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的基本理论 complete 1
- 格式:pdf
- 大小:241.19 KB
- 文档页数:7
I•L•麦克哈格(1an.LMcHarg)1.1Brief Introduction1920born in Clydebank ,Scotland in fought in World War I,not far from Glasgow and Firth of Clyde,Paps of jura in West.1936In thought of contributing what nature gave him to others(入哥拉斯哥艺术学院,在进入学校学习两年半后,师从景观设计师Don Wintergill) 1943-1944Fight all day long(加入英国军队,成为陆军上校,前往意大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saw the landscape on the island of Sorrento Penisula1946 to 1949.studi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at Harvard University 1949Visited some typical buildings of modern architecture1950worked and taught in Glasgow and Edinburgh,phthisis1954return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ity plann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t the time of his arrival, the Department of Land and City Planning, founded in 1950, was the most exciting planning program in the country.)1956founded a newly reinstated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which he gradually built a faculty。
戴灼华遗传学第二版答案【篇一:遗传学第二版戴灼华版复习重点合集】论●性状(trait):可观察到或检测到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或行为特征。
●遗传(heredity,inheritance):生物性状世代传递的现象--子代与亲代相似。
(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己,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变异(variation):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差异的现象--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同。
●遗传学经典定义:研究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规律与机制的一门科学。
现代定义: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由于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称为减数分裂。
●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s):生活周期包括一个有性世代和一个无性世代,这样二者交替发生就称为世代交替。
※第二章mendel定律●单位性状(unitcharacter):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contrastingcharacter):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纯合的基因型(homozygousgenotype):成对的基因都是一样的基因型。
●杂合的基因型(heterozygousgenotype),或称杂合体(heterozygote):成对的基因不同。
●表现型(phenotype):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测交法:指把被测验的个体与纯合隐性亲本杂交。
●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dominance):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共显性(co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而不表现单一的中间型。
图论基础知识的名词解释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图的属性和关系。
图是由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边组成的抽象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网络分析、医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解释一些图论中常用的基础概念和术语。
1. 图 (Graph)图是图论研究的基本对象,由一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边组成。
节点也被称为顶点 (Vertex),边则是节点之间的连接线。
图可以分为有向图 (Directed Graph) 和无向图 (Undirected Graph) 两种类型。
在有向图中,边有方向,从一个节点指向另一个节点;而在无向图中,边没有方向,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2. 顶点度数 (Degree of a Vertex)顶点度数指的是一个顶点与其他顶点相邻的边的数量。
在无向图中,顶点度数即与该顶点相连的边的数量;在有向图中,则分为入度 (In-degree) 和出度 (Out-degree)。
入度表示指向该节点的边的数量,而出度表示从该节点出发的边的数量。
3. 路径 (Path)路径指的是通过边连接的一系列节点,形成的顺序序列。
路径的长度是指路径上边的数量。
最短路径 (Shortest Path) 是指连接两个节点的最短长度的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选择和地图导航系统中的路径规划。
4. 连通图 (Connected Graph)连通图是指图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存在路径的图。
如果一个图不是连通图,那么它可以被分割为多个连通分量 (Connected Component)。
连通图在社交网络分析和传感器网络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5. 完全图 (Complete Graph)完全图是指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存在边的图。
在完全图中,每对节点之间都有一条边相连。
n个节点的完全图有n(n-1)/2条边。
完全图经常用于描述需要互相交流的问题,如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
6. 树 (Tree)树是一种无环连通图,其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有且仅有一条路径相连。
密级:学校代码:10075分类号:学号:20090212 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环境污染受害者救济制度研究学位申请人:张彦辉指导教师:王昆江副教授学位类别:法学硕士学科专业:民商法学授予单位:河北大学答辩日期:二○一二年六月Classified Index: COAD: 10075U.D.C NO: 20090212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Laws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Victims Relief System Candidate: ZhangYanhui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WangKunjia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laws Specialty: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Data of Oral Examination: June 2012 摘要摘要自然环境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意义非凡,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受害者的利益受损后得不到应有的救济,从而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本文在阐述环境权的基础上,对环境污染受害者救济制度的类型和价值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借鉴两大法系的环境污染受害者救济制度,对我国目前污染受害者救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污染受害者救济制度不健全的深层次原因,并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以此来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救济问题,为创建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尽绵薄之力。
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侵害或威胁,本文所称受害者主要是指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合法权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救济的村民、渔民和市民。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理论与方法摘要: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是近年来在生态经济学、生物保护、生态城市等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
生态基础设施包括: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维护完整的生态网络、恢复自然过程与功能。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EI概念在国内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展望Abstract: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I) is in recent years in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cities in the domain of a new concept.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system service, maintain complete ecological network, restore natural process and fun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concept in the EI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Keywords: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cepts; looking一、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是近年来在生态经济学、生物保护、生态城市等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
这一概念集中体现了在现有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损害的背景下,维护完整、连续的生态格局的重要意义。
它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物质空间中的具体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的景观战略。
BitBake使⽤⽅法简介注意:由于 task 和 recipe 是 BitBake 的基础概念。
个⼈觉得翻译成任务和配⽅不免有误解之处,因此⽂中基本不对这两个词做翻译。
类似的还有 configure。
1. 序⾔1.1如果你阅读本教程,说明你已经知道 BitBake 是⼀种类似 make 的构建⼯具,主要⽤于 OpenEmbedded 和 Yocto ⼯程构建 Linux 发⾏版本。
你可能也已经意识到 BitBake 的学习曲线有点陡,本⽂可让这个曲线变平缓⼀些。
本⽂不会告诉你 BitBake 的⼀切,但是会尝试解释使⽤ BitBake 时⽤到的⼀些基本功能。
理解这些基础可帮助你开始写⾃⼰的 BitBake recipe。
1.2本教程展⽰如何创建⼀个最⼩⼯程,并⼀步步扩展,说明 BitBake 如何运作。
1.31.42. BitBake2.1 什么是以下内容有助于理解 BitBake:基本上,BitBake是⼀个Python程序,它由⽤户创建的配置驱动,可以为⽤户指定的⽬标执⾏⽤户创建的任务,即所谓的配⽅(recipes)。
2.1.1 Config、tasks 与通过⼀种 BitBake 领域特定语⾔写 Config、tasks 与 recipes,这种语⾔包含变量与可执⾏的 shell、python 代码。
所以理论上,BitBake 可以执⾏代码,你也可以⽤ BitBake 做除构建软件之外的事情,但是并不推荐这么做。
BitBake 是⼀种构建软件的⼯具,因此有⼀些特殊的功能,⽐如可以定义依赖关系。
BitBake 可以解决依赖关系,并将其任务以正确顺序运⾏。
此外,构建软件包通常包含相同或相似的任务。
⽐如常见的任务:下载源代码包,解压源代码,跑 configure,跑 make,或简单的输出 log。
Bitbake 提供⼀种机制,可通过⼀种可配置的⽅式,抽象、封装和重⽤这个功能。
3. 配置 BitBake注意:本⽂使⽤的 Bitbake 版本是 bitbake-1.22,因此适合本教程的 bitbake 版本应该⼤于或等于1.22。
土壤中的污染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原油等。
土壤污染的危害:(1)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2)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 (3)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经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
“工业固体废物(废渣)”、“城市垃圾”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1)通过雨水的淋溶和地表径流的渗滤,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从而危害人体健康;(2)通过飞尘、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恶臭以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等污染空气;(3) 固体废弃物的存放和最终填埋处理占据大面积的土地等。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环境工程原理基础:重点阐述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有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以及热量与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理论等。
(2)分离过程原理:主要阐述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基本分离过程的机理和基本设计计算理论。
(3)反应工程原理:主要阐述化学与生物反应计量学及动力学、各类化学与生物反应器的解析与设计理论等。
课程学习的目的:(1)系统、深入学习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原理(2)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的通量。
通量是表示传递速率的重要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热量通量,单位为J/(m2·s);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某组分的质量,成为该组分的质量通量,单位为kmol/(m2·s);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动量,称为动量通量,单位为N/m2。
总衡算:研究一个过程的总体规律而不涉及内部的详细情况;可以解决环境工程中的物料平衡、能量转化与消耗、设备受力,以及管道内的平均流速、阻力损失等。
第二章 微生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微生物育种原理和方法微生物育种筛选方法微生物育种原理和方法一、微生物育种原理方法:突变、体内重组体外重组(基因工程)1、从自然界中获得新菌种微生物资源分布:土壤、水、空气、动植物及其腐败残骸都是微生物的主要栖居和生长繁殖场所2、分离微生物新种的步骤 采样、增殖、纯化和性能测定等步骤3、典型的微生物采样和筛选方法生物进化过程中微生物形成完善的代谢调节机制不会有代谢产物的积累解除或突破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控制目的产物积累微生物育种的目的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菌株为野生型菌株。
往往低产甚至不产所需的产物,只有经过进一步的人工改造才能真正用于工业生产二、诱变育种方法1、物理诱变:紫外线2、化学诱变:5-溴尿密啶1)紫外线诱变机理:造成DNA链的断裂,或使DNA分子内或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反应2)诱变过程中需要注意光复活作用:微生物等生物的细胞内存在光复活酶,光复活酶识别胸腺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此时的光复活酶没有活性),可见光光能(300-500nm)激活光复活打开二聚体,将DNA复原。
暗修复:细胞内还存在另一种修复体系,它不需要光激活,可修复由紫外线、γ射线和烷化剂等对DNA造成的损伤。
暗修复体系有四种酶参与反应。
紫外诱变的特点:方便、诱变效果很好的常用诱变剂由此说明紫外线照射引起微生物突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紫外线引起DNA结构的改变仅仅使微生物,于亚稳定状态,点亚稳定到稳定的突变体的形成需要“定时间和过程,所以在实际诱变工作中要采取某些措施避免以上的修复作用,要注意避光或加入某些物质,提高突变的频率。
因此,用紫外线进行诱变时,照射或分离均应在红光下进行。
3)化学诱变剂诱变机理:5-溴尿嘧啶诱变——碱基类似物机理:与碱基的结构类似,在DNA复制时,它们可以被错误地掺入DNA,引起诱变效应注意的参数:参数:浓度、时间、缓冲液三、诱变育种的基本过程诱变育种的基本过程如下:1)出发菌株的选择A、一是考虑出发菌株是否具有特定生产性状的能力或潜力,即菌株是否具有产生特定代谢产物的催化酶系的基因。
第1篇环境法基本理论一、环境法之相关定义--环境* 语言学之环境* 环境科学之环境* 生态学之环境* 法学之环境(一)语言学之环境环境一般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外部事物的总和。
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相(二)环境科学之环境环境科学以人类为研究对象,其所称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人工因素的总体。
生态学之环境环绕着生物界并且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
(四)法学之环境外国法律对环境的定义有列举式和概括式两种。
列举式的定义如1990年颁布的《英国环境保护法》,其将环境定义为:“环境由下列媒体或其中之一组成,即空气、水和土地;空气包括室内空气、地上或地下的自然或者人工建筑内的空气。
”概括式的环境定义如1991年《保加利亚环境保护法》,其将环境规定为:“环境是相互关联并且影响生态平衡、生活质量、人体健康、文化与历史遗产和景观的自然与人工因素的综合体。
”各国立法基本上是以环境科学关于环境的定义为依据,在质的方面法律上的环境定义与环境科学的定义基本一致。
我国环境法对环境的定义我国环境法对环境的定义是将概括式和列举式混合起来。
先对环境作了概括性规定之后,再列举当前与人们密切相关的14类环境要素。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含义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环境问题的:第一类环境问题和第二类环境问题这是按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将环境问题作出的分类。
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引起境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山崩、海啸等。
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它又称次生环境问题,有的国家还称为“公害”,这类环境问题,有的国家还称为“公害”,这类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利用环境和资源不当引起的,它能够被人类预防和控制。
这类环境问题是环境法所主要研究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这是根据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的不同而将环境问题所作的分类。
这种分类是主要针对第二类环境问题的再分类。
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物质或者能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系统失调,影响人类或者其他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的现象。
环境破坏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过度向环境索取物质或者能量,使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
这种分类是环境法上常见的分类,我国环境保护单行法就分为环境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两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和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这是国际上两种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这两类环境问题在性质、解决的方式和途径上存在诸多不同,是人们对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性质的正确表述。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即主要是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生活方式上的享乐主义造成的。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
国际环境法和环境外交当中要注意这种分类。
案例思考】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件】1984年12月3日,位于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发生45吨有毒气体泄漏事件,直接致使315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近8万人15万人接受治疗,受这起事件影响的人口多达150余万,约占博帕尔市总人口的一半。
目前许多人仍然有呼吸系统及其他疾病。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说,根据1989度政府达成的协议,公司已经支付了4.7亿美元的赔偿金,并且在1985年到1994 200多万美元清理现场。
但是只有部分受害者得到了这笔赔偿金。
联合碳化物公司1989年了结这起官司以后,这家工厂现在由玛达雅•普拉迪什邦地方政府拥有和管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来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
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气体。
这种气体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一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
毒气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毙命。
当毒气泄漏的消息传开后,农药厂附近的人们纷纷逃离家园。
他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四处奔逃,只希望能走到没有受污染的空气中去。
很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一路上摸索着前行。
一些人在逃命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旁。
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
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博帕尔事件是发达国家将高污染及高危害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个典型恶果。
事故发生后,美印双方就谁是主要责任者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
最后,这桩案子以美国的巨额赔款了结。
其实,无论双方怎样争辩,人们只要把博帕尔农药厂的安全装置和美国水土上类似工厂的安全装置做一个对比,就会对此问题一目了然。
美国本土的这类工厂都设有先进的电脑报警装置,并大都远离人口稠密区,而博帕尔农药厂只有一般性的安全措施,周围还有成千上万的居民。
20世纪后半叶,公害问题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此谈虎色变,十分敏感。
由于对此制定的环境标准越来越高,致使很多企业都把目标转向了环境标准相对不高的发展中国家。
这些企业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热衷于吸引外资,重视技术和设备,忽视安全和环境保护,把一些发达国家几乎不允许设立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这就是所谓的“工业的重新布局”——把污染企业从受控制区域向不受控制区域转移,被称为“污染天堂”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贫困、工业缺乏和对环境服务要求不高,表现为倾废设施经济价格不高。
一个国家如有丰富的“自净”能力的资源,有足够的自净潜力,“精洁”工业就会相对不发达;如果“咱净”能力枯竭,则“肮脏”工业衰竭,而“清洁”工业发达。
目前,这种“污染天堂”战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环保组织的尖锐批评。
案例对比】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特雷尔附近的一个铅锌冶炼厂(距离美国边界十余公,从1896年建成以来,该厂释放的大量硫化物使美国华盛顿州遭受大规模损害,特别是对庄稼、树木、牧场、牲畜和建筑物的损害极为严重。
1903年释放量高达每0000吨。
到1930年,该厂每天向大气中排放300-350吨硫,二氧化硫的数量则是这个数字的2倍,还有其他的化学残渣。
在初期,污染受害者曾向该冶炼厂提出过多次私人赔偿要求,但这一问题显然不可能在任一国家的国内法范围内得到圆满解决。
1925年,案件重新提起,美国还成立了保护受害人协会,目的是取代单独申诉、签订集体协定。
1927年,案件被正式提交给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向加拿大政府提出抗议。
在以其他方式解决争端的尝试失败后,两国政府决定将争端提交仲裁,并于1935年4月15日签署仲裁协议。
仲裁庭于1938年两次作出裁决1938年的第一次裁决中,仲裁庭判定冶炼厂的烟雾对华盛顿州造成了损害,并裁决加拿大应支付7.8万美元作为美国所要求的自1932年1月1日至1937年10月间特雷尔冶炼厂对美国土地造成的损害的“完全的和最后的补偿和赔偿”。
裁定还宣布采取保全措施,要求特雷尔冶炼厂直至1940年10月1日避免造成损害,命令为此实施临时制度,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便建立一个有效的永久制度和在过渡期间避免发生进一步的损害行为。
1941年第二次裁决中,仲裁庭作出一项有名的声明:“根据国际法以及美国法律的原则,任何国家也没有权利这样地利用或允许利用它的领土,以致其烟雾在他国领土或对他国领土上的财产和生命造成损害,如果已发生后果严重的情况,而损害又是证据确凿的话。
”案例对比* 1、从美国参与立场国际环境外交的可以看出哪些问题?* 2、各国在解决本国环境问题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国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资源原则三、环境法* 一般定义: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环境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定义之争鸣* 名称之争* 北大、人大、法大、西政大、武大* 争论之热点-环境法主体* 是人,是物(动物、植物、无生命物质?)环境保护* 案例--社会调查看环境保护* 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手段,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更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请思考:法律PK 其他环境保护手段环境法律体系*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指由本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组合为不同部门法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 一个国家的法律规范所组合而成的各个部门法,尽管每个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但是,各个部门法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并共同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杂乱无章、互不相干甚至是相互冲突的。
法律体系的统一性是由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意志的统一性所决定的。
法律体系的定义* 法律体系是法律的内部结构,它包括国内已生效的一切法律规范,也包括正在制定并即将公布实施的重要法律规范,还包括我国参加并已对我国生效的国国际环境保护法规范,但不包括已经失效的原国内法规范,也不包括我国不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或者我国声明保留的某些国际环境保护条约的条款。
部门法的定义* 指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有机综合体,也称法律部门。
对于同一个国家来说,由于社会关系的多样性,需有多种多样的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加以调整。
而且,对于某一类社会关系,大体上是由同一类法律规范来调整,这类法律规范便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可见,法律部门是由同一类法律规范所组成,是组成法律体系的“细胞”。
也就是说,法律体系是由众多的法律规范组成的各个部门法的有机综合体。
* 一般来说,同一类法律部门是由众多的同类型(即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组成。
可见,组成同一部门法的各种法律规范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紧密联系,彼此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由此可知,每一个部门法的内部,又同时存在着该部门法的体系。