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手术室部分(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20
一、呼吸内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二、消化内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三、神经内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四、心血管内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五、血液内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六、肾病学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 . . 资料. .七、内分泌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 . . 资料. .. . . 资料. .十、骨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十一、泌尿外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十二、胸外科及心脏大血管外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十三、妇产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 . . 资料. .. . . 资料. .十六、耳鼻喉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十七、口腔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 . . 资料. .. . . 资料. .十八、皮肤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十九、.感染(传染)科□一般专科□重点专科. . . 资料. .. . . 资料. .二十一、.康复学科专业□一般科室□重点科室(每年开展例数少于10例的,请注明例数). . . 资料. .. . . 资料.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作者: ————————————————————————————————日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及评价细则一、医院管理(228 分) 项目内容评审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得分扣分原因(一) 科室设置(10分) 1.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质控科、院感科、门诊办、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总务科、信息科等。
3查人事资料和职工花名册。
①标准中所列科室齐全,每缺一科扣1 分; ②科室主任配ﻭ备齐全,每缺一科扣0.5 分。
2.临床科室: 一级临床科室:急诊科、内科、ﻭ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麻醉科、皮肤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预防保健科。
二级临床科室:内科:应有4 个以上专科,设消化、心血管、呼吸、血液等。
外科:应设3 个以上专科,设普外、ﻭ泌尿外科、骨科等。
妇产科:设妇科、产科。
儿科:设儿内科、新生儿科。
3同上。
一级科室每缺一科扣1分;二级科室缺科扣0.5 分。
3.院级重点专科:全院应有3个以上重点专科,每个重点专科具有20 张以上床位数和必要的医疗设备。
1.5同上。
每缺一个重点专科扣1 分;每科床位数少于20张扣0.5分。
4.医技科室:设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血库)、病理科、影像科、理疗(可与康复科合设)、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内窥镜室、营养室、超声、心电图等。
2 同上。
每缺一科扣0.2分。
5.其他科室:图书馆(室)、病案统ﻭ计室。
0.5 同上。
每缺一室扣0.5 分。
2 项目内容评审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得分扣分原因ﻭ(二)人力资源(20 分) 1.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与编制床位数保持一ﻭ致。
1 查资料。
超过10%扣0.5 分,超过20%不得分。
2.病床与工作人员ﻭ之比≥1:1.3-1.5;床位与病床护士之比≥1:0.43。
4 听汇报、查资料。
了解:ﻭ人员编制、人员学历、资历、专业年限、技术职务、职称任命、人员编制。
二级外科医院设置标准评分表
一、引言
本评分表用于评估二级外科医院是否达到设立标准,旨在提供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估工具,以确保二级外科医院的设置质量和设施标准符合规范要求。
二、评分细则
1. 医院的基本信息
2. 临床科室设置与人员配备
3. 医疗设施和支持服务
4. 质量管理与安全防护
5. 教育培训和科研能力
三、得分标准
四、评分记录
五、结论
根据近期的评估记录,本二级外科医院在各项评分指标上均达到合格水平,并且能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医院的设施和医疗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注:此评分表仅供参考,具体评分标准应根据相关法规和要求进行调整。
*
以上是《二级外科医院设置标准评分表》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_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1.2.1 【C】在诊疗活动中, 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者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严格执行“ 查对制诊疗活动及操作前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核对时应让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度”,至少同时使用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姓名。
姓名、年龄两项等项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目核对患者身份,确床号等(禁止仅以房偶尔床号作为识别的惟一依据 )。
保对正确的患者实 3.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施正确的操作。
(★) 【B】符合“C”,并手术、有规章制度和或者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A】符合“B”,并1.各科室对本科执行查对制度有监管。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3.1.3.1 【C】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 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手术、1.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特别急诊、病房、手术室、 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2.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 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3.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有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
4.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B】符合“C”,并1.有规章制度和或者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与交接登记制度”。
2.各科室对本科制度的执行力有监管。
【A】符合“B”,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3.1.4.1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点是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室) ,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
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及评价细则一、医院管理〔228 分〕项目内容评审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得分扣分原因〔一〕科室设置 (10 分) 1.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质控科、院感科、门诊办、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总务科、信息科等。
3 查人事资料和职工花名册。
①标准中所列科室齐全,每缺一科扣1 分;②科室主任配备齐全,每缺一科扣0.5 分。
2.临床科室: 一级临床科室: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麻醉科、皮肤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预防保健科。
二级临床科室:内科:应有4 个以上专科,设消化、心血管、呼吸、血液等。
外科:应设3 个以上专科,设普外、泌尿外科、骨科等。
妇产科:设妇科、产科。
儿科:设儿内科、新生儿科。
3 同上。
一级科室每缺一科扣1 分;二级科室缺科扣0.5 分。
3.院级重点专科:全院应有3 个以上重点专科,每个重点专科具有20 张以上床位数和必要的医疗设备。
1.5 同上。
每缺一个重点专科扣1 分;每科床位数少于20 张扣0.5 分。
4.医技科室:设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血库〕、病理科、影像科、理疗〔可与康复科合设〕、手术室、消毒供给室、内窥镜室、营养室、超声、心电图等。
2 同上。
每缺一科扣0.2 分。
5.其他科室:图书馆〔室〕、病案统计室。
0.5 同上。
每缺一室扣0.5 分。
2 项目内容评审标准分值检查方法判定结果扣分得分扣分原因〔二〕人力资源 (20 分) 1.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与编制床位数保持一致。
1 查资料。
超过10%扣0.5 分,超过20%不得分。
2.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1:1.3-1.5;床位与病床护士之比≥1:0.43。
4 听汇报、查资料。
了解:人员编制、人员学历、资历、专业年限、技术职务、职称任命、人员编制。
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每低0.1 扣2 分,床护比低0.01 扣1 分。
3.卫技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75%,护理人员占卫技人员的50%。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卫办医管发〔2012〕57号表1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三、评审表述式(一)评审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判定原则是要达到“B-良好”档者,必须先符合“C-合格”档的要求,要到“A-优秀”,必须先符合“B-良好”档的要求。
(二)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评分说明的制定遵循PDCA循环原理,P即plan,D即do,C即check,A即act,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四、评审结果表3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第一章至第六章基本标准核心条款项目类别甲等乙等C级≥90%≥80%B级≥60%≥50%A级≥20%≥10%C级100%1O0%B级≥70%≥60%A级≥20%≥l0% A优秀有持续改进,成效良好PDCAB良好有监管有结果PDCC合格有机制且能有效执行PDD不合格仅有制度或规章,未执行仅P或全无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二、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评审标准评价要点1.2.5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基本药物得到优先合理使用。
【C】1.有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使1.2.5.1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相关规定及监督体系。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 2.有专门人员定期对医师处方是否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进行督查、分析及反馈。
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B】符合“C”,并1.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列入医院用药目录,有相应的采购、库存量。
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 2.主管职能部门定期对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调整反馈,满足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任务《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师资、设施符合承担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医务人员参与,根据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的,提供适当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政府指令的受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询服务,帮助患《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达到“《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开展实验性临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安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三章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第 21 页,共 87 页《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患者安者安全第 22 页,共 87 页《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医疗质第 23 页,共 87 页《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质量安全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质量与第 24 页,共 87 页《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章 医疗质量安四章第 25 页,共 87 页医疗第 26 页,共 87 页章医疗质量第 27 页,共 87 页第四章第 28 页,共 87 页《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第四章医第 29 页,共 87 页《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第 30 页,共 87 页专人负责上报单《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职能科室工作任务分解表(医务科)续改进制度,有“住院患者的各类膳食的适应证和膳食应用原则”。
二级妇科医院设置标准评分表---
1. 医院硬件设施评分
2. 医院人员配置评分
3. 医院服务质量评分
4. 相关证照文件评分
5. 总分
医院硬件设施得分:(填入1中得分的总和)分
医院人员配置得分:(填入2中得分的总和)分
医院服务质量得分:(填入3中得分的总和)分
相关证照文件得分:(填入4中得分的总和)分
总分:(将以上四项分数相加)分
---
以上是二级妇科医院设置标准评分表,用于评估医院在硬件设施、人员配置、服务质量和相关证照文件等方面的情况。
请根据评
分标准对医院进行评分,并计算出总分。
希望该评分表能够帮助您更准确地评估医院的水平和能力。
请注意,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
本院手术室部分
第三章患者安全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全部科室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手术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
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
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
九、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全部
全部
第六章医院管理四、人力资源管理全部。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二类指标分值表一、执业与管理(200分)(一)依法执业(20分)(五)教学与科研管理(15分)(二)组织机构管理(20分)(六)信息管理(30分)(三)人力资源管理(30分)(七)财务管理(30分)(四)医疗与应急管理(25分)(八)医院建设、设备、安全和后勤管理(30分)二、质量与安全(600分)(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健全(15分)(十一)检验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0分)(十二)病理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三)医疗技术准入管理(20分)(十三)医学影像专业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四)患者重点安全目标监测(20分)(十四)药事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五)非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25分)(十五)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20分)(六)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50分)(十六)医院感染质量与安全管理(40分)(七)门诊工作质量与安全(30分)(十七)病历质量管理(30分)(八)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十八)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100分)(九)重症监护病房质量与安全管理(30分)(十九)饮食及营养治疗(10分)(十)传染病管理(20分)(二十)临终关怀与疼痛管理(10分)三、知情与服务(100分)(一)知情同意(12分)(四)规范服务(16分)(二)病人权益(16分)(五)医德医风(21分)(三)健康教育(12分)(六)规范收费(23分)四、效率与效益(100分)(一)医院经济运行状况(25分)(二)工作效率(35分)(三)社会效益(40分)一、执业与管理(200分)二、质量与安全(600分)三、知情与服务(100分)四、效率与效益(100分)。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卫生部印发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卫医管发〔2012〕2号)。
为增强评审标准的操作性,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依据,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适用于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其余各级各类二级医院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置7章69节357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583款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6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细则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并能快速甄别出本地区医疗技术能力不能诊治的疾病迅速转往有条件三级医院。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细则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166号)。
3.本细则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
本院手术室部分
第三章患者安全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全部科室
五、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手术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
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
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
九、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全部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部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全部
四、护理安全管理
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
第六章医院管理四、人力资源管理全部
感谢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