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QP-P-01A 现场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2
工程施工过程打点规程编纂马洪波日期2007-11-28 审核于琛、杨毅清日期2007-11-28 批准许立日期2007-11-28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状态点窜内容点窜人审核人批准人为了使施工过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然及现场协调等的打点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中质量、进度符合客户要求,特制订本打点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万通地产开发的所有工程以及由万通地产进行现场工程打点的所有工程。
1.术语和定义1.1.工程施工过程打点:就是为成功地实现工程目标而对工程的施工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方案、组织、控制与协调。
1.2.工程供方:指向工程公司提供用于工程的材料、设备,以及监理、施工等效劳的组织或个人,如供应商、承包商、监理。
1.3.总承包商:主体土建工程的总承包单元。
1.4.分包商:分项工程承包单元。
1.5.承包商:总承包商和分包商统称承包商。
1.6.供应商:材料设备供应商。
1.7.三通一平:三通指水通、电通、路通,一平指施工场地平整。
2.职责2.1.工程公司工程部2.1.1.负责草拟工程打点筹划书,包含工程进度、质量、成本、资金等内容。
2.1.2.负责工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打点、进度打点、现场打点、成本控制〔指工程变动、及进度间接影响成本的成本环节控制〕、安然文明施工打点、现场签证打点、发卖配合、维保协调、总部衔接等工作。
配合成本打点、设计打点、工程支付打点等工作。
并协调各部分共同做好工程施工打点工作。
2.1.3.负责草拟工程总控进度方案及其后的调整。
2.1.4.负责审核工程施工总进度方案、施工阶段主要节点方案和关键分包工程的进度方案。
2.1.5.组织施工图纸会审。
2.1.6.参与工程采购及合约签署;审核招标文件中的技术局部;评审技术标。
2.1.7.负责履行工程公司签署的工程施工及采购合同。
2.1.8.负责对监理进行监督打点。
2.1.9.负责设备、材料样板库的打点。
2.1.10.审批工程洽商。
2.1.11.负责并组织竣工验收及竣工图审核。
修改页1.目的本程序阐述了设计开发的基本过程框架和应用指南,以指导设计开发过程,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项目,设计和开发出满足标准和法规要求、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产品。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新技术设计开发管理活动;3.职责3.1总经理3.1.1批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项目的立项;3.1.2批准项目的重大资源调配。
批准重大工程更改的启动;3.1.3确定在线产品改型项目的优先级。
批准在线产品停产的决策;3.1.4负责产品族的路标规划、跨项目的需求管理3.2研发部经理负责组织立项的可行性分析,参与项目立项的决策,3.3品质部经理参与上市发布的决策,批准产品转产发布,批准涉及重大质量问题的决策,批准工程更改在生产线上的实施;3.4市场部经理参与项目立项的决策,参与上市发布的决策,审批产品市场调研报告;3.5QA通过培训、引导、审计等方式,保证项目开发遵从适用的过程、标准、程序。
3.6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组这个跨部门团队的领导,管理从策划到产品转产发布(预研项目为策划到技术验证完成)之间的全部开发工作,组织市场、销售、研发、制造等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
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负责。
3.7项目组由策划阶段的《综合开发计划》所确定的跨部门的人力资源。
3.8设计组3.8.1主导项目的需求定义、需求的实现的跟踪、需求变更控制。
3.8.2主导产品功能的实现。
3.8.3保证设计输出正确地转换为生产规范,使得批量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输出要求、符合适用法规标准、达到已经适当验证的设计性能和功能,建立完整的生产规范,建立和维护BOM清单。
3.8.4依据《物料认证工作规范》,负责项目的物料认证的质量和进度。
3.9测试组主导产品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包括:●测试工程师: 确认产品的功能,性能等满足预期的产品要求。
●产品安全工程师:确认产品的安全,环境,EMC满足预期的产品要求。
3.10工程部3.10.1完成批量生产的验证;负责与制造系统沟通,以便制造系统完成量产的环境准备;报告制造系统量产环境的准备情况。
制定:日期 2017-2-25标准化审核:日期 2017-2-25 审核: 日期 2017-2-25批准: 日期 2017-2-25文件变更记录1.目的对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文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与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文件和管理的控制。
3.职责与权限3.1 总经理:负责一级文件的批准。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二级文件的批准。
3.3 管辖副总: 负责材料及相关产品标准、相关工艺文件及临时文件的批准。
3.4 各部门部长:根据附件《受控文件审批权限表》中文件审批权限要求进行批准。
3.5 品质保证部:负责组织体系文件的建立、统筹、编号的规范、文件格式标准化的规定以及文件的发放、换版等工作,确保发放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
3.6 小型电池开发部、动力电池开发部、工艺设备部:a)负责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制。
b)负责对顾客提供的工程规范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及更改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7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程序文件和相关作业文件的编制,以及外来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4. 术语和定义一级文件: 质量手册-QM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anual)二级文件: 程序文件-QSP (Quality System Procedure)三级文件: a)支持程序文件的管理性文件-WI(Work Instruction)b)技术类文件,包括:试验产品工艺文件-EPI(Experimentation Product Instruction)产品工艺文件-PI(Product Instruction)控制计划—CP(Control Plan)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作业指导书-WI(Work Instruction)检验作业指导书-QAI(Quality Assurance Instruction)标准操作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设备操作及维护作业指导书-EOM (Equipment Operation & Maintenance)产品规格书-PS(Product Specification)图纸—D(Drawing)物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工程变更申请单/通知单—ECR / ECN(Engineering Change Request / Notice)临时文件—TI /TCN(T emporary files/ temporary change Notice)四级文件:体系记录表单-QF(Quality Form)外来文件: 法律法规、标准、客户要求等5. 内容5.1文件的分类及管理5.1.1受控文件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部门(含提供认证的机构)、场所、班次,使用的文件均为受控文件,包括:a)体系文件:如手册、程序文件和三级文件及回收文件。
1 目的
建立生产现场定置控制程序,对生产现场所有物品、用具进行定置管理,达到物品与人、环境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佳结合。
2 范围
本控制程序适用于生产现场文件、物料、辅助工具及容器具等存放位置的定置。
3 参考文件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 权责
生产车间对本控制程序的有效实施负责,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对本控制程序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5 内容
5.1定置原则
5.1.1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力求现场人、物、场地的结合不断优化、高效,便于管理。
5.1.2安全原则:在定制管理中,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5.1.3执行法规的原则:生产现场定置必须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内
容开展。
5.1.4执行工艺规程的原则:生产现场定置必须符合工艺要求并按照工艺流程,工艺纪律
进行。
5.2定置管理的对象
5.2.1生产用品:原辅料、半成品、包装材料及其它与生产有关的用品。
5.2.2操作用品:计量器具、工具箱、运输工具、文件、记录、资料等。
5.2.3办公用品:电脑、桌椅、文具、文件柜等。
5.2.4清洁用品、用具:扫帚、拖把、垃圾桶、毛巾、不锈钢盆、桶等。
5.3定置要求
5.3.1各类物品,用具分类定置、定置区标志清晰、明显,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有明确的
责任人。
5.3.2定置区域严禁摆放不属于本定置区的非定置物品。
5.3.3保持定置区环境卫生,每班清扫、除尘应符合生产要求。
5.3.4工具及用具按部就位,使用完后及时归位。
6 支持文件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7 表单
无。
PDA操作流程
1.开机(长按红色开关键3秒)-----点击开始-----出现下拉菜单----选
择”FMMIS”----进入中航物业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显示用户-----输入“yshiwei”-----密码“FMMIS”-----回车。
2.进入物业设备管理主画面-----点击运行巡检----点击打卡键----PDA
窗口会有红色光-----扫描所对应条码-----显示“设备名称及执行情况”------点击右下角“运行巡检”-----在相应运行空格处填写实抄数值-----直到运行巡检完毕。
PDA操作流程
3.开机(长按红色开关键3秒)-----点击开始-----出现下拉菜单----选
择”FMMIS”----进入中航物业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显示用户-----输入“yshiwei”-----密码“FMMIS”-----回车。
进入物业设备管理主画面-----点击运行巡检----点击打卡键----PDA窗口会有红色光-----扫描所对应条码-----显示“设备名称及执行情况”------点击右下角“运行巡检”-----在相应运行空格处填写实抄数值-----直到运行巡检完毕。
No:QG/EJ001JC09-2006Page 1of 6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标准现场管理规定1 主题与适应范围本文规定了物流、设备、行为、安全、环境等现场管理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二纺机工业园区内的各单位。
2 总则通过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建立有条不紊的生产秩序,走向清洁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促进生产效率,优化人文视觉环境建设,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3 物流3.1 物品3.1.1 购入的原材料、辅料及其他物品必须经过计量、质检。
3.1.2 对原材料、辅产及其他物品的计量、质检的原始资料要准确,并按规定完整保存。
3.1.3 原材料、辅料及其他物品入库,必须建账设卡,要做到账、卡、物三相符。
3.2 物资存放3.2.1 物资存放要分区、分类。
按物资的类别,合理规划物资的固定区域,摆放做到“四号定位”,并立牌或立卡(即:按序号、架号、层号、位号四者统一编号,建立料牌或卡片)。
3.2.2 库房内各种物品的存放,要根据不同需要,有防火、防霉、防锈、防盗、防爆、防鼠、防热、防蛀、防汛等措施。
3.2.3 生产现场的物资要划区存放,成品、在制品、半制品、待验品、不合格品必须要有明显标志。
3.2.4 在制品均应入工位器具放置或放置在铺设软垫地面上,零部件不得落地放置,不得将在制品、工具、回丝混杂放置在一起。
3.2.5 直接堆放在运输底板上的物体,重物、大体积放在下面,轻物、小体积放在上面,表面易碰损物体,须有防损防开措施,同时做好固定和防止倒落措施,最高不得超过1.5M。
3.2.6 物资在室外堆放,必须有相应的防雨措施。
2006-04-06发布2006-04-10实施No:QG/EJ001JC09-2006Page 2of 6现场管理规定3.2.7 成品箱、集装箱必须在指定地点堆放,不得堆放在主干道上,不得堵塞通道。
3.3 定置管理3.3.1 生产现场工具箱要相对统一,由使用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洁。
工具箱表面无积尘、污染、破损,工具箱顶面上不得堆放重物。
1.0目的为各部门制定/评审及更新经营计划提供一般规则。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进行经营计划的制定、评审和更新工作。
3.0职责3.1市场部统筹经营计划的制定更新工作。
3.2各部门负责人须协助有关经营计划的制定/评审。
3.3各部门负责人须组织本部门成员,努力实施经营计划规定的相关专案,并分析实施情况和组织持续改善活动。
4.0定义无5.0内容5.1经营计划的内容(不提交第三方审核)5.1.1市场相关内容5.1.2财务策划及成本5.1.3增长预测5.1.4工厂/设施计划5.1.5目标成本5.1.6人力资源开发5.1.7研究与开发计划,专案和经费预算5.1.8预期销售额5.1.9品质目标5.1.10客户满意计划5.1.11关键内部产能及工艺能力指标5.1.12健康安全及环境问题公司董事总经理确定经营计划所需建立目标和计划的具体专案及其责任部门。
5.2经营计划的制定、更新5.2.1由市场部统筹经营计划的制定更新工作。
5.2.2市场部提供市场的分析,如新闻报导、政府要求等现有和预测资料,以及本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及当前和未来顾客的期望等资讯。
5.2.3各责任部门在制定经营计划前要完成资讯的收集工作,要确定:5.2.3.1资讯的范围5.2.3.2收集的方法5.2.3.3收集的频率5.2.4各责任部门将所收集到的内部资讯与适当的同类厂家和公司总的发展规划比较确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5.2.5依据现状和目标的差距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行动计划。
5.2.6各责任部门经理需审核有关的目标和计划后汇总到市场部。
5.2.7公司董事总经理负责如今所需人员参加协调、评估会议,最后综合所上报的有关计划,由市场部制定出公司总的经营计划。
5.2.8市场部负责将正式的、文件化的、全面的经营计划送交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正式生效。
5.3各部门根据经营计划的要求推行有关的行动计划。
5.4经营计划评议会5.4.1各部门在评议会前准备经营计划的进展情况的报告。
1、目的对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场所使用的均为有效的文件和资料。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3.1 生产部文控中心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所有三级文件收发和处理。
各部门使用的表单由各部门打印使用,但必须满足文控中心表单编号要求。
3.2公司各部门负责部门内部三四级文件的编写、修订和审核,并交由管理者代表核准,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文件的归档和保管及本部门使用的资料的管理。
3.3 公司的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ISO小组编写,并由总经理核准后发行。
程序文件由各部门主管组织制订,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行。
4、程序:4.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分类:a.第一级文件——《质量手册》b.第二级文件——《程序文件》c.第三级文件——内部文件(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装配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产品图纸等文件)和外部文件(上级行政文件、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国内外标准等文件)。
4.2 文件的审核和批准文件类别件名称编制审核人批准人第一级文件质量手册推行小组管理者代表总经理第二级文件程序文件部门主管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技术部主管技术部经理第三级文件零部件图纸及工艺技术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第三级文件检验规范技术工程师质量管理部经理管理者代表生产部工艺主管生产经理第三级文件作业指导性文件工艺工程师&产品工程师第三级文件行政管理制度行政部行政经理行政经理4.3 内部文件的编号4.3.1 文件编号a.质量管理手册编号为:GHL-QM;GHL表示公司名称的缩写,QM表示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的编号为:“QP-部门代号-文件级别号+顺序号”,例如《文件控制程序》QP-QM-201,QP表示程序文件,QM表示此程序文件由质量管理部管理, 2表示第二层次文件,01表示质量管理部在质量体系里第一个文件;c.作业指导性文件——零部件图纸、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编号为:三级文件代号-部门代号-文件级别号+顺序号,例如:《岗位任职要求》WI-AD-301,WI表示作业指导性文件,AD表示此文件由人事行政部管理,3表示第三层次文件,01表示人事行政部在质量体系里第一个作业指导性文件;d.质量记录编号:质量记录代号-部门代号-文件级别号+顺序号,例如:《受控文件清单》QR-QM-401,QR表示质量记录,QM表示此记录由质量管理部管理, 4表示第四层次文件,01表示质量管理部在质量体系里第一个质量记录;4.3.2各部门代号如下:总经理室-GM、商务部-CBD、采购部-PU、技术部-EN、质量部-QM、管理部-AD、财务部-AC、生产部-PR。
前纺现场管理制度前纺开机前准备工作:1、根据纺丝开机时间提前12-15小时通知锅炉房点火,提前10个小时开始向转鼓供汽。
2、转鼓岗位应根据开机时间提前10个小时开始投料,运转、升温、抽真空进行正常烘干程序。
3、根据纺丝开机时间提前20-24个小时开始将过滤器、大法兰、箱体升温,升温从100度开始,每小时升10度左右.保证在开前3-4个小时将温度升到工艺设定值。
升温前应仔细检查导热油液位是否在三分之二位置,防止因油位过低干烧造成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应通知电工仔细检查加热元件是否完好,升温期间注意巡检导热油溢流口,和加热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4、根据开机时间至少提前10个小时把20个组件组装完毕,并及时放入组件预热炉进行保温。
上机前至少保温6-8小时。
组件上机要划料检验看温度是否升到位。
5、根据开机时间提前8-10个小时开始螺杆升温,保证在开机前3-4个小时将温度升到工艺设定温度。
检查螺杆减速箱的油位是否有一半以上,及时补加合适的齿轮油,检查螺杆皮带的松紧程度,若过松运转时易打滑,造成螺杆压力不稳,应提前通知机修调整或更换。
6、根据开机时间至少提前4个小时将过滤器进行保温,根据这个时间应提前自行安排过滤器清洗组装时间。
7、根据开机时间,至少提前一天把空调滤袋,进风口无纺布、环吹滤网、及其无纺布清洗更换完毕,,检查冷冻机组、喷淋、冷却塔、蒸汽加热等各部是否正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提前4个小时开启空调环吹风,根据工艺要求调整风温、风湿、风压等参数,对每个位的风速进行测定。
8、根据开机时间,应提前将前纺油剂备好,如果新调配的油剂要考虑油剂冷却时间,提前调配。
卷绕工应至少提前3-4个小时检查牵引轮、喂入轮、上油轮运转是否正常,油剂管道是否畅通,往复机运转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抢修,以免影响正常开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9、根据开机时间,提前一个小时通知三楼转鼓投料人员加粉,混合40分钟左右开始投料。
投料前投料工应先请示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