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来源及预防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4
蛋鸡球虫病的发病原因蛋鸡球虫病的发病症状及治疗措施-养鸡技术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
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10~30日龄的雏鸡或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
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下面一起来看看:蛋鸡球虫病的发病原因蛋鸡球虫病的发病症状及治疗措施。
1、发病原因球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疾病,主要是蛋鸡在饲喂过程中误食球虫卵,以致引发球虫病。
球虫卵可以在地下生存4-9个月时间,抵抗力较强,且可以通过饲料、饮水、尘埃等媒介进行传染。
如果鸡舍卫生环境较差则极易引发球虫病。
当前,鸡群圈养是一种常用的蛋鸡养殖方法,养殖户认为这样可以降低球虫病的感染率,但如果没有严格控制防疫工作,此种养殖方法也会加快球虫病的传播速度。
2、发病症状感染球虫病后的病鸡会出现精神萎靡且食欲不振,也会排出带有血丝的粪便。
同时,部分病鸡的活动量大为减少,时常出现闭目缩颈现象。
由外观看来,病鸡的羽毛也比较蓬乱,鸡冠呈现白色,两脚不自主外翻,并出现痉挛。
3、剖检结果对病鸡进行解剖后可以发现,其盲肠呈现肿胀状态,且呈现深红色。
同时,其十二指肠肠壁也会存在血斑,黏膜中存在大量球虫卵囊。
除此之外,个别病鸡肺脏还会变白、肿胀,但其他肾脏器官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现象。
4、治疗措施在治疗患有球虫病的蛋鸡时,单纯利用磺胺类药物效果并不明显。
为此养殖户应在投药过程中,在饮水中加入适量葡萄糖与维生素。
同时,其他兽医也提出了以下两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一是在病鸡饲料中连续添加硝苯酸胺,进行混合饲喂;二是在饲料中加入浓缩鱼肝油,并利用鸡群全天饮水的方式进行治疗,待鸡群症状有所好转后,可以在饮水中加入适量青霉素,进行后期的巩固治疗。
5、预防措施首先是做好消毒工作,及时对鸡舍、笼具以及水槽等设施进行消毒,可以利用沸水或热碱水进行处理,必要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百毒杀药液进行消毒。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作者:刘佳来源:《兽医导刊》 2014年第3期刘佳/ 河北省三河市畜牧水产局(一)流行特点1 . 各种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
多发生于3 ~ 5 周龄的鸡,成年鸡对球虫也敏感。
有时5 ~6 日龄雏鸡也可感染发病。
刚孵出小鸡由于小肠内没有足够的胰蛋白酶和胆汁使球虫脱下卵囊,多对球虫无易感性。
本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易发生流行,地面散养鸡多发。
2 . 病鸡粪便是主要的传染源。
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土壤或用具等均为传染源。
苍蝇、甲虫、鼠类、鸟类、人、运输工具等都可成为机械传播媒介。
鸡感染球虫的主要途径是吃了感染性卵囊。
3. 发病诱因。
雏鸡拥挤、垫料潮湿、饲料中维生素A、K 缺乏以及日粮营养不平衡等,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4. 球虫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病。
发生球虫病后能加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新城疫等疾病发病率;球虫病常与坏死性肠炎并发,死亡率增加。
另外法氏囊病和网状内皮增生症与球虫病之间有致病增强作用。
呼肠孤病毒与球虫同时存在时,对增重的抑制比其中一种单独存在时更大,最明显的相互作用是跗关节肿大的鸡显著增多。
霉菌毒素与球虫同时存在时,能产生叠加效应,对增重和血色素的不利影响比其中一种单独存在时更加明显。
(二)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胡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 以上。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
病鸡消瘦,鸡冠与黏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别有关。
1. 患病1 月龄左右的鸡多患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球虫病,2月龄左右的鸡多患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小肠球虫病。
2. 盲肠球虫主要侵害盲肠,引起出血性肠炎,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羽毛松乱,不爱活动,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黏膜苍白,逐渐消瘦,排鲜红色血便,3 ~ 5 d 死亡。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鸡球虫病是由球虫属原虫引起的一种禽病,常见于各种肉禽中,主要表现为腹泻、贫血、消瘦等。
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力,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及早诊断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1. 诊断鸡球虫病的诊断主要基于病死鸡的病理解剖和组织学检查,同时也要结合病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病理解剖:病死鸡的肠道、肝、脾等器官出现变色、变形、出血和溃疡等病变,特别是肠道中出现数量较多的球虫,可作为鸡球虫病的诊断依据。
组织学检查:在病变组织中,可发现大量的球虫,其形态为螺旋状,有螺旋纹,大小约为2-4毫米,可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室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沉淀法、胆汁法等方法,在病死鸡的粪便、胆汁或肠液中,寻找是否有球虫卵或成体,从而确诊鸡球虫病。
2. 防治措施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禽病,防治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饲养管理:做好禽舍环境卫生,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清理粪便,减少虫卵和微生物的繁殖,定期消毒禽舍和器具,养成科学的喂食方式,不过量喂食和过度饮水,以减少感染机会。
(2)药物预防:可选用苯并咪唑类、氨滴灵等药物进行预防,可有效预防感染。
但使用药物也需注意药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药物残留和药害等问题。
(3)药物治疗: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硝基咪唑类、氨苯蝶呤等药物,具体药物的使用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选择。
(4)加强免疫力:通过加强饲料中添加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等,增强鸡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助于减少感染的机会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5)混养禁忌:鸡球虫病在禽类中传染性较强,而且不同品种的禽类之间很容易相互传染,因此混养各种鸟类禁忌,如养鹅、鸭子和鹌鹑等禽类的舍地与鸡舍应该分开。
总之,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仅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还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和加强禽体的免疫力。
只有全面可行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遏制鸡球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鸡球虫病的致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邹立心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02期鸡球虫病是养鸡业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由孢子虫纲、艾美尔科、艾美尔属的多品种球虫寄居在鸡肠道而引起,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成鸡是该病的主要携带者。
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对经济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鸡球虫全世界报道有9个种,其中7个种(柔嫩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堆形艾美尔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缓艾美尔球虫和早熟艾美尔球虫)。
不同种的球虫因其侵犯的部位不同而致病力不同,其中柔嫩艾美尔球虫致病力最强,其次是毒害艾美尔球(主要危害8~18周龄的鸡),但在日常生产中多以多个球虫混合感染居多。
该病严重损害家禽肠道,主要寄生在鸡肠道内的上皮细胞上,鸡感染后5天即可将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继而感染健康的鸡只。
球虫卵囊的抵抗力很强,一般的消毒剂不管用,因此预防和控制该病难度相当大。
养殖场内几乎所有阶段的鸡均易感,感染分急性型和慢性型,雏鸡多为急性型,急性球虫的病死率可达80%。
2周龄以内的雏鸡多不发病,雏鸡感染后发病率高达80%。
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均易感染,一般暴发于3~6周的雏鸡,病程2~3周,有的慢性病例病程可达数月,病鸡初期便秘,后期下痢(有的带血丝),个别间歇性下痢,血便(尤其是早期血便居多),泄殖腔周围沾满粪便等污染物。
随着病程增加病鸡开始出现精神不振,呆立、閉目、缩头或缩成一团,羽毛逆向竖立或耸立或蓬乱,鸡冠和肉冉颜色苍白变淡,初期喜水,后期食欲减退或废绝,嗉囊有积液,翅瘫痪下垂,消瘦,贫血,两腿痉挛收缩、昏迷、运动失调,增重和产蛋都下降。
剖检可见病鸡的小肠内壁增厚,肠道上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圆形斑点和黄色坏死物。
盲肠水肿,呈暗红或棕红色,粘膜表面有出血点。
鸡球虫病和养殖方式有直接关系,如果是庭院式养殖就很少发生鸡球虫病。
如果圈舍潮湿、饲养密度大、饲养条件低下及各种应急刺激、营养成分缺乏维生素A,老旧鸡舍消毒不彻底等,都可引起鸡只免疫抵抗力下降,消化道黏膜受损,上皮细胞破裂导致出血,继而出现机体感染,破裂的上皮细胞也会在分解时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进而加重鸡只病情。
鸡球虫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是-种普遍发生原虫病,在饲养管理较差的鸡场,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有时可以达8O%,耐过的鸡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并成为带虫者。
成年鸡感染球虫后,多不发病但带虫,对鸡的产蛋和增重也有-定影响。
鸡球虫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是-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
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严重危害鸡的寄生虫病。
本病以l5一5O日龄的鸡最易感染,气温在2O―3O摄氏度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
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O%左右,死亡率2O―5O%不等。
患鸡多愈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
为避免和减少因球虫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下面将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病原特征
病原是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多种艾美耳球虫。
艾美耳球虫的共同特征是每-个卵囊内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ㄡ有两个子孢子。
目前世界公认的寄生在鸡肠道的9种艾美耳的球虫我国都已经发现,其中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强,它们分别寄生在鸡的盲肠和小肠。
这9种艾美耳球虫可根据它们卵囊的大小、形状、颜色、在外界的孢子化时间、从宿主吞食卵囊到从宿主粪便中排出有卵囊所需时间、寄生部位、病变等特征加以鉴别。
球虫通常以卵囊阶段排出体外,卵囊外形卵圆形、椭圆形、圆形、瓜
1。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发病特点引起鸡球虫病的球虫目前认为有9种,其中盲肠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尔球虫致病作用最强,主要寄生盲肠和小肠粘膜;通过球虫卵囊污染饲料、鸡舍等引起。
多发生于3个月内的雏鸡,15日龄-45日龄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临床表现雏鸡发病多为急性型,表现精神委顿,衰弱,发呆,缩颈,嗜睡,羽毛松乱,翼轻瘫,运动失调,食减渴增,嗉囊充满液体,拉稀带水样夹血,脱水消瘦。
痉挛昏迷,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青年鸡和成年鸡多呈慢性型,症状不明显,生长停滞,下痢带血。
病理变化尸体消瘦,全身苍白。
急性球虫病的主要病变在盲肠,盲肠肿胀,增粗几倍,质地坚硬,棕红或暗红色,肠壁增厚,内容物主要是血液或血块,或干酪样物,甚至形成栓塞堵塞于盲肠。
慢性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小肠,特别是小肠前段,肠管肿胀,肠壁增厚,浆膜上有点状出血,小肠内表面粗糙,覆盖一层浓稠的粘性渗出物,常混有小血块。
防治方法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球虫病的防治变得更加困难,目前防治球虫病主要是通过在饲料或水中拌混预防或治疗剂量的抗球虫药来达到防治球虫病的作用。
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可爱丹、氨丙林、磺胺二甲氧嘧啶、三字球虫粉、优素精、痢特灵、青霉素、氯苯胍、莫能菌素、球痢灵、常山酮等抗菌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要求用药时采取连续用药,逐渐用药,轮换用药,穿梭用药,联合用药等原则,能够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提高疗效。
在饲料中添加5%的鱼油或15%的亚麻籽,给鸡喂服,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维生素类防治。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0IU维生素E和17600IU维生素A喂服,能增强食欲,防治球虫病有良好效果。
“鸿福球迪”饮水,每100克溶于200千克水中,每天1次,连用5天-7天,“杆菌消”每100克拌料150千克,每天2次。
同时添加“凉霸”防暑抗热。
取甲硝唑按0.2%比例饮水,同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氨苄青霉素,任鸡自由饮用,并在饲料中倍量喂服维生素A和C。
预防措施搞好环境与鸡舍喷雾消毒,更换垫料,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鸡粪作堆沤处理,适当扩群,减少密度,加强通风。
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作者:杨兆成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11期杨兆成广西博白县凤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7605鸡球虫病是规模养鸡场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是由寄生在鸡的肠上皮细胞内的一种或数种单细胞寄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多发于2~7周龄雏鸡,以血便带痢为主要特征。
尤其在利于球虫卵囊繁殖的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更易造成爆发性流行。
即使患鸡病愈,也会出现生长滞后、产蛋量降低等状况,且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因之大大提高。
1 流行特点(1)传染源。
病鸡和带虫鸡是主要传染源。
卵囊在潮湿环境和适宜温度下生存力较强,一般的消毒药对其没有杀灭作用,但病原对干燥和高温的抵抗力较弱。
人、衣物、用具,以及某些昆虫可成为机械传播媒介,带虫鸡粪、饲料、土壤等都可传播疾病。
(2)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感染,鸡吃到孢子化的卵囊而被感染。
各品种和各日龄的鸡都有易感染性,纯种鸡和杂交鸡比本地鸡易感染,2~7周龄雏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2周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病,其中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危害8~18周龄的鸡。
(3)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多雨季节为主,南方集中在3~11月份,北方集中在4~9月份。
营养缺乏、潮湿、拥挤、卫生状况恶劣等都会诱发该病。
2 发病原因饲养条件恶劣。
饲养密度过大,鸡群过于拥挤,造成空气不流通;光照不足,运动场缺少光照,粪便潮湿,给卵囊的生存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鸡舍卫生条件差,饲料和饮水被污染,粪便堆积太多;日粮配合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K等。
3 临床症状(1)盲肠型球虫。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导致盲肠损伤,对3~6周龄的雏鸡致病性最强,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无血色,消瘦,运动迟钝,呆立于鸡舍,羽毛粗乱无光泽,常于感染后4~5天突然排泄大量血便,血便呈鲜红色或黑紫色。
排血便后1~2天内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50%以上。
1周后多停止排血,耐过鸡逐渐康复。
(2)小肠型球虫。
除柔嫩艾美耳球虫外,其余6种球虫主要导致小肠受损,多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中雏鸡,临床症状与盲肠损伤出现的血便相似,但耐过鸡不能迅速恢复。
鸡球虫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鸡病防冶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
该病主要危害15~50日龄的雏鸡,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
成年鸡虽然很少发病,但多为病原携带者。
鸡球虫病原携带者的增重和产蛋能力均会降低,给养殖的生产效益带来很大影响。
为避免或减少因球虫病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笔者从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致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流行病学各个品种的鸡对该病均易感,尤其是10~30日龄的雏鸡和35~60日龄的青年鸡,其发病率高达80%,成年鸡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鸡感染球虫的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某些昆虫也可成为机械传播者。
饲养管理不善,鸡舍潮湿、拥挤,卫生条件恶劣时,该病较易爆发。
球虫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对一般的消毒剂不敏感,在土壤中可存活4~9个月,卵囊对高温和干燥的环境抵抗力较弱(养殖:/)。
二、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排胡萝卜样粪便。
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初期粪便为咖啡色,后变为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在50%以上。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
三、病理变化病鸡消瘦,鸡冠与黏膜苍白,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肠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球虫的种属有关。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盲肠显著肿大,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
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损害小肠,使肠壁扩张、增厚,造成小肠严重坏死;在裂殖体繁殖的部位,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黏膜上有许多小出血点/。
病死鸡肠管中有凝固的血液或有胡萝卜样内容物。
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则肠管粗大,肠黏膜上有大量出血点,肠管内有大量含脱落肠上皮细胞的紫黑色血液。
四、诊断在病鸡生前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粪便涂片可查到球虫卵囊;死后取肠黏膜涂片或刮取肠黏膜涂片可查到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即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很普遍,因此,还应结合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鸡球虫病的发生、诊断及防控措施-养鸡技术李林(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坤河乡畜牧中心,黑龙江黑河164356)作者简介:李林(1986-),男,山东聊城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1发病机制鸡体内已发现的艾美耳属球虫有9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和变位艾美耳球虫。
各种球虫对鸡的致病力不同,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其次是毒害艾美耳球虫。
球虫寄生在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内,发育形成卵囊,上皮细胞由于球虫寄生而被破坏,卵囊也随着释出落入肠道与粪便一同排出。
在外界环境中,卵囊进一步分化形成孢子囊,成为侵袭性的卵囊,其中含有孢子。
动物吞食了侵袭性的卵囊到达肠管后,卵囊溶解释出孢子,每个孢子侵入易感部肠段肠黏膜上皮细胞内成为裂殖体(无性生殖体),并以裂殖生殖方法进行分裂形成大量的裂殖子而破坏上皮细胞。
由于肠道黏膜上皮严重损伤,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肠炎,进而出现消化机能紊乱、血性下痢、贫血和消瘦等症状;与此同时,肠内毒性产物大量形成,引起中毒和发热,精神委顿,严重者陷于体力衰竭而死亡。
球虫病的感染强度与机体抵抗力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轻度感染时可产生免疫力,但不同种的球虫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由于免疫力的产生,所以在地方流行地区的鸡群再感染后体内只带有少量球虫。
在某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严寒气候、饲料突然变换、免疫力降低等,则导致疾病的暴发。
免疫性和抵抗力不仅影响外源性感染,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出现因球虫持续繁殖而导致的内源性侵袭。
感染卵囊的数量也与发病的轻重有关。
抵抗力较低的雏鸡,如果环境应激因素严重,周围环境中球虫卵囊密度高,则易导致球虫病的暴发。
鸡球虫病主要发生在3月龄以内的鸡,15~50日龄内雏鸡最易发生。
气温在22~30℃和雨水较多季节易引起流行,因为温暖潮湿的环境最利于球虫的发育,所以春、夏季发生最多。
鸡球虫疫苗免疫和注意事项鸡球虫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鸡球虫病是由球虫寄生在鸡的肺部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家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正确使用鸡球虫疫苗可以帮助农民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首先,使用鸡球虫疫苗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根据鸡球虫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不同品牌的疫苗使用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农民在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疫苗的储存、稀释和接种等操作。
2. 保持疫苗的冷链。
鸡球虫疫苗是活疫苗,需要在恒温条件下储存和运输,以保证疫苗的活力。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荡和高温环境。
疫苗在使用前应该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变色、变浑浊等,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废。
3. 按照适当的剂量接种。
接种剂量是根据鸡的体重来确定的,过少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过多的剂量可能对鸡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农民在使用鸡球虫疫苗时应遵循相关的剂量要求,确保每只鸡都能接种到正确的剂量。
其次,关于鸡球虫疫苗的免疫和注意事项:1. 鸡球虫疫苗的免疫程序通常分为初免和加强免两次。
初免是在雏鸡孵化后的前几周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鸡只的免疫力。
加强免是在初免后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免疫效果。
2. 免疫程序需要经过精确的时间安排,以保证疫苗的接种时机合适。
过早或过晚的接种可能会影响到免疫效果。
在制定免疫计划时,农民应充分了解鸡球虫的流行情况和季节变化等相关因素,并参考疫苗使用说明,选择合适的免疫时间。
3. 免疫接种过程中要保持卫生条件。
接种之前应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在接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接种针返流,以免造成污染和感染传播。
4. 鸡球虫疫苗的免疫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此定期进行加强免疫是必要的。
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病情和养殖情况,制定合理的加强免疫计划,提高免疫效果。
总结来说,鸡球虫疫苗的使用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稳定的冷链条件,同时遵循适当的剂量要求。
养殖场中鸡球虫病的来源及预防措施
鸡球虫病是鸡群患有的一类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属于急性流行性疾病,对养殖业的危害巨大。
研究发现,10-30日龄的雏鸡和35-60日的鸡类一旦患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即使部分鸡群可以被治愈,但产蛋能力,活跃程度,生长发育速度都大打折扣,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养殖业需要深入了解鸡球虫病的来源,致病机理,掌握专业科学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鸡球虫病的来源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在小肠、盲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一种原虫病。
从根源上讲是由于个别鸡禽食用了不卫生的食物而导致患上鸡球虫病,而患病鸡禽将会成为鸡球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被病鸡或带虫鸡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饲养管理人员都会成为病症的传播媒介。
球虫病多在温暖的季节流行:北方4~9月份,7~8月份最严重,温暖、潮湿、拥挤的环境,地面散养,卫生条件差都会引发鸡球虫病的发生。
因此,消毒杀菌工作就成为了养殖业必须格外注重的环节。
如何辨别是否患病?
1.患病鸡类通常精神萎靡不振,羽毛凌乱蓬松,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此外病鸡排便通常呈红色葫萝卜样。
2.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3.慢性球虫如巨型艾美耳球虫排出橙色软便,有的含有泡沫;有的粪便带有少量血丝。
鸡球虫病的防控措施
首先,应将患有鸡球虫病的鸡类与健康的鸡群分开养殖,避免疾病迅速传播。
其次,要定期消毒杀菌,保持鸡舍环境的干燥通风,定期清理粪便,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彻底消除病菌的传播源。
消毒灭菌工作是防控细菌微生物入侵的必要手段,拜科特瑞的研究人员与大型养殖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研发出了专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的消毒、杀菌、灭藻、清除生物膜具有清洗功能的专用复合药剂。
“拜科特瑞”养殖业消毒杀菌清洁专用剂具有高效、广谱灭杀细菌、病毒、真菌等和抑制各种微生物、细菌及藻类的专利技术,稳定性极强,使用浓度低,药效持续时间长而持久,渗透力强,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的温度和PH范围较宽,不易挥发,完全环保,完全分解为水和氧气,对人、畜无害,不会造成环境危害。
预防鸡球虫病发生,在每个饲养批次都必须进行的一种日常消毒杀菌工作,通常称为常规性消毒杀菌。
消毒杀菌可分为空舍期消毒杀菌和带鸡消毒杀菌。
二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的特点:
1.高效广谱杀菌速度快,可灭杀有害菌以及有害微生物种类包括:造成禽流感的Influenza A Virus、HIV-1、军团菌属(Legionella)、阿米巴(amoeba)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手足口病致病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肝炎致病菌,禽流感,沙门氏菌,肠道沙门氏菌,粪肠球菌,并能有效的抵御噬菌体,病霉,产芽孢厌氧菌,酵母菌,霉菌,丝状真菌,厌氧抗硫酸盐细菌,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等在内的200多种的细菌、真菌、微生物等。
2.清洗水线,剥离生物膜和污垢,清除藻类,杀灭藻类并抑制生物膜、藻类再次生长。
3.适用于范围广,环境、空间、物表、饮用水消毒灭菌效果显著,并且在使用后可以抑制各种微生物、细菌及藻类的滋生和生长。
4.稳定性极强,见效快,作用时间长,效果明显,能完全杀死有害菌,应用弹性大,对光照的依赖程度为0,不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不易挥发,完全环保,完全分解为水和氧气,对人、畜无害。
5.无耐药性,不同于传统抗生素类产品,拜科特瑞BT50独有的消毒灭菌方案,使之药效长久有效。
6.安全环保、无残留,无色、无毒、无异味、无残留、不起沫、完全溶于
水,不和氨发生反应,杀菌、消毒结束后不需要再次冲洗,排放的废水不需要中和。
使用方法如下:
一.空舍期消毒杀菌,应在新生雏鸡到达之前,做好清洗和消毒杀菌,营造好笼舍的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每一个鸡舍都应彻底消毒杀菌之后,空闲一定的时间,充分发挥空舍消毒灭菌效果,阻断传染源的途径。
用“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清洗和喷洒后,可以杀灭病原体及其承载物,消除隐藏病原微生物的各种避难所,能够保证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
清扫:全部家禽出栏后,将粪便、垫料、顶棚灰尘等清扫出养殖场,可移动的设备和用具搬到指定的地点曝晒、清洗和消毒。
地面、墙壁、顶棚及附属设施上的灰尘、粪便、垫料、饲料、羽毛等,都要清扫到距养殖场一定距离的处理场。
为防止病原体扩散,用“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清洗和喷洒,对不易清洗干净的裂缝、角落、排气孔等地方,也需要一处不漏地彻底清扫干净。
冲洗:在清扫的基础上进行水洗,要使用“拜科特瑞”养殖场专用消毒杀菌剂,彻底刷洗干净。
地面上的污物经含有“拜科特瑞”专用消毒杀菌剂的水浸泡软化后,应用硬刷刷洗,如有高压清洗水枪冲刷更好,对养殖场内部所有地方如地面、墙壁、顶棚、笼具及用品一律冲洗干净。
喷洒消毒杀菌剂:一般在水洗后需要一段时间干燥,大约4-6小时,以免空气中的湿度过大,影响消毒杀菌效果。
利用喷洒装置或者是拜科特瑞的湿雾灭菌设备,喷洒养殖场的房顶、天花板,后墙壁、固定设施、地面、笼具等,喷洒次序应该由上而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的密闭门窗,效果更佳。
水线管道清洗消毒及饮用水消毒杀菌:利用“拜科特瑞”对水线的清洗,操作十分方便、简单,不但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还可以清除生物膜和水线管道内壁中的污垢,可在空舍和带禽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水线的清洗主要分为:空舍期集中冲击清洗和带禽期日常维护清洗。
二,带禽消毒灭菌是鸡舍带鸡消毒杀菌控制传染病的二次传播关键方法,降低鸡群的发病率。
对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高效快速广谱的杀灭作用,可以大大缩减后期禽患病的治疗周期。
也可以冲洗掉笼具、蛋网等处的灰尘,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固形物凝集沉降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起到干燥时加湿、高温时降温的作用。
及时有效地净化空气,创造良好的鸡舍环境,抑制氨气产生,有效地杀灭鸡舍内空气及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除疾病隐患,是养鸡场综合防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小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1.用拜科特瑞的湿雾灭菌系统对整个养殖场的环境空间,喷洒养殖场的空间、房顶、天花板,后墙壁、固定设施、地面、笼具等,喷洒次序应该由上而下,杀灭附着于空气、工具、笼舍、地面、墙壁等上面的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阻断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的传播介质和途径。
2.对日常的饮用水源和饮用水输送管道消毒杀菌,按照20-40ppm(1:25000到1:50000)的浓度,连续注入“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让家禽直接饮用。
在畜禽生长的过程中,对水线进行日常维护,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水体洁净,避免生物膜的产生,防止病从口入,并预防饮用水中的各种有害菌的滋生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3.用“拜科特瑞”养殖消毒灭菌清洁专用剂对使用工具、人员进出,饲养器
皿做到使用前和人员进出前后隔绝消毒灭菌,预防细菌、病毒和有害微生物交叉感染和传播。
灭杀地面、物表、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病原微生物,有效防止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以及畜禽的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创造良好的畜禽生长环境可有效的防止瘟疫、肠道、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这不仅可以促进养殖场中的畜禽健康生长,还将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干雾灭菌法:主要是针对室内的空间空气灭菌,由于干雾的颗粒仅有5-10微米,灭菌剂的颗粒比较容易漂浮的空气中,是目前室内空气空间清毒灭菌首选的方案,清毒灭菌最彻底,(干雾灭菌设备效果最好的产品是欧菲姆)。
湿雾灭菌法:湿雾灭菌设备主要是针对于室外的环境,如地面、运动场、通道等,拜科特瑞根据实外和这种特殊的应用环境开发的消毒灭菌设备,主要原理是把灭菌剂的颗粒雾化到40-50微米左右,让其不易悬浮中空气中,而是极易的均匀的附着在物体表面,能够最好的达到消毒灭菌效果。
(湿雾灭菌法由拜科特瑞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