,可靠性越________。
()A.长;低B.长;高C.短;低D.短;高【答案】A【解析】产品的可靠性和时间的关系呈递减函数关系。
工作时间越长,可靠性越低。
16.贮存产品的()是在不断下降的。
A.可用性B.维修性C.可靠性D.可信性【答案】C【解析】产品出厂后,不工作,在规定的条件下贮存,也有一个非工作状态的偶然故障率。
非工作的偶然故障率一般比工作故障率小得多,但贮存产品的可靠性也是在不断下降的。
17.产品可靠性定义中的“规定功能”指的是()。
A.产品在正常工作时的性能指标B.产品正常工作的概率C.产品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D.产品正常工作的效率【答案】A【解析】产品可靠性定义中的“规定的动能”指的是产品规格书中给出的正常工作的性能指标。
揭秘各种数控机床系统密码,维修工和用户都该收藏好景系列:1483,1414,1485,1487,0926。
华嵘电脑:1414,第二层密码:0926,全利发:JB/CLFP6,台湾全立发第二代是357159;博创电脑:1234,三菱:OPSWITCH-DATAFREE-DATDLOCK-MAKERCON-KISYUSEI-EEPROMWR。
宏讯电脑:5858,9595,6969,1234,4321,1688,9876,重置用:95。
二级密码:338168。
三星电脑:001,002,003,004,008,深圳珊星电脑:0002,003,004,005,006,007,008,009。
010;震雄CPC2:电脑的资料锁定密码是同时按“取消”键和数字键“6”;解除是同时按“取消”键和数字键“3”。
中英文切换是同时按住“取消”+“快速锁模”键不放,然后再通电开机;点击免费领取10G数控编程教程震雄CDC3000电脑密码8个1;震雄CDC88:(1)锁模,顶针,射胶原点归零方法:按C键+基准键进入,按照画面自动数值设定手动数值后按住锁模键关掉电源一次,启动后依屏幕操作即可。
输入输出(I/O)画面可按C键+数字键即进入。
(2)温度校正:先把感温线拨出,关闭电源,等感温线探头冷却到常温后;按住C+AT键打开电源,将游标移至该段温度按AT键。
震雄MPC4。
0机械制动密码:MCSTOP,电脑密码77889944556,解除所有密码保护是“取消+”“松退”键,震雄CDC2000密码查寻或无法启动:插入键盘,运行到C盘,输入TYPE PASS CDC后一二三四级密码全部可以看到。
CDC2000:将始用等级设为4级,输入34520261,成型条件被锁,如不知道0级密码可将4级密码输入两次即可打开。
震雄第六代通用密码:5555。
震德密码:0765宝捷信:610,620,680;密码是1234。
高级密码:12345678。
质量工程师考试5点通关秘籍(1篇)质量工程师考试5点通关秘籍 1秘籍一:好的方法进行的前提保证1.信心。
你想要实施某件事情,首先需要你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持续的勇气,曾经有科学家做个实验,生活中的乐观者(自信心强)比生活中的悲观者做同一件事情的成功率要高出70%.2.恒心。
持之以恒,各位兄弟姐妹都听说过,但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学习不在乎你一天学了多少小时,而在乎你天天学习没有。
每天是否都能拿出恒定的时间来学习。
3.细心。
对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理解善于总结。
4.开心。
学习都是在极度的压力之中是没有办法开展你的学习计划的。
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心工作,快乐学习。
秘籍二:方法进行的中坚力量当然是革命的本钱——身体。
考试的兄弟姐妹们,大家都经历过许多考试了,说实话,知道考试是辛苦的过程,是一个奋斗的过程,长时间的伏案学习,需要你有个健康的身体。
所以请各位考试兄弟,在学习间隔时间,做几个扩胸,做几个深呼吸。
秘籍三:学习前奏1.定位。
定下自己的能力,我到底有多少时间来学习。
2.定心。
既然定位了就要定下心来,努力学习,不要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了。
3.定时。
每天最好有固定的.时间,这样使大脑养成习惯,将非常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上班一族的我们一般只有晚饭过后才有时间复习。
秘籍四:具体学习方法1.细读课本。
对于我们上班一族来说时间实在是不多,读书讲究质量。
需要认真的读书,把教材的章节认真仔细的看一遍。
掌握其中最基础的内容。
一遍下来你应该知道,这一章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核心重点是什么。
把不懂的问题用笔记本记下来,或者在书上标注,听课的过程重要仔细的去听讲。
这些是需要突破的地方。
2.阶段性精读+实战练习。
这个时候需要你仔细理解每一章的内容,并在内容理解完以后,做练习题,发现不懂的问题,问朋友,问老师。
练习以后需要每日总结。
这个很重要,善于总结学习的内容,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是过关的保证。
3.冲刺复习全书。
安全工程师的密码学知识密码学是安全工程师必备的核心知识之一。
在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密码学扮演着保护数据隐私和确保通信安全的重要角色。
作为安全工程师,掌握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安全工程师需要了解的密码学知识,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
1. 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使用相同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算法。
在对称加密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事先共享密钥。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AES和RC4等。
安全工程师需要了解对称加密算法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并选择适当的算法来保护敏感数据。
同时,安全工程师还需要注意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管理和安全性,确保密钥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2. 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
公钥可以公开给任何人使用,而私钥则保密存储。
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使用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来实现加密和解密操作。
RSA和ECC是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安全工程师需要了解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密钥的生成和管理。
3. 哈希算法哈希算法是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的算法。
常用的哈希算法有MD5、SHA-1和SHA-256等。
安全工程师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哈希算法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例如数字签名和消息摘要。
然而,安全工程师也需要注意哈希算法的碰撞攻击和强度选择的问题,选择更安全的哈希算法来保护数据。
4. 密码学协议密码学协议是建立在密码学基础上的安全通信协议。
安全工程师需要熟悉常见的密码学协议,如SSL/TLS、IPSec和SSH等。
了解密码学协议的原理和实现细节,能够评估协议的安全性和性能,并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配置和使用密码学协议,确保通信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5. 密码学攻击安全工程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密码学攻击技术,并具备相应的防御能力。
密码学攻击可以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种类型。
被动攻击是指对密文或密码算法进行分析以获取有关明文或密钥的信息,而主动攻击是通过与加密系统进行交互来获取更多信息或破坏加密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工程师的密码策略职责密码策略是安全工程师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职责之一。
密码是访问控制的基础,通过合理的密码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信息泄露。
本文将详细探讨安全工程师在密码策略方面的职责,并提出一些实施密码策略的建议。
一、密码策略的重要性密码是用户身份验证的手段之一,相关设置对于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个弱密码可能会导致恶意用户入侵系统,获取敏感信息、篡改数据或制造破坏。
因此,安全工程师需要制定密码策略来规范用户密码的设置和管理。
二、密码长度要求1. 最小密码长度安全工程师需要设定一个最小密码长度,使用户的密码达到一定的强度。
通常建议密码长度不低于8位,且应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2. 密码复杂性要求除了长度要求,密码策略还应包括复杂性要求。
安全工程师可以要求密码使用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以提高密码的强度。
三、密码有效期限密码不应该一直保持不变,而是应定期更换,以减少密码泄露的风险。
安全工程师需要设置一个合理的密码有效期限,并通知用户在有效期过后修改密码。
四、密码历史记录为了防止用户反复使用相同的密码,密码策略应该要求保存一定数量的密码历史记录。
这样,用户将无法在一段时间内重复使用之前的密码。
五、账户锁定策略为了防止暴力破解攻击,安全工程师可以设置账户锁定策略。
当用户多次输入错误密码时,账户将被锁定一段时间,避免攻击者尝试大量的密码组合。
六、密码传输和存储策略密码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也需要采取安全措施。
安全工程师应该优先使用加密通信协议,避免明文传输密码。
对于存储密码,应采用哈希算法以及加盐等措施来保护密码的安全。
七、培训与教育密码策略的实施需要用户的配合和遵守。
安全工程师应该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向用户传授密码管理的重要性,提醒用户创建强密码和定期更改密码。
八、定期审计密码策略的有效性需要经常审计和评估。
安全工程师负责定期检查密码策略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密码行业标准密码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用于保护个人和机构的敏感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密码行业标准是确保密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南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密码行业标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首先,密码行业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会中,个人和组织的敏感信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例如黑客攻击、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
因此,密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密码行业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建立起健壮的密码保护机制,有效地保护其信息资产。
其次,密码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密码的复杂性要求、密码的存储和传输安全、密码的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
首先,密码的复杂性要求包括密码长度、字符种类、定期更改等要求,以确保密码足够强大,难以被破解。
其次,密码的存储和传输安全要求包括密码加密存储、安全传输协议等,以防止密码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窃取。
最后,密码的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包括密码重置机制、密码找回流程等,以确保密码的安全性不会因为遗忘或泄露而受到影响。
最后,实施密码行业标准的方法包括制定密码策略和规定、加强密码管理和控制、加强密码技术和工具的应用等方面。
首先,个人和组织需要制定密码策略和规定,明确密码的复杂性要求、存储和传输安全要求、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等,以便统一管理和监督密码的使用。
其次,加强密码管理和控制,包括限制密码访问权限、监控密码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应对密码安全事件等。
最后,加强密码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包括采用安全的加密算法、使用多因素认证、部署密码管理系统等,以提高密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密码行业标准对于保护个人和组织的敏感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守密码行业标准的要求,个人和组织可以建立起健壮的密码保护机制,有效地保护其信息资产。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密码行业标准,加强密码安全意识,全面提升密码安全水平。
程•可靠性工程基础•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可靠性分析方法与工具•可靠性试验设计与实施目•可靠性改进策略及实践案例分享•总结与展望录可靠性工程基础可靠性定义与重要性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高可靠性的产品意味着更低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高可靠性的产品能够赢得客户信任,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
可靠性的定义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维修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030201其他领域如能源、化工、医疗等领域也对产品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
电子电器产品更新换代快,对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工业汽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军事领域军事装备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直接影响战斗力和作战效果。
航空航天领域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高效团队特征与优势相互信任与尊重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知识,能够相互补充,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和适应性。
明确的目标与愿景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沟通,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促进团队协作和决策效率。
高度的责任感与自主性分析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员明确角色与职责建立团队规范团队组建与角色分配在沟通过程中,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需求,努力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倾听与理解在团队协作过程中,要明确任务分工和协作方式,确保团队成员能够高效有效协作与执行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时,要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表达。
表达清晰与准确建立信任与尊重在处理团队冲突时,要积极寻求共识和妥协方案,避免长期争议影响团队寻求共识与妥协0201030405团队沟通与协作技巧可靠性分析方法与工具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FMEA基本概念和原理故障模式识别与分类故障影响评估与风险优先数计算FMEA实施流程与案例分析了解FTA 的定义、目的和适用范围,掌握FTA 的核心思想和实施步骤。
FTA 基本概念和原理故障树的构建与化简故障树定性分析故障树定量分析学习如何构建故障树,包括确定顶事件、找出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以及如何进行故障树的化简。
1111
1. 长度:密码应该足够长,一般建议至少 8 个字符,以增加破解的难度。
2. 复杂性:密码应包含字母(大小写)、数字和特殊字符,以增加密码的复杂性。
3. 易记性:尽管密码应该复杂,但也要易于记忆,避免忘记密码。
4. 不使用常见密码:避免使用生日、名字、常用词汇等容易猜到的密码。
5. 定期更换密码:为了确保安全性,建议定期更换密码。
以下是一些工程师常用的密码设置建议:
1. 使用一句话的首字母:选择一句容易记住的话,然后将每个单词的首字母作为密码。
例如,“Two little birds sitting on a wall”可以转换为“TLBSaTw”。
2. 结合符号和数字:在密码中添加符号和数字可以增加复杂性。
例如,“Pass@word123”比“Password”更安全。
3. 创意拼写:改变常见单词的拼写可以使密码更难以猜测。
例如,“elephant”可以变为“3lph4nt”。
4. 使用密码管理器:密码管理器可以帮助存储和管理复杂的密码,并确保每个密码都是独特的。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密码设置方法,都应该确保密码的安全性,并避免在公共场合或不安全的网络中分享密码。
同时,如果发现密码可能已经泄露,应立即更换密码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安全工程师的密码管理和身份验证方法密码管理和身份验证方法对于安全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当今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
因此,安全工程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敏感信息和确保身份验证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密码管理和身份验证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密码管理方法在密码管理方面,安全工程师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确保密码的安全性。
1.1 强密码生成强密码是最基本的密码安全要求之一。
安全工程师应该倡导用户使用强密码,并提供工具来生成强密码。
强密码应该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至少为8位。
1.2 定期更换密码定期更换密码可以防止密码被破解和滥用。
安全工程师应该建议用户每3个月更换一次密码,并提供相应的提示和提醒。
1.3 密码复杂性检查在用户设置密码时,安全工程师应该实施密码复杂性检查。
密码复杂性检查可以防止用户设置过于简单或容易猜测的密码。
例如,密码必须包含至少一个大写字母、一个小写字母和一个数字。
1.4 多因素身份验证除了密码外,安全工程师应该推广多因素身份验证方法。
多因素身份验证要求用户在登录过程中提供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身份验证信息,例如密码和指纹、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等。
这可以提高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二、身份验证方法除了密码管理,安全工程师还应该采用以下身份验证方法来确保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2.1 双向认证双向认证要求用户和系统之间互相验证对方的身份。
一种常见的双向认证方法是公钥基础设施(PKI),其中用户和系统都有自己的公钥和私钥。
用户通过私钥签名信息,系统使用用户的公钥验证签名,从而确保双方的身份是有效的。
2.2 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是一种先进的身份验证方法,可以使用人体特征(如指纹、虹膜、面部等)进行身份验证。
安全工程师可以推广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来增强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2.3 单一登录单一登录(Single Sign-On, SSO)是一种方便且安全的身份验证方法。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师“密码”必备(上)要做一名合格的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师,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很多;要想与研发人员有效沟通,不让别人认为你是“那个”,就必须掌握工作中常用的“密码”术语。
91质量网()整理了从1至9常用“密码”术语(不同行业或领域可能有不同理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分两期发布,敬请关注。
1 - DIRFT“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 简称DIRFT ) 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
每个人坚持第一次做好,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工作中就可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效率也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才会显著增长。
人都会犯错误,错误由两个因素造成:一个是缺乏知识,另一个就是缺乏关注。
缺乏知识可以补充学习,但是缺乏关注只能靠人自身来修正。
漫不经心,实际上是一种态度问题。
零缺陷就是大家心理要有一个关注点,不说是你有多少的技能,有多少的知识。
而是你的头脑里永远要有一根绳,我做事情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第一次就做对,是一个很高效的途径要想把事情做对,就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
在我们给出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的“对”的标准去做。
第一次没做对,也就浪费了做事情的时间。
返工的浪费最冤枉的,因为第二次把事情做对,既不快、也不便宜。
我们可以天天很“忙”,但务必要忙到点子上,忙得有价值,忙得有成果。
第一次就做到位,这样你才更有竞争力做同样一件事情,处理同样一个问题,完成同样一个任务,不同的执行者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很多人都能够把事情做对:把事情完成,把问题解决掉,把任务履行好;但真正能够把事情做到位的人,会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少的成本去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对,从而获得了更加完美的结果。
做对,是我们做事的起码要求,做到位,却能使你更具有竞争力。
2 - 双归零双归零分为技术和管理两部分,任何问题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按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技术、管理归零报告或相关文件。
技术归零: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管理归零: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双归零管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包括:(1) 重复性出现的质量问题(2) 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人为责任质量问题(3) 无章可循、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质量问题(4) 技术状态管理有问题(5) 既有设计或工艺等技术因素,又有管理方面的漏洞或薄弱环节造成的质量问题(6)行政领导确认需要进行管理归零的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方法的好处:(1) 可以规范分析、处理过程,提高质量管理效率,保证质量问题的处理效果(2)可以建立规范、有效的质量信息处理流程,有利于经验的传承。
(3)可以克服以往故障处理过程中,就事论事,缺乏对故障机理的深入分析,无法根本纠正故障,难以实现闭环的弊病,有利于明确对质量问题处理的责任主体。
(4)可以通过有效调动各种资源,理顺质量信息传递的流程,形成质量自我改进机制,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质量成本损失。
3 - 3F“3F”技术是指故障模式、影响与后果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报告、分析与纠正措施系统(FRACAS)。
它们是可靠性工程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三种工具。
“3F”技术是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故障作斗争的科学方法,是用于分析、监控和改进设计的有效工具。
因此“3F”技术正是实施故障预防、控制和纠正的一套系统化、规范化了的程序和方法。
FMECA是一种系统化的故障预想技术,它是运用归纳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产品设计可能存在的每一种故障模式及其产生的后果和危害的程度。
通过全面分析找出设计薄弱环节,实施重点改进和控制。
对于系统可能出现故障这件事,要从设计方案构思开始就去全面地“想”,去深入地分析,不能等产品做出来后再去复查,更不能等到了靶场才去“预想”。
实践表明,对系统功能、硬件制造、试验过程等,都可用 FMECA进行事前的故障预想和对策研究。
FTA是一种系统化的详细的故障预测和调查方法。
它运用演绎法寻找导致某种故障的各种可能原因,追溯原因的原因,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从而构造一个连接故障因果关系的逻辑结构图,即故障树。
通过对故障逻辑关系的分析,找出导致故障发生的所有路径与关键路径,以便采取改进措施或控制方法。
故障树分析可以揭示系统一个不希望出现的状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不希望事件或故障事件(又叫顶事件)自上而下逐步展开的。
对应每一顶事件要建一棵故障树,每一棵故障树仅仅包括那些会导致顶事件的故障和故障组合。
FRACAS是一种规范化的故障报告、分析和处理的可靠性增长技术。
在系统发生故障之后,运用FRACAS 对故障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按程序地调查、证实、分析和纠正工作,保证故障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对故障实行闭环控制,彻底消除故障产生的原因,真正实现问题“归零”。
如果对系统出现的故障不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只采取更换失效部件的简单应急处理措施,是造成故障重复发生的根源。
4 - 4A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尤其在保障性设计分析中,经常会用到“4A”方法,主要包括: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CA)、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RCMA)、维修级别分析(LORA)、使用和维修工作分析(O&MTA)(简称4A)。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技术可用于不同专业工程中,在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等工程中都广泛应用。
在规划装备的维修保障时,FMEA主要用于:(1)确定修复性维修工作任务根据FMEA得到的故障发生部位、对装备功能的影响程度、发生概率以及是否可以采取预防性维修措施加以消除或减缓等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应进行的修复性维修工作。
(2)确定预防性维修工作任务确定预防性维修的工作类型是RCMA的主要任务,但在预防性维修逻辑决断中首先进行故障后果的评定。
FMEA为故障后果评定提供了最基础且重要的信息。
(3)为确定保障资源要求提供输入信息FMEA可确定出修复性维修项目和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据此可以进行使用和维修工作任务分析,从而确定出保障资源要求。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RCMA)是按照以最少的维修资源消耗保障装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预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
RCMA通常包括系统和设备的RCMA、区域检查分析、结构的RCMA以及预防性维修的组合。
(1)系统和设备的RCMA用于确定系统和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的产品、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维修间隔期及维修级别。
(2)区域检查分析用于确定区域检查的要求,如检查非重要项目的损伤、检查由邻近项目故障引起的损伤,它适用于需要划分区域进行检查的大型设备或装备。
(3)结构RCMA用以确定结构项目的检查等级、检查间隔期及维修级别,它适用于大型复杂设备的结构部分。
对一般设(装)备只进行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因此,这里重点阐述系统和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的方法。
维修级别分析(LORA)是一种系统性的权衡分析方法,是在装备研制、生产和使用阶段对预计有故障的产品(一般指设备、组件和部件)进行非经济性或经济性的分析以确定可行的修理或报废的维修级别的过程。
在生成保障方案的工作中,LORA主要用于分析、确定保障组织的结构,并建立维修保障功能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维修级别分析主要是对拆下的故障件送往哪个级别的维修机构进行修理做出决策,前提条件是离位维修和换件修理。
离位维修是指将装备的故障件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它是相对原位维修而言。
原位维修是指对那些不便拆卸的故障部位或结构件如发动机主体等在装备原来位置上进行维修。
换件修理是将故障件拆卸下来换上备件,使装备恢复规定技术状态的一种修理方法。
与换件修理相对应的是原件修复,它是指在装备上直接修复故障件,使装备恢复到规定的技术状态。
一般情况下,整机不作为维修级别分析的层次;电子元件或有的机械零件是不修复零件,也不需要做精确的维修级别分析。
在装备修理工作中,主要针对单元、组件和零件进行修理,这些结构层次就成为装备的修理约定层次。
通常,装备修理约定层次的划分基本上要与维修级别的划分相一致,如为便于换件修理,多数装备修理约定层次设计成三级:外场可更换单元(LRU)、车间可更换单元(SRU)和车间可更换分单元(SSRU),并分别在基层级、中继级和基地级更换。
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O&MTA)是将装备的使用与维修工作任务分解为作业步骤而进行的详细分析,用以确定各项保障工作所需的资源要求。
O&MTA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分析确定保障活动的资源需求,包括开展各项使用保障活动与维修保障活动所需的资源,如备件、设备、人力人员等。
(2)设计确定保障活动的时序关系和逻辑关系,包括开展各项使用保障活动与维修保障活动的时机、工序、步骤等。
进行O&MTA的主要作用如下:(1)为每项使用与维修保障活动确定保障资源要求,其中包括新的或关键的保障资源要求。
(2)从保障资源角度为评价备选保障方案提供资料。
(3)为制定备选设计方案提供保障方面的资料,以减少使用与维修保障费用、优化保障资源要求。
(4)为维修级别分析提供输入信息。
5 - 5S5S是指整理(SEIRI) 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SO)素养(SEIKETSU)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为以'S'开头,英语也是以'S'开头,所以简称5S。
(1)整理整理:清理物品,明确判断要与不要,不要的坚决丢弃对象:主要清理现场被占用而无效用的“空间'目的:清除零乱根源,腾出“空间”,防止材料的误用、误送,创造一个清晰的工作场所。
整理的要点:·一定要思考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要品出现?·在决策物品的取舍时有两种错误观点:①这里所有的物品都有用,全部不能丢。
(阻碍前进)②公司不是我的,全部丢掉。
(造成严重浪费)(2)整顿整顿:整理好的物品明确地规划、定位,并加以标识。
对象:主要是整理出来的物品、设备及存放的场所。
目的:定置存放,实现随时方便取用。
整顿的要点·哪些是常用的,哪些是不常用的,考虑提高效率方面着手·要有合理化、规范化的摆放和储存并加以标识。
※易取易放原则※先入先出原则※看得见管理原则(3)清扫清扫:经常清洁打扫,保持干净明亮的职场环境。
对象:主要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
目的:·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保持整理、整顿成果;·稳定设备、设施、环境质量、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防止环境污染。
清扫的要点·除了要清扫看得见的地方外,看不见的地方也要彻底打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